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华萍 《全科护理》2013,(35):3325-3326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 )穿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有可视或可触及的置管静脉,而对于肥胖、反复化疗、水肿等病人来说,常规PICC置管方法成功率会明显降低.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因其具有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实时引导、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势[1,2],不仅能减轻穿刺病人的痛苦,同时为病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我院于2012年2月引进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共为38例置管困难病人成功置管,其中有3例置管存在不足.现将超声引导下留置PICC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床边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7例肿瘤患者根据肘部静脉情况,良好者,即肉眼或触摸可及有弹性的静脉,作为对照组(n=109);差者,即肉眼和触摸均不可及有弹性的静脉,为观察组(n=78).对照组按常规在肘部静脉置入PICC;观察组通过超声影像技术选择上臂中下部的贵要静脉或舷静脉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并结合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术后患者带管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带管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患者舒适度高,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少.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这一技术的推广为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提供了安全的长期静脉通道,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静脉置管少,可减轻患儿的痛苦,为需要长期静脉营养和治疗的患儿提供安全的静脉通道.我科于2009年2月开展早产儿PICC术,解除了因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疼痛刺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置入难点与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的一种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1,2].但因肥胖、反复插管所致血管条件差及血管硬化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桂宝风 《全科护理》2009,7(29):2692-2692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这一技术的推广为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提供了安全的长期静脉通道,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静脉置管少,可减轻患儿的痛苦,为需要长期静脉营养和治疗的患儿提供安全的静脉通道。我科于2009年2月开展早产儿PICC术,解除了因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疼痛刺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置入难点与对策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例1]患儿,男,早产(孕周32周),出生体重1.7kg。出生1h入院,入院诊断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周后病情稍稳定行PICC术。行右上肢贵要静脉穿刺,顺利送管成功,摄片确定导管顶端位置在右心房,导管再退出1.5cm。出院时拔管,共计25d,无感染和并发症。[例2]患儿,男,早产(孕周31周),出生体重1.4kg。出生0.5h入院,入院诊断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周后病情稍稳定行PICC术。先行右上肢贵要静脉穿刺,送管时套管滑脱,送管失败。再次行左上肢贵要静脉穿刺,送管困难,退出导管,再次送管,送至预先测量的长度,摄片确定导管顶端位置在锁骨下。出院时拔管,共计25d,无感染和并发症。2置管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2.0Fr规格PICC包,将患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采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且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180例,对其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 180例患者的治疗均顺利完成,56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从而导致不得不对其进行提前拔管处理.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合理的掌握换药的时间、采用标准化的护理操作程序、注意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PICC并发症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由于操作简单、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且快速的静脉通道、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而应用广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导致PICC导管堵塞,文献报道PICC堵管率高达21.3%[1].一旦发生堵管,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如何针对堵管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临床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就PICC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45例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给予积极防治及健康教育,结果43例穿刺成功,2例失败,1例因导管脱出拔管,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3例,皮肤过敏1例.认为PICC置管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认真护理,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降低置管的风险.[方法]对我科2005年8月-2008年8月80例PICC置管病人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护理.[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77例,成功率为96.25%;导管破裂1例,送管困难2例,导管脱出1例,穿刺点渗血2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穿刺点感染2例.[结论]严格掌握PICC的适应证、严格按照PICC的操作流程、及时对症处理可以降低PICC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刘倩 《全科护理》2011,(20):1819-1820
对45例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其原因,给予积极防治及健康教育,结果43例穿刺成功,2例失败,1例因导管脱出拔管,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3例,皮肤过敏1例。认为PICC置管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认真护理,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1.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t,PICC)是护理人员能够独立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静脉输液方法,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操作简单安全、活动限制少、且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和减轻患者痛苦等特点[1]。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了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吴月凤  刘玲  周巍  王雪花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2):1740-1740,1747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以其明显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虽然PICC已被认为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但临床应用中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我科一位患者PICC术后出现心房颤动(下简称“房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金兰  徐怀忠 《临床医学》2011,31(9):122-124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38例肿瘤患者经肘窝静脉行PICC输液,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 38例患者中37例插管成功,1例插管失败,导管留置时间:3~213 d,置管异常情况:送管困难2例,导丝拔出困难1例,穿刺点渗血3例,穿刺点渗液1例,穿刺点感染1例,静脉炎2例,堵管3例,皮肤过敏1例,浅静脉血栓1例。结论 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了各项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彭昕  闻曲  徐文洁 《全科护理》2012,10(36):3436-3438
综述关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断裂、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主要研究进展,讨论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以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朱袁青 《全科护理》2012,10(8):750-752
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静脉炎、感染、穿刺部位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外周置入静脉导管(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CVC)的并发症对比分析,提高导管维护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腹放疗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研究标准的PICC(A组)和CVC(B组)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及结局.结果:A、B两组的性别、年...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i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t, PICC),是护理人员能够独立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静脉输液方法,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操作简单安全、活动限制少、而且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特点[1]。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因此预防和治疗静脉炎对维护患者静脉通路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同行们对近年来PICC致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2003年11月~2004年4月共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46例,从插管至院外护理,都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减少了化疗药对周围血管的损伤,减轻了由于短管穿刺造成的化疗药外渗,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又保证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全程护理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全程护理管理的体会。方法对5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评价的全程护理管理。结果5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100%、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期间出现穿刺点出血1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导管阻塞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结论全程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维护、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的进展。方法对PICC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维护、并发症(静脉炎、穿刺点渗血与水肿、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异位或脱落、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等几个方面的进展进行研究。结果 PICC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无输液渗漏、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较低、容易防治等特点。结论 PICC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易掌握的静脉穿刺技术,建议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