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1)时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变化,动态测定28例AM1患者30天内的AT-ⅢAg,Fn,FDP值,与正常组,心绞痛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T-ⅢAg,Fn在发病72小时内明显降低,FDP在30天内明显上升,均变化显著。提示AT-ⅢAg出现早,变化敏感,是体内主要有抗凝物质,Fn变化与病情一致,可做为AMI病情和治疗监测的项目;FDP持续久,变化显著,对溶解血栓与防止血栓再形成有  相似文献   

2.
报告4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无血管并发症26例,有血管并发症14例)高凝状态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与30例健康人相应检测指标对照研究。40例患者低切变率、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和有血管并发症14例患者的高切变率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1min、5min及最大聚集率皆比正常组高,尤其有血管并发症者升高更明显(P<0.01);凝血功能检测中,TT、PT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KPTT较正常组明显缩短(P<0.05),尤其伴有血管并发症者其KPTT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王喜凤  万亚存 《中外医疗》2014,(33):126-127
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蛋白尿的关系研究。方法收集该院内分泌科的住院病人及门诊患者,收集时间为2005年8月—2013年8月,共计200例,按住院期间是否存在蛋白尿分为2组,蛋白尿组100例,无蛋白尿组,共计100例,记录患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尿蛋白含量。结果我们发现蛋白尿组的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发现蛋白尿组的血脂代谢水平指标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P〈0.05的变量放入Logticis回归分析中,Logticis回归分析提示APTT、PT、TT、FIB为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蛋白尿有关联,其中凝血指标APTT、PT、TT、FIB是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37例高血压病患者及18例正常人进行了凝血、纤溶和血小板功能的多项指标检查,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凝固性增强、纤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功能亢进,而且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与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多指标的动态随访,有助于了解并发血栓的可能性,指导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与糖尿病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相关并发症分为研究组(98例糖尿病合并血管相关并发症)及对照组(102例无血管相关并发症),观察2组血液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P选择素(Psel)]、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脂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结果研究组HbAlc、GSP、P-sel、MPV、P-LCR、PDW、Fbg、TG、TC、LDLC较对照组明显高,aPTT、TT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高黏稠度患者易并发血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29例NIDDM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Svate-3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抗凝、纤溶系统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后ATⅢ:Ag、ATⅢ:A、α2MG、PA均无明显变化,tPA:Ag、tPA:A较治疗前升高、PAI:A较治疗前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表明Svate-3治疗NIDDM可改善患者纤溶功能及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7.
国外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血栓检出率高达90%,说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对AMI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因素与AMI的相互关系也有诸多报道,Oliva认为,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是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痉挛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迄今,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实验性AMI模型进行了研究,但AMI早期凝血、纤溶活力及血小板激活的动态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以血栓弹力图、抗凝血酶Ⅲ活性、因子x活性(FXa)、α_2抗血浆素(α_2AP)活性及5羟色胺(5HT)对血小板的诱导聚集作用为指标,观察了上述参数在AMI早期  相似文献   

8.
在库尔特举办的一系列学术活动中,John Francis博士的报告成为焦点之一。Francis博士在位于奥兰多的弗罗里达医院担任Wait Disney Memorial癌症研究所止血和血栓研究室的主任。也是英国人,近一年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程度与烧伤组织的血栓范围存在密切关系 ,烧伤引起的机械损伤、感染、代谢产物和免疫异常等因素造成的内皮损伤是促进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烧伤导致的红细胞破坏是造成血栓形成另一重要因素 ,上述因素以及动静脉血管的炎性改变和破损导致的高凝状态是进一步造成组织的损害和创面加深的重要原因。本文对5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等系统指标进行测定 ,并就其各项改变予以阐述 ,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大面积烧伤患者组52例 ,男47例 ,女5例 ,年龄24~45岁 ,诊断均为临床证实 ,…  相似文献   

10.
高凝状态是指血液易形成血栓的变化,可用以预测血栓形成。近年国内外对低氧与高凝状态关系的研究较多。 1 低氧与血小板功能变化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低氧引起血小板功能变化包括: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聚集性及血小板释放反应。 1.1 血小板粘附性变化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可启动血管内凝血过程,形成血栓。Sharma等观察了暂时移居高原者血小板粘附性,发现有高原病症状者血小板粘附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作者以后又对65名临时居住高原者  相似文献   

11.
高凝状态(HCS)是凝血过程平衡失调的病理改变。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HCS在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糖尿病等方面,作了不少研究。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改变,国内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男83,女29例),其中有靶器官损害者48例;  相似文献   

12.
<正> 容易发生或者反复出现血栓栓塞患者的血液,在体外检查显示出比正常人较易凝固的状态,称为高凝状态。高凝状态是一种临床综合病征,可能因为原发的或继发的凝血因子过多,凝血因子的被激活,或抗凝物质的减少而发生异常迅速的凝血。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慢性感染,肿瘤,手术或外伤,复发性静脉炎等疾病。在血栓形成之前,若能在实验室检查中早期发现异常指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丽叶  邓伟吾 《上海医学》1994,17(8):469-471
肺心病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郑丽叶,邓伟吾,支立民,王鸿利为了进一步研究肺心病高凝状态的发生机理,本文对40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抗凝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检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4):103-106
止血、凝血和抗血栓是正常人体内生理平衡的两种机制.使血液既能在人体内正常流动,又能在创伤时完成良好的止血,一旦此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出血或血栓。正常止血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机制三方面因素共同构成。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决定止血的正常与否,血管壁收缩,将促使凝血物质局部积聚及血小板黏附,其分泌的内皮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另外,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一些黏附蛋白,可与血小板受体结合,诱导其黏附、聚集,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15.
赵长英  李小军  胡琼丹  张茂平 《吉林医学》2011,32(17):3401-3403
目的:探讨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及合理用法。方法:对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注射胰激肽原酶,对8例健康者(对照组)空腹分次采肘静脉血,应用Sonoclot分析仪及酶联免疫法动态检测所采静脉血标本,再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给药后4 h,DN组全部患者凝血速率(CR)值均低于给药前,给药后12 h,有9例(37.5%)低于给药前,给药后24 h仅有6例(25.0%)低于给药前。DN组玻璃珠激活的凝血时间(gbACT)与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rr)呈正相关,CR与纤维蛋白原(FIB)呈正相关,PF1+2与CR呈正相关,PF与血小板数(PLT)呈正相关,GMP-140与PF之间无相关。结论: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改善糖尿病肾病微循环障碍有确切疗效,但其有效剂量和有效给药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梗死(CI)伴高凝状态(HCS)的影响.方法:40例2型T2DM合并CI伴HCS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含量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均较健康组Fib、D-D明显升高(P<0.01),AT-Ⅲ、PLG显著下降(P<0.01),PT、APTT显著缩短(P<0.01),2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Fib、D-D显著下降(P<0.01),AT-Ⅲ、PLG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Fib、D-D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G、TC较治疗前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TG、T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显著改善T2DM合并CI患者HCS,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结肠癌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狼疮抗凝物质(LA)相关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结肠癌患者体内狼疮抗凝物质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A-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50例结肠癌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PLG)、抗凝血酶(AT)指标及LA比值。结果结肠癌组LA值及aPTT、DD、Fb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T、PLG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肠癌患者组LA值与aPTT相关性显著(正相关);LA值与PLG、AT相关性显著(负相关);LA值与D-D、Fbg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A比值的增高与结肠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有关,增加患者形成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和缺血性脑病高凝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小板活化状况、凝血参数、血小板相关参数,进一步明确直肠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方法选择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89例为观察组,同期来云南省肿瘤医院进行肿瘤普查的健康志愿者40名为对照组,测定外周静脉血活化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量,以及凝血四项(TT、PT、APTT、FIB)和血小板参数(PLT、PDW、MPV、P-LC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量明显升高,FIB及血小板参数PLT、PDW、MPV、P-LCR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参数PT、APT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主要是以活化血小板、血小板参数、FIB的增加为特点;活化血小板CD62P、CD63是预测直肠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