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美成 《内科》2009,4(5):698-699
目的探讨既有利于减少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又有利于降低相关医疗费用的更适合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的更换时间。方法对72例需呼吸机支持的老年患者,分为9天组、7天组、5天组各24例,更换管路周期分别为9天、7天、5天。同时观察3组患者发生VAP情况。结果5天组、7天组VAP的发病率明显低于9天组,7天组和5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与VAP发生率相关,建议每7天更换1次,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LPS联合烟熏方式建立一种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模型。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18只。模型组第1天、第14天气道滴入LPS,2~13d、15~40d烟熏大前门牌香烟每次连续8支,30min/d。分别于第21天、第31天,第41天分期取肺组织(即烟熏第20天、第30天、第40天),AB-PAS染色,黏液染色面积与气道上皮面积的比值反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的化生程度。结果:气道上皮黏液染色与上皮面积比值:正常对照组大鼠大气道和中气道上皮第20天、第30天、第40天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第20天、第30天、第40天面积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面积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第20天、第30天、第40天面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与第4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小气道上皮各期均未见到黏液染色。结论:应用复合造模方法在第30天时建立了COPD急性加重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据胰岛素强化治疗疗程,将初诊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15天、30天、60天、90天4组,观察治疗后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良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好转,60天组、90天组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改善更显著。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15天可改善胰岛β细胞晚相分泌,30天可进一步改善早时相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低压低氧刺激下SD大鼠肺动脉压及肺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变化,探讨OPN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海拔2 260 m)、低压低氧(低压氧舱模拟5 000 m海拔)1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每组动物均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 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并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OPN m 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压低氧1天、7天、14天、21天组动物m PAP均高于对照组(P0.05),1天、7天、14天组呈逐渐增高趋势、21天组m PAP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压低氧7天组、14天组、21天组动物呈现随低氧时间延长RV/(LV+S)逐渐增高的趋势、均高于对照组和1天组(P0.05),但1天组、7天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低压低氧1天、7天、14天、21天组动物肺组织中OPNm RNA、OPN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P0.05)。结论低压低氧刺激可使m PAP和RV/(LV+S)增高并促进大鼠肺组织OPN的表达增高,因此OPN可能参与高原性心脏病形成中肺动脉压的增高和右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病理和扫描电镜评价猪冠状动脉佐他莫司洗脱支架(ZES)术后早期(7天、14天、28天)新生内膜覆盖情况。方法:18只中华小型猪随机分为7天组、14天组和28天组,每组6只,每只猪于右冠状动脉置入一枚佐他莫司洗脱支架,3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7天、14天及28天时进行OCT检查,观察支架表面新生内膜覆盖情况,并取支架段冠状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用OCT观察3个时间段支架表面新生内膜情况,7天组为(61.3±37.7)μm,14天组为(132.6±103.3)μm,28天组为(244.3±282.3)μ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内膜覆盖率7天组为(53.62±2.49)%,28天组达到(94.88±2.93)%,病理提示7天时新生内膜以炎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为主,28天时以平滑肌细胞、炎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结论:OCT在支架术后7天即能清晰观察到新生内膜覆盖情况,佐他莫司洗脱支架术后28天大多数支架丝被新生内膜覆盖。  相似文献   

6.
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cTnT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依那普利对cTnT的影响,了解依那普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放射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比较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正常对照组c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分别测定照射后第3天、第7天、第1 4天、第2 1天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从第3天开始增高,以第7天增高最明显,第14天渐降,第21天降至正常.CK-MB在第3天、第7天增高,第14天、第21天均正常.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仅第3天增高;CK-MB第3天、第7天增高,余无差别.依那普利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漏出明显减少,第3天已明显降低,第7天、第1 4天显著降低,第21天无差别.CK-MB第3天无差别、第7天明显降低.结论cTnT较CK-MB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更长的诊断时间窗,并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成老年组(≥60周岁)和中青年组(60周岁),分别测定分析2组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外周血血常规、降钙素原(PCT)、NK细胞(CD16+CD56+)、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术后第1天、第3天与术前相比白细胞数均显著增高(P0.05);老年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白细胞数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术后第1天、第3天PCT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老年组术后第3天、第7天PCT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术前及术后第3天、第7天NK细胞数低于中青年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CD4+/CD8+值均低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不同年龄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存在差异,且会影响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其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8.
麻疹逆证     
病例一陈姓,女,9个月,1959年1月22日初诊。病史:发热5—6天,出疹2—3天,抽风一天。患儿自5—6天前开始先发热、咳嗽、流涕、羞明畏光、眼泪汪汪、烦躁、哭闹,不吃奶,2—3天前开始热度增高、咳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液凝血酶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49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检测两组血肿液凝血酶浓度、脑水肿比值,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析凝血酶与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显著高于第1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天与第7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脑水肿比值显著高于第1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天、第7天脑水肿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凝血酶浓度与脑水肿比值、神经功能缺损分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4、0.547,P0.05)。结论血肿液凝血酶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导致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yA)治疗大平并殖吸虫(P.ohirai)感染大鼠,并观察了不同感染时间给药后的结果。每鼠经口感染20条后囊蚴。感染后当天(A组)、15天(B组)、25天(C组)、35天(D组)、45天(E组)分别每天皮下注射CyA80mg/kg,连续5天。感染后60天解剖。对照组于感染前1天至感染后3天单用吐温8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硫普罗宁、茵栀黄联合治疗甲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甲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日、纳差乏力、呕吐腹胀、尿黄、发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分别为22.1±7.2天、7.2±2.3天、6.3±2.7天、12.3±5.6天、4.5±1.3天、15.4±4.6天和12.5±4.5天。结论甲型肝炎恢复快,疗程短,并发症极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2岁,北京某大学研究生。2005年11月2日因“纳差10余天,精神恍惚4天”入院。患者自觉肥胖于十余天前开始节食,7天前开始服用“西布曲明(曲美)”,两天共服50mg(一般用量为10mg/d),之后患者交替出现烦躁与嗜睡。4天前出现精神恍惚、情绪暴躁、心悸、胸闷等,间断有低热伴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基,以琼脂为基础,加入适量促进生长因子,快速培养基平均初生长天数由7.8天缩短为2.8天(菌量为10~2mg/ml)。41例痰标本培养,平均初生长天数由20.82天缩短至6.8天,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和沈阳市结核病防治所,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和进口BACTEC·460快速培养基作100例标本对照培养,结果本文介绍的快速培养基生长最快,BACTEC·460培养基次之,改良罗氏法最慢,平均生长时间为8.1天,8.9天,23.2天(北京);和5.93天、7.9天、42.2天。(沈阳)。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3岁,因发热9天,嗜睡、烦躁5天入院。13天前被老鼠咬伤,于咬伤次日、第5天、第9天各注射狂犬疫苗1针。9天前患儿突然发热达40℃,无任何感染及服药史。曾先后抽搐3次,非喷射性呕吐1次。5天前出现嗜睡、烦躁和大小便失禁。在外院连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9天,效果不佳。查体:嗜睡状,双手指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双侧腹股沟处有片状淤斑,双耳后及腹股沟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软,压眶有反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软,肺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Essen卒中风险量表(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30例,根据ESRS评分分为高危者13例和低危者117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分为DWI正常者67例和DWI异常者63例,根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62例和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68例。比较各组发病率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对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低危者(P0.05);DWI异常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DWI正常者(P0.05);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预测TIA患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高于ESRS评分(P0.05)。结论 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反映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方法2001-06~2004-07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3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天、第7天、第11天、第14天、第18天及第21天分别用Abbott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质量浓度(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结果RBC、Hb、MCV及MCH平均值在第4天即见升高,以后继续逐步升高。第7天与治疗前测定的平均值相比,Hb(P=0.001)、MCV(P=0.008)升高有极显著意义,MCH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6)。第4天时88.2%、88.2%和91.2%患者,第7天时全部患者的Hb、MCV及MCH均比治疗前升高。结论Hb、MCV、MCH可作为观察补铁疗效的方便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福氏志贺菌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5×109cfu/mL 4型福氏志贺菌2 mL灌胃,对照组大鼠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后每日观察大鼠大便的性状,大便性状分级采用Bristol大便分级法。并于第1天、第3天、第14天、第21天行大便培养。并于第21天、42天和63天给大鼠行直结肠球囊扩张(CRD)观察其腹部回撤反射(AWR)评分来反映大鼠的内脏敏感性。上述实验结束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取末端回肠及近端结肠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炎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性状改变在第3~4天最为明显,Bristol分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大鼠在感染后第1天及第3天大便培养出致病菌,在第14天及第21天大便培养均为阴性。在感染后第21天、42天、63天测得AWR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炎症。结论采用福氏志贺菌灌胃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感染后大鼠肠功能紊乱模型。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14岁,因“气促10天,发热皮疹1周,咳嗽4天”入院。17天前曾出现呕吐,于当地医院发现口腔溃疡,咽红,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静点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炎琥宁并补液对症治疗,呕吐渐止,口腔溃疡痊愈。但10天来出现气促,憋气,予吸氧治疗4天。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4岁。因咳嗽、气喘7天,心前区压榨性疼痛1天,于1988年9月4日入院。患者7天前因着凉而阵发性咳嗽、气喘、胸闷、无发热,使用氨茶碱0.2g,3次/d,共5天,气喘未见改善,继服氨茶碱,于入院前1天感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样疼痛,气喘加重来院。以“支气管哮喘”入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病人中的变化以及与HICH病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的关系,探讨D-D在HICH病人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HICH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D-D浓度。根据病人入院时GCS评分、3个月后GOS评分,分析D-D的浓度与GCS评分、GOS评分的关系。结果 HICH病人D-D浓度在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最高峰,第7天开始下降,第14天已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病人血浆D-D的浓度与入院时GCS评分呈负相关(r=-0.966,P0.01);入院后第3天病人血清血浆D-D的浓度与GOS评分呈负相关(r=-0.937,P0.01)。结论 D-D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的检验指标,与脑出血的病情发展有一定相关性,能反映HICH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早期检测D-D浓度可作为评估HICH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