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网膜水肿、黄斑水肿、视力减退等,严重时可致盲.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来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以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秦裕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3):213-215
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恣情纵欲所致,提出了"肾虚是根、阴虚为本、血瘀为标"的病机观。中医治疗有三方面优势:病证结合、整体辨治,有助于改善全身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局部辨症、审因论治,有助于消除局部病灶,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缓缓图治,有助于巩固远期疗效。临床治疗有三要素:辨病审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病证结合,首辨脏腑和虚实;分期论治,辨证治疗出血灶。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属中医学消渴目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及视功能损害程度有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为糖尿病后期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发病率高,对视功能危害严重,迄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以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为主,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及满意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治疗DR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该领域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在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专方专药等方面均有较大进展,现对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学核心内容之一,由于消渴目病是消渴病后期眼部的并发症,因此传统文献多侧重从消渴的角度探讨病因病机。如… 相似文献
4.
沈艳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0):1147-1148,115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是相当高的。本文就近几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及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消渴”范畴。对其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人早有认识,如《河间六书·宣明方论·消渴总论》指出,消渴一证可“变为雀日与内障”。《儒门事亲·刘完素三消论》日:“夫消渴者,多变聋盲……之类。”中医对本病尚无特有命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视瞻昏渺”或“暴盲”,属于“眼底血证”范畴。现将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综述如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辨证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成年盲人最重要的致盲原因.DR的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增加,而DR发展为增殖型则多为糖尿病发病10年以上者,其发病率可高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成年盲人最重要的致盲原因。DR的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增加.而DR发展为增殖型则多为糖尿病发病10年以上者,其发病率可高达45%以上。增殖型DR多采用激光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但手术后易出现视网膜反复出血.玻璃体混浊、机化以及视力不理想等情况,此时患者多求助于中医治疗。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采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视网膜反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学对DR尚无特有命名,但前人早有论述。《儒门事亲·刘完素三消论》记载“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目疾”, 相似文献
9.
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认识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病机是肝肾阴虚夹瘀,临床尚无统一分型,治疗上以滋阴化瘀为主。基础及临床研究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的良好前景,证型规范性研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学将该病归于“消渴病痹症”,从络病角度对其进行辨治,治疗在补虚的同时,加用通络药物取得了较好疗效。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病因病机、治疗、实验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均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归纳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李振中长春铁路医院(长春1300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称“糖网病”)是糖尿病最早、最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是致盲的首要原因,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青盲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中医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45,自引:6,他引:45
通过对90例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和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证候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病证逐渐由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演变,患者全身兼瘀血表现亦随之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五脏虚损相关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脾、肺。认为肝肾虚损、阴损及阳、目窍失养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机;心脾亏虚、因虚致瘀、目络阻滞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其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随着病程进展常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积血,严重者甚至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和高血糖的严重程度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DR的早期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在临床上要对DR从形态和...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成本高,预后差等特征。中医根据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充分运用足浴、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内治外治相结合,有效延缓了疾病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独特优势。为深度探索中医特色疗法对本病的临床应用,文章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特色疗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00年以来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临床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其中着重梳理了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诊断方面临床研究的进展和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李亚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684-68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身体代谢内分泌及血液损害的典型微血管病变,由于其复杂多变的眼底病变及对视功能造成损害的程度,产生的视物模糊不清甚至突然视物不见等一系列的症状,中医眼科根据不同的症状将本病归入“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症中。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并发症的DR也不断增加,由于患者视力障碍,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反映机体内分泌状况及血管损害程度的微血管病变。其主要表现是视物模糊不清,甚至突然失明等。中医眼科将本病归入“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病中。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发病5年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占25%。本病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严重损害视力,甚则失明,给病人生活工作带来困难。因此,防止DR的发生发展是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