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每组30例。生白芥子组贴敷药物为生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生炒各半组为生白芥子、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1∶1∶2∶1∶1),炒白芥子组为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各组均取天突、膻中、定喘、风门、肺俞等穴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1次,共3次。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皮肤反应评分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噬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变化。结果生白芥子组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3、14、11、2例,生炒各半组分别为1、14、12、3例,炒白芥子组分别为1、10、11、8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皮肤反应总积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E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炒白芥子组血清IgG较生白芥子组低(P0.05)。结论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均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且随着生白芥子比例的增加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而皮肤反应的强弱程度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皮肤反应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将所纳入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贴敷药物中除白芥子外,余药相同。A组全部为生白芥子,B组生白芥子、炒白芥子各半,C组全部为炒白芥子。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观察由不同配比白芥子而引起的皮肤反应以及各组疗效。结果:穴位贴敷后A、B、C3组皮肤反应积分依次降低,3组皮肤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73.33%,3组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3组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适度的皮肤反应即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制消喘膏贴敷穴位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制消喘膏(甘遂、大戟、芫花、白芥子、半夏、玄胡、细辛、麻黄、麝香)贴敷于选定穴位(膻中、天突、定喘、肺俞、膏肓俞、肾俞),每年夏季头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共贴敷3次。轻者贴敷1年,重者可连贴3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8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进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贴敷疗法是将药物贴敷于人体表面的特定部位,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它以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病外治”思想为基础,疗效可靠,使用安全,简单易行,对常规治疗难以坚持而又无特殊疗法的哮喘证尤其适用。现将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研究综述如下:1 固定方穴  多数医家以《张氏医通》治疗哮喘的贴敷方药为基础进行治疗。董征等用生姜汁调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贴肺俞、心俞、膈俞,治疗233例,观察10年,有效率86.5%[1]。蔡丽娜用白芥子、炒白芥子、细辛、元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脱敏治疗哮喘抗原皮试阳性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325例门诊患者1脱敏:据皮试阳性种类和阳性强度选择抗原浸润浓度(1:106、1:108、1:1010,等),2次/周,皮下注射,0.1m L开始,逐渐增至1.0m L,下次药物浓度增加10倍,依次达1:102;以后按此浓度作维持脱敏治疗,2次/周,0.5m L/次;也可根据病情延长注射间隔,直至停止脱敏。2三伏背部俞穴贴敷。复方白芥子散(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等),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并制成3cm圆饼;选取背部俞穴(心、肺、膈俞穴、膏盲俞、大椎穴),贴敷2h/次,7~10d贴敷1次,初伏、中伏和末伏各一次。连续治疗3年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抗原皮试、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27例,显效95例,有效150例,无效53例,总有效率83.69%。[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脱敏治疗哮喘抗原皮试阳性,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10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自 1 990年以来 ,每年三伏天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1 0 0例患者年龄 2~ 1 6岁 ,病程 3个月~ 1 0年。用细辛、白芥子、甘遂、延胡索按 2∶ 2∶ 1∶ 1的比例共研细末。于治疗前一日晚上用姜汁将上述药粉调为糊状。贴前 30 min再加醋少许、麝香2 5 0 mg,研细调匀制成 1 cm见方的药饼 ,置于胶布中央。贴敷在大椎、肺俞 (双 )、膏肓 (双 )穴 ,初、中、末三伏各贴 1次 ,每次贴敷 4~ 6h。连续 3年。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清洁皮肤 ,防止感染 ;近期发热者延期贴敷 ;贴药后局部有针刺样烧…  相似文献   

7.
不同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贴敷后患者皮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贴敷后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将同一生产批号的生白芥子分为3组,A组炒制成焦黄色,B组炒制成深黄色,C组将生白芥子炒制成略黄色。50例冬病夏治的哮喘患者头伏在膈俞穴上贴敷A组药物,中伏在心俞穴上贴敷B组药物,末伏在肺俞穴上贴敷C组药物。观察3组患者穴位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结果 A组患者贴敷处皮肤微红或不红,温热感不明显;B组患者贴敷处皮肤产生温热感适度,无或略有少量针尖样水泡,肤色鲜红无肿;C组患者贴敷处皮肤灼热、灼痛感明显,肤色潮红,伴有较多水泡。结论白芥子炒制成深黄色能有效减少药物对皮肤的过度刺激,且未明显影响药物对腧穴的刺激量。  相似文献   

8.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白芥的种子 ,味辛性温 ,具有温肺祛痰、理气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在临床治疗上不同剂量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1 小剂量 (3g以下 )1 .1 治疗咳喘 :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 ,等份粉碎成细末备用。本法于夏暑三伏期间施治 ,先将上述药粉敷于肺俞、心俞、膈俞、膏肓、定喘、大椎 ,每个穴位敷药量 0 .3~ 0 .5g,再用麝香壮骨膏盖贴以固定 ,3~ 4小时后除去 ,间隔 7~ 1 0天后再敷贴 1次 ,4次为 1个疗程 ,通常要求连续治疗 3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治疗 1 0 7例喘咳病人 ,显效 51例 ,有效 49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为 93.5% [1]…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以来 ,我们用自拟“蠲痹膏”穴位贴敷治疗寒痹千余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把药膏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简介如下。1 药物组成及制法1 1 药物组成 白芥子 36 g ,元胡、全虫、血竭、乳香、没药各 10 g ,丁香、肉桂各 3g ,鸡血藤、络石藤、青风藤、木瓜、薏苡仁各 30g ,细辛、生川、草乌各 6 g。1 2 配制方法 ①研细末药 :白芥子 (炒焦 ,用手捏之即碎 ,闻之有香窜味 )、元胡 (用陈醋适量拌匀 ,焖一夜后微炒 )、全虫 (烘干 )、乳香、没药、血竭共研极细末 ,装有色玻璃瓶内密闭 ,丁香、肉桂研细另贮。②药液 :上药 (研细末药除外 )入9…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药治疗哮喘发作状态及远期疗效.方法:用纯中药白芥子散配六神丸和生姜汁贴敷于定喘穴(双)、肺俞穴(双)、膏肓穴(双)、膻中穴,在每年三伏天和三九天外贴.结果:临床50例哮喘患者治疗1个疗程,治愈率达98.90%,较纯西药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说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固本益气功效,达到了冬病夏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对肺部啰音体征明显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作者采用白芥子外敷在肺俞、定喘穴上治疗,效果明显。肺俞、定喘是肺部疾患的反应点,也是治疗肺部疾病的常用有效穴位。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遇水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有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疱。穴位贴敷借助穴位透过肌肤直达病所,发挥药物及经络的双重作用,故收效较好。(详见《白芥子外用贴敷穴位促进肺炎啰音吸收286例观察》)  相似文献   

12.
王宝玲  于智芬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03-3104
目的观察夏季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就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56例,首先用梅花针打通双侧的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然后取白芥子、细辛各20 g,元胡、甘遂各12 g,研末分3次用;再取生姜适量,捣烂、取汁,调和药末;最后将调和好的药末分摊于油纸上,分贴于双侧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4~6 h后取下。每年夏季治疗,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10 d。根据病情需要治疗1~3个疗程。于治疗后的冬季观察其疗效。结果第1疗程后,有3例痊愈、46例好转、7例无效,有效率为87.5%;第2疗程后,有18例痊愈,36例好转,2例无效,有效率为96.4%;第3疗程后,有45例痊愈,11例有效,有效率为100%。与未治疗前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夏季用中药白芥子、细辛、元胡、甘遂等组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夏季初伏、中伏、末伏第1日给予穴位贴敷白芥子泥丸,3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完成后次年4、5月间进行综合疗效判定,并于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愈显率为77%.且患者VC(%)、FEV1/FVC(%)、MVV(%)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白芥子泥丸穴位贴敷治疗COP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明显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对90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患者,取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半夏五味中药按4:3:1:1:1比例混合,研末取蜂蜜或凡士林调成膏状,取肺俞(双侧)、膏肓(双侧)、膈俞(双侧)、中府(双侧)、天突、神阙、膻中等穴位贴敷。结果:90例患者中显效34.44%,31例,有效46.67%,42例,无效18.89%,17例。穴位贴敷安全、有效、简便、易实施,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章玲 《陕西中医》2013,(11):1484-148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痹症患者连续3年10次在6月8月穴位贴敷(白芥子、细辛、延索胡、威灵仙、吴茱萸),用粉碎机打成粉末,姜汁调成泥状,现配现用。贴敷大椎、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上述穴位交替取穴贴敷,在贴敷前先在背俞穴处拔罐5min,继用伤湿解痛膏将药泥制成的直径1.5cm大小圆形,固定于所选穴位,贴敷28月穴位贴敷(白芥子、细辛、延索胡、威灵仙、吴茱萸),用粉碎机打成粉末,姜汁调成泥状,现配现用。贴敷大椎、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上述穴位交替取穴贴敷,在贴敷前先在背俞穴处拔罐5min,继用伤湿解痛膏将药泥制成的直径1.5cm大小圆形,固定于所选穴位,贴敷26h。结果:总有效率达71.4%。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痹症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哮喘贴治疗支气管哮喘10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哮喘贴“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以哮喘贴(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于夏季初伏、中伏、末伏选择天突、定喘、腧俞等穴各贴1d,每年3次。护理中要加强情志、饮食及局部护理。结果:治疗1个疗程与3个疗程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后者高于前者。结论:哮喘贴夏季贴敷穴位治疗哮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足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 995~ 2 0 0 2年 ,采用穴位贴敷配合足浴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 4 6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2 4 6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 0 5例 ,女 1 41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6岁 ;病程最长 35年 ,最短1年 ;单纯型 1 45例 ,喘急型 1 0 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内科学》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2 治疗方法 穴位贴敷法 :用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 ,前两味比后两味多 1倍量 ,共为细末 ,用鲜姜汁和蜂蜜调和 ,取直径为 3cm药饼置于 6cm方块胶布中央 ,分别贴敷于天突、大椎、肺俞 (双 )和膈俞 (双 ) 6个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三伏天不同强度穴位贴敷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0例。4组取穴均为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命门、膏肓、肾俞、气海。3个治疗组统一采用复方白芥子处方(白芥子、白芷、细辛、延胡索)共研细末。治疗1组以姜汁调和上述中药粉末(即姜调贴敷)制成药饼贴敷,治疗2组、治疗3组用蜂蜜调和中药粉末(即蜜调贴敷)制成药饼贴敷,安慰剂组用小米粉和蒸馏水制成外观相同的假药饼贴敷。其中治疗1组、治疗2组贴敷2 h,治疗3组、安慰剂组贴敷6 h,于三伏天期间每周贴敷1次,连续贴敷5周。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周后的鼻症状总分(TNSS)、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并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各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治疗组TNSS、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其中治疗3组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1组、治疗2组(均P0.05);治疗后3个治疗组EOS计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均P0.05),各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优于治疗1组的76.3%(29/38)、治疗2组的71.8%(28/39)及安慰剂组的5.0%(2/40,P0.05,P0.01);治疗2组、3组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治疗1组(均P0.01)。结论:不同强度穴位贴敷均能改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姜调贴敷刺激强度大,2 h贴敷后即可致皮肤出现水泡;蜜调贴敷较温和,未出现水泡,6 h蜜调贴敷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白芥子贴敷神阙穴治疗痛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芥子贴敷神阙穴治疗痛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白芥子研细末备用,取0.5~1g,加入等量面粉,用沸水调匀,制成饼状,趁热敷脐上,用胃安膏固定。于月经来潮前5天贴第1次,月经始潮或感腹痛时贴第2次,一般贴3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王宝玲  于智芬 《陕西中医》2008,29(4):390-391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祛痰平喘类中药外贴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梅花针打通双侧的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并用贴敷散(白芥子、细辛、玄胡、甘遂)外敷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祛痰平喘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