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甲基汞的神经毒性作用,已被人群中几次甲基汞中毒的流行和动物实验所肯定。但迄今,在分子水平上,甲基汞的神经毒作用机理仍不十分清楚,其众说云云,在诸学说中,甲基汞对神经系统蛋白质合成抑制学说,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公认。本文把近年来国外有关甲基汞对神经系统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甲基汞对发光菌的毒性及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甲基汞(MeHg)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作用及锌(Zn)对MeHg毒性的拮抗作用。 方法:采用发光菌毒性试验法检测MeHg、Zn对发光杆菌的相对发光率的影响。结果:MeHg、Zn单独作用时半数致死浓度(EC50)分别为为0.00248和0.28 mg•L-1。随着MeHg剂量加大,发光菌相对发光率均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MeHg、Zn联合作用15和30 min后,呈拮抗作用。 结论:Zn可以抑制MeHg对发光杆菌发光率的影响,拮抗甲基汞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报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甲基汞遗传毒性的研究,从其诱变和致畸作用方面作了综述。文章指出,甲基汞可使动,植物和人类细胞产生类放射性染色体损伤,诱发其染色体结构和数量上的畸变。同时亦指出甲基汞对哺乳动物和人胚胎具有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测定小鼠各器官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dR)的掺入,研究氯化甲基汞对不同器官DNA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经腹腔注射2和12Pμg/g体重氯化甲基汞明显抑制睾丸、肝和小肠~3H-TdR的掺入,这有助于解释氯化甲基汞的诱变和致畸作用。氯化甲基汞对脾和胸腺~3H-TdR的掺入则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氯化甲基汞损伤细胞膜、影响细胞整合和活化DNA前体物的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5.
甲基汞对大鼠胚胎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甲基汞对大鼠胚胎毒性的影响,以Wistar大鼠为模型,在母鼠妊娠后6~9d用双盲法进行甲基汞灌胃,分离、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0.05,0.01mg/kg)及对照组,进行皿基汞的胚胎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结果:①甲基汞对母鼠毒性、体重增长及其胚胎丢、胎窝及胎盘总重的影响不明显;②甲基汞对胎仔体重及尾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但对外观、身长、骨化程度 脏器官组织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甲基汞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基汞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侧膜K+电流的影响,探讨甲基汞耳毒性的离子机制。 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观察汞污染度为1/1000 LD50 、1/100 LD 50、1/10 LD50对外毛细胞Ca2+敏感外向IK(Ca)电流的影响。 结果:汞中毒后IK(Ca)幅值分别为(1.48±0.28)、(1.36±0.16) 和(1.22±0.13)n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8%、16%和25%(P<0.05)。 结论:甲基汞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Ca2+敏感的外向K+电流,使IK(Ca)幅值降低,最后导致听觉机能下降。这可能是甲基汞中毒的耳毒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外有关微生物对甲基汞降解作用的研究报道。 文章指出,从土壤、沉积物,污水处理物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出来的许多普通微生物,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其中有些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肠产气杆菌等,能将剧毒的甲基汞降解成毒性较低的无机汞。据此,我们可筛选降解甲基汞能力最强的耐汞菌株,对甲基汞污染的工业废水进行生  相似文献   

8.
汞中毒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尤以甲基汞为甚.甲基汞中毒可引起共济失调、视力模糊、听力受损和感觉异常等症状.有研究表明,甲基汞可使细胞膜上钙通道开放,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本文结合钙离子在细胞内的循环通路和甲基汞的特性对其具体机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甲基汞的神经行为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甲基汞对神经行为的作用方面进行综述,并简明阐述国内外对其毒性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硒与甲基汞对体外培养细胞SCE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基汞对染色体的毒性,解释其遗传毒性,探讨硒对甲基汞引起的细胞毒性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分为三个大组,每组给于不同剂量水平和施加不同的因素:第一组为甲基汞作用组,分为6个亚组5个剂量水平,加入甲基汞的终浓度为1×10-9~1×10-6mol·L-1;第二组在加入甲基汞的基础上加入亚硒酸钠,同第一组一样分为6个亚组5个剂量水平,其亚硒酸钠浓度为1×10-7~1×10-5mol·L-1;第三组只加入亚硒酸钠,其浓度为1×10-7~1×10-5mol·L-1。37℃±0.5℃培养72h,制片染色,采用双盲法,观察20~30个中期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结果亚硒酸钠能使由甲基汞引起的细胞遗传损伤明显减轻,经统计处理P<0.01。结论甲基汞可引起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的增加。亚硒酸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甲基汞引起的细胞遗传物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脱氧鬼臼毒素(DOP)对外周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DOP对急性分离大鼠背根(DRG)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作用,从离子通道水平探讨其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结果:10?20?40?80 μmol/L的DOP对全钾电流(IK)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DR)均有影响,且能以浓度依赖方式?部分可逆地阻断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使电流电压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同时,DOP对IKDR的抑制率[(43.22 ± 6.85)%]明显高于IK[(27.55 ± 4.65)%]?结论:DOP对钾离子电流的影响可能是鬼臼毒素类化合物引起外周神经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汞,尤其是甲基汞,能选择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异常、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觉障碍和精神异常等神经精神症状,而且还能通过胎盘转移,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天性大脑麻痹和精神迟钝等脑损伤的症状。本文仅就汞对神经系统的毒作用机理作一概括介绍。一、汞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生化基础汞与体内的巯基(-SH)具有很强的亲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薄荷油作为天然经皮促透剂对HaCaT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探讨薄荷挥发油经皮促透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毒性试验(CCK-8)测定薄荷挥发油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考察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对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和对HaCa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采用超微量CA2+-ATP酶试剂盒测定薄荷油对HaCa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相比,薄荷挥发油具有较低细胞毒性.薄荷挥发油可增加HaCa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电位,降低Ca2+-ATP酶活性、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Ca2平衡.结论 薄荷挥发油可能通过影响皮肤表皮细胞Ca2平衡而改变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从而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糖皮质激素对神经系统快速作用的机制,我们首先建立了大鼠海马脑片细胞内记录的技术,然后观察糖皮质激素对海马CA_1、CA_2区神经元细胞膜电位和输入阻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灌流1~2min即可使一部分海马神经元超极化,同时伴有输入阻抗升高的趋势。这些现象提示:糖皮质激素可以非基因形式作用于细胞膜,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改变了膜静息电位。  相似文献   

15.
最新研究表明,一些蛋白序列可以以一种非细胞内吞的方式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浆甚至细胞核内,其透膜效率不受与其所耦连的蛋白质或核酸等大分子的影响。这类透膜的蛋白序列不仅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而且与其他类似技术相比具有透膜能力强、毒性低、细胞类型选择性小等很多优势,特别是对于神经元同样具有明显的透膜能力,故可用于抑制神经系统疾病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6.
妊娠7~11d的孕鼠,经腹腔连续注入氯化甲基汞(2mg/kg体重),采用Hewish和Burgoyne法分离纯化不同发育阶段新生大鼠的脑细胞核,来探讨氯化甲基汞对其脑染色质结构的影响。接触或不接触氯化甲基汞的大鼠脑细胞核分别经DNase1和EcoR1核酸内切酶消化后进行缺口翻译。结果接触氯化甲基汞生后3d的大鼠脑细胞核3H-dAMP的掺入量明显低于相应未接触氯化甲基汞的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氯化甲基汞对大鼠发育过程中脑染色质结构的影响可能与胎、幼鼠对甲基汞神经毒性的易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对母鼠在妊娠不同时期接触亚致畸量甲基汞所生产的胎儿脑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胎鼠脑有明显的超微结构变化,神经细胞肿胀,少数发生坏死;细胞器的病变较为显著,线粒体肿胀、有空泡形成,内质网排列紊乱并有扩张,微管微丝结构不清,核膜不清、增厚,轴突破坏等。上述变化显示较低剂量的甲基汞对胎鼠脑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一次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0、5、10和15mg/kg体重)氯化甲基汞,于染毒后第5、10和15天分别处死各组部分小鼠,检查其精子总数、形态及睾丸病理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给予氯化甲基汞小鼠精子数目减少,精子畸形率增高,睾丸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该实验从形态学方面证实氯化甲基汞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胆红素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的再认识与临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晓翠  吴莉 《医学综述》1999,5(8):379-380
<正>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症。长期以来,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的较为深入。近年研究发现胆红素不仅具有生理功能,而且对心脏、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影响。本文就胆红素生理和病理作用的再认识与临床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去铁胺预处理对甲基汞毒性作用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选用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与大鼠肝BRL细胞,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0.5 h,甲基汞组用不同浓度甲基汞(1.0、2.5、5.0、10.0 μmol/L)处理0.5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筛选最适浓度甲基汞。另取PC12细胞与BRL细胞,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培养基培养6.5 h,去铁胺+甲基汞组分别用0、50、100、200、400 μmol/L去铁胺预处理6 h,再用10.0 μmol/L甲基汞处理0.5 h,免疫印迹法检测GPx4及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0 μmol/L甲基汞组两种细胞活力降低最显著,以此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随着甲基汞浓度逐渐增加,两种细胞中GPx4表达逐渐降低。与0 μmol/L去铁胺+甲基汞组比较,随着去铁胺浓度增加,两种细胞中GPx4和HIF-1α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00 μmol/L去铁胺+甲基汞组PC12细胞活力明显增加,200 μmol/L去铁胺+甲基汞组BRL细胞活力明显增加。结论: 去铁胺可拮抗甲基汞致细胞的铁死亡,可能与上调HIF-1α及铁死亡关键调控因子GPx4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