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报告615系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Ca763和Ca761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两瘤株细胞均呈片状或散在分布,未形成原始腺腔样结构。细胞大小不一,多形性,由发育不良的紧密连接相连,间质极少,几无淋巴细胞浸润。Ca761、Ca763原代癌属A型腺泡癌,多代移植使瘤组织类型发生了变异,腺泡型去分化为实性型,瘤组织中也未见B型病毒样颗粒,而A型颗粒则存在于Ca761、Ca763各代粗面内质网内。Ca761胞质内可见大量成团排列的胞质细丝,但未见致密小体及胞质微饮小泡。Ca763少部分瘤细胞内亦可见与质膜平行排列的胞质细丝,有时可见半桥粒和不连续的基板,少数细胞可见直接从中心粒长出的纤毛突向细胞间隙。  相似文献   

2.
615系小鼠原代乳腺癌Ca841、Ca842的组织学所见主要为大小不一的腺泡样结构。腺泡由排列紧密、大小较为一致的瘤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组成,间质极少,符合小鼠A型乳腺癌诊断。癌细胞分明、暗两种,外形不规则,表面多微绒毛,核质比高,核大多呈卵圆形,偶见畸形。核仁增大、增多,可见边集。细胞器简单,除大量多聚核蛋白体外,有少量粗面内质网。胞质内可见70nm左右的A型病毒样颗粒,腺泡腔面微绒毛上可见正在出芽的B型病毒样颗粒,腺腔中有大量100nm大小的成熟B型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615小鼠可移植性乳腺—Ca759的电镜观察。肿瘤由大小不一,多形性的癌细胞密集排列而成,间质极少,符合小鼠B型乳腺癌中髓样癌诊断。癌细胞分明,暗两种,多呈合体生长,部分细胞有紧密连接,并可见原始腺腔样结构。核质比大;核不规则,可见假包涵体;核仁大,多边集;有丝分裂多见。胞质中大量游离核蛋白体,高尔基复合体不明显,中等量中粗面内质网,多呈囊状扩张,内可见许多圆形致密颗粒,内微囊少见。癌巢中央多有退变现象,有淋巴细胞浸润,并有癌溶现象。细胞内、外未寻见典型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株(Ca759,Ca761,Ca763)可移植性乳腺癌带瘤小鼠的双侧腋下与腹股沟区淋巴结、脾脏、胸腺及肿瘤周围间质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进行比较观察,认为此三组带瘤小鼠免疫形态学的共同变化是;1.淋巴结副皮质区缩小(开始时间各有早晚);2.淋巴结髓质增宽,表现为髓索浆细胞增多,窦组织细胞增生及窦扩张;3.脾红髓增生致脾进行性增大;4.晚期胸腺萎缩。而在三株带瘤宿主中由形态学改变所反映的免疫功能损害各有差别。早期副皮质增生见于Ca759组,不见于Ca761与Ca763组;副皮质区缩小,髓质增宽在Ca761组出现最早,进展最剧,晚期脾白髓萎缩见于Ca761与Ca763组,而不见于Ca759组;胸腺萎缩在Ca761组出现最早,程度显著,而在Ca759组则直到濒死前才发生。本文并分析了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形态学改变与外周血和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增减的相关程度及肿瘤本身性质对宿主免疫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三株615系小鼠可移植性乳癌(Ca759、Ca761、Ca763)在建株和保种过程中肿瘤组织形态学与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变化。分析比较肿瘤的演进过程,其共同特点为:瘤组织结构趋向简化,核分裂数增多,接种后肿瘤生长的潜伏期和宿主生存期缩短。但是这些变化发生的迟早、进展快慢及形态学表现等,在三个瘤株之间也有某些差异。Ca759自第1代至140代,Ca761自第1至79代,传代过程组织结构简化均呈渐进性。Ca763移植至第5代后肿瘤潜伏期与宿主存活期急剧缩短,组织学图象与原发瘤及第4代有显著差别。Ca761自80代以后宿主存活期突然缩短,瘤细胞核分裂数增多。三个瘤株演进的这些差异似乎表明在引起演进的机制上存在着差别,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Ca761/L是将615系小鼠实体型乳腺癌株(Ca761/S)在体外培养而建成的一个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它是一个生长迅速而稳定的悬浮培养的瘤细胞系,迄今已在体外培养二年,传至150余代。其细胞形态以中圆形为主,多为单核,电镜下显示恶性细胞的征象并可见到A型病毒样颗粒。细胞化学(DNA、RNA、SDH、5′AMPase、ACP等)的观察结果与电镜所见相符。培养至第5天细胞可增长27.4倍。分裂指数以第3天最高达18‰。瘤细胞核型为45或43,-2X,tri12±tri17,+M1~5。≥7μg/ml ConA就产生凝集反应,甚至不加ConA也可能出现自发凝集。将5×10~6浓度细胞经不同途径接种于615系小鼠,成瘤率达100%。无一例自发缓解且保存其转移特性。支原体检测阴性。因此,Ca761/L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我室建立的另一个615系小鼠乳腺癌株Ca763,它来自一只经产雌鼠的自发A型乳腺癌。在同系成年615系小鼠中保种传代,现已传至224代,其移植成功率均为100%,无自然缓解。平均存活期为17±2.1天。Ca763生长迅速,其移植成功率、瘤重、瘤系数与615小鼠的鼠龄、性别无关。Ca763在建株和不断传代过程中其病理组织学较早地发生明显的改变,移植瘤已不复具有A型乳腺癌的典型特征,分化降低,但很少转移。 Ca763对临床常用各类抗癌药10种中,对其中6种有不同程度敏感性并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第215代Ca761脚掌移植的同一小鼠所产生的腘窝或腹股沟淋巴结与肺转移瘤分别移植于两组健康小鼠脚掌,同时取第215代Ca761腋部皮下移植的肺转移瘤移植于第三组健康小鼠,如此循环5代以上,获得Ca761-FL、Ca761-FP、Ca76l-AP三个亚株。对照实验表明:淋巴结转移率,Ca761-FL高于Ca761-FP。肺转移率,Ca761-FP高于Ca761-FL。结果显示Ca761肿瘤细胞向淋巴道与血道转移途径的选择与瘤细胞本身生物学性质有关。此外,Ca761-AP_7脚掌移植组淋巴结转移高于Ca761-AP_7腋下移植组,提示移植部位对转移途径的选择有影响。本实验早期及晚期带瘤小鼠的肺和淋巴结转移灶可同时或单独出现,提示瘤细胞可自移植部位分别进入淋巴道或血道。转移早期,肺转移为肺泡间隔型和胸膜下型的微小病灶;晚期,肺泡间隔型和胸膜下型的病灶增大,并出现支气管肺动脉支周围转移灶。提示经血道到肺的转移瘤也可穿出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淋巴循环。  相似文献   

9.
Ca759是1975年9月将615系经产雌鼠的一自发B型乳腺癌经同系移植而建立的一个新瘤株,迄今已传201代,其移植成功率均为100%,皮下移植瘤的潜伏期为5.0±0.3天,存活期为26.9±3.6天。Ca759于常规移植后,局部肿瘤的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缓慢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即使到晚期局部肿瘤十分巨大,也很少发生溃破,而带瘤宿主也无明显的恶液质表现,转移罕见。随着肿瘤的增长,脾脏也进行性增大,瘤系数与脾系数也均不断增大,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 Ca759对临床常用十种抗癌药中有8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特别是环磷酰胺对Ca759的抑瘤率达到100%,对氨甲碟呤、三尖杉酯碱也敏感,这就为抗癌药物的筛选及抗肿瘤作用原理的研究提供有一个较敏感而又有特点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Ca761是将615系小鼠的一自发A型乳腺癌,经同系移植而建立的一个新的小鼠乳腺癌模型。经11年190多代的移植,生长特性已基本稳定:它是615系小鼠的一个同基因型瘤株,在615系小鼠中移植成功率为100%,无自然消退,宿主平均存活时间为17.6±4.6天;基本不受615系小鼠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无论是用埋块法或悬液法接种,或经液氮冷冻,复苏,其生长特性均保持稳定。 Ca761有明显的转移倾向;并已建成其腹水型及体外细胞系;它对所试12种常用抗癌药中的7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这与乳癌的临床化疗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故Ca761对肿瘤和乳腺癌的防治研究可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00对615系种鼠,常规饲养繁殖,观察33个月(终生),其乳腺癌发病率为5.5%(11例全部发生于经产雌鼠),低于肺腺癌(11%,22例,雌雄各半)而居第二位,故615系小鼠仍属低乳癌品系。对615系小鼠的46例自发乳腺癌进行了病理形态学检查分析:瘤细胞可分为小、中、大三类。组织分型属A型者18例,多由小细胞及少量中细胞构成;属B型者28例,除小细胞外往往可见较多的中细胞甚或主要由大细胞与中细胞构成。B型乳腺癌的分化程度似较A型者为低。转移主要发生于肺部。7例经镜检证实属乳腺癌的肺转移瘤,其原代瘤属A型者1例,属B型者6例。肺转移瘤的组织像与原发瘤基本相同者4例;而细胞变大,呈实心排列,显示分化程度低于原发瘤者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B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B,CVB)在原代心肌细胞中的感染特点,从而研究CVB对心肌细胞的致病机制。方法原代培养Balb/c乳鼠心肌细胞,并获得纯化的心肌细胞。使用B组柯萨奇病毒嗜心肌毒株3型(CVB3m)攻击原代心肌细胞,观察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的细胞病变、超微结构和心肌酶的变化。结果成功原代培养了Balb/c乳鼠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在病毒感染后,细胞病变(CPE)不明显,与在HeLa等细胞中的典型CPE不同。心肌细胞在CVB3m感染后保持细胞形态和博动超过2周时间。电镜显示心肌细胞结构正常,细胞器数量增加,在心肌细胞胞质中可见晶格样病毒颗粒排列。培养细胞的上清液中心肌酶升高。结论CVB在原代心肌细胞中表现为持续感染,CVB在心肌细胞中的致病机制不同于HeLa细胞。  相似文献   

13.
L759是1975年9月在615近交系小鼠上开始建立的一个可移植性肉瘤白血病新瘤株,现已传至132代。其生长特性已基本稳定,在615系小鼠中用瘤细胞移植,发病率为100%,无自发缓解,平均存活时间13.8±2.5天;对不同年令、性别的615系小鼠和不同途径(包括口服)接种,均可发病。L759白血病细胞于局部皮下接种后迅速侵入血管并通过血行向全身播散,其特点是在接种局部可长出较大的实体瘤结,并逐渐发展为典型的白血病,故属肉瘤白血病。 L759与L615细胞形态相似。电镜观察在瘤细胞内看到池内A颗粒,在脾组织中还看到C型病毒样颗粒。 L759对抗癌药的敏感谱较广。不仅对抗代谢类及烷化刘类药物非常敏感,而且对生物碱类也颇敏感,长春新诚对瘤重的抑制率可以达到100%。对于L759的来源及其与L615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乳宁Ⅱ号方对小鼠Ca761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周期及p53、ras表达的影响,探讨乳宁Ⅱ号方抑制乳腺癌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Ca761乳腺癌移植模型,小鼠造模后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治疗组、乳宁Ⅱ号方治疗组及乳宁Ⅱ号方加CTX治疗组,每组12只.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不同方法处理的荷瘤小鼠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移植瘤组织中p53和ras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乳宁Ⅱ号方治疗组、CTX治疗组与乳宁Ⅱ号方加CTX治疗组S期肿瘤细胞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乳宁Ⅱ号方治疗组G0-G1期肿瘤细胞百分比低于CTX治疗组(P<0.05),而G2-M期细胞百分比高于CTX治疗组(P<0.05);乳宁Ⅱ号方治疗组与乳宁Ⅱ号方加CTX治疗组p53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CTX对p53表达的影响不显著(P>0.05);乳宁Ⅱ号方治疗组、CTX治疗组与乳宁Ⅱ号方加CTX治疗组ras的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乳宁Ⅱ号方可通过调控小鼠Ca761乳腺癌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来影响肿瘤的生长,这一作用与其调控肿瘤组织p53和ra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6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建立了小鼠腹水型网状细胞肉瘤(Ascitic reticulumsarcoma,ARS)模型,并发现瘤细胞的超薄切片里有池内型病毒样颗粒。1966年和1969年曾分别报道应用ARS瘤细胞制成的无细胞提取液注射新生的昆明种乳鼠,相应地诱发了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代号L6565)和粒细胞性白血病(代号T638)。我们在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白血病与ARS瘤株的病毒病因关系时发现,ARS瘤细胞内除有已报道过的池内A型病毒样颗粒外,还发现有C型病毒样颗粒存在。现将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简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10周~38周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特别是纤毛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光镜下10周胎儿输卵管壶腹部管腔狭小,上皮为较原始的单层柱状上皮,12周粘膜上皮出现小的皱褶,16周~17周形成短的绒毛样突起,19周~32周渐形成较复杂的粘膜皱襞,至38周粘膜皱襞已接近成体。电镜下17周上皮中偶见单纤毛的细胞,胞质内细胞器较发达,糖原含量丰富,19周出现少量纤毛细胞,胞质细胞内器发达,可见溶酶体,此时纤毛较短,不具9×2+2微管结构,非纤毛细胞也有各种细胞器,但不含溶酶体。20周~30周纤毛细胞仍稀少,至32周以后纤毛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其胞质中细胞器发达,糖原丰富,纤毛具典型的9×2+2微管结构,36周~38周可见形态分化较完好的纤毛细胞,非纤毛细胞顶端明显突向管腔,甚至落入管腔中,胞质内未见膜包的分泌颗粒。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镜观察不同胎龄鹇胎儿的胰岛起微结构。结果发现:(1)在第15周胎龄胰岛细胞中出现特征性分泌颗粒,由此可识别A、B、D三种细胞;(2)第16周A、B细胞出现分泌活动,主要以胞吐方式进行;(3)整个胎儿时期胰岛中可见一种无颗粒,细胞器少的细胞存在于内、外分泌部。(4)内外分泌细胞夹杂存在。并结合胰岛移植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是否存在干细胞样侧群细胞(SP细胞)。方法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及宫颈癌骨转移瘤原代细胞进行Hoechst33342染色,应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进行观察,检测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是否存在SP细胞及非SP细胞,并给予维拉帕米拮抗剂,观察各骨转移瘤瘤细胞中SP细胞亚群染色变化情况。结果所检测的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及宫颈癌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均存在SP细胞。荧光显微镜下,SP细胞体积较非SP细胞小,SP细胞胞核蓝色荧光呈淡染或消失;非SP细胞经染色后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给予维拉帕米拮抗剂后,各骨转移瘤细胞中胞核发蓝色荧光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肾癌及宫颈癌骨转移瘤原代细胞中存在干细胞样的SP细胞。  相似文献   

19.
将一例BALB/c-nu/ 小鼠自发乳腺癌移植于同品系小鼠皮下,一年间共传代24代,成功率达100%,无自发消退现象,该移植癌潜伏期短,生长稳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为上皮来源,经光学显微镜检查各代移植瘤形意结构与原代组织结构基本一致.电镜检查细胞搭列不规则,胞间可见桥粒,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丰富,也可见张力原纤维,分泌颗粒。核仁明显,异染色质边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期手术切除的咽侧隙神经鞘瘤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讨论有关超微结构的临床病理意义。发现神经鞘瘤的超微结构为排列致密的梭形细胞与散在分布的多形细胞,二者常混合存在,也可见异形性细胞及细胞器高度发达的细胞。并可在不同类型的神经鞘瘤细胞之间可见巨噬细胞,说明神经鞘瘤可能会有过渡形。但本文支持具有相同来源的神经鞘瘤可能相当于光镜下的Antoni A型和B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