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影像学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致死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螺旋CT扫描技术和MR平面回波技术的发展,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超早期显示脑缺血时的血流灌注情况,为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T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能帮助确定缺血病灶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对临床超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介绍了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方法和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T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能帮助确定缺缺血病灶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临床超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介绍了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方法和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灌注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超早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的研究认为 ,利用灌注和弥散成像不一致区代表缺血半暗带过于简化 ,而超早期MR灌注参数的改变结合弥散成像可更准确地判断缺血半暗带 ,对超早期指导溶栓治疗和预评价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灌注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注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超早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利用灌注和弥散成像不一致区代表缺血半暗带过于简化,而超早期MR灌注参数的改变结合弥散成像可更准确地判断缺血半暗带,对超早期指导溶栓治疗和预评价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无创的影像学在肝硬化肝实质评估、侧枝循环评价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CT和磁共振成像(MRI)均可反映肝脏形态学、肝实质密度和信号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补充价值。CT和磁共振(MR)功能成像如灌注加权成像、MR弹性成像、MR弥散加权成像等,可提供量化的信息,对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特别是非增强MR血管成像,可显示门静脉分支情况,有助于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风险,发现早期预警指标。综合运用CT及MRI技术,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潜力,可以更好的发挥影像学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病 6h内的确诊和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起关键作用 ,但传统MRI对超早期脑梗死不能充分评价缺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功能MR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血流灌注成像 (PWI)使超早期诊断脑梗死成为可能。结合DWI、PWI和MRA可以超早期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变部位、损害范围、机制 ,缺血区可逆及不可逆损害区 ,血流灌注情况等 ,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在脑胶质瘤术后临床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脑胶质瘤术后接受三维适型放疗的患者分别采用CT、MRI与CT融合、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方法勾画放疗靶区,分析其优缺点。结果三种方法勾画的临床靶区体积(CTV)无统计学差异;根据MR灌注成像时伪彩图显示无脑血容量区可准确勾画临床靶区边界。结论 MR灌注成像与CT融合法能为脑胶质瘤术后勾画临床靶区,尤其是生物靶区提供影像基础,符合当前由解剖影像向生物功能影像为基础的放射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 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出院时复查CT,与 入院时CT片比较。对同一例患者脑灌注后资料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发病90min后,CT 脑灌注即可显示出病灶区域血流灌注异常,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TT延长。对于CT平 扫未见病灶的患者,可预示有无梗死灶的存在、位置及范围;对于已有梗死灶的患者可预示病灶 的发展趋势。12例CT脑灌注异常的同一例患者,左、右两侧半球脑实质内CBF、CBV及MTT差 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6例无CT脑灌注异常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0.01)。 结论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价值。统计学分析可作为诊断脑血流灌注异常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0.
综述CT心肌灌注成像、核素心肌灌注成像、MR心肌灌注成像及心脏声学造影等心肌灌注的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心脏疾病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负荷磁共振(MR)心肌灌注成像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并提供大量预后信息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它具有早期准确的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观察局部和整体的心功能、高空间分辨率、没有电离辐射等优势。本文对负荷MR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功能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流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可诊断早期脑梗死,结合DWI和PWI可以确定缺血半暗带和血流灌注情况;DWI和PWI可以为溶栓治疗提供较直观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3.
MR灌注加权成像是一种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的MR功能成像技术。随着MR技术的发展,灌注加权成像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动态磁敏感对比技术能够判断缺血半暗带,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程度;动态对比增强技术能够反映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评价脑梗死患者的出血转化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也可用于判断缺血半暗带、发现梗死灶周围的灌注情况和评估侧支循环。作者对MR灌注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MSCTP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 对 31例发病 2~ 2 4h(其中 2 1例发病 <6h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10例发病 6~ 2 4h为急性期脑梗死 )的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CT平扫及MSCTPI检查。结果  31例患者中 2 1例临床诊断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CT平扫未见异常 ,10例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 8例CT平扫未见异常。而 31例灌注成像中 2 8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 ,后经随访CT证实均为缺血性脑梗死。 3例未发现灌注异常的患者后经MRI证实 ,1例为上矢状窦静脉血栓 ,1例为脑干 (延髓 )梗死 ,1例为尾状核头部腔隙脑梗死。结论 MSCTPI可以超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 ,为其早期溶栓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CT�Թ�ע������ٴ�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概念1.1脑灌注成像技术1.1.1可扩散性示踪技术用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的扩散性示踪剂,测定供应动脉和组织内示踪剂的量,获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CBF)数值,如非放射性氙强化CT(XeCT)[1]。1.1.2非扩散性示踪技术静脉注射(IV)示踪剂停留在血管内,显示造影剂通过血管时成像组织的CT密度或MR强度变化,建立时间-密度曲线,曲线下区域即为脑血容量(cerebralbloodvolume,CBV),如动态CT脑灌注成像(dy namicCTperfusionimaging,CTP)[1]。1.2XeCT以CT为基础,以吸入性非放射活性的氙为示踪剂,辅以特殊软硬件进行CT扫描,定量性…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CT灌注成像是一种新兴功能成像技术,通过同层动态扫描获得多种灌注参数,对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反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目前用于肝硬化诊断的传统CT扫描技术以反映解剖学形态为主,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肿瘤中的研究较多,而对肝硬化发生过程中的血流变化研究较少,对肝硬化灌注参数的分析较零散。因此,本文对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硬化血液动力学变化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螺旋CT和快速高场强MR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良恶性胆管梗阻鉴别的能力,提高了胆道系统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也使得胆道系统早期肿瘤的检出成为可能。现在,一些新的检查技术如CT胆管造影(CT cholangiography,CTC)和磁共振胆道成像(MR cholangiagraphy MRC)逐渐成熟,成为研究的热点以及PTC和RCP强有力的挑战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超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10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20例常规CT平扫未发现异常,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CTP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减低、达峰时间延迟;梗死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建CTA图像显示17例脑梗死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3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CTP能够早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程度,预测半暗带;CTA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发病6h内应用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患者健侧正常区与脑梗死区的局部脑血流容积(CBV),局部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进行统计对比,53例患者均在1周内CT复查确诊为脑梗死。结果 53例患者患侧脑组织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显示,脑梗死区CBF平均值与CBV平均值均较健侧平均值降低,MTT平均值明显长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在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面具有优越性,能有效发现梗死灶的部位,确定病变大小范围,及时发现梗死区缺血性半暗带的存在,评价血流灌注情况。为医生早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提高影像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病6h内的确诊和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起关键作用,但传统MRI对超早期脑梗死不能充分评价缺务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功能MR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流灌注成像(PWI)使超早期诊断脑梗死成为可能。结合DWI、PWI和MRA可以超早期发现包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变部位、损害范围、机制,缺血区可逆及不可逆损害区,血流灌注情况等,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