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莉  尹维佳陈敏 《护理研究》2005,19(11):2323-2324
为了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疫情的缓报、漏报,总结现有的传染病网络报告程序,提出应提高责堡罂专人的报告自觉性,保证医院疫情网络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从而增强医院对传染病的防范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2.
3.
赵晓莉  尹维佳  陈敏 《护理研究》2005,19(25):2323-2324
为了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疫情的缓报、漏报,总结现有的传染病网络报告程序,提出应提高责任报告人的报告自觉性,保证医院疫情网络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从而增强医院对传染病的防范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志琴 《护理研究》2006,20(3):824-825
我院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的宣教和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监督、检查传染病防治知识,并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监督检查,使疫情报告管理的报告率、填卡完整率、准确率和及时率均达95%以上,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报告程序和报告管理时限,疫情报告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综合疫情报告卡,对现有的多个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整合,保证入口与出口一致,使疫情报告数据更加准确统一,达到科学、快捷、准确传递传染病疫情信息,从而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方法 将现有的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多个报告卡,整合为综合疫情报告卡,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结果 消除多卡多系统多渠道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敝端,实现一卡一系统一渠道报告传染病疫情,减轻基层卫生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结论 采用综合疫情报告卡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监测综合管理的能力,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医院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芒 《疾病监测》1997,12(3):100-102
医院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监控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15600)周国芳为了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管理,我院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质量进行了监测,并于1994年初将此项工作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从而使此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199...  相似文献   

7.
曾光  刘德辉 《疾病监测》1993,8(5):140-142
我国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自1950年就开始建立了。1955年为加强管理,卫生部制订了《传染病管理办法》,1978年,进一步修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9年和1991年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此后,疫情报告正式纳入法制管理。《办法》、《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三者的共同特点都是把当时国家存在的主要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防治管理的甲、乙类传染病24种和监测管理的丙类传染病11种。甲、乙类列入常规疫情报告,而丙类除个别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项重要的法定监测任务,2004年元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报告进行实时疫情监测。两年来,我州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传染病网络报告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赵动力 《疾病监测》1997,12(9):344-346
1992~1995年大专院校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卫生防病监督管理所(100080)赵动力为了解大专院校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和漏报情况,进一步提高大专院校防病工作水平,我区从1992年起,每年对大专院校医疗机构进行一次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李还 《疾病监测》1996,11(11):422-425
浙江省1994~1995年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监测结果浙江省卫生防疫站(310009)李还根据1994年全国疫情工作会义和《全国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监测方案(试行)》的精神,我省认真组织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1994年4月至1996年3月两年来...  相似文献   

11.
许志红  张玲  周侃  鹿金凤  李俊兰 《护理研究》2007,21(18):1664-1665
医院疫情管理是国家疫情管理工作的基础,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这个地区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成效。为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疫情报告的条款[1],我院采取了新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控管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从而减少了  相似文献   

12.
耿艳莉  陈水仙  杨海香 《护理研究》2006,20(35):3271-3272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1]。病区因病人需要可备少量麻醉药品,但因其有潜在的成瘾性,容易滥用,因此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尤其重要,其管理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2005年11月1日实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和储存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为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管理状况,对我院22个病区麻醉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1存在的问题1.1管理制度不健全病区未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或制定制度简单,造成麻醉药品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13.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是临床应用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药品。病区因病人需要可备少量麻醉药品,但因其有潜在的成瘾性,容易滥用,因此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尤其重要,其管理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2005年11月1日实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和储存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为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管理状况,对我院22个病区麻醉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林丽 《护理研究》2005,19(8):1678-1679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核心仍是护理质量管理。我院护理质量管理是由总护理部和各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共同组成的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组织、实施等方面基本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可是,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护理质量管理的稳定与提高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本文拟就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做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丽 《护理研究》2005,19(18):1678-1679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核心仍是护理质量管理.我院护理质量管理是由总护理部和各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共同组成的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组织、实施等方面基本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可是,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护理质量管理的稳定与提高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本文拟就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做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
缪春勤 《护理研究》2007,21(3):264-265
急诊科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特点是急、危、重病人多,工作节奏快,病人及家属急躁。如果护士在病人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稍有不当,极易发生护患冲突和护理纠纷。为了能使病人顺利就诊,保障其生命安全,避免发生护患冲突和护理纠纷,我科于2003年3月尝试引入风险管理理论,针对预见性提出的护理风险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应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急诊服务需求量和医院急诊实际处理能力之间的差距[1]就我院急诊科具体情况讲,经常参与市区突发事件的处理,如大批车祸、食物中毒,“杜桥”雷击事件、…  相似文献   

17.
医院护理服务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医院护士编制不足,中午班和夜班工作多由一人单独值班,常遇到病人临时用药、紧急化验检查、取血等工作,因只有一人值班而形成“空岗”现象,这就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门诊病人就医缺乏指导与帮助,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满足临床科室及门诊  相似文献   

18.
医院护理服务中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医院护士编制不足,中午班和夜班工作多由一人单独值班,常遇到病人临时用药、紧急化验检查、取血等工作,因只有一人值班而形成“空岗”现象,这就存在很多医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门诊病人就医缺乏指导与帮助,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满足临床科室及门诊就医病人的需求,保证医疗安全,我院于2005年8月成立“医院护理服务中心”,为临床科室和门诊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深受临床科室及病人、家属的赞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月珍 《护理研究》2007,21(30):2797-2798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宗旨,根据病人身心及社会、文化需要的优质护理[1].它真正体现了护理的功能,体现了护士自身的知识价值,为医院的"两个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几个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月珍 《护理研究》2007,21(10):2797-2798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宗旨,根据病人身心及社会、文化需要的优质护理。它真正体现了护理的功能,体现了护士自身的知识价值,为医院的“两个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几个不相适应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