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栋森  于群  卢培东 《中外医疗》2012,31(23):10-11
目的研究诊断以及外科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办法。方法调查20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仔细进行分析。结果这些病例相似于同期单发结直肠癌的病例,都是用同期的手术治疗,姑息性切除占10%,根治性切除占90%,5年的生存率超过一半。结论在手术前以及手术中,结直肠癌患者一定得进行常规的全程结肠镜检查,而且术中应该进行常规的解剖标本。治疗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根本原则就是根治性的切除。  相似文献   

2.
多原发结直肠癌63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Multiple primary colorectal carcinoma,MPCC)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2007年1月14年间共收治的63例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原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2.1%(63/3 021),其中同时性结直肠癌31例,异时性结直肠癌32例.男女比例为2.5:1.癌灶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为多.术前纤维结肠镜诊断34例(54.0%),其中同时性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组术前纤维结肠镜诊断12例(38.7%),术中探查诊断12例(38.7%);(Metachronous carcinoma,MC)组术前纤维结肠镜诊断22例(68.7%).术中探查诊断2例(6.25%).SC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45%(9/20),MC组首次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72.4%(21/29).结论:对于多原发结直肠癌,要加强对此病的认识,普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力求行规范性的根治术,重视对本病高危人群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75例大肠癌患者中9例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5例行直肠癌加结肠癌根治切除术,2例行全结肠切除术,2例回肠造瘘术。结论术前行全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或结合仿真结肠镜检查、术中全肠道探查是提高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占同期717例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1.12%。8例病人中术前明确诊断7例(87.5%),伴有结肠息肉5例(62.5%)。行根治性手术5例,肿瘤局部切除1例,短路手术和造瘘手术各1例。16处癌灶中管状腺癌占61.5%。结论术前结肠镜、钡剂灌肠及术中仔细探查有利于明确诊断,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术式,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原发结直肠癌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多原发结直肠癌占我院所收治结直肠癌的4.96%,癌肿位置以左半结肠居多。结论术前结肠镜检查及钡剂灌肠,术中仔细探查及切开标本检查,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是提高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率的关键,积极手术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1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其中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22例。结果:本组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1.01%,双重癌20例,三重癌2例,共46个病灶。结论: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可发生在结直肠任何部位,结肠镜检查是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B超、x线、CT及MRI有助于诊断,术中应作全结肠直肠仔细探查,治疗按规范化根治性手术一次切除,尽量保留正常肠管,不必作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  相似文献   

7.
涂苍慨 《安徽医学》2009,30(10):1225-122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发病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特点,评价全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间4049例结肠镜检查中确诊为结直肠癌的2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49例结肠镜检查结直肠癌检出率为5.65%,发病年龄集中在50-70岁之间,便血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症状。229例结直肠癌结肠镜下表现为:肿块隆起型127例(55.45%),溃疡隆起型69例(30.13%),溃疡浸润型33例(14.41%)。本组结直肠癌主要发生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185例,占80.78%,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3例,占1.31%。其中结直肠癌并发结直肠息肉81例,占35.37%。结论全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癌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降低误诊率,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SCRC)的诊断、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符合标准的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共35例,双原发癌34例,三原发癌1例,34例为一次诊断,1例为术后3个月二次诊断。钡灌肠检查检出率为60.9%,结肠镜检出率为70%,结合影像学与结肠镜结果检出率为91.4%。71处瘤灶的病理分析显示,腺癌最多,占70.4%(50/71),其中中低分化腺癌占54.9%(39/71)。3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标准肠癌根治术5例,扩大肠癌根治术10例,分段肠癌根治术10例,全/次全结肠切除术7例。随访结果显示术后5年生存率为59.4%,复发率为28.1%。结论 SCRC多为双发癌,且瘤灶以腺癌居多,结肠镜配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SCRC检出率。根据患者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中,术前纤维结肠镜诊断6例,术中探查发现2例;11例异时性多原发癌患者中,均为术后随访发现。19例患者均行根治手术,术后随访2~5年,1~2年6例死于肝转移,3例死于肺转移,3例死于局部复发;其余7例存活。结论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术中仔细探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同时应加强大肠癌患者的术后纤维结肠镜随访以早期发现异时性多原发癌。  相似文献   

10.
同时性大肠多原发癌的诊治(附34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同时性大肠多原发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对2677例大肠癌病人进行术前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术中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34例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1.3%。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常因临床医生不够重视而漏诊。结论大肠癌病人术前应常规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未作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术中应加做结肠镜检查,以减少同时性多原发癌的漏诊。术中应常规解剖标本检查,从而决定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2019年我院收治的75例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结直肠癌累及一个或多个泌尿系统器官,其中16例全部累及膀胱,同时累及输尿管1例;59例同时或异时性合并泌尿系肿瘤,其中33例单纯合并膀胱癌,17例单纯合并前列腺癌,3例单纯合并输尿管癌,1例单纯合并肾盂癌,1例合并膀胱癌及肾癌,1例合并输尿管癌及前列腺癌,3例合并膀胱癌及输尿管癌。Dukes分期 (以病理分期最晚的一个为准):A期0例,B期46例,C期21例,D期8例。75例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结直肠癌累及膀胱的16例中,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膀胱部分切除14例,其余2例因肿瘤累及膀胱三角区行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结直肠癌累及膀胱及输尿管的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受累输尿管切除、输尿管吻合术。同时性多重癌7例,异时性多重癌52例,与原发癌间隔时间半年至 19年,其中小于2年者 15 例,2~5年者 7例,大于5年者 30 例。54例异时性多原发癌的初发癌均行根治性手术,14例二重癌和2例三重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初发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5%和70%。结论: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利用膀胱镜、电子结肠镜及腹部强化CT进行仔细检查,避免漏诊或误诊,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及泌尿系统肿瘤可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0~2003年180例大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肠镜检查发现同时多源原发性大肠癌5例,大肠癌合并息肉20例。术前漏诊同时多源原发性大肠癌2例,大肠癌合并息肉8例。结论大肠癌术中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同时多源原发大肠癌和大肠癌合并息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多原发癌(MP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7~2001年收治的122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人中发现的28例(2.29%)MPCC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MPCC中,同时多原发癌(SC)21例(1.72%),异时多原发癌(MC)7例(0.57%)。共发现癌灶58处,癌灶部位以右半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居多。21例SC中,术前行纤维结肠镜及钡灌肠检查发现12例,术中发现7例,术后3月内复查结肠镜发现2例。本组2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规范化的根治性手术22例,术后5年存活16例;6例行非根治性手术病人术后5年仅生存1例。结论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是提高SC发现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应强调结直肠单癌的术后随访以早期发现MC。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时性胃与大肠双原发癌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治和预后。方法 检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胃及大肠癌1117例,包括大肠癌766例,胃癌351例,回顾分析同时性胃与大肠双原发癌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与大肠各组双原发癌共35例,占同期胃大肠恶性肿瘤的3.1%(35/1117)。大肠.大肠组15例,胃-胃组3例,大肠-肠外组13例,胃-胃外组9例,后两组均包括胃-大肠双原发癌5例。癌灶均位于胃和大肠的双原发癌多于胃大肠与其他器官双原发癌;大肠-大肠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胃-胃组。结论双原发癌早期诊断,正确区分双原发癌与转移癌对于该病早期治疗、不漏治以及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谷子 《四川医学》2014,(9):1186-1188
目的 探讨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MC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至2013年收治的15例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状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异时性多发性结直肠癌病例占同期所有收治结直肠癌的1.26%(15/1189),占多发性结直肠癌的36.59%(15/43),平均间隔时间为3.2年,均为肠镜随访发现,15例首次均行手术切除,再发癌以Dukes B期多见。结论 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点突出,应重视术后肠镜复查,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一2012年3月行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切除的5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5~168(85.2±16.5)min,术中出血量15~65(33.4±8.1)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36(22.5±4.8)h,住院时间5~10(6.5±1.2)d。术后无吻合口漏、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所见息肉直径大、绒毛管状腺瘤:多发的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较高。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直径大、绒毛管状腺瘤、多发的息肉一经发现应尽快切除。  相似文献   

17.
肠镜联合CT检查在大肠癌术前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跃宇  朱堃  苏进根 《上海医学》2002,25(10):626-627
目的 探讨肠镜及CT检查对大肠癌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 对205例大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肠镜、CT检查,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肠镜在大肠癌的确诊、定位与术中所见及术后诊断完全相符。肠镜的Borrmann分型与术中所见的肿瘤形态基本一致;CT检查肿瘤对浆膜及周围浸润的准确率为94.5%,主淋巴结的CT阳性率为68.4%,对远处转移CT检查的阳性率为90.5%,CT未发现中间淋巴结及边缘淋巴结转移。结论 肠镜和CT检查均可在术前准确评估大肠癌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周围组织浸润等,对主淋巴结转移也可作一定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多原发肺癌(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诊断为多原发肺癌患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男9例,女3例。同时性双原发肺癌5例,异时性双原发肺癌7例。12例按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9例采用规范的肺叶切除术;3例因肺功能差行肿物切除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均获得随访,存活1年8例,存活3年4例,存活5年1例,现有2例仍在随访中。结论:手术切除为多原发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