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吴彬  高伟  崔巍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217-2219
白内障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更完美的视功能以及更少的并发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硬核白内障一直是白内障手术中难度大的一种。新的研究发现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本文就硬核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演变过程、微切口人工晶状体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分析各种手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4例(587眼)硬核白内障表麻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结果术后第l天视力〉10.05者562眼(95.74%),≥0.3者536眼(91.31%)。术后第7天视力≥0.05者585眼,脱盲率99.66%;≥0.3者558眼,脱残率95.06%。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硬核白内障安全性高、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张慧  崔巍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856-858
硬核白内障由于其临床特点,手术难度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一直困扰着临床眼科工作者。近年来,随着手术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更新,硬核白内障的治愈率显著提高。而对于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我们对硬核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散光程度、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比较χ2=16.3137、14.5388、18.5152、8.8221;术后角膜散光及眼压的比较t=4.4822、4.7358;研究组总并发症率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χ2=3.966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及散光情况,但其对眼角膜上皮细胞造成的伤害大,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巩膜隧道亚大切口除Ⅳ级和Ⅴ级核白内障。方法 对155例(160眼)老年性,并发性白内障用巩膜隧道亚大切口除硬核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裸视视力术后第一天为0.1-0.6。平均0.3,≥0.368眼,占42.5%。术后1周平均视力为0.6(0.3-1.0),其中≥0.5121眼,占75.6%。结论 巩膜隧道亚大切口除硬核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适合在基会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CP)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80例(92只眼)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均实施CP手术,随访6个月,分析术后不同时期视力和屈光情况,角膜内皮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前所有患者的视力均<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视力均>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在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以及球镜和散光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均显著少于术前,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在内皮细胞的密度及密度减少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在术中有6只眼发生后囊破裂,发生率为6.52%,未发生玻璃体外溢;有2只眼的部分晶状体核发生脱落至玻璃体腔,发生率为2.17%;有5只眼的睫状沟需固定人工晶状体,发生率为5.43%。手术后1周有8只眼发生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70%。手术后1至3个月有1只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CP术式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贫困地区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336例(336只眼)Ⅳ级以上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天、3天视力在0.5以上分别为240只眼(71.4%)、265只眼(78.8%)。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治疗Ⅳ级以上核白内障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散光小,并且视力恢复快,费用低。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或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是目前我国主要致盲眼病。超声乳化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少及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其设备及耗材较为昂贵、手术价格高、技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而且对硬核的处理有一定局限性,因而在基层医院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目前尚难以推广。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在行手法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时,对其中285例(285眼)Ⅳ、V级硬核自内障采用品状体调位钩劈核,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13例113只眼随机分为whitestar组、STORZ组和改良ECCE组,分别进行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38只眼)、普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38只眼)和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7只眼),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手术时的核处理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炎症反应、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术后视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whitestar组、STORZ组和改良ECCE组手术时间分别(13.14±4.15)min、(16.14±5.25)min、(11.85±3.24)min,P<0.001;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炎症反应以STORZ组最明显(P<0.05);术后1周内皮细胞丢失率,普通超生乳化组(15.12%)明显高于改良ECCE组(6.72%)(P<0.05);术后视力早期差别明显(P<0.005).结论 改良ECCE具有安全、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白内障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138例(138眼)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其年龄、眼部外伤情况及术前炎症反应,选择不同时间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术或二期植入术。结果 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一期植入73眼(66.36%),二期植入16眼(57.14%);矫正视力≥1.0者,一期植入32眼(29.09%),二期植入7眼(25.0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眼部条件较好无明显葡萄膜反应者,应采取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术,若外伤严重且葡萄膜反应明显及婴幼儿应采取二期植入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硬核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劈核技术的效果。方法对48例(56眼)Ⅳ级和V级硬核白内障,用超声乳化术中先将核劈开分为两块后娩出。切口预置缝线1针,用超声乳化仪配备的注吸系统清除皮质,拆除预置缝线,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周视力≥0.5者36眼(64.28%),≥0.8者21眼(37.50%)。角膜水肿较轻,无后囊破裂。结论应用普及型超声乳化仪将Ⅳ和Ⅴ级硬核分成两块后经小切口娩出,乳化时间短,不过多使用能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水平手法劈核治疗老年性硬核白内障摘出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9例(89眼)老年性白内障摘出手术,核硬度Ⅲ级至Ⅳ级行水平手法劈核,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内观察视力、角膜散光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周视力≥0.5者63眼(70.78%),0.8—1.0者18眼(20.22%)。角膜平均散光度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眼出现后囊破裂(3.37%),无术后感染或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水平手法劈核用于硬核白内障摘出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前房内碎核和扩大切口娩核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Ⅳ~Ⅴ级硬核白内障216例(247眼)行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其中165眼采用扩大切口娩核,82眼采用前房内碎核,术后1d、1周、1个月检查视力,观察术后并发症,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扩大切口娩核的有2眼(1.21%)发生后囊破裂,前房内碎核的有5眼(6.10%)发生;术后1d视力扩大切口娩核组优于前房内碎核组,而术后1周和1个月视力两组没有显著差别;术后1d前房内碎核组角膜内皮水肿的发生率和程度高于扩大切口娩核组,术后1周和1个月没有明显差别;术后1个月前房内碎核组的散光低于扩大切口组。结论硬核自内障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扩大切口娩核可以减少手术近期并发症,前房内碎核需要熟练后才能显现小切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囊袋内手法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袋内的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117例(159眼),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54.1%,术后散光度数为(2.00±0.75)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327±231)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00%;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86.2%,术后散光度数为(1.50±0.75)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71±253)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64%;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91.2%,术后散光度数为(1.25±0.5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67±239)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75%;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92.5%,术后散光度数为(1.00±0.5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57±242)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0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Ⅳ-Ⅴ级硬核性白内障应用囊袋内手法劈核术,不仅具有小切口的优点,而且角膜相关并发症少,操作更安全,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劈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对实施该手术的152例(175眼)Ⅳ级及Ⅴ级核白内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方式的适宜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3及其以上者164眼占93.71%,0.05及其以上脱盲率为100%。平均角膜曲率术前与术后1周、1月、3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与术后1周、1月、3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1月、3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劈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术获得良好疗效。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孙存  接英  张建强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245-1248
目的:观察 Infiniti 超声乳化系统中智能超声( intelligent phacoemulsification,IP)应用于硬核白内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随机研究,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Ⅳ~Ⅴ级核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两组,非 IP 组43例43眼, IP 组49例49眼,分别在 IP-OFF 和 IP-ON 的模式下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记录两组超声乳化时间(ultrasound time, UST )和累积释放能量( 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术后第1、7d,3mo 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观察角膜水肿情况。术后第7d,3mo 检查术眼的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
  结果:IP 组的 UST 为48.79依7.13s,非 IP 组为52.51依9.6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0),CDE 在IP 组为(14.29依2.77)%,低于非 IP 组的(15.78依3.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术后第1d,IP 组角膜水肿评分平均为2.61依0.64分,低于非 IP 组2.98依0.7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1);IP 组79%术眼 BCVA>0.1,高于非 IP 组56%术眼 BCVA>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6),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术后7d 患者角膜水肿减轻,视力迅速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 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 IP 组为2586.26依154.71个/ mm2,高于非 IP 组的2497.95依211.48个/ mm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9);六角形细胞比例 IP 组为(48.33依8.69)%,高于非 IP 组的(44.19依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
  结论: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IP 设置有机结合两种超声模式的优势,安全高效地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7.
双向劈核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前后夹击双向劈核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9例(271眼)级以上硬核白内障采取前后夹击劈核法,经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吸除硬核前的皮质及软核后,乳化头退至前囊口上缘,劈核器轻压核下方,停止灌注让核上缘随前房变浅脱出囊袋口,乳化头顺势抵住核上缘,灌注加深前房后,乳化头滑入核后面,劈核器置核前面,前后夹击将核劈碎乳化吸出.结果:271眼硬核都被顺利击碎,平均乳化时间为57.4s,术后1d视力≥0.3者249眼(91.9%),术后1mo视力≥0.5者235眼(86.7%),≥1.0者96眼(35.4%).结论: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双向劈核法碎核彻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为粉碎硬核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IV级以上硬核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白内障IV级以上硬核患者150眼分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组(74眼)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组(76眼),对两组的核处理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组和白内障超声乳化组在核处理时间,虹膜损伤及后囊破裂比较及术后角膜和前房反应比较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晚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IV级以上硬核上有优势,是治疗IV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在农村硬核白内障防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2例162眼硬核(Ⅳ~V级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爆破超声乳化吸除术组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tion,SICE)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视力恢复时间、角膜散光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爆破模式超声乳化术中的实际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ICE组视力恢复显著慢于爆破模式组(P<0.01)。术后角膜散光SICE组明显高于爆破模式组(P<0.05)。爆破模式组术中实际超声能量为(16.2±5.4)%、超声时间为(42.8±6.1)s。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和后囊膜破裂,SICE组角膜水肿69眼、后囊破裂6眼,而爆破模式组角膜水肿12眼、无后囊膜破裂。结论:爆破模式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农村防盲中的硬核白内障,可显著改善术后视力,缩短恢复时间,可以用较低的超声能量和时间,减少术后早期角膜水肿,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