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以安全合理用药为主题,临床药师为核心,交流、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及进行药物咨询等工作的方法、经验和案例,得到了广大药师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为不断提高临床药师的服  相似文献   

2.
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以安全合理用药为主题,临床药师为核心,交流、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及进行药物咨询等工作的方法、经验和案例,得到了广大药师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为不断提高临床药师的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六辨其中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明确中医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的概念,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观点为切入点,以名医经验为借鉴,阐明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结果: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分析疾病的重要步骤,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基础,是中医的临床基本功,深刻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结论: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部分,初步总结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因、辨病位和辨病性,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以安全合理用药为主题,临床药师为核心,交流、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及进行药物咨询等工作的方法、经验和案例,得到了广大药师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为不断提高临床药师的服务水平,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逐步实现医院药学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拟于2011年6月举办第四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为临床药师们搭建学习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呼吸科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现有体制下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和方法。方法:专职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广泛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活动,通过参与临床查房、药学查房、治疗药物监测、不良反应监测、提供药物信息等多种形式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药品信息,对安全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结论:实行临床药师制度是大势所趋,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服务新的发展方向,广大药师仍需切实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大限度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临床路径是一种为服务对象——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1]。我科应用临床路径为患者建立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应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以口渴、多饮、多尿、高血脂、肥胖、高血糖、尿糖等为特点。在古代,中医从临床症状上分上、中、下三消,对其病机总结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1]。但现今临床不论是病因病机与发病,还是临床表现,甚至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实践过程,探索临床药师的工作方式及思维方法。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产后绒癌的化疗过程,充分利用专业背景,在给药方案设计、调整、药物不良事件药学监护、患者出院宣教等环节,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一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治疗团队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结论 临床药师应做好知识储备,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治疗工作,做好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9.
灸法乃临床十分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为探究灸法临床应用的特点及适应症,从其"温"的性质出发,系统阐释临床艾灸四大作用。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艾灸温性可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展现出四大临床功效,即温补、温通、温散、温收。其中温补为基本功效,这些功效合理运用于临床,收效显著。希望对艾灸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对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07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接收诊治100例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采取平衡针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首次临床疗效、3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首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临床治愈率为4%,3周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临床治愈率为68%:实验组首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临床治愈率为10%,3周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临床治愈率为84%,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平衡针灸能够明显的提高对颈肩腰腿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痛经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原发性痛经为主。杜小利教授认为瘀血为痛经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中重视病证结合,分期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辅以理气、温胞、清湿热,突出了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其临床诊治痛经的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分析,得出以临床为依据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特应性皮炎临床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临床上特应性皮炎患者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以风湿蕴热型、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血虚风燥、气滞血瘀型常见,其每一型均有好发年龄段。结论立足于临床研究的临床辨证分型为特应性皮炎临床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中医临床辨证治疗研究越来越多。从本虚(气血阴阳、脾肾),标实(毒浊、痰瘀)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临床辨证治疗的原则和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为临床选药、选方提供依据,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4,(8):1016-101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精亏损型老年性耳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临床上就诊的>60岁并经中医辨证诊断为肾精亏损型老年性耳鸣患者67例,给予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耳鸣、腰膝酸软、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耳鸣出现的环境、耳鸣的持续时间、是否影响睡眠和工作,以及患者自己对耳鸣的总体感受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耳鸣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患者为33例,耳鸣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的患者为18例,耳鸣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的患者为10例,耳鸣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的患者为6例,临床有效率为91%。结论:在中医"肾气通于耳"的基础理论指导下,临床上用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肾精亏损型老年性耳鸣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突显出中医药对老年病辨治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5.
谢睿  刘峰  冯玲媚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64-64,66
对如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进行讨论。认为针灸临床中应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核心,针灸所特有的经络辨证配合中医内科辨证方法、针药结合才能解决疑难临床问题;同时重视六经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作用,建立适合针灸临床思维。目的是为针灸临床提供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针灸疗法为临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疗法,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进行综述,包括毫针、温针、电针等多种综合疗法,以期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病临床决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心血管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为适应医学发展与社会进步要求,对其临床决策进行重新审视。在疾病形成机理及临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心血管病的临床决策总要求是:预防为主、疾病管理、以人为本、循证规范、科学思维。临床防治期,一级预防防发病,二级预防防复发;临床诊治期,围绕降低死亡率为中心,从技术、人本、经济、伦理、法律层面进行决策,并对临床决策的科学思维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现阶段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中药临床药学的深入发展提出建议。目前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处于起步阶段,各医疗机构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滞后,且尚未建立完善的药学服务模式,而完善该工作模式需要面临多种问题,如中药临床药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能力建设、中药临床药师临床科研交叉学科能力培养等。为进一步解决诸多问题,应转变临床药学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中药临床药学培养模式,使之更深入、更全面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以安全合理用药为主题,临床药师为核心,交流、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及进行药物咨询等工作的方法、经验和案例,得到了  相似文献   

20.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男科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睾丸坠胀不适、阴囊潮湿、少弱精等症状,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在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脉络舒通丸为国医大师唐祖宣为治疗湿热瘀阻型血栓性浅静脉炎等血管疾病所创,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对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导致的症状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分别从中西医角度探析脉络舒通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组方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