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同时伴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同时研究和防治精神一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即“双心医学”。祖国医学对“双心疾病”早有深刻的认识,并提出的辨证施治的方药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身心上遭受疾病的双重打击,心脏器质性病变与心理障碍问题共存,“双心共病”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神不使”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理论,与人的生理及心理活动相关,“神”是生命健康活动的体现,是人体防病、抗病、康复能力的主宰。“双心医学”模式是以双心同治为基础,基于“社会-医学-心理”的治疗模式。该文从双心(心脏和心理)出发,立足于天人合一和辨证论治,从“神不使”的内涵,分析双心疾病的病机,并指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应注重“双心治疗”。  相似文献   

3.
高雅  颜红 《西部中医药》2012,25(6):78-79
从中医对双心医学的认识、中医神志疾病与心的联系、归脾汤为治双心疾病的代表方及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等方面探讨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中医对于治疗多系统疾患有着独特的理法方药,应用中医理论探索双心医学的治疗方法将是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中西医的角度探讨双心医学模式机制,并对中医药及心理干预研究最新进展进行阐述,指出随着双心医学模式中中医药的更多应用,中医药的治疗必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双心疾病”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的效果明显、副作用较低,而目前中医临床上对双心疾病的认识、诊断与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医角度归纳近些年文献,对双心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做出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常并发焦虑、抑郁、失眠、痴呆等“心”病,精神心理障碍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一样,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双心”(即心脏和心理)疾病的概念由此而生,抑郁状态也是冠心病发生时常会伴有的一种与情绪障碍有关的精神性疾病。精神因素是诱发易感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潜在机制之一,是一过性冠脉收缩。有研究发现,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精神压力试验时有冠脉血流的变化并出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此,抑郁状态既是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子,又可成为血管性疾病加重的风险之一。现代医学对双心病患者的治疗存在诸多的用药禁区,如何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调治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心脏病合并心理障碍的防治疗效,使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复杂干预、动态调整”的防治特色得以体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双心医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又称为精神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多层次多角度治疗心血管病,同时重视精神心理疾患,提倡心血管和心理的双心健康,追求心身完整,为患者提供必要的人文关爱环境、心理支持和治疗,从而达到"心身"协调,真  相似文献   

8.
<正>双心疾病即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疾病,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双心疾病的诊治也越发受到重视。有研究发现,异常情绪、抑郁症、社会孤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是构成  相似文献   

9.
从双心医学的现状、中医对于双心疾病的认识以及针灸治疗双心疾病的特点及前景三方面探讨针灸在双心医学中的应用,发挥中医针灸优势治疗双心疾病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之间的联系逐渐受到重视,心理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起着重要作用,要积极重视情志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在治疗“双心疾病”上有较大优势,通过归纳整理相关文献,总结了“双心疾病”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述中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由此分析"双心疾病"的特点,提出中医心理治疗"双心疾病"的系列方法.旨在认识"双心疾病"时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心理学的优势,发展研究出更适合国人的"双心同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英 《河北中医》2001,23(4):314-316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 ,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 % ,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 1 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 ,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 ,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脂质代谢异常、激素水平改变、环境和遗传因素、脂质过氧化损害免疫反应、缺氧和肝循环障碍等。近年来 ,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肥胖症、药物中毒、糖尿病、妊娠、肝炎病毒或其它病原体感染等都可引起脂肪肝的发生 ,其临床表现与肝脂肪浸润程度成正比。虽然脂肪肝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 ,但…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长期治疗的压力下常伴发精神情绪异常,产生"双心疾病",以致其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双心医学"则可以指导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生在治疗心衰疾病患者时,应将治疗心衰疾病与调控患者精神情绪二者并重。在中医看来,情志类疾病多考虑病位在肝,心衰疾病病位在心,因而心肝同治对于"双心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心疾病"患病率高而且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缺乏有效的、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效果显著,本文选取国内近五年研究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中医特色运动治疗、中医传统音乐治疗等方面归纳总结,对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高国青 《山西中医》2006,22(2):58-60
IgA肾病(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主要为IgA1)、补体C3呈颗粒样沉积的系统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肾小球疾病,最终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1]。该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特定的病名,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别属于血尿、水肿、肾风、虚劳、关格等范畴。自该病被发现至今的36年来,医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医界也做出了努力,而且在其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病因病机IgAN临床表现多样化,有以血尿为主症,有以蛋白尿为主症,有以肾功能不全为主症,就其原因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该病病位主要在肾,本虚以阴虚和气阴…  相似文献   

16.
史广鑫  贾海龙  许岩 《光明中医》2016,(22):3261-3262
1989年国外医学专家提出双心医学概念,1995年我国医学专家胡大一教授开始开展"双心"服务。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双心门诊。但是,中国医生对于双心疾病认识明显不足,这对双心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现对中医治疗双心医学研究进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整理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补肾、健脾、利湿、活血"为治疗大法,并综合分析了中医名家辨证论治该病的思路与经验,认为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学指标相结合,合理运用中医思想与中医药辨证论治理念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可为临床研究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陆新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304-305
高脂血症主要是以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为表现的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状态,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虽多种西药有肯定的降脂作用,但长期应用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通过对中医药的研究,找出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降脂药物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中医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IR)的研究近况。分述了 IR的中医病机特点及中医药对 IR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中药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对 IR有改善作用 ,显示中医药治疗 IR具有广阔前景 ,并对某些存在问题与对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双心医学主要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互相影响和转归,强调在心脏病治疗中加入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疾病时,中医有独特的辨证思维方法,从肝治心与双心医学不谋而合。肝心两脏五行相生、经络相连、功能相用、情志相调,故从肝治心,可达"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彰显其在双心医学中的辨治优势。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