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柴胡汤治三阳证析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44-245
1 三阳证并见治从少阳的机理“三阳证见治从少阳”是张仲景在处理复杂病情时的一个治疗原则。病见三阳证 ,说明邪气较为弥缦 ,既充斥于太阳之表 ,又进入阳明之里 ,中涉及表里之间的少阳枢机。病情也较单纯一经病变表现相对复杂。如《伤寒论》99条所说 :“伤寒四五日 ,身热恶风 ,颈项强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邪在太阳之表 ,侵袭卫阳就可见恶风 (寒 ) ,卫气抗邪则发热 ,邪阻太阳经脉 ,经气不利 ,则有颈项强硬不舒。胁下为少阳经脉之分野 ,胆府居处 ,邪在少阳 ,枢机不利 ,胁下必胀满 ,此证亦为柴胡主证之一。阳明主胃 ,居…  相似文献   

2.
王明芳教授应用柴葛解肌汤治疗视疲劳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明芳教授从事眼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灵活应用中医药治疗多种眼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应用《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治疗视疲劳的经验介绍如下:古代医家认为视疲劳主要与肝、心、肾三脏功能紊乱有关,但王教授治疗本病主要从三阳经脉入手。足三阳经本经均起于服或眼附近,手三阳经都有支脉止于眼或眼附近,三阳经脉维系目究,供养气血。若三阳经脉郁结阻闭,则气血不充,诸脉不利。目窍失养,从而视久疲劳、头目胀痛等。《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说:“外邪乘虚而入,入项届太阳,入面肩阳明,入颊属少阳,各随其经之系上头入脑…  相似文献   

3.
李洁生教授,乃安徽省名老中医。其治学严谨,积六十余年诊疗经验,精研多科疑难杂症,治疗效果显著。笔者侍师数年,获益匪浅。兹将李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1 揆度因机,邪犯三阳李师认为,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僻范畴,系由正气不足,机体抵抗能力低下时,风邪中于三阳经而发病。足阳明经挟口环唇,手太阳经循颈上颊,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若此三阳经脉络有虚,邪风袭面,遂致脉络拘急牵引而发病。早在《内经》中即有“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的论述。其后隋·巢元方说:“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  相似文献   

4.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5.
《素问·太阴阳明篇》说:“足太阴者,三阴也,……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脾升胃降,通上达下,外灌三阳,内渗三阴,为五脏六腑之海,转输之机,成为心肝肺肾四脏生理活动中心,升降出入之枢纽。所以,李东垣以“人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而立论,后人又有“气化之机则在于脾之健运”及“治脾胃可以调五脏”之说。  相似文献   

6.
《索问·太阴阳明论》曰:“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全国统编教材《内经选读》取吴崐之说,把此段经文中“亦为之行气于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 1.《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2.中脘上下左右各二寸,分别是:巨阙,下脘,梁门,梁门。 3.颧髎是手太阳小肠经穴,禾髎是手阳明大肠经穴。巨髎是足阳明胃经穴,和髎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4.外踝上七寸平线上是足少阳胆经的阳交,外丘;是太阳膀胱经的飞扬,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 5.太洲穴位于腕横纹桡侧端,是手太阴肺经的输穴,肺的原穴,八会穴中的脉会。 6.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7.关于经脉的气血多少,《素问·血气形志  相似文献   

8.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不习惯多称伤寒以六经辨证,对其病证亦多称为六经病证,固不无根据,然考诸篇内容,似称三阴三阳,六病及六病辨证为妥。兹说明如下。《伤寒论》原著无“六经”之说通看全论篇名及条文上所冠病名,皆无“经”字。全论篇名曰“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条文曰:“太阳病”、“阳明病”等,并非以太阳经病、阳明经病为名,可见仲景只以三阴三阳病而统脏腑经脉之病。《伤寒论》“传”字并非“传经”之专词大论第4条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曰:“伤  相似文献   

9.
“三阳证见 ,治从少阳”是张仲景在处理复杂病情时的一个治疗原则。病见三阳证 ,说明邪气较为弥漫 ,既充斥于太阳之表 ,又进入阳明之里 ,中涉表里之间的少阳枢机。病情也较单纯 ,一经病变表现相对复杂。如《伤寒论》九十九条所说 :“伤寒四五日 ,身热 ,恶风 ,颈项强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邪在太阳之表 ,侵袭卫阳就可见恶风(寒 ) ,卫气抗邪则发热 ,邪阻太阳经脉 ,经气不利 ,则有颈项强硬不舒。胁下为少阳经脉之分野 ,胆府之处 ,邪在少阳 ,枢机不利 ,胁下必满 ,其为柴胡主证之一。阳明主胃 ,居中属土 ,溉润四旁 ,有热则散…  相似文献   

10.
赵世运  尚学瑞 《中医研究》2003,16(5):F003-F004
《内经》在论述痿证的治法时 ,提到一个著名的观点 :治痿独取阳明 ,这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价值。笔者通过反复温习经文 ,并结合实际体会 ,有些许心得 ,简述于次 ,以就正于同道1 “阳明”不局限指足阳明胃 ,还包括中焦脾乃至大小肠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 ,阳明健则化源充足 ,气血津液旺盛 ,全身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皮毛筋骨都能得到充养 ,如此则肢体强健 ,关节滑利 ,运动自如。脾与胃同居中焦 ,互为表里 ,生理病理都密不可分 ;小肠、大肠有受盛、腐熟、传化水谷之职 ,共同完成化生气血、营养周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宋史菘本《灵枢经·经脉》篇足阳明胃经循行原文曰:“胃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之”字横亘其中,致文理医理难通。历代《内经》不同版本均无之字,故丹波元坚(日)《灵枢经》认为之字为衍文;现代学者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义》亦从其说。但进一步考证,似难用行文作解,故又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如傅贞亮《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认为“之”字当作“上”,此说甚是,但未道其原委。 考“之”字大篆写作“ ”,与篆书上“ ”字接近,为《灵枢经》早期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讹,并非衍文。《灵枢经·经脉》篇中…  相似文献   

12.
吐血、衄血为临床常见之证,近代名医张锡纯穷研《内经》、《金匮》,结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深加阐发,匠心独具,颇多启发,兹述其大法于下。1 理论本于《内经》《素问.厥论》云:“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吐血。”张氏从脏腑生理病理,脏腑与经络的关系及气血升降的关系方面加以阐述。如说:“阳明指胃腑而言也。盖胃腑以熟腐水谷,传送饮食为职,其中气化,原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或循阳明之经络上行,而成衄血之证。吐血之证,多由胃…  相似文献   

13.
(三)鼻:鼻司嗅觉,为气之门户,《内经》中称之为明堂,因其居于面部中央,下通于喉,为肺气所出。肺开窍于鼻,嗅诸气味。《灵柩·脉度篇》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鼻为呼吸之道,而肺之吸清呼浊,非鼻莫举,其机能正常与否,须靠脉络给予资助。足阳明经脉,起于鼻之交(安页)中;手阳明经挟鼻孔;手太阳经抵鼻旁;足太阳经起于目内訾,循鼻上行;足厥阴经过鼻咽之中;督脉总督诸阳经,其脉从巅顶沿额下过鼻柱。诸脉运行血液,滋濡鼻之内外,且肺气通于鼻,肺为经脉之首,气脉相合,而成嗅觉,最为灵敏。然鼻虽有吸清之益,但也能吸入秽浊之气,凡风暑燥湿疫疠之气,往往由鼻腔而入,入则肺当其冲,故发咳嗽气逆,痰浊上壅,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尝试探讨从“通”立法理论的源流及其可行性,为临床中医辨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从“通”立法的理论源流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经络的通调、气血运行的调畅,是人体健康的根本。因此,《素问·调经论篇》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即五脏是人体之本,经脉之所络属,都通过经脉发挥作用,通过经脉以运行气血;人若出现血气不和,就会由此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要保持经脉通畅,不失其常。从“通”立法,即指临证要从“通调”立意,辨证施治,正如清代高世栻《医学真传·心腹痛》指出:“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故切不可狭义理解“通调”内涵。  相似文献   

15.
王斌  陈燕荔  潘玥  陈波  王琮  潘战宇  郭义 《河南中医》2020,40(2):193-195
人体胸腹部属阴,足阳明胃经为三阳中阳气最盛之经,其循行于胸腹部,既可充养阳经,又可固护阴经,有平衡阴阳之意。胃经为阳,冲脉为阴,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可能也与平衡冲脉之阴有关。胃的盛衰影响五脏,胃既可以充养人体的气血,又可以调节人体的经脉,足阳明胃经气血旺盛,循行于阴盛的胸腹部,起到调节人体气血经脉的作用,同时也濡养全身经络脏腑的气血。胃虽然为阳土,但其实有母寓之阴,其脉既循行于属阳的区域,又循行于属阴的区域,体现了胃阳中寓阴的特征。足阳明胃经向里循行至胸腹部与太阴相接,使太阴经气得开,衔接了开合枢。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揭示了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 人体三阴三阳是运用阴阳理论于认识人体过程中,针对经脉提出来的。《素问·阴阳离合论》未必是它的定名之作,但该篇直书“名曰太阳”等,为《内经》其它文章所无,却与定名有关。故它虽以阴阳离合立论,伸明三阴三阳符合阴阳之道,实际上说明六经的定名。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据考证早于《内经》。若将《阴阳离合论》与帛书经脉部分两相对照,有三处相同。一、帛书《足臂十一灸经》诸脉起于四肢,作向心性循行;《阴阳离合论》所述诸脉“根起”于肢端,依马莳所说“脉气所起为根,所归为结’,则也作向心性循行。二、帛书《阴阳十一灸经》有肩脉  相似文献   

17.
1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利则卧不安”语出《索问·逆调论》篇。经云:“不得卧而患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认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对此论中的“卧不安”,历代注家多有分歧、有认为指手卧不安或不能平卧的,如高峰’一氏云:“卧当解释为争卧较为适宜,并非睡眠之谓、不安当为辗转不宁,起居不安之状。据此,’‘胃不和则卧不安”可释为由于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胃气便不能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使人不得手卧而…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中足阳明胃经的主治功能和应用特点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兆琳 《中国针灸》1998,18(10):623-625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一条极重要的经脉,它循行于人体面、胸、腹及下肢前侧,网络人体前侧大部。脏腑络属上又与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相联系。《内经》中有许多有关足阳明的记载,尤多见于《灵枢》之中,后世对足阳明胃经的认识多导源于此,现就其中有关足阳明胃经的主治功能和应用特点探讨如下。1 足阳明胃经的主治功能11 调理脾胃,以助运化《灵枢·五邪》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认为足阳明经可以治疗脾胃阴阳诸疾。文中…  相似文献   

19.
瘀血一症,为病甚夥,滞于脏腑则生气被阻,塞乎经络即酸麻疼痛。治之者,或行气以活血,或祛痰以消瘀,必溯本求源以绝其根荄。而刮垢剔污,直清肠胃,假道阳明以出之,尤为治疗之捷径。《内经》谓“冲为血海,隶于阳明”,而“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多血多气”,其气以下行为顺,是以治之者恒用泻法以通为补。所谓“血实者宜决之”是也。阳明清则脏腑气调,经脉和畅,气血往来不愆其度,不治瘀而瘀自祛矣。此治病求本之道也。仲景明其义,是以《伤寒》《金匮》于  相似文献   

20.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正如王肯堂《证治准绳》云:“头象天,三阳六府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逆,皆能相害……。”本篇主要讨论外感头痛。《灵枢·经脉篇》云:“膀胱足大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国如结,踹如裂……。”汉·张仲景《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之见症,诚以三阳经与厥阴经会于巅顶,是以邪客诸经,循经上逆,头痛作矣。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头痛论治》云:“头者诸阳之首,……凡头痛者,乃足太阳受病……。”在治法上,金元名医李东垣提出分经用药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