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56例重度AOPP患者血浆TNF-α水平。结果56例重度AOPP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呼衰组血浆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呼衰组,P〈0.01。TNF-α峰值的出现时间与呼衰发生的时间相符合。提示TNF-α可能参与了重度AOPP后呼衰的发病过程,为应用清除炎性细胞因子的方法治疗重度AOPP合并呼吸衰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口服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呼衰)的相关因素、机制及对策.方法 将78例口服重度AOPP患者按呼衰发生与否分为呼衰组与未呼衰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呼衰组服毒量、就诊时间及(氧)乐果中毒例数均显著高于未呼衰组(P<0.05);呼衰组洗胃量,氯解磷定用量,达阿托品化时间和阿托品用量,肺水肿、中枢性呼吸肌麻痹、急性型中间综合征、心脏损害、脑损害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未呼衰组(P<0.05).结论 以解决阿托品反应低下、保护呼吸肌功能及在呼吸机支持下尽早恢复麻痹的呼吸肌为重点,同时密切观察,加强综合对症支持治疗,可望降低呼衰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口服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呼衰)的相关因素、机制及对策。方法将78例口服重度AOPP患者按呼衰发生与否分为呼衰组与未呼衰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呼衰组服毒量、就诊时间及(氧)乐果中毒例数均思著高于未呼衰组(P〈0.05);呼衰组洗胃撼,氯解磷定用量,达阿托品化时间和阿托品用撤,肺水肿、中枢性呼吸肌麻痹、急性型中间综合征、心脏损害、脑损害的发生牢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未呼衰组(P〈0.05)。结论以解决阿托品反应低下、保护呼吸肌功能及在呼吸机支持下尽早恢复麻痹的呼吸肌为重点,同时密切观察,加强综合对症支持治疗,可望降低呼衰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治疗HIE及血浆TNF-α、ET-1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HIE患儿血浆TNF α与ET 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高压氧治疗 4 1例HIE患儿 ,压力 0 .0 5~ 0 .0 7kPa ,加压、稳压、减压各 2 0分钟 ,共历时 1小时 ,每天 1次 ,疗程 10天。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72例HIE患儿血浆TNF α与ET 1水平进行同期动态观察。 【结果】 中重度HIE患儿血浆TNF α与ET 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轻度HIE患儿血浆TNF α与ET 1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HIE患儿经高压氧治疗后血浆TNF α与ET 1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 【结论】 TNF α与ET 1参与了HIE的发病过程 ,高压氧治疗后血浆TNF α与ET 1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 ,表明HBOT可能通过减少TNF α与ET 1的产生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秀颜  刘平  练冬兰 《现代医院》2013,13(8):108-110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多项细胞因子变化及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58例有机磷中毒(AOPP)与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的IL-6、IL-10、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第3天或第5天开始下降。58例患者中18例出现呼吸衰竭,其中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IL-6、IL-10、TNF—α水平高于非呼吸衰竭患者(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可导致体内细胞因子失调,细胞因子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及时采取有效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氯气染毒致肺水肿时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变化及丹参对这种变化的影响 ,探讨此种变化与肺水肿的关系以及丹参的可能治疗机制。方法 利用氯气染毒大鼠致肺水肿 ,治疗组大鼠经静脉注入丹参注射液 ,以放免技术测定各组血浆中TNF α含量 ,测定各组肺干重和湿重并计算肺含水量。结果 染毒组大鼠血浆中TNF α含量及肺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丹参治疗组大鼠血浆中TNF α含量及肺含水量均显著低于染毒组 (P <0 0 0 1)。结论 氯气染毒可导致肺水肿大鼠TNF α含量显著升高 ,这可能是发生肺水肿的机制之一。丹参可降低血中TNF α浓度 ,以达到减轻肺水肿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胸部CT检查及血浆PCT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4例急性PQ中毒患者根据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8例)、中-重度组(34例)及暴发组(2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于中毒后第1 d、3 d、5 d、7 d及后期(第8 d~14 d)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常规胸部CT检查和血浆PCT水平检测。结果对照组胸部CT无异常影像表现,PQ中毒患者早期胸部CT影像表现明显异常。PQ中毒患者的血浆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患者中毒后第3 d~7 d的血浆PCT水平明显高于第1 d和后期;中-重度组和暴发组患者血浆PCT水平均随中毒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且均显著高于轻度组。死亡组早期胸部CT表现总得分和血浆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Q中毒患者中,高PCT水平组早期胸部CT表现总得分明显高于低水平组和正常水平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Q中毒患者胸部CT影像检查和血浆PCT水平监测对评估中毒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的变化对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83例AOPP患者按中毒程度分成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各组均测定uRBP、um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结果轻、中、重度AOPP患者uRBP含量[(0.13±0.07)、(0.82±0.69)、(1.83±0.79)mgL]、umAlb含量[(16.11±9.13)、(40.15±28.35)、(287.91±195.36)mgL]均高于对照组[(0.09±0.05)、(10.63±7.25)mgL],中、重度AOPP患者BUN水平[(7.31±3.95)、(15.83±9.67)mmolL]和SCr水平[(131.21±38.62)、(196.56±75.69)μmolL]均高于对照组[(5.15±1.57)、(85.38±21.96)μmolL],重度AOPP患者的4个指标水平均高于中度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OPP患者uRBP、umAlb含量与血清ChE活力呈负相关(r=-0.49,P<0.01;r=-0.24,P<0.05)。结论AOPP患者存在肾脏损害,uRBP与umAlb的联合检测与动态观察可对其肾损害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89例,分为呼吸衰竭组51例和非呼吸衰竭组138例,收集同期COPD缓解期患者39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和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1秒率(FEV1%)、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组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与FEV1%、FEV1/FVC、PO2呈负相关(均P<0.05),与P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变化能够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72小时后继续应用复能剂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78例中、重度AOPP患者根据复能剂使用时限分为治疗组(238例)和对照组(240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复能剂。对照组使用氯磷定不超过72小时,而治疗组应用氯磷定7天或更长。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8.3%和85.8%(P<0.01);两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2.61%和41.83%(P<0.01);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5.39天(P<0.01);两组1周时胆碱酯酶恢复率分别为72.68%和30.83%(P<0.01);治疗组阿托品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减少90.10 mg(P<0.01)。结论治疗AOPP时复能剂应早期、足量、反复、持续使用,直至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或稳定在80%左右,中、重度患者应至少用7天。  相似文献   

11.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易并发中间综合征,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对1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了护理,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6例重度AOPP患者诊断均符合文献[1]标准,均为口服中毒,排除来诊即出现呼吸衰竭及气管插管者。16例患者中,男2例,女14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无猝死AOPP患者112例(AOPP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1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TnI、hs-CRP及TNF-α水平,分析血清cTnI与hs-CRP及TNF-α的关系;观察AOPP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不同血清cTnI水平AOPP患者的疗效.结果 AOPP组血清cTnI、hs-CRP及TNF-α水平[0.75(0.26,0.99) μg/L、11.57(5.13,21.62) mg/L、(12.36±5.2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01(0,0.03) μg/L、3.62(2.31,6.80) mg/L、(7.33±4.31) μg/L](P< 0.01).AOPP患者血清cTnI水平与hs-CRP及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0.62,P<0.01).高水平cTnI患者(56例)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7.31±1.96)、(15.29±3.66)、(17.23±3.62)d]均较低水平cTnI患者(56例)[(5.32±1.03)、(11.32±2.59)、( 13.66±3.03)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AOPP患者中,炎性反应与心脏损害有关;在无猝死AOPP患者中,心脏损害亦会影响AOP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对氧磷酶1 (PON1)活性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2017年6月1日邢台市第三医院及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MPE) 6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SPE) 60例。选择同期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的6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采用乙酸苯酯法检测3组血清PON1活性,采用ELISA检测血清AOPP水平,采用RT-PCR测定胎盘组织中PON1 mRNA、AOPP mRNA水平。比较3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AOPP水平和胎盘组织中PON1 mRNA、AOPP mRNA水平。结果 MPE组及SPE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及胎盘组织中PON1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 05),且SPE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及胎盘组织中PON1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MPE组患者(均P0. 05); MPE组及SPE组患者血清AOPP水平及胎盘组织中AOPP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 05),且SPE组患者血清AOPP水平及胎盘组织中AOPP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MPE组患者(均P0. 05)。PON1及AOPP联合检测子痫前期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PON1或AOPP单一检测结果。结论PON1及AOPP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和严重程度相关,联合检测PON1和AOPP能有效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临床诊治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ET和NO在AOPP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发现AOPP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中度和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ET和NO均显著升高,且ET、NO与AChE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AOPP患者血浆ET和NO的含量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和中毒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为BNP评价慢性肺心病心功能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6例,并按照心血管病诊断标准分为肺心病代偿期组(26例)和肺心病失代偿期组(30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肺心病代偿期组和肺心病失代偿期组的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评价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不仅与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舒张功能等密切相关,而且能间接提示患者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及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6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入组孕妇分为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作为观察组26例。治疗前、治疗7 d后,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肾功能等疗效指标,采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指标;记录术后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尿蛋白(PRO)水平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24 h UV)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等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优化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压及肝肾功能,降低机体高凝状态,最终减少产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AP)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诸暨市应店街镇中心卫生院于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并比较观察组重度CAP患者与非重度CAP患者三种检测指标水平差异,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7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治疗前ESR、FIB、CRP水平分别为(39.7±9.9)mm/h、(6.9±1.1)g/L、(57.9±17.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出院时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组治疗前ESR、FIB、CRP水平均高于非重度CAP患者,P<0.05,治愈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重度患者其升高愈显著,测定该三类指标有助于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IL -6、IL - 10、TNF -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C)组64例,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 -6、IL - 10、TNF -α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 -6、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 - 10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清IL -6、TNF -α水平重度UC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IL - 10水平重度UC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结论 观察UC患者血清IL -6、IL - 10、TNF -α水平,可反映疾病活动度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19.
探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 d时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IL 6、TNF 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患者TNF α、IL 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术后胆道感染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对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2月-2020年12月进行胆道手术并在术后发生胆道感染患者7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进行胆道手术但在术后未发生胆道感染患者75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按照胆道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组,分别为32、20和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组患者在胆道感染诊断当日、24、48 h,对照组患者于同一时间点血浆中NETs游离DNA(cfDN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结果研究组诊断当天、诊断24、48 h血浆NETs/cfDNA、MPO、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诊断当天相比,诊断24、48 h水平高于诊断当天(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胆道感染患者血浆NETs/cfDNA、MPO、NE水平整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组NETs/cfDNA、MPO、NE水平高于中度感染组及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血浆NETs/cfDNA、MPO、NE水平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ETs/cfDNA、MPO、NE水平用于轻、中、重度感染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均0.60(P0.05)。结论血浆中NETs/cfDNA、MPO、NE水平对于反映胆道疾病术后感染状态变化及疾病严重程度有良好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