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结合早期削痂术,切痂植皮术对深Ⅱ°、Ⅲ°烧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住院的深Ⅱ°、Ⅲ°烧伤患者采用"药刀结合"方法 ,即自制中药外用结合早期削痂术,切痂植皮术治疗。结果 46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且愈合时间缩短,创面修复效果理想。结论 "药物结合"在深Ⅱ°、Ⅲ°伤治疗中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627例伴有深Ⅰ度和浅Ⅲ度烧伤创面的削痂疗法经验:1.认为削痂疗法适用大、中、小不同面积的深Ⅱ度和浅Ⅲ度的烧伤创面。2.削痂手术的时机:主张中小面积烧伤只要全身条件许可,亦宜尽早手术,早期手术由于组织水肿液未消,手术操作简便,出血少,对需植皮创面不影响皮肤成活。水肿液引流后还可使毒血症减轻。3.削除坏死组织界限的判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认为肉眼判断深Ⅱ度创面削除坏死  相似文献   

3.
面部深度烧伤创面瘢痕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10 2例面部深度烧伤治疗方法的临床总结 ,找出修复面部烧伤创面的最佳方法。方法 ①小面积烧伤合并面部烧伤 ,深Ⅱ度及Ⅲ度烧伤行早期削痂 ,创面新鲜时一期大块植皮 ,若削痂不彻底 ,早期行异体皮或生物皮覆盖 ,二期大块植皮。②大面积烧伤合并面部烧伤 ,早期行四肢切削痂植皮 ,待病情平稳后 ,约 2~ 3周后 ,面部创面溶痂或剥痂后行大块植皮。③大块植皮时均予脸缘粘连。④创面愈合予康瑞保、瘢痕敌加弹力网套加压 ,局部小瘢痕皮内注射激素或 (及 )手术切除。⑤半年~ 1年后行脸缘粘连分离。结果  10 2例患者均获满意疗效。结论 大块植皮及术后抗瘢痕治疗为防治面部瘢痕挛缩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青蛙皮及乳猪皮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鲜青蛙皮在治疗深Ⅱ度、Ⅲ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青蛙皮组和乳猪皮组,深Ⅱ度覆盖蛙皮35例,乳猪皮3l例。Ⅲ度创面换药及切痂植皮时覆盖蛙皮49例,乳猪皮44例。两组病人平均年龄、深Ⅱ度、Ⅲ度面积无显著差别。结果与乳猪皮比较,青蛙皮可减少深度创面愈合天数及抗生素使用天数,减少深度创面感染发生率,较少排异反应,增加细菌阴转率。结论青蛙皮用于烧伤创面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较少排斥反应,是一种理想的烧伤创面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小儿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切削痂使用生物敷料覆盖创面,术后3-5d行自体皮移植。结果:全组67例植皮完全成功,均未补充植皮,皮片愈合后瘢痕轻。结论:小儿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后使用生物敷料覆盖联合自体皮移植,皮片成活率高,功能恢复好,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浅Ⅱ°烧伤创面转归及愈合影响。方法治疗组选取我院40例浅Ⅱ°烧伤病人,采用早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创面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选取40例浅Ⅱ°烧伤病人,采用创面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浅Ⅱ°创面转为深Ⅱ°的比率(转化率)及创面开始上皮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浅Ⅱ°烧伤创面转为深Ⅱ°烧伤创面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皮化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可促降低浅Ⅱ°度烧伤创面转化为深Ⅱ°烧伤创面的风险,减少浅Ⅱ°创面愈合的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床旁分次刮痂对小面积深Ⅱ°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双上肢或双下肢相对应部位小面积深Ⅱ°烧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坏死组织清除方式不同将相对应肢体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常规换药的同时加用分次刮除创面坏死组织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2±1.5)d,显著短于B组的(20.2±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104,P<0.05)。愈合后三个月回访,部分经较长时间愈合创面(创面愈合时间超过20天)均有不同程度瘢痕形成。两组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有少部分创面感染。结论床旁分次刮痂治疗小面积深Ⅱ°烧伤可加速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羊皮作为大面积烧伤创面覆盖物的移植效果及术后护理体会。方法[1]羊皮覆盖与自体微粒皮[5]和自体邮票皮混合20例,覆盖Ⅱ°创面保护间生态组织11例。结果羊皮覆盖与自体微粒皮和自体邮票皮混合移植Ⅰ类愈合占48.8%,Ⅱ类愈合36.2%。Ⅰ、Ⅱ类愈合占83%。羊皮覆盖保护创面有明显降低全身反应促进间生态组织复苏作用。结论羊皮作为烧伤创面覆盖物可有效地满足临床救治大面积烧伤的需要,降低治疗成本。在此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深Ⅱ度烧伤创面采用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联合覆盖异种ADM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我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削痂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联合覆盖异种ADM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烧伤治疗期间有1例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7%,高于对照组的70.7%。结论:成人深Ⅱ度烧伤创面采用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联合覆盖异种ADM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总结1例Ⅲ度烧伤90%患者的成功救治经验。方法对1例烧伤总面积Ⅱ度Ⅲ度97%总体表面积(浅Ⅱ度4%、深Ⅱ度3%,Ⅲ度90%)合并吸入性损伤、休克期(伤后34h)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患者,早期重要治疗包括:合理补液治疗、早期气管切开、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早期切痂手术,自体微粒皮移植、大张异体皮覆盖,重视围手术期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有效防治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结果经过136d的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合并休克期及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是救治成功的前提,同时,积极营养支持与调理,防治感染、及时有效利用好自体皮源封闭创面是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促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模型,以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为实验组,对照记录创面痊愈时间,并取伤后7d创面组织,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胶原酶-1、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统计分析各项结果。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12±1.428)d]显著短于对照组[(14.75±1.291)d](P〈0.05);实验组创面组织羟脯氨酸[(3.17±1.136)mg/g]、胶原酶-1[(1.28±0.651)mg/g]、一氧化氮[(2.62±0.30)μmol/gprot]、超氧化物歧化酶[(221.25±25.94)U/mgpro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7.324-2.173)mg/g、(5.38±0.363)mg/g、(7.28±0.40)p,mol/gprot、(296.364-29.29)U/mg—prot](P〈0.05或P〈0.01);而丙二醛含量[(6.36±0.93)nmolfmgprot]则低于对照组[(1.25±0.59)nmol/mgprot](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以缩短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可能与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e-Ne激光治疗烧烫伤的疗效。方法使用1000II型多功能He-Ne激光治疗机,彻底消毒创面,暴露照射部位,将激光束垂直对准治疗部位,原光束或散焦照射,个别病例可用复合照射法。照射距离为30~100cm,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1个疗程,疗程之间3天。结果治疗组162例,43例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1周内愈合,71例浅I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2周内愈合,33例深I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3周愈合,9例III度烧烫伤患者创面6周愈合,4例深II度烧烫伤合并糖尿病患者6周愈合,2例III度烧烫伤合并糖尿病患者10周愈合。I度、浅II度、深II度愈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e-Ne激光照射烧烫伤创面,愈合快,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无痛苦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胶原-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负载不同浓度血竭对Ⅲ°烧伤创面修复中VEGF表达及创面收缩的影响。方法将负载两种不同浓度血竭(4 g/L和1 g/L)的真皮支架各移植于6头猪(分别为A组和B组)Ⅲ°烧伤清创后创面,对植入支架1、2、3周后的创面及植入支架2周创面加植表皮后2周的创面修复情况(4周创面)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不同时间的创面中细胞表达的VEGF及肌成纤维细胞表达的α-SMA进行检测和观察。实验以植入胶原-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及不植入支架的烧伤创面作为对照(分别为C组和D组)。结果①负载高浓度血竭的胶原-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真皮支架创面修复好于其他两种支架及不植入支架创面;②VEGF表达结果:四组1~3周VEGF阳性表达呈持续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组支架植入2周并植表皮2周后(4周)创面,VEGF阳性表达明显降低,D组4周与3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时间点,四组的阳性信号A组最多,D组最少;③创面α-SMA表达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数:A组表达高峰在2周,B、C、D组表达高峰在3周;各组不同时间点,D组表达最多,3~4周,A组表达最少。结论血竭能明显诱导胶原-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在修复Ⅲ°烧伤创面中的VEGF表达从而促进血管化速度,同时可抑制创面的收缩从而抑制瘢痕的增生,且血竭的这些作用与药物浓度有相关性,高浓度比低浓度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135例因热开水烫伤四肢皮肤致深Ⅱ°烧伤的小儿患者,按创面处理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66例)采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B组(69例)单独采用美宝进行治疗。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形成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愈合时间(14.8±2.7)天,愈后瘢痕少;B组平均愈合时间(16.2±2.7)天,愈后瘢痕少。两组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美宝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可加速创面愈合,愈后瘢痕形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all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burns in a 2-year period was conducted in up-state New York. The objective was to provide data for setting burn injury prevention priorities and for formulating treatment facility plans. The incidence rate of hospitalization for burns was 27 per 100,000 population per year. The mean estimated size of the burn wounds was 9 percent of the body surface, and fewer than 10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had large wounds (more than 20 percent of the body). Burn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s of all capabilities, including 89 percent of 223 hospitals. Substantial numbers of patients with large and deep wounds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s with little burn treatment experience. High-risk groups were the young, blacks, and males. Burn injuries occurring at work were common. Burn injuries resulting in hospitalization occurred less frequently, and the wounds were smaller in size than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based on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1988年4月~1989年2月本院收治115名烧伤患儿。于入院24小时内对患儿创面、鼻前庭、手及家属鼻前庭、手作第一次培养,同时对医护人员鼻前庭、手及病房空气、水龙头等作培养,共1544次。分离出金葡菌276株,患儿创面金葡菌感染率为25.2%,患儿、家属、护士和医生鼻前庭金葡菌带菌率分别为:30.4%、18.1%、27.3%和18.3%。与患儿创面感染质粒谱(1.6、1.9Md)和噬菌体型别(618)相同的金葡菌仅从家属鼻前庭及手分离出,而医护人员鼻前庭及手分离出的金葡菌的质粒谱和噬菌体型别均不同于患儿创面感染的金葡菌。根据质粒谱与噬菌体型别相同表明:创面感染的金葡菌并非来自医护人员,但家属的手在创面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这可能与患儿创面的处理由家属负责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烧伤后不同时期创面病原菌定植情况及影响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131例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其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伤后各时期细菌定植情况及影响定植的危险因素。结果烧伤后第3、7、14天,创面细菌定植阳性率逐渐上升,分别为26.72%、61.32%、89.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02,P=0.00)。病区环境、年龄、创面用药、抗菌药物联用、烧伤深度、烧伤类型6方面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病原菌在创面定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烧伤后创面病原菌定植率不断增高,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多;对烧伤患者分区管理,合理用药,积极处理创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