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献血法》第15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补献血。可见,互助献血是在血液供应紧张时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它适用于择期手术的病人。互助献血只是一项补充性措施,不是临床用血  相似文献   

2.
互助献血是保障急救和临床医疗用血需求的一种特殊模式。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医院输血科、血站等协调统一,共同做好互助献血的宣传与动员,并制定互助献血流程,实施血液严格检测,以确保血液质量与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淮安市互助献血与普通自愿无偿献血血液在献血前筛查结果和献血后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两种不同献血类型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在献血前分别对3207例互助献血与58264例普通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征询、体检、初筛;在献血后分别对2165例互助献血与54920例普通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血液检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类型在献血前征询、体检、初筛中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自愿无偿献血组;献血后两种献血方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高,仍应是无偿献血的主体力量,亲友互助献血在献血前应加强征询、体检化验,只能作为一种紧急缺血时的临时补充.  相似文献   

4.
一、采供血机构会计核算存在的几个问题1.血液的计价与献血还付基金的建立。随着《献血法》的贯彻执行 ,血站取得的血液大都是公民无偿捐献的 ,公民临床用血时 ,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临床用血时根据有关规定减、免一定数量的上述费用。取得的血液是无价的 ,如何进行血液采、贮、供的会计核算呢 ?大部分单位只好以《献血法》颁布前,付给供血员每毫升0.45元营养费的价格记入材料总账,将对方科目记入“其它应付款———献血还付基金” ,也有的记入“专用基金———献血还付基金”。事实上 ,…  相似文献   

5.
丁丁,上哪儿去啊!怎么无精打采的?唉!下个月要做一个手术。唉!我这就去!!!哦!是这样!还要输血呢!听说可以先抽自己的血储备。是嘛!我经常参加献血呢!好啊!去吧。要不我们去问一下陈教授吧!陈教授,您好!这是完全可以的,我国在献血法里有明确的规定。第十五条 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确保采血用血安全。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血液中心是大连市采供血惟一的合法机构,担负着为全市提供临床医疗用血的任务。为使采血量与56家医院的临床用血量实现供需平衡,血液中心必须对血液进行妥善、科学的调剂和管理。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以来,依法由有偿献血、义务献血转为无偿献血,血站的管理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消计划献血,提倡家庭互助;不参加无偿献血的用血者要交纳用血互助金。那么对无偿献血血液的采、供、存管理与核算的规范性;用血审批量与临床用血量是否一致的监控性;用血互助金的交纳与返  相似文献   

7.
贯彻献血法是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的保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贯彻《献血法》是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的保证。因为,贯彻《献血法》可以从源头和采供血全过程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并可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公民为保证临床用血而自愿献血;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各级政府机构应加强对施行《献血法》工作的领导,并要认识到保证临床用血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献血,作为医疗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节约医疗用血。  相似文献   

8.
无偿献血模式下我国血站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简称《献血法》)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这是确保医疗用血质量的需要 ,是预防和杜绝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需要 ,是发展我国输血事业的需要。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献血模式 ,较好地实现了从有偿献血、义务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 ,使我国各级血站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文探讨的是无偿献血模式下血站工作的性质和作用。1 血站的性质《献血法》第 8条规定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血站管理办法 (暂行 )》又进一步作了详细界定 …  相似文献   

9.
亲友互助献血作为《献血法》所倡导的一种无偿献血工作模式,各地推行的过程、力度和效果有所不同,由于与病人救治息息相关而广受关注,社会舆论褒贬不一,笔者探讨其负面影响包括容易滋生买卖血液行为,容易导致对无偿献血的信任危机,容易引发医务人员的反感,造成事倍功半难以推行。由于医疗临床用血的刚性需求决定了我国区域性、季节性的血液紧张仍将长期存在,亲友互助献血仍然是有效的应对措施之一。笔者认为应该多措并举,从完善制度设计,统一操作规范;坚持非强制性,重在将其作为无偿献血的宣传手段;结合血费报销绿色通道,取信于互助献血者;立足长效机制,着眼潜移默化等四个方面综合施治,规范运作,确保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落到实处,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10.
采供血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地采集、制备、储存血液 ,并向医疗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 ,是依照“统一规划设置、统一管理采供血、统一管理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设置的 ,因而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和较强的社会公益色彩。采供血经济特色之一 :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具有血液储蓄性质 ,为了鼓励无偿献血 ,我省制定了一些奖励办法 ,如为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 ,将给予无偿献血者本人献血量3倍的经济偿还 ,给予献血者直系亲属献血量等量的经济偿还 ;无偿献血达到一定数量时 ,临床用血享受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无偿献血意义还体现在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互助献血与无偿献血方式的血液筛查结果及影响献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在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互助献血者1907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18731例进行登记,并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N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互助献血中,18~30岁年龄段、本科以上学历及公务员占比例最高,汉族高于维吾尔族,无偿献血与互助献血结果基本一致;互助献血不合格数明显高于无偿献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助献血是无偿献血方式的有益补充,是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一种特殊献血模式,但互助献血多为有目的性的被动献血,故应该把握好互助献血方向使其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献血方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偿献血是各国血液事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目前正处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转化的过渡时期,存在着无偿献血、有偿献血、计划献血和亲友互献血等多种献血方式,献血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无偿献血膛步取代有偿献血,逐步清除亲友互助献血,计划献血也瘵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血液中心是省级采供血专业机构。承担着16个驻宁部队及省、部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心采集的血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在血源不足的情况下,由外调血补充。为了满足临床用血,一种理想的供需模式应该是就地采血就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外调血源。这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保证血液质量。但近5年的采供血实践表明,季节性供需间的不平衡每年均会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施行是我国输血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我国输血、献血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人民健康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已纳入了法治的轨道,对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献血者、用血者的安全,对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维护社会稳定和可...  相似文献   

15.
《献血法》实施以来血站的采血模式基本都是政府下指令性献血计划,血站具体执行。但是近几年全国不少地区相继取?肖了政府的献血计划,由血站自行组织献血人群来满足临床用血需要,这种方式对血液检测产生了那些变化,作者根据西安地区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血液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输血事业管理中,血液安全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实行献血者筛检制度、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初复检措施以及建立和实施血液和知液制品的质量管理标准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倡导,国家实施保障血液安全的战略包括:国家最高卫生行政部门承诺制定并实施总体血液规划,并给予支持、扩大招摹来自低风险人群的无偿献血者、逐步清除家庭、亲友互助献血以及有偿献血、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筛查、临床合理用血、对医生、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人员构成和血液安全性差异. 方法 统计2012年长沙地区互助献血群体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学历构成及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进行对比. 结果 互助献血人群年龄和学历构成比较均匀,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以18~35岁的年轻人为主,学历越高,献血意愿越强;互助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 结论 互助献血存在的血液安全隐患更大,应当适度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加强临床采供血管理,作者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①健全组织加大资金投入;②科学宣传更新献血用血观念;③严格规范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为临床采供血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紫外线强。藏族约占全州总人口的78%,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站针对血源紧缺的问题积极开展互助献血工作,从2004年至2011年互助献血791人次,血量232600毫升。成为我站保证临床用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析目前血源紧缺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敏  高潘东  傅强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87-188,190
近期从全国各地采供血机构的供血情况看,造成血液紧缺的成因主要包括:(1)特大型医院无序扩张导致临床用血紧缺;(2)医疗条件相对薄弱地区的病人随交通出行日益便利向大城市大医院加速流动导致血液紧缺;(3)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拐点效应。因此,本文作者力求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探讨如何有效缓解临床用血紧缺问题,并进而提出解决血液紧缺的基本思路和完善献血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