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联合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宫颈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放疗(6 MV-X线,总剂量为45~50 Gy),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6 MV-X线,总剂量为45~50 Gy),所有患者同时联合应用TP方案进行化疗4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5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调强放疗和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3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TP化疗方案,治疗组实施调强放疗+T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1、3年内的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3年局部控制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应用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可有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前和术后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96例Ⅱa~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TP方案化疗并同期放疗DT46Gy,术后1个月手术,两组术后行TP方案化疗并同期放疗DT46Gy。结果3年PFS术前同期放化疗组为73.8%和术后57.1%(P=0.121)。3年OS比较,术前同期放化疗组为78.6%和64.3%(P=0.152)。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PFS和OS优于术后放化疗组,虽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行盆腔调强放疗近期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ⅠB~Ⅱ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行放射治疗的患者52例,其中IMRT组有23例;常规组29例。放疗期间同步化疗5-FU 0.75g小泵持续D1~5;紫杉醇135mg/m2 D1;奈达铂30mg/m2 D2~3,化疗结束后即开始行局部放疗。结果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52例患者总的3年无病生存率84.6%,其中调强组和常规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3和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调强组显著低于常规组。骨髓抑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23例调强组有2例转移为腰椎骨转移和肺转移。29例常规组6例转移分别为腹膜转移、肝转移、骨转移和3例野内复发。结论尽管骨髓抑制未能显示统计学差异,但调强组比常规组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升高,且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调强组显著低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术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补充放疗,常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术中发现无法切除的转移淋巴结或术后盆腔或腹主动脉旁出现复发转移淋巴结,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放疗,由于危及器官对放疗剂量的限制,使普通放疗很难达到根治效果,更多时候是姑息放疗。随着适形调强放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笔者所在医院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淋巴结的根治性放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鼻咽癌同期调强放化疗的优化方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35例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分成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组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同期化疗采用DDP40mgd1~3+5-Fu1.0d1~4,4周为1个周期;同期增敏化疗DDP30mgqw,放疗后辅助化疗DDP40mgd1、8、15+紫杉醇90mgd1、8、15,休息1周继续。均行调强放疗,PGTV和CTV的中位剂量分别是70.6Gy和61.6Gy。临床检查结合CT用于近期疗效评价。CTC3.0评分标准评价急性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随访期4~32个月,中位随访期是18个月,随访率100%。局部控制率98.2%。患者出现的口干、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和体重下降均不影响治疗完成。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是化疗不能按计划进行的主要原因。放疗结束时14例完全缓解(CR),同期放化疗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各有8例和6例;21例部分缓解(PR),同期放化疗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各有17例和4例。结论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是限制同期调强放化疗按计划进行的主要因素。不含5-Fu的同期增敏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方案更能被患者接受,有可能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8.
《临床医药实践》2015,(8):563-566
目的:探讨同期调强放化疗和同期普通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同期调强放化疗组和同期普通放化疗组,各39例。A组:IMRT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照射治疗计划靶区(PTV)46.8 Gy,每次1.80 Gy,盆腔淋巴结转移PGTVnd 59.8Gy,每次2.30 Gy,每周5次,共26次,使95%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95%~98%PTV接受处方剂量。腔内放疗采用192Ir后装机治疗,A点剂量每次6 Gy,每周1~2次,总剂量30 Gy,共5次,共2~3周。B组:普通放疗采用6MV-X外照射,盆腔大野总剂量30 Gy(每次2 Gy,每周5次,共15次),后改四野总剂量20 Gy(每次2 Gy,每周5次,共10次)。当盆腔大野照射20 Gy后即开始同期采用192Ir后装机行腔内放疗,A点剂量每次6 Gy,每周1~2次,总剂量36~42 Gy,照射6~7次,共3.5周,腔内照射当天不作体外照射。转移淋巴结区域采用体外小野补量放疗16 Gy。化疗在放疗开始后1周内单药顺铂40 mg/m2,每周1次,连用6次。结果:同期调强放化疗组和同期普通放化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毒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放射性直肠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7,P=0.002);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7.44%和94.87%,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0%和97.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调强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明显减轻,但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单药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增敏作用及副作用。方法对53例IIB~III期宫颈鳞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选择紫杉醇或顺铂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近期疗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期不良反应:Ⅱ度以上恶心、呕吐:顺铂组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明显高于紫杉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明显高于紫杉醇组。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同步紫杉醇单药周方案安全有效,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四野箱式放疗(4F-CRT)、调强放疗(IMRT)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剂量学优缺点。方法选取存在高危因素宫颈癌术后患者50例,放疗前进行CT扫描并进行靶区勾画,每位患者分别进行4F、IMRT两套计划,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通过DVH图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对计划靶体积(PTV)及正常器官剂量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计划靶体积(PTV)调强的靶区覆盖要优于四野放疗(P<0.05),但两种治疗技术均可提供满意的剂量覆盖,在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小肠的受照射体积及平均剂量调强均低于4F(P<0.05)。结论对于计划靶体积(PTV),两种计划均有较好的覆盖,而IMRT较4F可获得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更有利于直肠、乙状结肠、小肠及膀胱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实验组行调强放疗(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疗效及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放疗总缓解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P〈0.05)。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2%,33.3%,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O.0%,对照组为1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常规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照射剂量分布及其血液毒性.方法 宫颈癌术后患者19例,10例行VMAT (A组),9例行IMRT(B组);比较两组盆腔骨髓(PBM)及其亚区接受5、10、20、30、40 Gy后受照体积和血液毒性变化.结果 采用30、40 Gy照射,A组PBM及亚区的受照体积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3级血液毒性发生率相仿(P>0.05),且均未发生4级血液毒性反应.结论 两种放疗方法的血液毒性相仿;但与IMRT相比,VMAT可降低PBM及其亚区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盆腔放疗患者采用调强放疗技术(IMRT)时膀胱充盈状态、垫有孔泡沫板(belly-board)及手术对盆腔内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方法30例Ⅱ/Ⅲ期术前或术后的直肠癌患者分为三组:(1)术前患者俯卧位垫belly-board;(2)术后患者俯卧位垫belly-board;(3)术后患者俯卧位未垫belly-board。三组患者均在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分别进行CT模拟定位,由此获得60例次定位数据,并按卫生部直肠癌诊治规范进行直肠癌盆腔放疗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50Gy。结果在膀胱充盈与排空的对比分析中,无论是否垫有belly-board,膀胱充盈组小肠平均剂量、V10、V20、V30、V40及结肠V10均显著低于膀胱排空组,在垫板状态下膀胱充盈组的结肠平均剂量、V20、V30也显著低于膀胱排空组;在是否垫有belly-board分析中,无论膀胱是否充盈,垫板组的小肠平均剂量、V10、V20及结肠平均剂量、V10、V20均要低于未垫板组,在膀胱充盈状态下垫板组的结肠V30也低于未垫板组;在是否手术的对比分析中,术后组小肠V10、V20及结肠平均剂量、V10、V20均要高于未手术组。结论放疗时垫有belly-board及使膀胱充盈可有效地减少盆腔内肠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同时对于术后患者,因其肠受照平均剂量及体积的增加,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其不必要的受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BIP方案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7例患者实施调强放疗,同时接受至少1个疗程BIP方案化疗;放疗应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设立5-9个共面照射野,肿瘤剂量45.0~58.8Gv,BIP方案:博来霉素15mg,d1~d3,异环磷酰胺,总量5~6g/m2,dl~d5,顺铂50~60mg/m2,dl。其中8例接受广泛性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于双侧髂总淋巴结近端残端、髂外、股深及闭孑L淋巴结远端残端、阴道残端共9个位点放置银夹标记,以便术后清晰识别这些重要解剖结构.准确勾画肿瘤靶区。平均随访时间为(8.82+2.56)个月。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为100%,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中银夹标记法有利于肿瘤靶区的准确勾画。结论调强放疗联合BIP方案化疗疗效可靠。银夹标记盆腔内重要位点将有利于提高肿瘤靶区勾画的精确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89例,分为同步放化疗组99例,单放疗组9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88.88%,单放疗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临床效果显著,二者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有疗效互补、效应相加之功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程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7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35例行IMRT治疗,对照组35例行常规体外全盆照射.对比两组的肿瘤消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MRT组治愈率及远期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较常规体外照射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5例高危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73)。两组患者均给予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单纯放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同步放化疗。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71% vs 51.92%,χ2=8.364,P<0.05);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放射性损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有助于提高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通过完善切合实际的临床质控制度、成立科主任为首的质量控制小组、建立调强适形放疗精度验证和剂量验证队伍、加强适形放疗流程的环节管理、制订单病种肿瘤调强适形放疗的规范、重视放射治疗设备和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的质量控制以及加强放射治疗员工培训等工作开展质量控制。结果发展成为拥有三台进口加速器的地级市放疗中心,近1万张胶片精度验证,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为(1.8±0.6)mm,胸部肿瘤摆位误差为(2.4±0.8)mm,腹部肿瘤的摆位误差为(2.6±0.9)mm,剂量验证的首次通过率为98.0%,二次剂量验证通过率近100%,单病种放疗疗效达到国内大型放疗中心同等水平。结论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中进行精度验证和剂量验证、加强环节管理、重视放射治疗设备和物理技术等的全面质量控制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