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纤康汤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增生硬化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疗效。方法:选择肾活检诊断为IgAN-增生硬化型,且符合血肌酐(Scr)〈265 mmol/L及尿蛋白≥1.0g/d的患者36例,随机分成肾纤康组(19例)与对照组(17例)。对照组口服MMF 1~1,5g/d3个月,有效逐渐减量至0.75~1g/d,继续3个月;肾纤康组口服肾纤康汤联合MMF。结果:肾纤康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24h尿蛋白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12个月随访结束后,肾纤康组Scr及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稳定;对照组Scr水平显著升高及Ccr水平显著降低,两组疗程及随访结束时Cc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纤康组与对照组发生血肌酐倍增分别为1例与3例,对照组2例进入终末期肾病。结论:与单用MMF治疗比较,肾纤康汤联合MMF治疗IgAN-增生硬化型患者能更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短期随访发现其似乎有更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发热、咽痛后出现恶心、呕吐、尿少10d入院。尿蛋白3+,潜血2+。BUN21.5mmol/L,Scr483μmol/L,血钾6.5mmol/L。肾活检病理:新月体性IgA肾病伴部分肾小球硬化。诊断:新月体性IgA肾病。给予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每日0.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连用3d。用药第2天,患者自觉双乳房胀痛,用手轻轻挤捏,即有液体流出,初为澄清液体,后为乳白色液体,约3ml。查催乳素〉200μg/L(正常参考值〈30μg/L)。脑螺旋CT检查垂体未见异常。停药3d后乳房胀痛消失,挤捏乳房无乳汁流出。冲击后用泼尼松40mg/d,无上诉症状。停药第10天复查催乳素〈30μg/L。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1.0~3.5g/d)的疗效,我科对4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对照研究。总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经肾活检证实的4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使用ACEI药物(洛汀新10mg/d);实验组(26例):在此基础上口服泼尼松0.5mg/kg,隔日给药,治疗12个月。并在治疗的第1、S、5个月分别给予甲基泼尼松龙0.5g/d,冲击Sd,疗程1年后激素逐步减量至停用;血压均控制在125/75mmHg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9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患者血肌酐(SCr)130μmol/L为界分为2组:肾功能正常组(SCr〈130μmol/L)128例和肾功能异常组(SCr≥130μmol/L)62例。同时对其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且通过回归分析与其肾功损害相关的因素。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异常组男性比例明显增高(72.6%1;L28.9%,P〈0.01),年龄更大[(34±10)岁比(30±9)岁,P〈0.01],病程更短[(11±17)]个月比(20±41)个月],同时收缩压更高[(141±19)比(123±17)mmHg,P〈0.01],24h尿蛋白定量增多[(3.31±2.70)g比(2.25±2.19)g,P〈0.01]。同时其患者肾脏病理反映慢性病变的指数均明显增高。多因素分析还显示,与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大,收缩压增高,24h尿蛋白定量增多,以及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增高。结论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改变均明显加重,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增高与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孕妇不同妊娠时期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第5代循环酶法定量检测150例健康未孕妇女(对照组)和450例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清TBA浓度。结果血清TBA浓度:对照组(3.6±1.6)μmol/L,妊娠早孕组(4.2±1.9)μmol/L,妊娠中孕组(5.6±2.3)μmol/L,妊娠晚孕组(7.5±2.7)μmol/L。各组间比较,P〈O.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例不同妊娠期正常孕妇中有35例TBA浓度大于正常值,异常率为7.8%。结论妊娠过程中血清TBA浓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在妊娠期间定期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有利于早期发现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对减少围产儿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尿毒清颗粒预防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用尿毒清颗粒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临床效用。方法:将拟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尿毒清组(75例)及对照组(75例)。尿毒清组患者于术前1 d至术后3 d服用尿毒清颗粒。入院时及术后连续3 d查肾功能。比较两组组间和组内血清肌酐(Scr)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 d Scr最高值均比术前基线Scr值增高[(91.4±40.2)μmol/L vs(71.7±27.4)μmol/L,P〈0.01;(103.7±35.4)μmol/L vs(77.1±21.7)μmol/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N的发病率尿毒清组为3例(4.0%),对照组为10例(13.3%)。与对照组相比,尿毒清组术后3 d Scr最高值降低[(91.4±40.2)μmol/L vs(103.7±35.4)μmol/L,P〈0.05],术前、术后Scr差值降低[(19.7±16.8)μmol/L vs(26.5±20.4)μmol/L,P〈0.05],CIN发生率降低(4.0%vs 1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动脉内使用对比剂后3 d Scr的最高值和CIN发生率,有一定的预防CIN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转换西罗莫司治疗肾移植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转换西罗莫司(SRL)并撤除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对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临床观察。方法:2006年2月~2007年11月对肾移植后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患者37例转换SRL并撤除CNI类药物,观察转换后总胆红素(TB)水平变化、血清肌酐(Scr)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B和直接胆红素(DB)由转换前的30.45μmol/L和10.10μmol/L下降至转换后的12.13μmol/L和3.7μmol/L(P〈0.01)。Scr和血尿酸(Ua)转换后较转换前均有较明显降低,肌酐清除率(Ccr)有所提高。移植肾和患者全部存活。不良事件主要为高脂血症。结论:转换SRI.治疗肾移植后高胆红素血症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蛋白尿、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选择尿蛋白排出率〉1500mg/24h,血清肌酐(Scr)〈442μmol/L早中期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及科素亚对照组。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检测24h尿蛋白定量,IgA、IgM、IgG、C3、C4,肝肾功能,血白细胞。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乏力、腰酸、水肿等症状,减少尿蛋白,可提升血清白蛋白、IgG、IgA、C3、C4水平。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缓解症状,提高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癌的临床特点,避免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的老年人胆囊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2月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60岁)109例,其中术中或术后发现胆囊癌25例(均经病理证实),将此组患者与其余非肿瘤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肝功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囊癌组25例,12例行剖腹探查,13例行腹腔镜手术。14例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示恶性而扩大手术或中转开腹,其余11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肿瘤。非肿瘤组84例,34例行开腹手术,50例行腹腔镜手术,14例中转开腹。术前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肝功能变化有显著差异,主要为总胆红素TBil(83.4±131.2)μmol/L和(20.6±13.9)μmol/L,(P〈0.05);直接胆红素DBil(55.1±77.4)tunol/L和(7.3±5.2)μmol/L,(P〈0.05);AST(96.1±89.7)IU/L和(44.3±29.1)IU/L,(P〈0.05);GGTP(512.1±871.8)IU/L和(99.8±101.3)IU/L,(P〈0.05);AKP(433.7±272.5)IU/L和(98.7±47.4)IU/L,(P〈0.01)。结论:对于某些肝酶标异常的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有胆囊癌可能。应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手术以直接开腹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竭大鼠肾脏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阿魏酸钠(SF)治疗组、SOD治疗对照组。检测肾功能;免疫组化、RT—PCR检测SDF-1的表达。结果:在假手术组,Scr(53.56±4.47)μmol/L,BUN(5.8±0.41)mmol/L;缺血再灌注导致大鼠肾脏损伤明显,Scr(105.10±6.31)pmol/L,BUN(19.60±0.56)retool/L;SF治疗后,血清Scr、BUN水平较IR组下降明显。在SF20mg治疗组,Scr(80.92±5.02)μmol/L,BUN(13.64±0.53)mmol/L;在SF40rng治疗组,Scr(66.88±4.86)μmol/L,BUN(10.46±0.79)mmol/L;在SOD治疗对照组,Scr(57.04±2.1)μmol/L,BUN(7.98±0.48)mmol/L。在假手术组SDF-1有微量表达;大鼠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24h,肾组织SDF-1蛋白、mRNA的表达上调。阿魏酸钠上调SDF-1蛋白、mRNA的表达更加明显。SOD亦能上调SDF-1蛋白、mRNA的表达。结论:在缺血性急性肾衰竭中,阿魏酸钠可促进肾组织表达SDF-1,可能是促进造血干细胞(HSC)向肾脏归巢、加速损伤肾脏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