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以个别正常为标准,错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错类型及正畸治疗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高要市中学生996名进行临床检查,以安氏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为标准进行本项调查。结果:高要市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38.45%,其中,安氏Ⅰ类78.59%,安氏Ⅱ类18.28%,安氏Ⅲ类3.13%。男女治疗率分别为15.0%和15.8%。结论:应加强口腔正畸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及早发现错畸形,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错畸形,其牙特征是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切牙唇倾、上下牙深覆、深覆盖。本人应用直丝弓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一分类错进行矫治,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MBT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畸形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其牙特征是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切牙唇倾、上下牙深覆[牙合]、深覆盖。本人应用直丝弓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进行矫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并通β函数模拟牙弓形态来全面分析与比较安氏Ⅱ1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拔除2个第一双尖牙,下颌拔除2个第二双尖牙病例。共计17例(男6人,女11人)平均年龄13.8岁。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上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下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由中切牙接触点、双侧尖牙牙尖点、和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点5个点确定个体弓形。结果①上下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上下牙弓长度治疗前后尖牙长度变化不明显,第一磨牙长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③治疗前后上下牙弓形状无明显变化。结论安氏Ⅱ1错正畸治疗时,有时因治疗需要而改变牙弓大小,但应保持患者治疗前牙弓形状,以期获得稳定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陈湘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2,(6):80+83-80,83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1年-2010年期间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治的患者300例,对以上随机选取的患者以个别正常牙(牙合)作为标准,统计方法根据Angle法进行分类,调查当日选取自然光线下对患者口腔检查。结果安氏分类Ⅰ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22例,占40.3%,Ⅱ类错(牙合)畸形人数142例,占47.6%,Ⅲ类错(牙合)畸形人数29例占9.7%,特殊类错(牙合)畸形人数7例,占2.4%,各个年龄段的年龄分布情况,10-15岁人数205例,占68.2%,16-20岁人数44例,占14.8%,21-25岁人数24例,占8.1%,26-30岁人数15例,占5.1%,30岁以上人数12例,占3.8%。结论错(牙合)畸形类型以安氏Ⅰ类、安氏Ⅱ类最多,特殊类型较少,年龄构成比较中16-20岁,20岁以上患病率明显降低,口腔正畸患者错(牙合)畸形类型和年龄构成探析我们得出,对于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是迫切需要的,大力发展口腔正畸学,系统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医疗质量以为错(牙合)畸形患者提供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安氏Ⅰ类牙列中度拥挤错畸形病人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前后上颌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的变化。方法 60例安氏Ⅰ类牙列中度拥挤错畸形病人分为拔牙与非拔牙组,拔牙组采用MBT技术矫治,非拔牙组采用自锁技术矫治。收集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模型,测量上颌牙弓尖牙间、前磨牙间与磨牙间牙弓宽度及上颌牙弓长度。结果拔牙组矫治后与矫治前比较尖牙间牙弓宽度及前磨牙间宽度增大,磨牙间牙弓宽度减少,牙弓长度减小,差异均有显著性(t=3.25~5.58,P<0.05);非拔牙组矫治后与矫治前比较尖牙及前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大,差异有显著性(t=3.47、3.79,P<0.05);拔牙组矫治前后磨牙间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变化量均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显著性(t=3.27、3.33,P<0.05)。结论拔牙矫治安氏Ⅰ类中度拥挤错畸形与非拔牙矫治比较磨牙间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均减小。  相似文献   

8.
安氏Ⅲ类错是口腔错畸形的常发病,按致病机理分为牙源性、功能性和骨性反,由于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在8岁时已接近完成[1],因此提倡早期采用可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更是矫治的关键时期。本文采用导弓式矫治器对30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进行矫治,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就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 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牙合)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牙合)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牙合)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 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了宁波地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及错牙合的类型 ,以期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口腔正畸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区 7所高中 (职高、中专 )2 0 0 0年 4~ 12月在校的宁波藉学生5 2 74名 ,其中男 2 787名 ,女 2 487名 ,年龄 15~ 18岁 ,平均 16 .4岁。1.2 调查标准1.2 .1 正常牙合的标准 恒牙列完整(可除外第 3磨牙 ) ,牙排列整齐 ,无明显扭转、倾斜、斜位 ;上颌第 1磨牙近中颊尖咬于下颌第 1磨牙的近中颊沟 ,上颌尖牙咬于下颌尖牙及第 1双尖牙之间 ,上、下牙弓中线一致 ,覆牙合覆盖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分裂簧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以改正上下磨牙关系,为解除上牙方拥挤开拓间隙。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伴牙列轻度拥挤患者30例,设计使用活动矫治器上的分裂簧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结果所选病例后牙均被后移,改善了磨牙关系,为前牙拥挤开拓了间隙,经换用方丝弓矫治器后错得以矫治。结论分裂簧矫治牙源性安氏Ⅱ类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小学生错颌畸形的患病率、错颌类型构成比5年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以个别正常颌为标准,调查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10-12岁小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情况,并以安氏分类法进行分类。结果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小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由2004年的42.22%(564/1336)上升到2009年的50.04%(679/1357),增加了18.52%;且男生、女生错颌畸形患病率均较2004年明显上升(P〈0.01,P〈0.05)。从安氏分类构成比上来看,两次调查均是安氏Ⅰ类错颌所占比例最大,Ⅱ类错颌次之,Ⅲ类错颌最低;但安氏Ⅰ、Ⅱ类错颌所占比例略有升高,Ⅲ类错颌畸形所占比例略有降低(P〉0.05)。结论 5年前、后比较,齐齐哈尔市部分地区小学生错颌畸形患病率明显上升,应加强口腔正畸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及时纠正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宁县川区、山区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县两所中学13~18岁中学生868名,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Angle氏错分类法标准进行患病率调查。结果川区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38.2%,山区发病率为56.7%,两区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区和山区中学生错畸形,均以Ⅰ类错畸形为最高,两区错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区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明显高于川区,且均以Ⅰ类错畸形为最高,应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畸治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弓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比较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牙弓形态的影响。方法42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和27例未拔牙的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测量治疗前后的牙颌模型,记录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以及上、下颌牙弓前牙段牙弓长度,将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增大(分别为1.08 mm和1.43 mm),变化值与不拔牙矫治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颌牙弓磨牙间宽度减小(为1.63 mm),下颌牙弓磨牙间宽度增大(为1.34 mm),变化值明显大于不拔牙矫治(P<0.01);上下颌前牙段牙弓长度增大(分别为1.31 mm和1.01 mm),变化值明显大于不拔牙组(P<0.05)。不拔牙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无明显增大,但磨牙间宽度增大(分别为0.99 mm和0.46 mm)。结论与不拔牙矫治相比,拔牙矫治不会减小尖牙间牙弓宽度和前牙段牙弓长度而影响面部美观;但拔牙和不拔牙矫治都能引起磨牙间牙弓宽度的改变,可能影响疗效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错畸形患者安氏分类的构成比,探讨安氏各分类中颅面类型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因错畸形就诊的患者503例,以安氏分类法为标准进行分类,并计算SNA、SNB、ANB角值,分析基骨前后向关系,并统计各种颅面类型的数量,分析产生安氏分类和矢状骨面型分类极端差异的原因。[结果]503例错畸形患者中,安氏I类关系220例,占43.74%,安氏II类关系162例,占32.21%,安氏III类关系121例,占24.05%。颅面关系类型为上颌正常、下颌正常的患者共229例,占45.53%,为最多。本次调查中未发现上颌前伸、下颌后缩型。[结论]大连地区错畸形中安氏I类占多数,最常见的颅面关系类型为上颌正常、下颌正常,其次依次为上颌正常、下颌前伸,上颌后缩、下颌后缩以及上颌后缩、下颌正常。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患者,男,18岁.主诉:前牙不齐要求矫治.患者无口腔不良习惯,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牙列情况:恒牙颌,右侧磨牙、尖牙远中尖对尖关系,左侧磨牙、尖牙中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安氏Ⅱ类2分类错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错畸形,该类错畸形的形成和发生与遗传、口腔不良习惯以及婴幼儿时期的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乳牙期出现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已经表现出上下颌骨、颌面部软组织特征的异常,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该类错在替牙期、恒牙列初期以及后期所表现出的异常会更加明显,并会出现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严重时甚至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症状。不同牙列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的软硬组织异常特征表现不尽相同,在矫治后相应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比较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牙弓形态的影响。方法42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和27例未拔牙的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测量治疗前后的牙颌模型,记录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以及上、下颌牙弓前牙段牙弓长度,将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增大(分别为1.08 mm和1.43 mm),变化值与不拔牙矫治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颌牙弓磨牙间宽度减小(为1.63 mm),下颌牙弓磨牙间宽度增大(为1.34 mm),变化值明显大于不拔牙矫治(P〈0.01);上下颌前牙段牙弓长度增大(分别为1.31 mm和1.01 mm),变化值明显大于不拔牙组(P〈0.05)。不拔牙矫治后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无明显增大,但磨牙间宽度增大(分别为0.99 mm和0.46 mm)。结论 与不拔牙矫治相比,拔牙矫治不会减小尖牙间牙弓宽度和前牙段牙弓长度而影响面部美观;但拔牙和不拔牙矫治都能引起磨牙间牙弓宽度的改变,可能影响疗效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安氏Ⅱ1类患者在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讨前伸干扰情况的存在并分析其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特点。方法对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进行常规错畸形临床检查,并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其前伸运动中的接触情况,根据前伸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干扰分为A、B两组,测量两组样本的模型及头颅侧位X线片上表示牙颌颅面形态特点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样本间比较显示,在Y轴角、MP-FH、U1-L1、A-ptm、上下牙弓前段长度的比值、磨牙近远中向指数上存在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MP-FH是促成前伸干扰发生的危险因子,而A-ptm为其保护因子。结论 (1)高角的安氏Ⅱ1类错人群容易发生前伸干扰,较大的下颌平面角是干扰发生的危险因素。(2)上颌骨长度与前伸干扰的发生呈负相关,较小的上颌骨长度是干扰的发生危险因素。(3)磨牙尖对尖关系较完全远中关系更容易发生前伸干扰。  相似文献   

20.
前牙反是正畸矫治过程中常见的错畸形,一直是治疗的难点。笔者在固定矫治器上结合使用后牙牙合垫治疗前牙反牙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6例多数前牙反牙合患者,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12 ̄23岁,平均19.6岁。临床表现均为多数前牙反牙合,磨牙及尖牙均为中性或轻度近中关系;骨性Ⅰ类关系;反覆盖小,反覆牙合深。1.2矫治方法将全口方丝弓托槽粘接于牙面标准位置,严密隔湿后酸蚀上、下颌第一、二磨牙及第二前磨牙的功能尖,以3M后牙树脂堆于上述牙之功能尖,光固化后调整咬合,使得后牙咬合面均匀接触,前牙区呈开牙合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