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查在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及诊断肝硬化方面的异同。方法 经统计学分析筛选出的评价肝纤维化意义最大的三项超声独立性判别指标作为超声综合指标 ,将血清透明质酸、人Ⅲ型前胶原、IV型胶原作为血清肝纤维化综合指标。以肝纤维化病理诊断为标准 ,采用判别分析 ,分别用超声及血清综合指标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 ,计算判断符合率 ,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及血清肝纤维化综合指标与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相近。超声评价中度肝纤维化的符合率高于血清 (P <0 .0 1) ,但两者在判断肝纤维化的总符合率及轻、重度纤维化的符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者诊断肝硬化的准确性相近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超声判断活动性肝硬化的符合率低于血清 ,而判断静止性肝硬化的符合率高于血清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超声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查在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诊断肝硬化方面各有优缺点 ,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病理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为标准,分析超声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单一及二者综合诊断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142例慢性乙型肝炎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组织活检,将其病理结果与治疗前超声检查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综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肝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肝弥漫性病变中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造影剂0.6ml,利用时间-强度分析软件检测34例肝弥漫性病变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肝血流动力学参数:肝动脉到达时间、肝动脉峰值时间、肝动脉峰值强度、肝静脉到达时间、肝静脉峰值时间、肝静脉峰值强度、肝动静脉渡越时间,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查对比并以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肝硬化组肝动静脉渡越时间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肝炎组肝动静脉渡越时间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动静脉渡越时间评价轻、中度肝纤维化的符合率高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查(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肝实质弥漫性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的联合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联合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以全面分析肝纤维化情况.方法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PCⅢ、LN.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含量从轻度慢肝到肝硬化各组变化显著,与正常对照及前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尤其在肝硬化时升高明显.但血清PCⅢ、LN含量在各检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P<0.01),中度与轻度慢肝组间差异显著(P<0.01),而重度与中度、肝硬化与重度慢肝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组血清LN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PCⅢ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重度慢肝组(P<0.05).结论 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HA、PCIII、LN水平能综合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III型前胶原(PCII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100例各种肝炎患者及120例健康者血清PCIII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PCIII差异.结果 血清PCIII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患者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3组患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测定血清PCIII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对于肝炎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声评价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指标筛选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并筛选诊断意义较大的超声指标。方法:采用多普勒招声检测225例慢性肝炎患者及51例正常人肝脏,脾脏,胆囊的二维声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共44项指标,并与病理论断结果对照,挑选出诊断意义大的超声指标。结果:分别有20项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分级,19项与肝纤维化分期显著性相关,其中,门静脉主干最大血流速度及胆囊壁平滑度是判断炎症程度意义的独立性判别指标;肝包膜及实质回声,胆囊壁厚度是判断肝纤维程度的的独立性判别指标。结论:超声可用于评价慢性肝炎肝脏炎症及纤维及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 62例肝硬化患者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肝功能指标,并进行Child Pugh分级和分析.结果 经相关分析和秩和检验,肝纤维化指标与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负相关(P<0.05~0.01),与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呈正相关(P<0.05~0.01),并随Child Pugh评分增加而递增(P<0.05~P<0.01).结论 肝纤维化检测与肝功能指标明确相关,综合多项无创性检查诊断肝纤维化是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血清“肝纤四项”检查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71-7371
目的分析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8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上述四项血清学指标在肝炎患者中均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100例各种肝炎患者及120例健康者血清PCⅢ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差异。结果血清PCⅢ水平在恹薯肝炎(中度)患者明显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3组患者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动态测定血清PCⅢ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痛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对于肝炎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血清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水平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分析Ⅳ-C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0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0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Ⅳ-C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Ⅳ-C水平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Ⅳ-C水平在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慢性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急性黄疸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动态测定血清Ⅳ-C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