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胰岛素对视网膜Mtlller细胞内谷氨酸(slutamate,Glu)-谷氨酰胺循环(glutamine,Gln)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影响,探讨其在视网膜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观察并测定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tiller细胞内Glu、Gln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Gln及GSH在不同胰岛素条件下的含量变化。结果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Mtdler细胞内Glu、Gln、GS和GSH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浓度胰岛素能够减少视网膜Mailer细胞内Glu的含量,降低GS活性,减少Gln、GSH合成,从而减弱其保护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Müi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最重要的胶质细胞,了解其在健康视网膜的生理及功能和在病变视网膜的病理变化,可更好地理解在病变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胶质反应,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成年哺乳动物视网膜Müller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被激活,井受:Notch等一些信号通路的调控.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维持视网膜正常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病变视网膜中Müller细胞主要表现胶质增多反应,对神经元的功能既有保护又有损害,而Müller细胞的干细胞特性为视网膜神经元再生和对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引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4.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特化的胶质细胞,它贯穿于视网膜全层,与视网膜神经元、其它胶质细胞、视网膜血管等紧密联系。Müller细胞不但对视网膜正常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能支持神经元活动、调节神经递质循环、维持细胞外环境平衡、调节视网膜血管通透性。视网膜Müller细胞代谢障碍将导致视功能丧失、神经元细胞死亡、视网膜水肿等。因此,Müller细胞对维持视网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就近年来Müller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抗肿瘤药物紫杉醇(PTX)对Müller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形态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研究其对视网膜的潜在毒性。方法: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并分成两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加药物组(PTX)。不同浓度PTX(0.005、0.05、0.5、5mg/L)处理视网膜Müller细胞12、24、36、48、72h,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TX、刺激不同时间对Müller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PTX对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免疫荧光观察Müller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PTX对Müller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水通道蛋白的影响。结果:PTX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增殖能力,药物浓度越高,刺激时间越久,细胞增殖能力越弱;此外,PTX还能促进Müller细胞的凋亡,越高的药物浓度和更长的刺激时间会导致更高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周期表明,PTX将Müller细胞阻滞于G2-M期。而细胞形态也由形态清晰、细长纤维状的正常形态趋于圆形,且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药物处理后的细胞炎症因子较对... 相似文献
6.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是近年来发育神经生物学的重大发现之一.M 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组织中的主要神经胶质细胞,不仅对神经元起到营养支持作用,在视网膜受到损伤时还会发生增殖、去分化,呈现出神经干细胞特性.而深入了解M üller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将有利于开展基于Müller细胞的对视网膜疾病的的未来治疗策略的探索.为此,文中对视网膜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及其调节机制和M üller神经胶质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及自由基清除剂金纳多(EGb761)的作用.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葡萄糖(5.5、30、40、50 mmol/L)下,兔Müller细胞合成GSH的质量分数.在50 mmol/L葡萄糖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EGb761(0、5、10、15、20、25、30、45、90 μg/mL)培养3 d后测定兔视网膜Müller合成GSH的质量分数.结果 各浓度葡萄糖均使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合成GSH的质量分数减少.加入各质量浓度EGb761后GSH合成增加,质量浓度为10 μg/mL时增加最高.结论 EGb761对高浓度葡萄糖致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合成GSH质量分数减少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Mül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中最重要的胶质细胞,它贯穿视网膜全层,与视网膜三级神经元共同构成致密的"神经-胶质"网.近年来,随着对Müller细胞功能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它在视网膜神经元的发育、营养、代谢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诱导神经元在发育中的迁移、分化,参与神经元能量供应,并通过控制视网膜神经元的微环境和释放神经活性物质而主动调制神经元活动,此外,还以谷氨酸代谢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等形式保护神经元免受各种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变化。方法:在不同浓度胰岛素条件下(4,8,12kU/L),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定性测定Müller细胞分泌VEGF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Müller细胞分泌VEGF的变化。结果:高浓度胰岛素能明显增强VEGF的表达(P< 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可能通过刺激Müller细胞编码VEGF基因的转录,进而增强VEGF蛋白的表达,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生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视网膜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内最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它贯穿整个视网膜,包绕与联系视网膜上的各类神经细胞,从而与视网膜神经细胞发生多种功能的交互作用.Müller细胞不仅起着支持和营养神经元的作用,还包括维持细胞外离子的稳定及参与谷氨酸盐循环、突触传递等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深入研究,发现Müller细胞还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过程,并且在视网膜的各种疾病中都发现伴有Müller细胞的神经胶质增生反应.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作了描述和分析,并对在各种病理状况下Müller细胞发生的改变和目前对Müller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对DR发病机制的探讨已成为研究热点。M櫣ller细胞是哺乳动物视网膜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贯穿于整个视网膜,参与视网膜的许多病理和生理过程。随着对胶质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M櫣ller细胞对DR的发病机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的过度凋亡是青光眼病理改变的基础.Mü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的主要神经胶质细胞,对于维持神经元的完整性、代谢、内环境稳态以及信号转导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对Müller细胞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Müller细胞不仅参与了青光眼性RGCs的凋亡机制,而且还参与了RGCs的代偿性保护机制.那么Müller细胞是如何对RGCs起作用,它又是通过什么机制参与青光眼引起的RGCs凋亡以及代偿性保护作用呢?就这些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Müller细胞透明质酸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离体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对透明质酸的降解功能。方法提取的Mller细胞来自酶降解的猪后极部视网膜,并以3种不同细胞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进行免疫荧光确认。细胞分为4组,其中1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2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和抗integrinα2β1抗体,3组培养液中加入透明质酸和抗CD44抗体,4组培养液中未加入其他试剂。细胞预培养后,收集上清液。按配置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方法 ,加入透明质酸,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制作底物胶。样品在底物胶电泳后,凝胶在酶降解缓冲液中培养24h,淋洗后以5g.L-1亮蓝染色、体积分数7%醋酸脱色,观察有无透明质酸降解后形成的脱色条带。结果 93.8%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染色阳性,94.6%细胞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88.6%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抗体染色阳性。培养的Mller细胞有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4组)表现为蓝色背景(透明质酸染色)下的淡白色双条带(透明质酸降解后脱色);将细胞和透明质酸预培养可使脱色条带明显增厚,表现为明亮的白色条块(1组),同时加入透明质酸和integrinα2β1抗体产生相似的白色条块(2组),同时加入透明质酸和CD44抗体使脱色恢复为淡白色双条带(3组)。结论培养的Mller细胞有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细胞与透明质酸的相互作用明显加强细胞降解透明质酸的功能,CD44抗体可能减弱这种加强作用,integrinα2β1抗体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从乳兔视网膜获取Müller细胞,通过振荡和反复洗涤使之纯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对传代Müller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24 h后即有部分细胞贴壁生长,72 h后贴壁细胞进一步增多.通过振荡吹打可使附着于Müller细胞上的神经元脱落.20~25 d后细胞接近融合,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传代后细胞经1周达到融合.培养细胞GFAP阳性率在95%以上.电镜观察显示细胞内含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及8~10 nm的中间丝.结论 利用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通过振荡和吹打洗涤,可使之纯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 26只白兔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bFGF实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挫伤组、正常对照组.其中正常对照组2只(4只眼),单纯挫伤组4只(8只眼),bFGF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20只眼).bFGF实验组每2d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 2μg (1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μ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挫伤后3h,1、3、7、14d各时间点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bFGF实验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呈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各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可以增强视网膜Müller细胞Vimentin的阳性表达,加速Müller细胞的活化,促进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L-谷氨酸/L-天门冬氨酸转运体(GLAST)蛋白表达及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取出生3~7 d的新生昆明小鼠视网膜组织进行Müller细胞培养,取传代后第3代Müller细胞进行后续试验.实验分为BDNF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BDNF干预组小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别加入50、75、100、125和150 ng/ml的BDNF培养24 h:空白对照组培养的Müller细胞不加BDNF.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üller细胞GLAST蛋白的表达.采用L-[3,4-H3]-谷氨酸检测100 ng/ml的BDNF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Müller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功能的差异.对各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GLAST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00ng/ml的BDNF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对谷氨酸摄取量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GLAS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151±0.025,50、75、100、125和150 ng/ml的BDNF干预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1±0.076、0.413±0.110、0.497±0.080、0.411±0.072、0.319±0.084,不同浓度的BDNF均能上调GLAST蛋白的表达水平(F=6.793,P=0.003).当BDNF浓度为100 ng/ml时,CLAST蛋白表达量最大.100 ng/ml的BDNF组与空白对照组对谷氨酸的摄取量分别为(81 213±5982)和(68 743±2688)cpm/(mg·ml),100 ng/ml的BDNF组能够增加Müller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23).结论 BDNF能够上调GLAST蛋白的表达,并增加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Müller细胞作为重要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也可以通过蛋白表达、反应性胶质增生、谷氨酸(glutamate,Glu)转运体的表达、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改变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途径对Glu代谢进行干预,从而起到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免受Glu神经性毒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 目前,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日益受到关注,优化Müller细胞的培养方法对视网膜干细胞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加以改良,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实验室分离纯化Müller细胞的方法.方法 取新生SPF级SD大鼠眼球,培养基浸泡后室温条件下避光过夜,显微镜下分离视网膜,直接吹打成微小组织悬液后接种于培养瓶中,8~10d后行第1次换液,之后2~3d换液1次,至细胞完全融合后进行传代.细胞形态一致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荧光法检测Müller细胞标志物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进行细胞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所得细胞进行纯度检测. 结果 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胞体狭长,细胞质丰富.传至3代的细胞95%以上对GS和Vimentin反应阳性,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Vimentin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传3代后99.7%的细胞GS表达阳性. 结论 采用Müller细胞改良法-流式细胞术对所得细胞进行纯度检测,简单可行,收获的细胞数量多、纯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糖尿病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及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褪黑素治疗组,糖尿病组和褪黑素治疗组制造糖尿病模型。造模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体积分数10%乙醇溶液,褪黑素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褪黑素溶液(10 mg·kg-1)。3个月后,试剂盒检测视网膜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FAP阳性染色的空间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视网膜中谷氨酸含量变化,HE染色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结果 对照组及褪黑素治疗组GFAP免疫阳性染色主要局限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而糖尿病组GFAP阳性染色几乎贯穿视网膜全层。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视网膜MDA含量增加而GSH含量减少,GFAP表达增加而GS表达减少,谷氨酸含量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明显下降(均为P<0.01)。褪黑素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褪黑素能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的氧化应激反应,恢复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酶GS的含量,减少视网膜内谷氨酸堆积,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