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患者女,53岁。主诉胸闷、多汗4年余,与活动无明显关系,胸透发现纵隔肿块而入院,过去无心脏病。体检: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心率44次,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血压110/7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两维超声在左室壁左侧见一片心包外液性暗区如拳头大小,其它无特殊。X线检查:心脏后前位示心脏呈靴形,心胸比率0.62,主动脉结突出,肺动脉段正常,左下心缘显著向左扩大,外形圆隆呈球形突出,突出部密度较淡,外缘界限模糊不清,右心缘无异常(见插页图1)。左侧位片示整个心下部相当于左右心室部位有球形重叠密度增高影,心后缘向后成圆形凸隆(见插页图2)。透视下心脏搏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例1:患者赵××,男性,17岁,劳累后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1月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心血管异常:心界向左下扩大,左心有抬举感,律不齐,心率72,胸左2、3肋间三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分裂,三尖瓣区有流量性杂音。两肺正常。X线摄片,心影向左侧扩大,主动脉球变小,心腰较饱满,心胸比例0.54,右下肺动脉宽2.2cm。心电图示:心电轴右偏,窦性节律,交界性逸搏伴干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容量性  相似文献   

3.
赵根 《河北医药》2006,28(4):257-257
例1.女,16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入院查体:口唇无紫绀,心前区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Ⅵ级柔和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伴固定分裂,周围血管征阴性.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心房、右心室肥大,频发性室性早搏;胸部X线片检查双肺充血性改变,右心房增大,心尖圆钝上翘;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26mm,轻度肺动脉高压(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39 mm Hg).血气分析:氧分压86 mm Hg,二氧化碳分压32 mm Hg,血氧饱和度0.95.于2005年6月29日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ASD心内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0岁,40.5kg,ASAⅣ级。主因心慌、气短15年,不能平卧7年,加重3年入院。入院诊断风心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心衰。2临床检查患者半卧位,口唇发绀,呈恶液质病容,颈静脉怒张,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III/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膨隆,腹围95cm,腹壁静脉曲张,触诊肝脏平脐,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血压85/55mmHg。ECG示房颤心律,不正常ST、T、Q,右心室肥厚,肢导低电压。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中下野受压不显影,心脏呈球形增大,心胸比1.0。心脏B超示左房150mm×140mm(正常为40mm×38mm),右…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40岁。因阵发性心悸1个月,当地医院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房缺,为介入治疗而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6/74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74次/min,心前区无隆起,心界稍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约2/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伴分裂。肺腹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隆起,肺血增多。心脏超声示继发性房缺,缺损为18 mm。完备术前检查后介入治疗。术中局  相似文献   

6.
主肺间隔缺损3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肺间隔缺损 (Aortopulmonary septal defect,简称APSD)是一种少见的心底部分流先天畸形 ,临床诊断困难。本院收治 3例 ,均经手术证实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男 ,1 8岁。自幼活动后即出现心悸、气促、伴口唇发紫。体检 :血压 1 2 /6.8k Pa。心脏搏动抬举样 ,心前区无震颤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 92次 /分 ,律齐 ,心尖区及胸骨左缘2、 3、 4肋间闻及二级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 X线平片示 :肺血多 ,右房室增大。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 UCG)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肺动脉高压。心导管检查 :导管经…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右心室漏斗部狭窄较少见,其杂音与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或不典型法洛氏四联症类似。本院近年来发现2例,1例术前经右心室造影确诊,1例术前诊为室间隔缺损,现报导如下: 例1,女,7岁,(住院号68123)。平素身体健康,出生后1月体检发现心脏杂音,疑室间隔缺损或肺动脉瓣狭窄。体检: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局部有震颤,P_2减弱。心电图:右心室高电压,X线片(E13628)见肺血偏少,心脏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轻凸,右心室轻度增大,心胸比率:0.48。右心室选择性造影示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  相似文献   

8.
马青  齐锦生 《河北医药》1997,19(5):F003-F003
1994年8月1日我院成功地进行1例同时替换三个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的手术,现将麻醉情况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9岁,56kg。因活动后心慌气短4年加重1年入院。半年前曾患脑血栓,经治疗目前情况良好。查体:心率6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8.0kPa。心尖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Ⅲ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主动脉瓣区Ⅲ级叹气样杂音。肝右肋下2cm可触及。心电图示心房纤颤,电轴右偏+112度,右心室肥厚;X线示两肺瘀血,心脏呈“普大型”;心/胸(C/T)0.65。诊断:二尖瓣狭  相似文献   

9.
某女,1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7年而以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入院.该患平素易感冒,活动不受限,耐力稍差,无紫绀史,晕厥史及心衰史;查体:血压16/9kPa,心前区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Ⅰ、Ⅱ肋间可触及双期连续性震颤,并可(?)及双期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周围血管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心脏像所见:肺血增多,主动脉结正常,肺动脉段凸,左心缘圆隆,心胸比率0.49;心动超声检查: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一管状交通,7×8mm;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缩窄以往均采用手术治疗,我科在国内率先使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愈1例主动脉缩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7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于2005-04-04入院。查体:无紫绀和杵状指。测血压分别为:左上肢172/99mmHg,右上肢174/100mmHg;双下肢110/77mmHg。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返流性杂音。X线检查心脏增大,心胸比值0.69。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3mm,二尖瓣脱垂并轻度关闭不全。心脏CT检查示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处降主动脉管径缩窄。临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小型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脱…  相似文献   

11.
风湿性心脏病首先累及二尖瓣和其它们瓣膜,继而累及主动脉瓣膜,导致心腔和肺血的改变。心脏 X 线平片因其能观察心腔和肺血的改变,在风心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左心耳改变,是常见的 X 线征象。本文将就左心耳增大在风心病的 X 线诊断中的作用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搜集我院住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风心病38例心脏平片进行分析。分析标准:左心耳的测量:在正位心脏片上:肺动脉段和左心耳交点与左心耳和左心室肩部交点作一直线,测量左心耳最凸点至该直线的垂直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女,20岁,因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胸闷5年,于1990年2月14日住院。在院外曾被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家族中祖父有类似发病。患者形体瘦长,臂长过膝,智力正常。上腭高耸。视力:左眼0.6,右眼0.4,晶体无脱位。漏斗胸,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肾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四肢指趾呈蜘蛛样,掌骨指数9.25(正常<8)。心电图示“左室劳损”,X线检查心脏呈普大型,脊柱呈“S”侧弯。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二尖瓣重度脱垂伴关闭不全,主动脉内径在正常范围,其它各心腔大血管无畸形。  相似文献   

13.
陈启洪 《云南医药》1993,14(2):124-124
笔者在收检先心病过程中,经临床及心导管检查,发现2例复合紫绀型先心病,临床罕见,现报告如下:例1,李某,男,61/2岁。出生后即有紫绀。查体:体重15kg,身长100cm,唇舌指青紫,心界不大,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_2↓,杵状指趾。X线胸片:肺血少,右位心,心胸比例0.52。心电图:右房、右室、左室扩大。二维超声心动图:右房扩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失落,三尖瓣上方1.0cm处有一反光增强条状带,二、三尖瓣活动好,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前。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分别在上述部位测压力和取血测血氧饱和度。右心房造影右房显影同时左房显影,造影剂返流肝静脉,右心室未显影。左心房造影左房、左室、肺动脉、主动脉同时显影,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后方,肺动脉瓣开口约0.4cm,主干及分枝血管细。左心室造影左右心室迅速显影,心腔大,主动脉、肺动脉同时显影,均发至同一心室。诊断 1.单心室;2.房间隔缺损;3.肺动脉瓣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1岁。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有心室预激,欲行导管消融术而入院。平素健康,无发作性心悸、胸闷。检查:血压120/80mmHg。意识清,颈软,两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6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X线胸部正位片及心脏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示:B型预激,V1呈QS、V2~6呈R;δ波在Ⅰ、aVL为正相,在Ⅱ为正负双相,在Ⅲ、aVF为负相。根据体表心电图定位考虑为右后间隔旁道。在心导管室数字减影(DSA)下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EPS+RFCA)。经皮分别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和…  相似文献   

15.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1例经心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1岁,住院号232647。以胸闷半年为主诉入院。体检:无紫绀。心率82次/分,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三、五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向心尖传导,P_2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维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下移畸形。右心导管检查示右心压力正常,无心内分流。胸部X线平片示肺血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累、心悸1年,复发加重1周入院。查体:肥胖体型,体温、脉博、呼吸正常,血压16/13KPao。心尖区闻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一)。查血脂、血糖正常,超声心动图示轻度主动脉硬化。X线片示:正位升主动脉迂曲增宽,主动脉弓弧形钙化,心脏无增大,右心隔角处有一约3ccm×4cm类圆形阴影,  相似文献   

17.
陈保俊  王淦 《江苏医药》1997,23(3):195-195
我院1961年至1994年10月手术治疗单纯动脉导管未闭175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75例中男44例,女131例;年龄5~38岁,其中30岁以上6例。临床症状有活动后心慌、气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昏厥和咯血。173例有典型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2例仅有收缩期杂音。X线摄片:心胸比率0.55~0.69,左室增大156例,右室增大21例,肺动脉段凸出92例。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138例,左、右心室肥厚7例,正常心电图30例。62例行有心导管检查,提示左向右分流58例,平均肺动脉压超过5.3hPall例。2例行逆行主动脉造影证实动脉导管存在伴有主动脉弓扩张、肺…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自1985年以来,对4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采用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径路修补缺损。现就三种不同径路做一简单比较。临床资料 47例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4~12岁,平均7.26岁。均经临床体格检查、心脏三位片、心电图及二维超声检查确诊,术前无症状者18例,心功能Ⅰ级者13例,Ⅱ级者12例,Ⅲ级者4例。均可在胸骨左缘3~5肋间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有34例心前区可触及明显震颤。心脏片示左右心室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及肺心增多,21例有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为0.52~0.65。缺损类型:室上嵴下  相似文献   

19.
病例女,41岁,65公斤。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加重伴胸痛、心悸1月”人院。平素易感冒,活动耐力尚可。查体: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em,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固定分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重度电轴右偏,肢导联低电压。X线胸部后前位片示:双肺充血,主动脉结位于左侧胸腔,左心缘肺动脉段消失,心尖位于右侧胸腔,左肺两叶,右肺三叶,胃泡位于胸腔左侧膈下,肝影位于右侧膈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 1997年至 2 0 0 0年在体外循环下应用 Foley球囊导管行动脉导管未闭 (PDA)闭合术 2 3例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 9例 ,女 14例。年龄 12~ 2 9岁 ,平均 2 1.3岁。心功能 级 3例 , 级 2 0例。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查体 :脉压差均增大 ,收缩期杂音 5例 ,有典型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18例。心脏远达片示 CTR49%~ 6 5 % ,有明显肺动脉段突出 ,左室增大。心电图示左室肥厚 15例 ,双室肥厚 8例 ,超声心动图示 PDA内径 0 .9~ 2 .1cm,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增宽 ,左室舒张末期内 4.7~ 7.3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