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治疗四肢易复发性骨肿瘤的疗效,包括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发生及同种异体骨最终的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8月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6~57岁,平均31.6岁。其中单纯骨囊肿1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6例,骨巨细胞瘤8例,内生软骨瘤7例,非骨化性纤维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及骨膜韧带状血管瘤1例。采用肿瘤刮除植骨术式,视情况辅以加压锁定钢板。其中松质骨植入48例,大段腓骨植入3例。结果随访完整资料51例,随访时间11~87个月,平均43.4个月。异体骨愈合49例,不愈合2例。主要并发症:肿物复发2例;免疫排斥反应3例(后治愈);骨折3例。结论同种异体骨促进成骨、修复骨缺损效果显著,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最终转归情况良好。在彻底刮除骨肿瘤的前提下,并综合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肿瘤边界后,填充同种异体骨修复易复发良性骨肿瘤造成的骨缺损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骨干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肢体长管状骨骨干肿瘤节段性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995年7月至2006年7月应用此方法治疗骨原发良恶性肿瘤45例,资料完整者26例,胫骨13例,股骨7例,肱骨6例。按照Enneking分期,恶性肿瘤行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部分行新辅助化疗。大段同种异体骨采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异体骨长度平均12.2cm,钢板螺丝钉或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随访14个月至13年,平均64.1个月。3例死亡,2例复发,2例感染。总骨端愈合率为66.7%,愈合时间平均15.7个月。截骨面位于松质骨者,愈合率为84.6%,愈合时间平均9.6个月。骨端不愈合者中,2个端为钢板螺丝钉固定(14.3%),12个端为交锁髓内钉固定(40%)。异体骨骨折1例(4.2%)。术后功能评定采用MSTS评分,上肢21~28分,平均25.6分;下肢19~27分,平均24.8分。结论大段异体骨移植与宿主骨愈合后,在内固定的支持和协同作用下,有望长期甚至终身使用。在坚强内固定的支持下,较长时间的等待会增加骨端愈合率。不愈合患者通过接触端再植骨后,仍有较高的愈合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肿瘤实行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疗效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7年我院采取自体腓骨移植内固定手术的四肢长骨骨肿瘤13例,其中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6例,桡骨远端软骨肉瘤1例,尺骨远端骨软骨瘤1例,股骨中下段骨肉瘤3例,胫骨下段骨肉瘤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收集患者肿瘤学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至末次随访13例,5例出现肿瘤术后复发,其中3例桡骨骨肿瘤采用骨水泥内固定重建,2例下肢骨肉瘤截肢。1例术后2年骨不愈合,钢板断裂。余7例未出现并发症,且移植骨愈合良好,其中5例已取出内固定装置。没有患者出现肿瘤转移或死亡。结论自体腓骨移植重建四肢长骨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局部复发、植骨不愈合是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定期随访对于早期发现处理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大段异体骨重建骨肿瘤切除后骨干缺损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使用大段异体骨重建骨干缺损的患者67例,其中股骨干32例,胫骨干23例,肱骨干12例。重建所用的异体骨为深低温冷藏,平均长度为16.5(8~30)cm,使用钢板螺丝钉、髓内针或髓内针加短钢板复合固定。随访12~182个月,平均50.2个月,观察异体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随访结束时,5例死亡,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取出异体骨7例,异体骨的5年生存率为86%。大段异体骨的骨端总愈合率为68.8%,愈合时间为6~48个月,平均16.8个月,异体骨与宿主骨接触端位于干骺端者愈合率为86.2%,接触端位于皮质者愈合率为6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愈合的患者中有9例接受再次手术,均取得愈合。随访结束时MSTS评分为17~30分,平均24.3分,其中上肢患者MSTS评分为18~28分,平均24.1分,下肢患者MSTS评分为17~30分,平均24.4分。结论使用大段异体骨对骨肿瘤切除骨干缺损进行重建并完成骨愈合后,患者可长期使用,从而获得良好的功能,接触端不愈合的患者通过再次手术干预仍能达到满意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灭活瘤骨复合肿瘤假体,重建下肢髋膝关节附近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红会医院骨病肿瘤科,2013 年至 2018 年诊治的 5 例下肢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病案资料。男 3 例,女 2 例;年龄 18~55 岁,平均 (35.40±15.96) 岁;操作流程:完整切除瘤段,部分瘤段采用恒温 65°、10% 高渗盐水灭活后 30 min,再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浸泡 5 min;复合肿瘤假体重建修复髋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缺损。其中自体灭活瘤骨-肿瘤髋假体复合物重建瘤段切除后骨缺损 3 例,自体灭活瘤骨-肿瘤膝假体复合物重建骨缺损 2 例。术后第 1、3、6、9、12 个月及每半年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及功能随访评估。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并发症及灭活瘤骨-骨端界面愈合情况;采用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 (MSTS) 行功能评估。结果本组 5 例随访 16~60 个月,平均 (32.0±17.65) 个月。病理学诊断:股骨软骨肉瘤 3 例,胫骨尤文肉瘤 2 例。5 例自体灭活瘤骨-骨端界面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 6~10 个月,平均 (7.40±1.67) 个月;1 例尤文肉瘤患者,术后 5 年出现肺部转移,原发灶处无复发及假体松动,其余 4 例至末次随访时,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未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自体灭活瘤骨-骨端愈合良好。5 例 MSTS 评分平均 91%。结论 65 ℃、10% 高渗盐水灭活 30 min,是有效的自体瘤骨灭活技术,灭活瘤骨回植与骨端能够实现稳定的骨性愈合,自体灭活瘤骨复合肿瘤假体重建下肢髋膝关节附近骨肿瘤切除后大段缺损是一种可选择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段异体骨移植在胫骨远端骨肿瘤保肢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骨肿瘤科共收治了15例进行大段异体骨移植的胫骨远端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恶性骨巨细胞瘤2例,造釉细胞瘤2例。其中15例患者均进行了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并进行了髓内钉内固定和踝关节融合。术后每月复查平片。患肢功能应用MSTS评分系统评价。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至最近1次随访,所有患者异体骨与自体骨均得到骨性愈合。主要并发症:骨不连及排异反应,各1例。骨不连经再次手术植骨后愈合,排异反应患者经切口换药2个月后切口愈合。15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无1例出现病理性骨折及感染,肿瘤复发等情况。平均MSTS评分为85%。结论我们认为大段同种异体骨修复胫骨远端肿瘤术后骨缺损是~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修复重建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3月至2019年0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行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修复的患者15例和行复合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9例;本文研究对象均经穿刺活检和术后病理确诊;Enneking分期Ⅰb期6例,Ⅱb期18例;术前尤文肉瘤3例和骨肉瘤15例患者均行2个疗程化疗和术后规范化疗;应用MSTS评价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46个月,平均(29.63±11.21)个月;2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或移植异体骨折,且无假体松动和关节脱位;20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优良,MSTS评分为16~28分,平均(22.80±4.46)分。结论:四肢恶性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使用异体骨段移植重建长骨干缺损和或肿瘤型人工关节复合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四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大段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对35例四肢骨肿瘤,按Enneking分期原则确定切除范围,进行瘤段广泛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并辅以坚强内固定,高恶性骨肿瘤则进行术前、后化疗。结果随访7~65个月,治疗满意率为75%,主要并发症是感染、不愈合、骨折、局部复发、肺转移死亡,其发生率为30%,保肢率为77%。结论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是治疗四肢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骨镶嵌式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健康6月龄山羊12只于尺桡骨中段建立尺桡骨双缺损动物模型。实验组6只:将自体截取的带血管蒂尺骨与同种异体骨镶嵌后,嵌插入桡骨缺损处,用外固定架加石膏固定。对照组6只:仅将同种异体骨植入骨缺损区,同法固定。术后12、24周分别行X线片、Micro CT及组织学观察。结果X线示实验组较同时期对照组新骨形成明显,第24周实验组骨缺损愈合率达100%,对照组骨缺损未愈合或愈合不良。Micro CT重建后显示,实验组可见骨缺损区远近端已完全修复,骨性连接,植入异体骨与带血管自体骨间形成大量新生骨,与异体骨形成新的管状骨和髓腔,对照组缺损区异体骨骨密度下降,吸收明显。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成骨活动显著,实验组骨缺损远近端及中间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爬行替代,对照组异体骨吸收明显,新骨形成很少。结论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效果良好,带血管自体骨在快速愈合的同时能促进大段同种异体骨的爬行替代过程,加快骨折愈合。此方法有望应用于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段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人工骨(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与同种异体松质骨在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骨与同种异体松质骨植骨的两组病例。两组病例在治疗时间、年龄、性别、病种、病灶部位、植骨量和随访时间等方面均匹配良好。通过随访影像学和临床情况,比较两组病例植骨术后的愈合速度和愈合率,分析人工骨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人工骨与同种异体骨的初步愈合率分别为100%和87.5%(P=0.246);人工骨与同种异体骨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9.1个月(3-12个月)和11.2个月(6—15个月)(P=0.718)。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P=0.592)、年龄(P=0.754)、病灶部位(P=0.671)、病种(P=0.250)和植骨量(P=0.798)均不是影响人工骨愈合的显著因素。人工骨组与同种异体骨组患者术后MSTS评分分别为平均28.5分(21~30分)和平均28.7分(26~30分)(P=0.869)。人工骨植入术后未见伤口感染、不愈合、排异反应等并发症。结论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材质人工骨用于肢体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重建,愈合效果良好,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可使患者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1.
深低温冷藏异体骨治疗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藏异体骨在骨肿瘤术后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植入深低温冷藏异体骨,术后随访观察机体对异体骨的免疫反应,植入骨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结果:58例均获得随访,其中,带关节软骨面的大块异体骨移植平均随访22.5个月,除1例外,其余未出现排异反应和感染。骨粒移植,平均随访21.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排异反应及感染。结论:深低温冷藏异体骨可以降低机体对异体骨的免疫反应,并可以获得与患的形态和大小相匹配的缺损骨组织,而且保留一定程度的关节功能,它不仅作为生物力学的支持结构,而且还同时具有诱导骨生成的作用。当异体骨移入宿主后,能逐步被血管化,进而爬行替代,一旦移植成功,它将成为永久植入物,并且有自身的塑形、再生和修复功能,这一点是除自体骨以外的所有替代物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及异体骨粉移植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对12例单房性骨囊肿在C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自体骨髓和异体骨粉。结果随访6~21个月,12例X线片示骨囊肿囊腔骨化,骨愈合满意,未见并发症。结论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单房性骨囊肿是一种简单、微创、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杜玉娟  刘巍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1):1048-1051
多项研究已证实骨唾液酸蛋白(BSP)与乳腺癌骨转移具有相关性,而目前研究的热点是BSP诱导乳腺癌骨转移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参与BSP基因表达调控的因子种类,这将为今后研究治疗骨转移相应靶向药物提供直接理论依据。同时将BSP与其他骨代谢指标如OPN、TRACP5b、NTx、PTHrP等联合检测可提高乳癌骨转移高风险人群筛选的精确性,并且这些因子可以作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骨肿瘤是起源于间充质细胞,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结构的一类良、恶性肿瘤的总称,骨肿瘤的发病率女性约为1.060/10万,男性约为1.112/10万,虽属少见的肿瘤类型,但对人体的危害大,特别是恶性肿瘤,目前疗效虽然提高,但仍不令人满意,发病趋势呈年轻,在骨科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1]。正常的骨代谢是骨生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主要有骨组织中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维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表现出各种骨疾病。骨生成和骨吸收异常伴随的生化指标及导致骨生成和骨吸收变化的相关因素均可作为骨肿瘤的生物标记。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检测骨肿瘤患者体内的生化指标变化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现在就骨组织生化指标在骨肿瘤患者诊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探讨他们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114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70例,28例加用内固定,1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结果除10例失随访外,10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3个月,平均8.2个月。伤口均I/甲愈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免疫、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x线和CT检查示: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闸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3个月时植骨愈合率65%,6个月为96.2%。结论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曩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肢体骨肿瘤及骨转移癌行瘤段切除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用5种方法30例骨肿瘤患者进行修复重建;(1)瘤段切除关节融合术;(2)瘤段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术;(3)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4)瘤段切除髓内针骨水泥重建术;(5)瘤灶切刮异体骨、骨水泥修复术。结果 30例骨肿瘤患者中,术后无瘤存活26例,死亡4例,其中2例局部复发而截肢。28例患者患肢功能按Ennekjng骨肿瘤外科治疗后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达83.4%。10例11侧骨转移癌患者术后疼痛消失8例9侧,占81.8%,减轻2例,占19.2%;术后存活3个月以上者9例,占90%;恢复日常活动者8例,占80%。结论 综合评估肢体肿瘤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行瘤段切除修复重建,可为患者保留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肢体;适度的外科手术对于提高骨转移癌患者终末期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肿瘤保肢中应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17例患者下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进行结构性修复。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6~34岁。骨缺损部位:股骨8例,胫骨9例。骨缺损范围12~25cm,平均16.6cm。采用自体腓骨15~28cm,平均18.3cm;异体骨11~24cm,平均16.1cm。自体腓骨干14例,腓骨近段3例,均携带监测皮岛;捆绑式复合移植3例,嵌套式14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0.2个月,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Mankin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76.47%。结论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淋巴瘤侵犯骨髓的骨髓活检病理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EB  Chen HS 《癌症》2005,24(11):1416-1420
淋巴瘤侵犯骨髓(lymphomabonemarrowinvolvement,LBMI)主要靠骨髓活检确诊。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蒺slymphoma,HL)、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蒺slymphoma,NHL)侵犯骨髓各有其不同病理特点。骨髓中瘤细胞的形态特点、分布方式及免疫表型多数与髓外部位一致,少数又可存在差别。本文比较了各型HL、B-NHL、T-NHL的骨髓侵犯病理学特点,并从形态学、免疫组化及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三方面对LBMI的骨髓活检诊断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