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风歧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2,(3)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48例,除1例近期形成肛瘘而行切除,余均治愈,我们的体会如下。本组男33例,女15例。脓肿部位:肛周皮下脓 相似文献
2.
梁妙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Z1)
在胆管外科 ,胆总管切开取石后放置 T管引流 ,有利于解除梗阻 ,引流胆汁 ,控制感染 ,但如护理不当会造成一些不应有的并发症 ,如过早滑脱可出现胆漏或胆管再狭窄 ,若引流不畅可出现胆绞痛和黄疸等。因此 ,T管护理相当重要。我院自 1991年以来 ,对 15 6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 T管引流 ,临床中无 1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严防 T管滑脱 T管滑脱的常见原因有 :1伤口感染 ,局部组织水肿、糜烂、炎性渗出 ,弹力纤维断裂 ,组织抗拉力强度明显减弱 ,使原缝合于 T管和皮肤固定线切割脱落而滑脱 ;2牵引过大或腹… 相似文献
3.
4.
喻健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一次手术切开脓肿及瘘管引流治疗肛周脓肿56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49例,女7例;年龄3个月~62岁;病程4~10d;疗程14~30d。脓肿类型:低位肛周皮下脓肿38例,高位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8例。1.2 操作方法:骶麻下(小儿可行氯胺酮麻醉),取截石位于脓肿波动或穿刺针指示部位作放射状切口,吸尽脓汁,分离脓腔间隙,清除坏死腐烂组织后肛诊检查脓腔与直肠薄弱处,即内口。以球头探针自切口伸入,示指在肛内引导经过内口引出肛外,低位脓肿直接切开内外口间皮肤及皮下组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所引起。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随着现代化诊断技术的提高,新型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我院自1998~1997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28例,经腹切开引流176例(806%),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76例,男147例,女29例。年龄19~65岁,平均325岁。术前均经B超或和CT检查确诊。脓肿单发159例(903%),其中右前叶94例,右后叶31例,左叶34例。多发性脓肿17例。12 手术方法 176例均采用经腹手术入路,其中38例为经皮穿刺引流欠佳中转手术,32例为肝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一期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性切开引流,其中高位脓肿配合挂线,大范围肛周脓肿多切口、内口挂线引流术等方法治疗。结果 60例患者一次性治愈58例,形成肛瘘1例,脓肿复发1例。结论一期根治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是安全可行的,它能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缩短疗程,降低术后脓肿复发和肛瘘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论临床对肛周脓肿患者应用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依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n=40)应用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对照组(n=40)应用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将2组的治疗有效性、肛门功能、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性得到提高(P0.05);2组的肛门功能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但实验组的肛门功能正常率稍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引流比较,临床对肛周脓肿患者应用根治性切开引流更具有代表性,可取得可观手术成效,促使肛门功能复常,且复发性较低,医学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在多种因素诱发下,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炎症,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也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达20%~40%,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及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61)
目的在治疗肛周脓肿患者期间采用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参照组应用单纯切开引流治疗,研究组应用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治疗肛周脓肿患者期间采用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明显优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1983年4月 ̄1991年12月采用经腹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38例,1例死亡,37例治愈,治愈率97.4%。手术并发症5例,包括弥漫性腹膜炎、胆漏、肝内脓腔大出血、右侧脓气胸、伤口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13.1%。作者评述了手术治疗方法,对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引流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认为和其它引流方式比较,经腹切开引流具有祛除病灶彻底,引流通畅,可同时实行其他相关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低位马蹄型肛周脓肿切开挂线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的疗效评估.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的10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切开挂线引流和单纯切开引流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治愈率、脓肿复发率以及术后肛瘘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治疗的成功治愈率较高,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我院自1976年以来,对49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切开引流同时一次挂线治疗,避免了后期肛瘘形成,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9例,男46例,女3例,年龄21~65岁。肛提肌以下脓肿37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2例,疗程8~56天,平均疗程在20天左右。其中1例因入院时全身感染较重,并发败血症,在术后24小肘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因脓腔分离不彻底,二次切开引流。其余均一次手术成功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行根治性切开引流术,对照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感染控制时间、疗程、复发。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例症状或体征无改变,1例出现肛瘘。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5例症状或体征无改变,3例出现肛瘘,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时间(3.1±0.8)d,总疗程达(19.2±1.3)d,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5例,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11例,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2%、28.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切开引流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复发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牙槽脓肿是口腔科常见的疾患,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急性牙槽脓肿的感染来源1.由牙髓感染:由于龋齿扩大、穿髓,而使牙髓感染后,细菌沿根管通过根端孔至牙根周围组织,引起牙根端周围脓肿。2.由牙周袋感染:牙周袋内经常有细菌存在,溢脓,一旦全身抵抗力减弱或牙周袋内脓液引流不畅时,则在根侧形成牙周脓肿。3.由冠周感染:阻生牙(下颌阻生智齿最常见)或部分发出的牙齿其牙冠周围有龈片形成的袋,袋内 相似文献
18.
经肋骨床切开引流治疗肝脓肿11例体会河南医科大学附一院普外科(450052)吴长才,吴阳0引言1985年以来我们从相应肋骨床切开引流治疗肝脓肿41例,该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引流通畅、清除坏死组织彻底、不污染腹腔、治愈率高,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98)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开窗等压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年来收治的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患者470例,对其实施手术切开开窗等压引流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治愈,疗程最短23天,最长56天,无后遗症及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至20年无复发情况。结论手术切开开窗等压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穿刺注药及切开引流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早期及脓肿形成的疗效。方法:穿刺注药患者经穿刺抽取脓液后,用双氧水或者地塞米松注射液从穿刺点反复冲注洗,直到局部红肿消退,皮肤色泽正常;切开引流是用传统方法切开排脓,每天从切口处用3%双氧水、盐水或抗菌素冲洗后放入引流条引流。结果:红肿早期穿刺注药,炎症得以控制,瘘管周围红肿消退快,治疗过程短,微创、美观;脓肿期切开引流可快速解除肿及胀疼痛,愈合时间短,经济负担小。结论: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红肿期穿刺注1~3天即可改善局部肿胀、疼痛,脓肿期切开引流3~7天即可痊愈,均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