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历代医家对此句见解不同,歧义颇多。深入探讨“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合理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结合脾胃与肝胆的关系进行阐述,认为它们经络相联,生理相系,病理相及,治疗相关,故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释为“凡土脏,取决于胆也”于文义及医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源出《素问·六节藏象论》。隋唐以降,历代医家对此句的注释各呈纷争,莫衷一是,亦多有穿凿附会之解,致使欲彰反晦,经义难明,给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带来许多混乱,令后学困惑难解,无所适从。其实,本句并未含曲奥难解之意,乃因转抄失误使然,窃以为“十一”是“土”的误字,“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应为“凡土藏取决于胆”。根据:  相似文献   

3.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纵观历代医家对该条之注释,皆从原文出发,做一般性的解释发挥,仔细推敲,则牵强附会。笔者认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中之“十一”乃“土”字之误,兹举证如下。1藏象学说是《内经》的主要内容,他的基础是脏腑,但是在脏腑之中又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与五脏相比则处于次要地位。胆为六腑之一,而要“十一脏取决于胆”。显与藏象学说之基本内容相背。且肝胆相表里,胆依附于肝,胆汁的生化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凡十一脏”当包括肝在内,而肝取决于胆,则显然与正常之肝胆…  相似文献   

4.
“十一脏取决于胆”,语出《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脏象何如?……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十一脏取决于胆,历代注释不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胆主决断作释:如王冰说:“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王氏以胆主决断作释,颇具启示,然尚须进一步阐发。二、以胆主春生之气作释:如李东垣说:“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  相似文献   

5.
武冰  于晓 《北京中医》2007,26(6):341-343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对于此句经文的理解,历代医家颇有争议,令后之学者,无所适从。本文汇聚各家之见,附赘己言,以期去疑解惑,并俟明者指正。1历代医家对于“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的理解对于“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这句经文,历代医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归纳  相似文献   

6.
总结各代医家对"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注解和认识,分析胆的生理功能和脏腑特性,论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理论内涵和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7.
《内经》提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高度地概括了肝胆在脏腑功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其对指导临床是很有意义的。“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  相似文献   

8.
凡十一脏取决于膻──驳“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十一脏取决于膻──驳“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张毓汉四川省开县中医函授站(开县634400)《素问·六节脏象论》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虽历代医家著文阐述,多自圆古人之说,而笔者不愿囿于经文,苟同“决于胆”的观点。余以为,“决于胆”之“胆”乃“膻”之误,...  相似文献   

9.
<正> 《内经·六节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首先指出了胆在十二脏腑中的决断作用.王冰注云:“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内经·灵兰秘典论》也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内经·经脉别论》曰:“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也.”胆对于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相互协调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此十一脏取决于胆之涵意也. 机体的协调统一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体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以及对错综纷繁的环境适应的过程中,胆起着重要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胆  相似文献   

10.
五脏者,藏精气而下泻;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胆能藏能泻,故为奇恒之府。藏者,内藏糖汁,故称为“中精之府”;泻者,清泄浊气之谓也。故胆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内经》谓五脏六府“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相似文献   

11.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当为"凡土脏取决于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强 《国医论坛》2004,19(3):46-47
《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一句,自王冰以降,诸注歧见纷呈,迄今尚未定论。历代较有影响的注释有:1以胆为中正之官立论。持此说者如王冰、马莳等。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云:“上从心藏,下至于胆,为十一也。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明代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亦引《灵兰秘典论》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正因胆主决断,参与精神情志活动,故云:“凡十一…  相似文献   

12.
“十一脏取决于胆”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寨问·六节脏象论》载:“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历代注家对此多所发挥。如王冰曰:“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李杲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二家之说俱有代表性。王冰以胆属中正,其性刚直主决断立论;东垣以胆气通春,从脏腑应四时之气立论。然此二说俱非经文本义,兹举证如下:1.《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宫,决断出焉。”《素问·奇病论》曰:“夫肝者,中之将也,  相似文献   

13.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历代医家多从胆的功能及五运而论证。文中提出“胆”乃“脾”之误,且从脾对十一脏在生理、病理及诊断等方面的影响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4.
《素问·六节藏象论》首提“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历代医家对其机理有不同阐释。综合分析各家之观点,提出调畅气机是“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理之关键,为临床从胆着手畅达周身之气机/治疗内伤杂病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静  郑杨 《中医药学报》2000,28(6):63-63
“十一脏取决于胆”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隋唐以降历代各家对此注解不一 ,于是成为学者探讨与争论的课题。1 历代各家注释  张介宾注曰 :“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 ,亦曰中正之官 ,又曰奇恒之腑 ,所以能通达阴阳 ,而十一脏皆取乎此也。”[1 ] 张氏认为十一脏都取决于胆与胆经的功能。  李东垣注曰 :“胆者少阳春升之气 ,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 ,则余脏从之 ,所以十一脏皆取于胆。”[2 ] 李氏将“胆”注释为胆所通应的季节 ,即春气。认为春气的变化决定十一脏的变化。  当今学者李氏[3] 认为“十一”乃“土”之…  相似文献   

16.
<正>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此语作为中医学术观点之一,历来誉訾非一。否定者多从校勘上考证,认为此句属于衍文,没有价值;而肯定者虽认为其正确,但解释却很不一致,如李杲谓:“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安。敝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张景岳说:“胆……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脏皆取乎此也”。张志聪云:“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  相似文献   

17.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妮娜 《中医药学刊》2010,(5):1081-1083
对"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总结历代医家对本句的注解及发挥,认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不能被轻易否定,此句不仅有其理论依据,而且也可经临床证实其合理性;其含义不可仅仅理解为"胆主决断,即是将胆推到了人体脏器主宰者的高度。"还应从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角度来理解。另外浅议胆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人体所有脏器中何以仅此一胆有此种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其语非孤立存在,上下文相贯为:“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此文强调指出了胆在脏腑活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历代医家对此句注释的不足之处,认为此句只是为了强调胆的重要,并非指胆可以凌驾于诸脏之上,并从胆的功能和胆在脏腑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两方面论述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历代医家对此句注释的不足之处,认为此句只是为了强调胆的重要,并非指胆可以凌驾于诸脏之上,并从胆的功能和胆在脏腑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两方面论述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