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进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检查的177例纵隔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电视纵隔镜手术检查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 电视纵隔镜手术中无患者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77.4±9.6) min,平均出血量(37.2±6.7) mL,177例纵隔疾病患者均明确诊断,其中肺癌58例、肺结核36例、结节病34例、淋巴瘤20例。结论 电视纵隔镜可安全、准确的诊断纵隔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纵隔肿物诊断及肺癌分期中应用电视纵隔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纵隔肿物且经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T、MRI诊断、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电视纵隔镜诊断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纵隔肿物诊断及肺癌分期中应用电视纵隔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肿物诊断和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患者30例,其中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22例,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6例,联合颈部与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2例。结果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纵隔疑难疾病17例均获得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100%,高度怀疑或病理不明的13例患者已确诊为肺癌,切除标本未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作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诊断分期的常规方法,安全有效并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的96例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了电视纵隔镜检查进行活检,获取病理以明确诊断。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96例患者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腺癌27例,肺鳞癌26例,肺小细胞癌15例,恶性淋巴瘤14例,纵隔淋巴结结核8例,结节病4例,纵隔慢性淋巴结炎2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可作为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由于纵隔的特殊位置,纵隔疾病的诊断常较困难,尤其是中纵隔气管周围的肿大淋巴结或肿块,原因众多,不同的病因在治疗上差异很太,甚至相互矛盾,该部位较常见的病灶如淋巴瘤应放、化疗治疗,畸胎瘤或囊肿应手术治疗,结节病应服用皮质激素。淋巴结核则禁用激素而用抗痨治疗。传统的诊断治疗为根据影像学等检查,对诊断可能性较大的疾病进行试验性治疗,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误诊或误治,病情延误甚至恶化。纵隔镜是诊断纵隔疑难病的重要手段。我科启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共为21例常规方法无法明确诊断的纵隔肿物,进行了颈部纵隔镜丰术,本文结合临床资料,探讨颈部纵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hamberlain手术联合纵隔镜在不明原因的纵隔肿物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左前纵隔切开入路,对胸部CT等检查发现的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占位尤其是经颈部纵隔镜难以达到的第5、6组淋巴结进行活检术,其中3例同期行心包开窗术.结果 59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确诊率达100%.3例心包积液患者同期行心包开窗术效果良好.本组手术时间平均短于1 h,手术出血量少于50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4 d,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Chamberlain手术联合纵隔镜对于常规纵隔镜难以到达的第5、6组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的纵隔占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管癌拔脱术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05年10月-2006年6月应用电视纵隔镜为15例早期食管癌病人施行食管拔脱术和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胃镜证实为鳞癌,钡餐及CT检查证实无明显外侵,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所有病人均以电视纵隔镜游离食管后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结果 所有病人恢复良好。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d(平均2.5d),呼吸功能影响明显减轻,镇痛药用量减少。结论 电视纵隔镜在早期食管癌病人中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在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患者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术的60例患者,术前均高度怀疑肺癌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收集检查术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后病理结果:恶性52例,慢性淋巴结炎性改变8例,此8例行肺部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肺癌,鳞癌4例、腺癌3例、腺鳞癌1例,其中1例腺癌患者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分期,电视纵隔镜检查术以其术后病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且可直接获得病理标本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开展的53例电视纵隔镜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拟诊肺癌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53例患者,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发现21例有纵隔淋巴结转移,32例无转移,后者中的30例经开胸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余2例不是肺癌;51例肺癌患者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均获得准确的肺癌分期。所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纵隔镜是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俊岭  徐先全  王起奎  章恒  朱小东  陈海 《安徽医药》2015,36(12):1501-1503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肿物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因纵隔占位或肺部占位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拟诊断纵隔疾病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资料, 115例行颈部电视纵隔镜手术,11例行胸骨旁电视纵隔镜手术,在术中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122例患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为96.83%;恶性病变54例(42.86%),良性病变68例(53.97%);2例术前胸部CT考虑纵隔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不明,行食管镜及气管镜均未见明显异常;2例术前胸部CT考虑淋巴结肿大,术中病理未获明确诊断.良、恶性病例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视野好,清晰度高,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对于临床上难以确诊的纵隔疑难疾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应用电视纵隔镜技术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技术早期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电视纵隔镜技术进行早期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食管癌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电视纵隔镜技术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陈君冬 《安徽医药》2013,17(1):162-163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后综合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2年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遵医嘱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术前、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后采用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徐治东 《安徽医药》2013,17(1):157-158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后综合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2年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遵医嘱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术前、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后采用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总结电视胸腔镜诊断和治疗纵隔肿瘤的经验.回顾性分析23倒的资料,其中18例进行了纵隔瘤切除.包括纵隔囊肿7例.畸胎瘤5例.神经原肿瘤4例一胸腺瘤和纵隔脂肪瘤各1例;5例纵隔瘤经取材活捡.明确了病理诊断。手术病例获得了较好的近期手术效果。对手术适应证和操作要点进行了讨论.认为胸腔镜作为一砷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某些纵隔疾病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纵膈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0例早期上段食管癌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纵膈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全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配合手术。结果手术配合进行顺利,取得成功。结论新手术的开展,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认真配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纵隔镜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国江  熊汉鹏 《江西医药》2007,42(6):572-574
1959年,Carlens首次正式描述了纵隔镜术,其后又出现扩大的颈部纵隔镜术、胸骨旁纵隔镜术、电视纵隔镜术[1].我国的纵隔镜技术,无论在手术例数、手术种类还是在普及程度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价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两者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优势.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手术收治的肺癌患者48例,均行术前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以手术清扫淋巴结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 4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显示,11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排螺旋CT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准确率为89.58%;电视纵隔镜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0例,准确率为97.92%;电视纵隔镜诊断准确率优于多排螺旋CT( P<0.05).多排螺旋CT诊断性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94.59%,假阴性率为27.27%,假阳性率为5.41%,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0.00%和92.1 1%,约登指数为67.31%;电视纵隔镜诊断性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9.09%,假阳性率为0.00%,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00%和97.37%,约登指数为90.90%.结论 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均可以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但电视纵隔镜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诊治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纵隔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86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43例。微创组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是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微创组共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9.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具有微创、便捷、疗效好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提高纵隔型肺癌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经支气管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9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中心性肺癌14例,周围型肺癌11例,隐匿性肺癌4例。左上肺11例,左下肺2例,右上肺13例,右下肺3例。CT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CT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其中病灶中央坏死15例,不规则钙化5例;7例患者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者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1例,淋巴结坏死者5例。结论在纵隔型肺癌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可与纵隔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