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25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正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162-1164
<正>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是药品安全监管、促进公众合理用药、保护公共用药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为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保障我院用药安全、避免ADR的发生,现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825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潘丽  曹芳 《淮海医药》2015,(3):285-286
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在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药物的同时紧密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各方面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同样的不良反应在不同患者身上再次发生。为此,笔者对我院2012-2014年所发生、上报的246例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了解患者用药后药品  相似文献   

3.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的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确保医院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本文对2008年我院收集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上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临床、药学、护理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实行药品ADR监测报告制度是加强上市后药品安全再评价,降低药品使用风险,保证人民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有效减少药害发生的重要监督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明山 《安徽医药》2009,13(11):1424-1425
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关系用药安全有效极为重要的环节。合理使用药物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各种变化,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ADR,防止同样的ADR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患者身上再次发生。为此,对我院2004-2006年317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静芸芸 《齐鲁药事》2010,29(12):754-755
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监测工作是上市后药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助于避免发生群体性药害事件、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近年来,我国ADR监测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作为县级监测站,由于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不健全,在履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培训、分析评价职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宋飚  张力  秦庆寅 《贵州医药》2009,33(12):1092-1094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ADR的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的重要措施。我院2006年以来开始ADR监测,  相似文献   

8.
医院是开展ADR监测工作的基层单位 ,大多数医院的临床药学室承担着ADR监测工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是ADR监测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因而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开展药品安全性评价 ,有效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促进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1 临床药师开展ADR监测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药品具有两重性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也会对机体产生或多或少的危害 ,许多ADR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发生的 ,这些ADR有的是由于药品的自身因素 ,有…  相似文献   

9.
2007年汕头市11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莫姿丽  黄诺嘉 《今日药学》2008,18(4):43-45,40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7年在线收集到的110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104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共有357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心脑血管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制剂、抗肿瘤药。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等全身症状。严重ADR有36例(占3.26%)。结论应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危害性的认识,重视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特别是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和上市后再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病例报告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3年度监测上报的药品不良进行分析。结果在2013年167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静脉给抗菌药物为主、其次是营养类药物、中成药、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结论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用药监护,减少ADR对患者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制定新年度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6年度所发生的244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中40~6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中药针剂领先;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近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区别,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628例ADR监测报告,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筛选、统计和比较,对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级别、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近两年引起ADR最多的仍是抗生素类,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的比例大幅提高;严重的、新的ADR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分布趋于30至39岁,且老年患者仍然占有很高比例;ADR发生的部位仍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尤其对抗生素及注射用药应予高度重视,对新的、严重的ADR应及时上报,把药品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上报的26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264份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18大类129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器官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引发ADR最多的药品是头孢菌素,老年人用药问题值得注意。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所收集的20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占主导地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药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探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87例神经系统ADR按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药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神经系统ADR占我院ADR总例数的36.03%,共涉及14类药品,包括抗感染用药,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及解热镇痛药等。结论警惕药品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减少神经系统ADR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37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37.63%,中药注射剂占14.52%;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88.9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3.12%,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占15.38%;ADR多发于0~10岁婴幼儿、儿童人群。结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李秀荣  王鲁平  杨辉 《中国药事》2008,22(5):437-438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2007年我院收集到的8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88例临床病例报告中涉及药品45种,其中抗感染药25种,58例次,占65.91%.大于60岁的老人发生不良反应最多,占29.55%.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临床应重视ADR的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霞 《黑龙江医药》2008,21(3):86-87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静脉注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共46例静脉注射药品ADR报告作分析。结果:ADR发生年龄分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10岁以下的儿童共占58.70%,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71.74%,均列首位;ADR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列首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我院5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闫素英  程红勤  曾艳  陈莲珍 《中国药房》2005,16(18):1412-14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收集到的55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第2位;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占55.83%;ADR发生率最高的是克林霉素注射剂;报告来源于药师的占63.91%。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180例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大于女性患者;而>66岁患者发生ADR略多于其他年龄段;涉及药品中,中药制剂、抗微生物药物、心血管药物的ADR发生率较高;ADR的临床表现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1.11%,神经系统次之。结论应重视新药的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