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周期素D1与癌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恶性肿瘤染色体畸变时 ,位于 11q13的CCND1基因扩增和过量表达。例如副甲状腺瘤的倒位、B细胞恶性肿瘤的易位、头颈鳞癌和乳腺癌的基因扩增、卵巢癌和结直肠癌不扩增基因的过量表达、两种肺癌和两种食道癌基因表达的不同改变等。CCND1基因编码细胞周期素D1是候选的多能癌基因 ,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CND1、MDM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CND1、MDM2在58例乳腺癌及19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蛋白间的相关性,并分析58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判断CCND1、MDM2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CC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33/58)、15.8%(3/19);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47/58)、21.1%(4/19)。两组中CCND1和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ND1和MDM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P〉0.05)。在淋巴结转移病例中,CCND1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MDM2蛋白的表达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CCND1蛋白表达与MDM2蛋白的表达相关且具有一致性(χ2=17.918,P〈0.05,Kappa=0.472)。结论 CCND1与MDM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说明其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细胞周期素D1与癌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恶性肿瘤染色畸变时,位于11q13的CCND1基因扩增和过量表达,例如副甲状腺瘤的倒位、B细胞恶性肿瘤的易位头号颈鳞癌和乳腺癌的基因扩增、卵巢癌和直甩癌不扩增基因的过量表达、两种肺癌和两种食道癌基因表达的不同改变等,CCND1基因编码细胞周期素D1是候选的多能癌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分泌治疗是ER阳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阻断ER途径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近年来,非甾体抗雌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是内分泌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 他莫昔芬(TAM)是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肿瘤细 胞对TAM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受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期研究强调,生长因子受体和 其他信号激酶途径高度激活,可介导ER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作用,导致TAM治疗耐受。体外实 验和临床研究证实,EGFR/HER2途径在TAM内分泌治疗耐受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提示阻断其信号转导途径有可能克服TAM耐受。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中RIZ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RIZ1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与乳腺癌发生及与患者相关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4例乳腺癌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15例乳腺良性肿瘤RIZ1基因mRNA的表达状况,并结合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RIZ1基因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RIZ1基因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ER)状况无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RIZ1基因mRNA表达降低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进行了癌基因EGFR、c-erbB-2、c-erbB-3及抑癌基因P(53)的检测,对60例乳腺肿瘤进行了P(53)的检测,以研究癌基因及抑癌基因产物在卵巢及乳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存在多种癌基因产物的过量表达,EGFR、c-erbB-2、c-erbB-3三者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有相关关系;卵巢癌及乳腺癌均有P ̄(53)表达,说明P ̄(53)基因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梦阳  陆云飞 《广西医学》2005,27(12):1975-1977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受累最多的两大类型,各种关键基因的改变是人类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10,PTEN)基因是近几年新发现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是继P53基因之后人类肿瘤中最常发生异常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正常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和生长,该基因异常将导致蛋白表达下降甚至完全不表达。在许多肿瘤包括神经胶质瘤、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肝癌和乳腺癌等都有PTEN基因的缺失和突变。PTEN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PTEN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探讨EGFR抑制剂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建立三苯氧胺(TAM)耐药的乳腺癌细胞(T-MCF-7).研究EGFR抑制剂Tyrphostins AG1478对T-MCF-7细胞的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进行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GFR及其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MCF-7细胞在持续给予TAM(10-7mol/L)处理6个月后获得耐药细胞T-MCF-7.与MCF-7细胞相比,T-MCF-7对AG1478的敏感性增高.AG1478可使T-MCF-7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指数下降,凋亡率增加;对T-MCF-7细胞的EGFR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水平无影响,但使其磷酸化-ERK1/2水平下降,降低了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活性水平.结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给予TAM长期处理后,更依赖于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EGFR抑制剂可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活性,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肿瘤内分泌治疗中研究得最成熟和最有成效的,历史也最久.三苯氧胺(TAM)是乳腺癌内分泌临床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药物,可以用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解救治疗,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以及高危健康女性预防乳腺癌.关于TAM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基本共识有: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决定因素为激素受体状况,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效果最好,ER阴性但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也可使用TAM;TAM合适的服药时间为5年,低危病人再延长用药时间不能提高疗效;TAM的疗效与年龄关系不大,年长患者效果好,年轻的效果也不差;服用TAM能显著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但也有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ER阳性患者化疗后加用TAM比单用化疗及单用TAM效果好,化疗后序贯合用TAM的效果优于同时合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C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乳腺癌标本中P33^INC1蛋白的表达。结果P33^IN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8.89%(35/90),在癌旁组织为75.56%(68/90),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33^INC1蛋白的低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有明显关系(P〈0.05或0.01),与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结论P33^INC1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它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