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0年1月~2002年12月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46例;随机抽取45例ESBLs(-)菌感染者作为对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产生ESBLs主要为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住院时间长,中性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下降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超过7天者为ESBLs菌株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ESBLs(+)组中以败血症和肺部感染为最主要的感染形式;所有的ESBLs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结论:ESBLs菌的产生有其高危因素,诊断明确后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性中医院革兰阴性(G-)杆菌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10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G-杆菌进行ESBLs确证试验,并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引起产ESBLs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G-杆菌567株,经筛选和确证试验,发现137株菌产ESBLs,产ESBLs率为24.16%。入住ICU>3 d、留置尿管、气管插管、病房环境不佳、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是产ESBLs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产ESBLs G-杆菌的流行处于一个相对平均水平,与入住ICU(>3 d)、侵袭性操作、病房环境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根据是否产生ESBLs分为产酶菌组和非产酶菌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年1-12月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53例,其中ESBLs阴性菌株86例(56.2%),ESBLs阳性菌株67例(43.8%);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较长、先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留置尿路引流管是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的检出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先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留置尿路引流管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年7月2006年8月某院微生物实验室分离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病例111例为病例组,同期分离出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病例10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住院时间≥7d、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使用是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其中住院时间≥7d、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独立危险因素。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05~0.025)。结论 产ESBLs菌株耐药率高;遏制细菌产ESBLs及其传播,须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并采取综合措施监控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本院肺结核病与非结核病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感染及耐药现状. 方法搜集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下呼吸道感染共575株,ESBLs的检测用纸片扩散表型确证. 结果肺结核患者的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为34.9%、大肠埃希菌为60.5%;而非结核患者的ESBLs株感染率明显低,后者ESBLs株感染率分别为20.8%和48.0%,上述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第一、二代以及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呈高度耐受性,有38%~59%的产ESBLs对氨曲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但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酶烯类的敏感性较高. 结论肺结核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中ESBLs的总检出率为5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ESBLs菌广泛耐药,应高度重视产ESBLs株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我 院新生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所致院内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情况、影响因素及治疗转归。 结果在81例院内肺炎的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出产ESBLs细菌34株,来源于31例新生儿院内肺炎的患 儿,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同期同类菌属中非产ESBLs菌株所致的新生儿院内肺炎50例,致病菌 株50株。产ESBLs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吡 肟部分敏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组与其它抗菌药物治疗组产ESBLs菌株分离率分别为65.12%,7.89%,两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产儿组产ESBLs细菌菌株分离率(63.64%)明显高于足月儿组(20.83%),两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本组研究的患儿疾病种类中,以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 院内感染产ESBLs细菌的分离率较高,分别为70.00%,58.33%;非产ESBLs细菌感染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5.6 ±1.7 d,明显低于产ESBLs细菌感染组(9.8±2.9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广泛或长时 间使用第三头孢菌素、早产、长时间机械通气为产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产ESBLs  相似文献   

7.
郑晶 《中国保健》2008,16(5):235
革兰阴性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有: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的部分菌株及铜绿假单胞菌等菌株产生.在体外试验中,产ESBLs菌株可使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抑菌环缩小,但不一定在耐药范围,加入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可使其抑菌环扩大;临床表现为对β-内酰胺酶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类)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革兰阴性病原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与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患者,无菌取痰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用我室快速鉴定系统并联合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分析,用双纸片法对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同时对患者ESBLs检测前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 164份标本获革兰阴性需氧杆菌428株,阳性率19.8%,肠杆菌科菌306株(71.5%),产ESBLs菌共83株(19.4%),肠杆菌科78株(25.5%).在13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感染产ESBLs菌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生素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为97.6%(81/83)、63.9%(53/83),明显高于感染不产ESBLs菌的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生素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69.3%(239/345),18.0%(62/34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抗生素的应用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是ESBLs菌产生的危险因素,亚胺培南是治疗感染产ESBLs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宋内志贺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宋内志贺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别.方法 K-B法测定5株宋内志贺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进行产ESBLs菌株的表型鉴定,并进行接合试验;采用TEM、SHV、CTX 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DNA序列分析;同时进行指纹分析脉冲场检测.结果 5株宋内志贺菌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肟及庆大霉素、磺胺类显著耐药,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他啶、四代头孢、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敏感;这些菌株的ESBLs基因型均为CTX-M-15,CTX-M-15编码基因型可接合方式发生水平转移;4株菌株的PFGE谱型相同,1株不同.结论 5株宋内志贺菌产生CTX-M-15型ESBLs,引发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并存在克隆传播,需要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近5年胆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耐药性和其危险因素,并为临床经验性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收集的216例胆汁细菌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菌的胆道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产ESBLs菌胆道感染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非产ESBLs菌胆道感染患者11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胆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BLs菌株致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16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55株占71.76%;检出产ESBLs菌9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82株占84.54%;产ESBLs组对头孢菌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道产ESBLs菌株的耐药比率较高,临床上要严格掌握ERCP操作治疗的适应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减少产ESBLs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影响.方法 本院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标本按是否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分成A,B两组,对每组病例分离到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并从不同细菌种类,标本来源和科室来源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两组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 在测定的567株细菌中总体产酶率为24.16%.A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产酸克雷伯菌的产酶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源于神经外科的产酶率A组也大于B组(p<0.05).结论 江门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的产酶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对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产酸克雷伯菌及神经外科ESBLs产酶率有重要影响.但除了不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之外,ESBLs引起院感的原因还可能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革兰阴性 (G-)杆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 (E test)检测 1 5 6株 (G-)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和确认产ESBLs的菌株。结果 肠杆菌科非产ESBLs和产ESBLs的菌株总药物敏感率分别为 80 .4 6 %和 5 7.6 9%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等三代头孢菌素和加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及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肠杆菌科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以头孢他啶 1 4 .32 %为最低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 ,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均为 0。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 4 0 .5 2 %和 8.82 %。结论 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大肠埃希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抑制剂增强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以桂林某医院微生物实验室首次分离产ESBLs E.coli的病例为病例组,非产ESBLs E.coli的病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213例病例分离出E.coli ESBLs 111例,ESBLs总体阳性率为52.11%,外科阳性率为61.36%,高于内科45.60%。医院感染、住院时间≥7d、联用抗生素、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使用是E.coli产ESBLs的危险因素,其中住院时间≥7d、三代头孢菌素和联用抗生素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病人E.coli的ESBLs阳性率高,产ESBLs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产ESBLs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2倍稀释法测定11株(CR01-CR11)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菌的ESBLs表型,通过PCR扩增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MIC结果表明,11株病原菌对几种常见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明显的耐药性;表型确证实验表明,除CR07外,其余10株均为产ESBLs菌株;酶的水解底物轮廓实验表明,10株产ESBLs株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能高效水解头孢哌酮和头孢孟多,而对头孢他啶水解活性较低。结论10株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酶活性、等电点及耐药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病原菌产ESBLs与其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情况,了解肺炎克雷伯菌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1月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测定,并行SEBLs检测.结果 培养出76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非产ESBLs菌株43例,占56.58%,对美洛培南、左氧氟沙星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有较低的耐药率;产SEBLs菌株33例,占43.42%,对美洛培南、左氧氟沙星100%敏感,第三代头孢菌素绝大部分耐药.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非产SEBLs菌株普遍敏感,产SEBLs菌株耐药强.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以减少ESBLs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0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菌株来源于2018-01~2019-12期间我院急诊及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50例,进行送检痰标本培养合格标本共培养分离出10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记录100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中产生ESBLs菌株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对100株肺炎克雷伯菌16种常用抗菌药进行检测发现,亚胺培南最敏感,是首选药物,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10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生ESBLs菌株38株,非产生ESBLs菌株62株,除去亚胺培南,产生ESBLs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生ESBLs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存在较为明显的耐药性,特别是产生ESBLs可增加其耐药性,需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骨科创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酶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住医院发生创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耐药性检测和产ESBLs菌株的确认结果将患者分为产ESBLs组与非产ESBLs组;比较两组患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留置导管等,对产ESBLs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创面分泌物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30株,其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42株占32.3%、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88株占67.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曲南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性损伤、住院时间30d、入住ICU、多次清创、混合感染、侵袭性操作、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创面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药耐药现象,临床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及时根据细菌药物敏感实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并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合并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和二重感染情况。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1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的46例医院ESBLs阳性细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并发院内ESBLs阳性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发生肺部感染最多,占67.4%,其次是败血症,占30.4%;主要危险因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化疗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粒细胞缺乏;合并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发生率为41.3%,二重感染发生率为13.0%;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35.7%。结论 恶性血液病并发院内ESBLs阳性细菌感染患者预后差;选择合适的化疗强度、及时监测粒细胞水平、控制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加强支持治疗是预防恶性血液病并发ESBLs阳性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和体外耐药性,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从门诊和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用双纸片扩散法对产ESBLs菌株进行确证。结果共检出68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62.1%);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3.6%,肺炎克雷伯的检出率为34.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较敏感,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结论随着抗菌药物的持续使用,呼吸道感染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检测.方法 CLSI表型确证试验-纸片增强法检测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琼脂稀释法测定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8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美罗培南的敏感性.结果 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3%,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6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美唑、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9.2%、23.8%、31.8%,但对美罗培南非常敏感、耐药率为2.9%.结论 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美罗培南非常敏感,对氨苄西林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