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门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分析所采取防制措施的效果,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的资料,对江门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09年5月23日至7月12日全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36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蓬江区(21例)和台山市(12例);男性发病占66.67%,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占86.11%,病例主要为学生(占80.56%);发病高峰集中在6月19-25日,共发病25例。36例病例咽拭子标本均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采取居家隔离治疗与住院治疗相结合是控制江门市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甲型H 1 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3年3月26日出现首发病例,疫情历时2 d,发病12例。其中11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罹患率2.23%。病例全部为学生,其中男生5例、女生7例,男女性别比为0.71:1。病例主要集中在该校七(3)班,均为轻症病例。结论本次发病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建议在冬春季节到来之前给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 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2009年8月26日至9月7日期间,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2例,疫情持续13 d;采集34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第48周至2010年第12周,对济宁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208例住院SARI病例进行调查与流感病原检测。[结果]208例SARI病例中,70.19%有慢性病或为孕产妇,20~49岁占62.1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32.69%,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8.27%,季节性H1N1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48%,H3N2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65%,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29%。208例住院SARI病例病死率为2.88%,其中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2例死亡。[结论]住院SARI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青海省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利用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统一配发的引物探针对青海省一例输入性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RT-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经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成为青海省首例确诊的甲型HIN1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危重病例引发家庭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分析,探讨重症甲流传播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中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调查表,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首例甲流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传播过程,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咽拭子,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患者男性,30岁,2009年11月24日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11月30日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同时伴有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患者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患者家庭其他4名成员均出现发热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3人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1人(患者母亲)被诊断为重症病例。1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 d的医学观察,未出现继发感染。结论该起疫情为白云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引发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提示调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排查,医疗机构不能放松对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调查与控制,分析疫情特点及控制措施实施效果,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动搜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009年6月26日广东省台山市报告的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疫情涉及台山市某小学10个班级中的9个;经病例搜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61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11.9%(61/514),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咽痛和头痛为主;指示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9日,发病高峰为6月24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30日,疫情持续12 d。同期实行居家观察密切接触者314人,家庭内二代病例仅出现2例。对其中12例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经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可能与海外返乡华侨中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引起社区甲型H1N1流感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贺江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0-2211
目的调查分析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热或上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10月13—19日,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16例,罹患率为0.24%,学校教师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1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9.
徐小冬  李瑞  蒋希宏 《中国校医》2014,(11):848-850
目的通过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12月27至2014年1月26日,该校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4例,罹患率为2.37%。病例全部为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病例均为轻症表现,未出现大规模暴发。采集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新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N1流感412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玉萍  刘利英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72-1374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类似,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怀柔区自8月17日报告了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至12月31日共报告412例确诊病例。为了解怀柔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部下发的个案调查表,对该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用RT-PCR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此次疫情历时7d,发病1...  相似文献   

12.
永州市第一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防控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疫情经验,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并根据疫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疫情。结果43例流感样病例中,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8月4日,8月5日和6日发病数达到高峰,分别为14、17例,7日发病数开始下降。13例确诊病例中,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8月5日,5-7日发病数分别为6例、5例和2例。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18岁,教职员工中尚未发现类似流感样病例。13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为15岁1例,16岁10例,18岁2例。主要症状43例流感样病例临床表现普遍较轻,主要症状有咳嗽(25例)、咽痛(18例)、头痛(17例)、流涕、打喷嚏(13例)。已检测的21份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3例,季节性甲型流感2例,阴性6例。省疾控中心已复核检测4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结果一致。结论本次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很可能是该校学生杨某某,由暑假探亲校外感染而传入学校。经过当地政府及卫生部门积极采取防控措施,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暴发疫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5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0.59/10万,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例57例(包括死亡3例),病死率为0.66%;男女发病比例为1.35∶1,病例主要集中在4~14岁(264例,占57.64%),学生为高发人群(243例,占53.06%),2009年9—12月为高发季节(412例,占89.96%)。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累计报告63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其中学校及幼托机构58起(92.06%),暴发高峰为9—11月(54起,占85.71%);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2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63例(学校145例,88.96%)。自2009年8月13日开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6.11%(230/637)。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感检测的优势病毒株。结论中小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及时的疫苗接种和学校暴发疫情的规范处置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扩散与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今后的疫情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9月发生在驻郫县某学校的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与采样检测。[结果]该校2009年9月6日~24日累计发现流感样病例102例,罹患率为2.12%。102例中,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的3例,甲型非H1N1流感3例,医学观察的轻症病例96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这是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同时存在季节性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规律和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白云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学校和家庭聚集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09年共报告2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学生169例(占67.6%),发病年龄以7~24岁为主(182例,占72.8%)。全区有13所学校和2个家庭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以9月最多,共11起。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学校是疫情多发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患者,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尽快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学校或家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流感样病例监测,及时准确对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及分型鉴定,快速筛查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年-2011年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进行分型鉴定,再对甲型阳性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筛查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2009年9月-2011年3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292份,核酸阳性标本有110例,经RT-PCR分型鉴定甲型流感病毒71例,占64.55%(H1N1亚型2例占1.82%;H3N2亚型43例占39.09%;SWH1N1亚型26例,占23.64%),乙型流感病毒39例,占35.45%。结论:铁岭市2009年9月-2011年3月流感流行期主要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并在流感样病例监测中检测出引起世界大流行的新型毒株甲型H1N1型,因此应加大对流感样病例监测检测力度,防止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积累经验。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1年2月26日出现首例病例,3月13日发生末例病例,疫情持续16d,共发生病例44例,罹患率为6.49%(44/678)。病例分布于全校3个年级的7个班中;接种过疫苗的九年级学生罹患率为0.77%(2/260),未接种过疫苗的七、八年级学生罹患率为10.05%(4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集11份咽拭子标本随机抽取8份进行检测,结果7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起疫情为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性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今后类似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经验。[方法]2009年10月14日至11月16日,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起疫情历时32d,全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13例,罹患率为0.14%;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男生罹患率为0.56%,女生罹患率为0.07%。13例病例分布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7个学院10班级,采集20份患者咽拭子,13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结论]确定为1起暴发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掌握吉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情况,为科学制定本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分析软件,对本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三间分布,死亡病例、重症病例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布在全省9个地区,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长春市6.2/10万;病例80.1%集中在0~29岁;男女性别比为1.3∶1;学生约占总病例数的48.9%;重症病例136例,死亡病例16例,死亡病例中87.5%为高危人群。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检测出阳性标本1 864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14份占阳性标本的38.3%。结论病例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轻人较老年人更容易患甲型H1N1流感;学生是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人群,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集中发生在高危人群;监测数据与本省疫情流行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0.
杨跃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01-2702,271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开封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加强疫情监测等。[结果]疫情持续13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40例,其中12例咽拭子标本经实验室检测为甲型H1N1核酸阳性。109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d医学观察,未发生续发病例。[结论]此次疫情为开封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性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