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37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内良性病灶及37例同期确诊的周围型肺癌影像学特征,了解其鉴别要点,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CT检查被误诊为周围型肺癌,后经各类途径证实的肺内良性病灶CT影像资料,观察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并与同期确诊的周围型肺癌3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误诊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洞比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内良性病灶可能具有部分与周围型肺癌相同或相似的影像学特征,在诊断中还需对病灶形态学细节进行分析,提高对病灶影像学特点的认识,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诊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28例曾误诊的肺炎型哮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均出现反复咳嗽及喘息症状,病程2周~3个月,双肺皆可闻及中细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多、增粗21例,肺野斑片状阴影14例,肺气肿3例。就诊初期均误诊为支气管肺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误诊时间9 d~2.5个月。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医技检查结果,并参照国内学者提出的肺炎型哮喘诊断依据确诊,经规范抗哮喘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21例规范治疗3~12个月,其中17例哮喘得到控制,4例部分控制。结论肺炎型哮喘临床表现极似肺炎,易误诊。提高对其认识、全面病史采集、仔细体格检查、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并根据抗哮喘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可减少或避免肺炎型哮喘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急诊科2001~2005年共确诊16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人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16例PE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43~65岁,平均56.5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并发高血压8例,  相似文献   

4.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增高,此可能与患病率的升高及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和水平的提高有关。但由于肺栓塞的症状复杂多变,诊断困难,临床易误诊。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1月应用增强螺旋CT等检查确诊肺栓塞22例,误诊8例,误诊率36.36%。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肺动脉缺如患者的误诊过程,分析肺通气/灌注显像等肺栓塞确诊手段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肺栓塞的右上肺动脉缺如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指南推荐的肺栓塞确诊手段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中年男性,以喘憋伴双下肢水肿3周余入院,经相关医技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肺动脉高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肺通气/灌注显像提示双肺多发栓塞(累及5个肺段),补充诊断为肺栓塞,予华法林口服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13 d后因咳嗽、咯血再次入院,急查国际标准化比率2.20,停用华法林后观察仍有咯血。行肺动脉、主动脉及支气管动脉造影示:右上肺动脉近段纤细、以远缺如,左下肺动脉纤细,平均肺动脉压35 mm Hg,右下肺支气管动脉迂曲、扩张。修正诊断为右上肺动脉缺如,于病变支气管动脉近端行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咯血停止。结论肺动脉缺如很难第一时间确诊,多因反复咳嗽、咯血、憋气就诊,常误诊为肺栓塞或支气管扩张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肺通气/灌注显像作为肺栓塞的排除性诊断手段对诊断肺动脉缺如价值有限,肺栓塞的诊断应基于医技检查前评估临床诊断的可能性,对高度可能者选择确诊手段,对低度可能者选择排除性诊断检查,最大限度避免肺栓塞的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  相似文献   

6.
急诊中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急诊肺血栓栓塞症 ( PTE)的鉴别诊断问题 ,以提高 PTE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对安贞医院心肺血管医疗抢救中心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8月底收治的 PTE病例进行分析。对将 PTE诊断为肺炎、心脏病、脑供血不足的病例和其他疾病误诊为 PTE的病例进行举例分析。结果 外院将 PTE误诊为细菌性肺炎者 5例 ,心脏病 7例 ,脑供血不足或神经系统疾患 3例。肺或纵隔肿瘤被疑似为 PTE4例 ,细菌性肺炎疑似为 PTE2例 ,支气管扩张症被误诊为 PTE1例。结论  PTE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应引起高度重视 ,特别是急诊一线的医务人员更应掌握 PTE的基本诊断方法 ,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7.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术对56例可疑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检查。结果:确诊肺癌35例、炎症9例、结核6例、阴性6例,确诊率为89.29%,确诊周围型肺癌率为85.3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误诊为冠心病的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占同期收治PTE 25.3%。误诊为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7例、缺血性心肌病3例。误诊时间3~15 h。按误诊疾病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后结合临床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气分析及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等综合分析后确诊PTE,予相应治疗,20例症状明显改善后出院,1例死亡,平均住院(32.1±9.6)d。结论提高对PE的认识、发散诊断思维、重视鉴别诊断及全面系统分析病情,可降低PE的早期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漏误诊的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37例X线检查漏诊患者,CT检查确诊为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并经手术中证实。结果;CT检查典型型16例,不典型型10例,复合型8例,掌侧脱位型3例。结论:CT是避免误漏诊的关键,熟悉腕关节正常解剖及常规X线学表现并重视本病的存在,可减少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chronic eosinophilic pneumonia,CEP)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EP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8年,加重2周入院,在外院及我院多次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部感染处理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后结合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及胸部CT、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及糖皮质激素诊断性治疗有效确诊为CEP,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控制。结论 CEP临床少见,易误诊为COPD并肺部感染、哮喘等呼吸系统常见病,应注意鉴别;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PE)的认识,减少其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肺栓塞误诊为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误诊为肺炎2例,肺部感染16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AECOPD)各2例,胸腔积液查因4例。院内、外分别误诊18例和10例。28例中D-二聚体升高者26例。入院时X-线胸片:肺部炎症改变19例,并胸腔积液16例,肺结核1例,肺部肿块2例。螺旋CT:28例均有肺动脉栓塞改变,其中2例合并肺不张,4例合并心包积液。肺通气灌注扫描:12例均为阳性表现。结论:降低肺栓塞误诊率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对有肺栓塞高危因素者,如有可疑或无法解释的临床表现,及时筛查D-二聚体,阳性者高度怀疑肺栓塞,再行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扫描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的诊治措施及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DPB 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以"发作性喘憋1~2年,呼吸困难加重近1个月"就诊,多次在我院及外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相应治疗效果欠佳.后经常规检...  相似文献   

13.
郑素歌 《临床医学》2013,(12):110-111
目的总结成年人肺隔离症的发生与分型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期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10例,咯血2例,无症状2例,胸疼1例。术前误诊肺囊肿6例,肺癌3例,肺炎性假瘤1例,误诊率为66.7%。14例为叶内型,1例为叶外型。组织病理学显示肺组织发育不良和慢性炎症改变。结论肺隔离症I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增强CT可作为成人疑似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误诊的40例CV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20.8%(40/192),主要症状为以夜间、晨起为主的刺激性干咳,少数伴少量白色泡沫样黏痰,发病前均有受凉、感冒病史,分别误诊为慢性或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肺功能检查均提示第一秒用力呼气量〈70%,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确诊为CVA。结论CVA误诊率较高,临床上对反复慢性刺激性咳嗽者应考虑CVA,及早行肺功能等检查,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变应性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osis,ABPA)的临床特点及胸部CT表现,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明确诊断4例ABPA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分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和肺炎。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IgE升高,血清IgE-Af中度敏感,烟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反应阳性,均确诊ABPA。结论在长期喘息、咳嗽的患者中出现中上肺野多发的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腔内黏液栓形成可提示ABPA,确诊需结合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中央气道不全性梗阻和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正确诊断的方法。方法对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3l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特征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其次为活动后胸闷、气促,肺部闻及哮鸣音,胸部影像学多无特征性改变或极易漏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低,诊断前缺乏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结论中央气道不全梗阻性病变或炎性病变包括支气管结核、术后痰栓形成时原发疾病症状不典型,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或极易漏诊,故该类以表现为咳嗽、喘息、活动后胸闷,进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延误诊治。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再结合肺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典型肺癌CT误诊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秋  陈刚文  罗颖 《华西医学》2009,(6):1421-1423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癌CT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癌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经手术、病理及细胞学检查证实的不典型肺癌误诊病例65例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胸部CT平扫20例,平扫+增强扫描45例。结果:误诊为肺结核28例,肺炎2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脓肿1例。误诊时间1~11个月。结论:不典型肺癌CT表现呈多样性,当肺部有多发病灶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时,容易造成误诊。反复脱落细胞检查、及时纤支镜检、穿刺活检及密切随访复查是减少不典型肺癌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气管ACC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咳痰伴气喘,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误诊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后渐出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持续喘憋、发绀,以哮喘持续状态转入我院。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无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时发现距隆突约5cm处一肿物堵塞主气管约4/5,取材病理检查诊断为气管ACC,先后2次于全麻下经气管镜行高频电圈圈套联合冷冻刀、氩气刀切除全部肿瘤。术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气管ACC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诊断方法首选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手术切除结合术后放疗是最佳治疗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9例TBTB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因慢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就诊,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2例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在外院反复治疗无明显好转,误诊为大叶性肺炎4例、支气管哮喘2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异物1例.误诊时间20 d~16个月,中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