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云港市1996-2005年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6-2005年发现的22例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HIV/AIDS诊断按GB16000—1995国家标准。结果22例HIV/AIDS感染者(病人),1例为外籍希腊船员,余均为中国本土人,其中本市籍17人(77.3%);年龄除外籍船员52岁,中国人均在21-46岁,AIDS发病最小年龄21岁(女);HIV携带者最长已达11a;性传播是本市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86.4%),其中配偶间传播2对;HIV/AIDS发现途径有义务献血(3例),性病门诊(5例),注射吸毒者(5例),术前筛查(2例),AIDS早期症状(4例),归国体检(1例)。结论改变HIV/AIDS感染者(病人)以及具有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的高危险行为,是控制AIDS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永林  王炳留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93-2194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市1996--2008年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分析,为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确证采用Westem Blot方法,对每例确证的HIV/AIDS个案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报告HIV/AIDS 71例,其中AIDS患者17例,死亡11例,分布在全市8个县(区);感染者中20~39岁的青壮年占74.65%;异性传播占50.70%。2007--2008年两年报告HIV/AIDS49例,占69.01%。结论连云港市近两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上升较快,病例以性传播为主,青壮年比重较大,应该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3.
屠平李刚  陈嘉慧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36-1336,1347
目的:了解龙岗区HIV/AIDS情概况,为艾滋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4年龙岗区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1997-2004年共发现HIV/AIDS病例数115例,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99例,占86.09%。经性途径感染居首位,占73.91%,其次,静脉吸毒感染占14.78%。感染人群以暂住和流动人群为主,占81%;无业人员占58.26%。结论:龙岗区HIV/AIDS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对暂住和流动人群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降低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梅州市1992—2007年艾滋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7年梅州市艾滋病常规监测资料以及2000—2007年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梅州市自1992年报告第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2007年底,共报告HIV/AIDS 65例,其中HIV感染者31例,AIDS患者34例(死亡24例)。感染者以男性(70.77%)、20~49岁青壮年(80.00%)为主。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53.85%;血液传播占12.31%,母婴传播占1.54%。结论梅州市艾滋病的预防控制进入关键时期。今后要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实施以宣传教育为主的艾滋病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入境境外人员中HIV/AIDS的感染、罹患情况,流行病学特征,评估HIV/AIDS引发国内人群传播和流行的风险性。[方法]对1996-2005年发现的HIV/AIDS资料进行回溯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可能引发在国内人群传播和流行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10年间共发现HIV/AIDS43例,检出率为0.10%。其中HIV-1感染41例,HIV-1+2感染2例;被诊断为艾滋病病人的4例,其中已死亡2例;HIV感染并发梅毒6例。通过性接触(同性屏性)和吸毒感染的28例(占65.12%);手术输血感染2例(占4.65%),否认感染史或未接受流行病学调查13例(占30.23%)。他们在中国(境内)平均居留290d,承认在我国(境内)有性伴侣/不洁性接触史的有15例(占性接触感染者的53.57%),性伴侣最多的达50多个,最少的也有2个。[结论]艾滋病正通过入境境外人群不断地从境外传入国内,造成国内人群传播和流行的风险性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6.
广西柳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分析柳州市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1997-2005年HIV/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5年柳州市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3562例,AIDS病人366例,检出的HIV/AIDS逐年增多,死亡65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16:1。三种传播途径共存,传播途径以吸毒为主,吸毒传播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93.75%降至2005年的30.92%。性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00%上升到2005年的20.44%。流行涉及全市6县4城区,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结论柳州市近年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进入快速增长期,需加大防制力度,遏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7.
钦州市钦南区2000-2009年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南区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疫情专报系统及流行病学个案随访所得的资料进行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HIV传播途径分布分析。结果:2000-2009年的10年间,钦南区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734例,死亡81例;全部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以沿海乡镇为严重;男女之比为2.84:1;病例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69.62%);农民占多数(39.65%);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53.54%);2006年以来,婴幼儿病例、女性病例、60岁以上病例、性途径传播病例、农民及民工病例的比例显著上升趋势。结论:钦南区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涉及面广,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科学正确的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哎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廊坊市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自1995年以来的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廊坊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AIDS至2004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52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经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占97.2%),同时已出现经性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HIV感染者年龄分布主要以30~49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87.26%(137/157),男女性别比为1:1.1,农民占97.6%。结论河北省廊坊市AIDS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完善综合防治措施,遏止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陆丰市2002--2012年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陆丰市2002--2012年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陆丰市2002--2012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116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6.90%,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68/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2.44/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20—49岁年龄组最多,共89例,占76.72%。男性94例,女性22例,男女性别比为4.27:1。病例职业以农村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为主,共72例,占62.07%。发病数居前5位的镇分别为甲子镇、碣石镇、内湖镇、南塘镇、甲西镇.该5个镇报告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60.34%(70/116)。感染途径以不洁性行为途径和吸毒途径为主,分别占47.41%(55/116)和33.62%(39/116)。结论陆丰市2002--2012年HIV/AIDS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控体系,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忠萍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2):1127-1128
[目的]了解赣州市章贡区HIV/AIDS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赣州市章贡区2002~2005年HIV/AIDS疫情报告的个案调查资料。[结果]2002~2005年报告HIV感染者6例、AIDS患者2例。6例HIV感染者男性5例。女性1例;2例AIDS患者男性1例。女性1例。以性传播为主,年龄分布以20~39岁中青年为主,占总数的87.50%。[结论]章贡区HIV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和吸毒传播。HIV/AIDS报告病例数主要是待业、外出务工以及商业服务人员,男性多于女性。要遏制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必须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控体系,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流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从散发期(1985—1988年)、局部流行期(1989—1994年)进人广泛流行期(1995年以后至今)。杭州市是国内首批检出HIV病毒感染者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杭州市的艾滋病疫情非常严峻,2004年共检出HIV/AIDS85例,占历年报告的30.8%,其中10例是AIDS患者。现对2004年HIV/AIDS的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钟山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2年钟山县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钟山县1997~2012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982例,其中HIV感染者551例,AIDS患者431例,死亡386例。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6.09%(649/982);男女性别比为2.7:1(715/267);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77.90%(765/982),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占17.82%(175/982)。结论钟山县艾滋病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增城市2000-2011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2000-2011年增城市艾滋病常规监测和哨点监测资料、HI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增城市2000-2011年共发现HIV/AIDS病例92例(死亡10例),其中第1阶段(2000-2005年)为局部流行期,共报告16例,第2阶段(2006-2011年)为播散期,共报告76例。男性66例,女性26例;20~49岁年龄组报告的病例数最多,占88.04%(81/92)。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共71例占77.17%(其中外地流入人员59例,本地流出人员12例)。第1阶段HIV/AIDS病例的感染途径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占75.00%(12/16)。第2阶段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78.95%(60/76),其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68.42%(52/76),通过静脉吸毒传播占10.53%(8/76)。结论增城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传播途径由原来的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需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东莞市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2007-2012年≥50岁HIV/AIDS病例的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共报告≥50岁HIV/AIDS病例195例,男性153例,女性42例,男女性别比为3.64:1;50~59岁108例(占55.38%),60~69岁45例(占23.08%),≥70岁42例(占21.54%);文化程度以小学及文盲为主,占65.13%(127/195);职业以家础家务/待业为主(占26.15%,51/195),其次为农民(占20.51%,40/195)。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9.74%(175/195)。病死率为35.38%(69/195),高于同期总体疫情的死亡率(14.56%,299/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对东莞市50岁及以上人群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艾滋病对该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策略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2年间报告的流动人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个案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2002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以来,至2012年底累计发现流动人口HIV/AIDS125例,其中AIDS12例。男女性别比为3.31,以20—4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民工和无业人员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75.20%;男男性途径感染占24.80%。在感染者的发现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筛查、主动开展HIV咨询和检测(PITC)和自愿咨询和检测(VCT)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2002--2011年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2012年有所下降,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需进一步强化示范区各项防控工作,保持遏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势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疫情发现和检测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方法选取中国中部某农村地区历年来所有报告发现的HIV/AIDs病例进行专项流行病学分析,包括对初次送检的原因、送检或报告机构及传播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报告发现的626例HIV感染者中,通过有偿供血或临床输血而感染的病例占86.1%(539例);52.2%(327例)的病例是由医院送检或报告的;通过县级、地区级和省级机构报告或发现的HIV/AIDs病例分别为207例(33.1%)、303例(484%)、116例(185%);近年来,通过专题流行病学调查和自愿检测而发现的感染者有所增加。经医院途径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门诊就诊时即被发现有HIV感染的比例在逐年升高。结论在我国中部农村有偿供血和临床输血为主要传播途径的艾滋病高发区,医院在艾滋病疫情发现和监测中发挥着并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地市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血液供应机构在艾滋病疫情发现和监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2001~2002年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目的 分析广东省各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情况,掌握广东省HIV/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分析广东省2001~2002年的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 2001年和2002年广东省分别报告HIV/A/DS1174和1072例,感染者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2002年感染者中静脉吸毒占92.21%,性途径占6.53%;感染者中男性占86.11%,女性占13.89%,与2001年相比,女性感染者的比例增加。2002年哨点监测显示,吸毒人群中HIV阳性率为3.03%,暗娼阳性率为1.22%,在孕产妇和一般人群中开始检出HIV阳性者;静脉吸毒者中共用针具率为50.83%,安全套使用率为10.54%;暗娼中25.28%的人曾吸毒,安全套使用率仅为30,92%。结论 广东省静脉注射者中共用注射器情况仍然严重.性乱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仍然偏低,HIV/AIDS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是减少和消除高危人群中HIV流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一般人群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苏南某市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对2002~2004年7月HIV/MDS的常规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2年发现首例HIV抗体阳性者,至2004年7月底累计报告确认HIV感染者13例。HIV感染者该市占23.08%,外地占76.92%;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2.25:1;年龄20~39岁,占84.62%;职业以无业为主;69.23%的HIV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血传播,占61.54%,其中静脉注射毒品占75.00%,其次为性传播.占38.46%。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80565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3例,阳性率为0.16‰。结论2002~2004年HIV/M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面临防治HIV/A1DS的关键时期,应立即采取更有效地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麻城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麻城市HIV/AID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城市2005—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70例,死亡19例。年龄分布以20~49岁人群为主,共67例,占95.71%;男性50例,女性20例,男女性别比为2.5:1;职业以民工(41例,占58.57%)和农民(16例,占22.86%)为主。异性传播37例,占52.86%;同性传播30例,占42.86%。91.43%(64/70)的病例有外出务工史。结论麻城市近年来艾滋病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建议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监测,针对男男性接触者采取行为干预与卫生知识宣讲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河南某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的分析,为该市艾滋病疫情管理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将1995年以来所有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核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95-2006年4月累计报告HIV感染308例,发病206例,发病率66.88%;死亡93例,病死率30.19%。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结论该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HIV/AIDS病人的监测、随访,阻断经婚内性接触途径及母婴途径的二代传播,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疫情信息采集过程中,要力求信息的准确及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