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浓缩骨髓干细胞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为应用浓缩骨髓干细胞治疗骨不连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兔骨不连模型随机分为两组:A组干细胞组,B组内固定植骨术组。定期拍片测量骨折间隙宽度变化(8周、12周)、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两组术后8周、12周x线、组织病理均形成骨性连接,新骨形成、骨改建及骨髓成熟度指标相当,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自体浓缩的骨髓干细胞参与了骨不连的成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有望成为一种较好的骨不连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体浓缩骨髓干细胞复合人工骨微创治疗骨不连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有20例骨不连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骨不连合并部分骨缺损1~1.5cm者5例。术中抽取自体骨髓血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原理进行细胞分选,取得高浓度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用负压抽吸的方法复合人工骨和骨髓干细胞悬液约30min,经骨端穿刺器用磨钻磨削瘢痕硬化组织,并将复合人工骨微创植入骨折端。术后第一天,1、3、6个月及术后1、1.5年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浓缩的骨髓干细胞悬液显微镜下单核细胞计数达到10^5个/ml以上;所有患者穿刺点无感染及异常疼痛,以骨折线消失,患者完全负重,骨折部位无疼痛感为骨折愈合标准,骨折愈合18例,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应用自体浓缩骨髓干细胞复合的人工骨,经骨端穿刺器植入骨折端,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合并骨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股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观察股骨骨不连患者82例,其中股骨粗隆下骨不连17例,股骨干骨不连52例,股骨髁上骨不连13例。用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端。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7d、15d骨折端注射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自体红骨髓。结果X线片显示2个月60例骨折端周围有大量新生骨痂,5个月75例有连续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7.2±1.8)个月。结论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移植,改善骨折区成骨能力,是治疗股骨骨不连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和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从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选择性对9例四肢长骨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行经皮自体骨髓移植。结果 9例患者其中肱骨干2例,尺骨下1/3 1例,股骨干3例,胫骨中下1/3 3例行自体骨髓移植,术后每个月均拍摄X片,观察3~6个月以上骨折端有骨痂生长,并形成连续性外骨痂,骨折线模糊,局部无叩击痛,上肢持重,下肢弃拐负重均无痛为成功。7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78%。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管状骨骨不连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是治疗骨不连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自体MSCs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23例骨不连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术后每4周一次复查患肢X线片,随访9个月后比较患肢愈合情况和平均愈合时间。结果其中22例骨不连患者均观察到有新生骨痂的形成,最终达到骨性愈合。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成骨,结合冲击波的微动力学刺激,可以加速骨痂的形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  张平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3):64-64
骨折不愈合多数为骨折固定术后固定物失效或骨折端供血障碍所致,加强骨端稳定性,保护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诱导成骨是治疗的关键[1].我们自2001年2月-2004年12月,应用自体骨髓移植与记忆合金环抱型接骨器结合的方法,治疗骨不连2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骨不连是指骨折后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仍不能愈合的现象,是骨折后因各种原因造成骨折断端修复停止的生物学状态一骨愈合障碍,是困绕骨科医生的一大难题。据统计,约5—10%的骨折可因各种原因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现行的治疗方法有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人工合成替代物等,但由于同种异体移植易致排斥反应,人工合成替代物的植入可引起感染、假体松动及异物反应等并发症等问题和缺陷^[2],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自体移植手术治疗骨不连,治疗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因需切除骨折断端的坏死骨,翻新骨折断端,可造成肢体短缩,加大植骨量,增加自身骨移植给患造成的损伤。当代外科技术的发展趋势向于有限化、显微化、取代化。组织工程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组织取代的问题。所谓组织工程学是指“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正常的和病理的哺乳类动物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系,并且发展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来恢复、维持或提高组织的功能”^[3]。目前各种非手术疗法较多,成功率却不高。随着对骨髓组织和骨髓移植术研究的进—步发展,国外学应用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种可以在某些领域替代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哲敏  张延祠  张国磊  刘建宁 《河北医药》2013,35(11):1617-16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为临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36只,制作骨不连模型,将所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1∶1骨髓组;B组:1∶2骨髓组;C组:1∶4骨髓组。定期进行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骨痂质量。结果术后2、4、8周X线摄片、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A、B、C组依次增高。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可以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及质量。骨折愈合的速度及质量与移植骨髓的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10.
王立涛  王辉等 《河北医药》2000,22(12):894-895
目的 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1996年3月-2000年6月,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患者56例。采用抽取自身红骨髓,在X线透视下用一枚骨穿针刺入骨不连部位注射,术后加压包扎并选用合适的固定材料,每月1次,共需2-3次。结果 56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4个月-2个月,平均2.8年。骨折愈合53例。X线示;骨折线消失,有欠量连续骨痂形成,未愈合3例。结论 自体骨髓移植在骨不连部位有成骨作用,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结合红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局麻下自髂骨抽取自体红骨髓约10~15ml,在X线透视下进行严格的骨髓移植操作,同时配合ESWT治疗19例骨不连患者,与单纯ESWT治疗组2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髓移植后随访1年,有16例长骨骨不连患者获得愈合,骨折愈合率84,2%,略高于单纯ESWT组;联合治疗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13周,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自体骨髓移植后成骨作用明显;采用ESWT结合红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方法简单、有效,不失为骨不连非手术疗法中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在髓芯减压植骨的基础上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41例ARCO分期为Ⅰ、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1~29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除2例进展为ARCO分期Ⅲ期外,其余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6±7.12)分提高到术后的(79.54+8.69)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坏死区有新生骨小梁通过.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骨坏死修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优化及定向分化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钧  黄坚  苗宗宁  惠国桢 《江苏医药》2006,32(1):37-39,T0001
目的 通过改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的体外培养和定向诱导为神经细胞的方法,以获得纯化hBMSCs以及阳性率更高的神经细胞。方法 采用Percoll-Paque液(1.073g/m1)分离hBMSCs,Mensen Cult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化率。至P3代加入特定组合诱导剂进行定向诱导分化,观察h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Mensen Cult培养hBMSCs的扩增速度快,纯化率高;在加入特定诱导剂后细胞出现胞体收缩、突起伸出等神经细胞的形态改变,NSE、NF、GFAP均有不同程度阳性率。结论 Mensen Cult是一种较为优秀的hBMSCs体外培养基,而且我们使用的诱导配方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兔实验性自体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治疗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从5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并进行传代,第34代细胞用于实验。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BMSCs干预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和BMSCs干预组建立EAU模型。造模成功后将0.1 ml细胞数为2×106/ml的BMSCs悬液经双眼玻璃体腔注射给BMSCs干预组。模型对照组经双眼玻璃体腔注射0.1 ml磷酸盐缓冲液。比较3组新西兰大白兔的眼部表现、组织病理学分级和血清/房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培养的细胞呈梭形生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05(+),CD34和CD45(-)。正常对照组眼前节、眼底表现、B超及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未见异常。BMSCs干预组眼前节炎症反应评分及组织病理学分级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血清/房水中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干预组血清/房水中TNF-α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对兔EAU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房水中炎性因子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移植富集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异体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富集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异体腓骨+部分纯化制品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植人股骨头减压区,治疗FicatⅠ、Ⅱ、Ⅲ期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50例(86髋)采用该治疗方法。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10年,平均54个月。其中45例(80髋)FicatⅠ、Ⅱ期患髋无明显疼痛及功能受限,CT显示形成密度较高的新骨,病变范围及程度无发展。在5例(6髋)FicatⅢ期病例,其中2例无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病变无进展,3例因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富集自体骨髓干细胞+异体骨+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增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负重区软骨下骨机械支撑力和成骨能力,以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达到促进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区域进行修复与重建目的,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提供了另一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5%D-半乳糖(0.25ml/10g)连续8周皮下注射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并于模型建成后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检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衰老相关指标:小鼠体重,免疫器官重量,肝组织、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全血GSH—Px活力的变化,全面考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抗衰老作用。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对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肝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的升高,提高肝和血清SOD、全血GSH—Px的活力,并对抗小鼠体重、胸腺及脾脏指数下降。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改善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衰老相关指标,提示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体外诱导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坚  金钧  惠国桢 《江苏医药》2003,29(11):816-817,I002
目的 动态观察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时程变化。方法 采用Percoll-Paque液(1.073g/ml)分离BMSCs体外扩增培养后,加入丁羟茴醚 二甲基亚砜诱导其分化为神经细胞,分别于1、2、3、4h后光镜下观察形态变化及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 BMSCs在加入诱导剂后1h出现胞体收缩,突起伸出,有不同程度NSE、NF、GFAP表达,3h后汰高峰。结论 丁羟茼醚 二甲基亚砜在一定时间内是一种较好的体外诱导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