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指成年后由于椎间盘与小关节等不对称性退变引起的椎体侧方滑移、旋转以及半脱位,形成冠状面Cobb′s角>10°的脊柱畸形[1]。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定义为冠状面Cobb′s角>90°、凸侧Bending位X线片矫正率<30%[2]。成人退行性僵硬性脊柱侧凸无明确的定义且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大多为僵硬的,本文中以重度僵硬性脊柱侧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柔韧性差、畸形矫正困难、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容易发生失代偿及矫正度数丢失、内固定容易松动、断裂等问题,仅靠器械矫形固定,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2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评价颅盆环牵引-脊柱后路矫形术治疗颈胸段脊柱侧凸畸形的疗效。15例颈胸段脊柱侧凸患者,入院后均行颅盆环牵引,经牵引脊柱侧凸部分改善后二期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前后分别测量患者颈胸段脊柱侧弯Cobb角、身高及顶椎偏移距离,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15例患者均行颅盆环牵引术,术后持续牵引,二期行脊柱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由手术前的平均(85.9±10.4)?? 矫正至平均(25.2±10.3)??,矫正率73.3%;身高由牵引前平均135.7±15.4 cm增高至平均146.7±10.4 cm,顶椎偏移距离由术前的平均10.7±3.4 cm显著降低至平均3.7±1.4 cm(P<0.05);患者脊柱冠状面失平衡明显改善;身体外观、行走姿势及心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年(1.5~4.0年),无内固定物断裂失效,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通过颅盆环牵引-脊柱后路矫形术可以有效治疗颈胸段脊柱侧凸畸形,纠正患者冠状面失平衡,改善患者外观。其中颅盆环牵引术通过逐步调整牵引高度来减小脊柱侧凸畸形的程度,降低了二期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手术难度及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及术后观察重点。方法经悬吊牵引后,原发弯残留畸形即僵硬度量80%者属僵硬型脊柱侧凸。对患者进行了三期复合手术治疗,并据不同手术进行了不同的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治疗结果满意,未发生任何重大并发症。结论三期复合手术是符合僵硬型脊柱侧凸特点的有效矫正和理想疗法。严密的围术期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幼儿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12例,手术时年龄2.5~8岁,平均5.4岁,术前侧凸Cobb角57.5°(40°~78°),后凸Cobb角42°(27°~56°)。结果通过5个月~36个月随访,术后侧凸Cobb角为15.4°,平均矫正率为73.2%,后凸Cobb角为13.1°,平均矫正率为68.8%,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术中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凸保存了脊柱的生长能力和运动节段,效果满意,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鲍瑞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31-3732
目的评价Milwaukee支具治疗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方法选取1989—2011年保守治疗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81例(cobb角小于或等于40°),年龄11~16岁,平均13岁。55例配带Milwaukee支具治疗(支具组),26例临床观察(观察组)。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5 d(3~9 d)。支具组49例畸形及临床观察组16例畸形获满意矫正(χ2=8.45,P<0.01)。结论 Milwaukee支具治疗可使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在早期获得充分矫正。  相似文献   

7.
我院对脊柱侧弯畸形应用Harrington和Lugue器机械手术治疗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例,女2例,年龄14~20岁,均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脊柱侧凸畸形,脊柱侧凸角度应用Cobb法测量,主弯在胸腰段。3例均有“刀”背畸形,侧凸Cobb角为55°一例,60°一例,66°一例,术后6月~2年内侧凸矫正率为50~60%,术后外观“刀”背畸形明显改善。哈氏棒断裂1例,2例已参加工作,一例能从事一般劳动。 1.2 术前准备:检查身高、坐高及两肩是否平,骨盆是否平。X线片检查常规全脊柱前后位、侧位及悬吊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术(PVCR)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研究2004—2009年收治的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2例,年龄37~56岁,平均42.4岁;后凸Cobb角59°~95°,平均62.9°;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5例,其中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例;12例均伴有较重的胸腰背部疼痛。手术方式均为一期PVCR,手术前、后分别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及进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随访8~37个月,平均25.3个月。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发生,手术时间3.5~9.0 h,平均5.5 h;术中出血量720~5 320 mL,平均2 410 mL;术后随访脊柱后凸Cobb角-1°~32°,平均8.9°,平均矫正度数为54°,平均矫正率为85.9%。术后有神经功能障碍者1例,Frankel分级D级,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0%(4/5)。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2/12),包括脑脊液漏1例和表层伤口感染1例。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1/12),表现为内固定植入物松动,其余患者X射线片可见原截骨平面均已发生骨性融合,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一期PVCR是一种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但技术要求高,谨慎使用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脊柱侧凸( 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成熟以后由于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原发性脊柱侧凸,侧凸冠状面上Cobb角>10°[1-2],DS不仅包括脊柱在冠状面上的侧凸、矢状面的节段性失稳及滑脱,还包括水平面的椎体旋转,因此是脊柱的一种三维畸形,其复杂程度甚至高于特发性脊柱侧凸。因其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且常见于腰椎及下胸椎,故又被称为老年性腰椎侧凸。据统计我院就诊的50岁以上腰痛患者中, DS的发病率可达到15%,其引起的腰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许多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最终选择了手术治疗。 DS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为重建脊柱的平衡、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DS的手术治疗中,矢状面平衡的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循证医学证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与成人脊柱畸形术后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3-4]。  相似文献   

10.
僵硬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马如龙,朱晓松,李世和,张华,李国荣僵硬型特发性脊柱侧凸,一期手术矫正难度大、矫正率低、并发症多。作者对该患者采用二期手术治疗,平均矫正率达58.2%,无并发症,明显优于一期手术。我科近10年来治疗僵硬型特发性脊柱侧凸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手术时年龄4~15岁,平均9.6岁.其中胸椎6例、腰椎8例.均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及矫形固定融合术.结果 手术时间3.0~7.5h,平均5.0h;术中出血量500-2 000ml,平均1 085ml,平均输血量800ml;固定节段2~8个椎体,平均4.6个椎体.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48.450矫正至15.25.,平均矫正率68.52%;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48.27°矫正至15.32°,平均矫正率68.26%;终末随访时冠状面C0bb角平均19.47°,丢失4.22°,矢状面Cobb角平均15.67°,无明显丢失.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手术适应证为由胸椎或胸腰段半椎体畸形所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颅盆环牵引软组织松解加脊柱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盆牵引软组织松解加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36例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行颅盆环牵引,牵引过程中行凹侧软组织松解-胸廓成形术,经牵引脊柱畸形得到较理想矫正后行脊柱后路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脊柱侧弯Cobb's角及身高,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脊柱侧弯Cobb,s角由手术前的(95.9±28.4)°矫正至(35.2±12.3)°,矫正率63.3%;身高由手术前的132.7±15.4 cm增高至146.7±15.4 em,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身体外形、行走姿势得到明显的改善,脊柱额状面失平衡得到明显的纠正.本组病例无脊髓神经损伤及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经颅盆环牵引凹侧软组织松解-胸廓成形术加后路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简化操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整体观”指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脊柱X线片患者28例,治疗前均测量脊柱的Cobb角,Cobb角在10°~40°,以10°为一个区组,分为三组,其中10°≤Cobb角<20°者15例为A组,20°≤Cobb角<30°者8例为B组,30°≤Cobb角<40°者5例为C组,选择胸椎或腰椎治疗后变化最大的Cobb角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三组中优3例,良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14%,其中A组总有效率为86.67%,B组总有效率为87.50%;C组总有效率为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7,P=0.361)。结论 “整体观”指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Cobb角在10°~40°的患者,不论角度大小,均能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2例重度脊柱角状后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来进行治疗,且完成了为期1-3年的随访,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脊柱出现了明显缩短的情况,其矢状面的Cobb角也得到了适当的纠正,其纠正率为74.6%,患者的躯干矢状偏移矫正率为75.38%。所有患者的骨质愈合情况相对较好,且未出现脊髓损伤以及矫正度丢失的情况。结论在对重度脊柱角状后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在对重度脊柱角状后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22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统计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部疼痛完全或明显缓解,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后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改善明显。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前的Cobb角平均为(34.21±10.39)°;,手术后为(2.91±2.68)°;,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矫正成功率为87%;术后半个月的平均矫正丢失率为5.1%;术后两个月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者断裂情况, Frankel分级得到改善;手术中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有1例患者手术中出现硬膜撕裂,手术中采用0号丝线直接缝合。结论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后凸Cobb角度,提高畸形矫正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内固定物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总结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内固定、矫形术治疗胸腰椎半椎体引起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28例胸腰椎半椎体引起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经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矫形术,并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随访1242个月。结果患儿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242个月。结果患儿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26 h。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无钉棒移位断裂等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双下肢酸沉麻木,给予脱水剂26 h。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无钉棒移位断裂等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双下肢酸沉麻木,给予脱水剂23 d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术后侧凸畸形矫正至Cobb角平均15.5°,后凸畸形矫正至Cobb角平均10.8°。住院133 d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术后侧凸畸形矫正至Cobb角平均15.5°,后凸畸形矫正至Cobb角平均10.8°。住院1319 d,平均住院15.3 d。X线摄片检查28例均获坚强融合,矫正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脊柱柔韧性训练、牵引护理、肺功能训练及各项准备,术后保持正确体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不稳定的情况、观察并记录脊髓神经功能变化、注意切口及引流情况、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及支具的正确佩戴,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对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3月-2021年1月诊治的50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依据术前影像资料行PSO,干预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PSO,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下床活动所需时间、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指标。结果:术后5个月,干预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5个月脊柱形态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PSO治疗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可有效提升手术矫形效果,减少手术时间,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脊柱形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头盆环缓慢牵引的作用,将难以治疗的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变成容易治疗的轻中度脊柱侧凸,再根据具体情况,行矫形加内固定术。方法以髂前上棘上2~4cm为进针点,以髂后上棘稍偏内约0.5cm为出针点,在骨盆上穿2根4mm的骨园针,连接盆环,用4根螺丝钉将头环固定在颅骨板外层,接上4条力柱作为支撑棍,平均每天撑高0.2~0.3cm。结果通过30~65d的缓慢牵引,43例重度大龄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除1例神经纤维瘤病牵引无明显效果外,其余42例均增高4~9cm,平均每例增高6.1cm,脊柱畸形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头盆环持续缓慢地撑开牵引,既可避免脊髓不可逆损伤,又能取得单纯内固定矫形所无法取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多发半椎体畸形并腰骶部畸形在临床上少见,其治疗更是一个难点.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1岁,发现脊柱畸形10余年.查体:脊柱左侧凸畸形,胸腰段可见骨性包块突出,弯腰时包块更明显,左髂骨高出右侧约1厘米,双侧反射对称,无异常,皮肤感觉正常,双下肢等长,活动不受限,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L2左侧半椎体畸形,L5蝴蝶椎,L5右侧横突畸形,且与髂骨形成关节,Risser征4级,脊柱侧凸Cobb角62°,左侧髂骨稍高,约0.8cm.头颈胸腰MRI未见脊髓异常,术前常规左右侧屈位片,系统彩超排除其他系统畸形.诊断为L2半椎体,L5蝴蝶椎,S1发育不良.行后路半椎体切除,T11~L4节段固定,保留部分侧凸畸形,术后恢复好.术前X片及三维CT(见图1a、d);术后复查畸形得到固定并矫正(见图1C、D),复查矫正角度无丢失(见图1E、F、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