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的条件。方法 蛋白质用含40%甘油的PBS稀释后点加在醛基化玻片上,室温干燥1h。4℃冰箱保存,经封闭剂封闭,PBS漂洗后,依次加入抗体,反应结果用扫描仪进行扫读。结果 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时预点10~15个点后点样均一性较好;点样后4℃冰箱保存24~48h再进行漂洗和封闭处理,所得结果的荧光测量值较高;3%BSA为封闭剂时所得图像的荧光背景值最低;点样量影响荧光信号的强度。结论 以醛基化玻片为固相载体制备蛋白质芯片时要预点15~20个点后再正式点样,点样后应4℃保存24~48h再进行漂洗和3%BSA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和优化罂粟碱抗原芯片和阿特拉津抗体芯片的制备及相关实验条件,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作用达到对罂粟碱和阿特拉津分子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方法将罂粟碱和农药阿特拉津与蛋白偶联后的衍生物作为完全抗原,与其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从而间接实现对小分子物质的检测。结果当以醛基化玻片为固体载体时,罂粟碱和阿特拉津分别以2%卵清蛋白(OVA)和3%牛血清蛋白(BSA)最适合作封闭剂;当pH 7.2~7.4之间、抗原抗体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温度为37℃和适度漂洗时能获得理想荧光信号。结论罂粟碱和阿特拉津蛋白衍生物完全能与其相应的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荧光信号随待测物浓度的降低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非特异性反应的形成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固相载体、封闭剂、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洗液离子强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进口微孔板的吸附性好于国产板 ,但非特异吸附也高于国产板 ;国产BSA作封闭剂非特异性反应高于进口BSA ;合适的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可提高反应的特异性 ;NaCl浓度为 0 15mol/L的PBS Tween作洗液可满足本系统要求。结论 固相载体、封闭剂的选择 ,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的配伍 ,洗液离子强度均与非特异性反应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酸蚀粘接剂用于窝沟封闭防治成年人龋齿发生的效果。方法 根据窝沟封闭适应症标准,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选取符合条件的142例在校生,以右侧磨牙或前磨牙为实验牙,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实验组采用iBond自酸蚀粘结系统进行酸蚀粘接,对照组采用35%磷酸酸蚀剂酸蚀,不使用粘接剂,两组均使用EstisealRF窝沟封闭剂进行窝沟封闭,观察治疗时间。并分别于窝沟封闭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检查,观察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和患龋率。结果 实验组手术操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19.636,P=1.797×10-44,P<0.05);两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及患龋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酸蚀粘接剂不能显著提高成人窝沟封闭防龋效果,但操作简便,能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分析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阐述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以一对来自同一亲本、转移能力不同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620和SW480为实验对象,利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建立并优化两种细胞株的蛋白表达图谱;之后利用Melanieш软件分析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点。结果 两种细胞株的2-DE蛋白表达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比性;采用了非线性pH3-10及重叠窄范围的固相pH梯度胶条,提高了2-DE图谱的分辨率;初步选择11个差异表达蛋白点。结论 非线性及重叠窄范围的固相pH梯度胶条可改善2-DE中蛋白分离的效果,初步分离的差异蛋白点为进一步鉴定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及建立大肠癌转移性细胞株的2-DE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两种氨基化方法修饰玻片表面的过程及其在基因芯片制备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玻片经清洗、硅烷化后,一种用多组分多氨化合物包被,经次亚苯基二异硫氰酸盐表面活化;另一种方法采用的包被剂是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活化剂是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亚胺酯官能团分子。将被修饰好的玻片用于λ噬菌体基因组DNA芯片的制备,并进行杂交检测分析。结果 经两种方法修饰后玻片表面分别形成分支结构和聚合物涂层,与商业化的芯片比较发现,两种芯片杂交、扫描检测后显示所得点阵的杂交信号均匀、稳定、清晰,杂交点饱满、同一性好。结论 两种方法修饰的玻片用于制备基因芯片均取得了成功,其中丙烯酸-丙烯酰胺聚合物包被法处理过程简单、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生产,是一种较理想的芯片表面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PRAK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方法 将克隆在pET-14b上的PRAK亚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载体pEGFP-C2上,随后转染Hela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无误,并在Hela细胞中得到高量表达。融合蛋白发出的绿色荧光表明EGFP-PRAK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结论 成功构建了PRAK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为研究PRAK的细胞内定位和移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海马注射淀粉样蛋白β(Aβ)大鼠与正常大鼠脑蛋白质组双向电泳(2-DE)图谱差异,从蛋白质水平初步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方法 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1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2向进行2-DE。以图像分析软件ImageMaster 2D-Elite分析电泳图谱。结果 海马注射Aβ大鼠与正常大鼠脑组织2-DE图谱分别检出496和491个蛋白点。对2张电泳图进行匹配后,发现有11个蛋白点仅在海马注射Aβ大鼠脑蛋白2-DE图谱中表达,而有6个蛋白点只在正常对照大鼠检测到。部分蛋白在2组大鼠脑组织中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 初步建立了AD动物模型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方法;差异点的发现为深入理解AD发病机制及研发新药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EV71非结构蛋白及EV71 3C蛋白酶微复制子体系,研究微复制子的复制及表达情况。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绿色荧光蛋白(EGFP),利用特定酶切位点及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至pMD19-T载体,分别构建EV71非结构蛋白及EV71 3C蛋白酶微复制子体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复制子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微复制子复制情况。结果 EV71非结构蛋白微复制子及EV71 3C蛋白酶微复制子表达后,均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荧光强度有明显差异;转染后12~72 h取样所测RNA含量几乎不变。结论 非结构蛋白全长及3C蛋白酶启动微复制子转录强度不同,所构建微复制子不具备复制功能,提示结构蛋白编码区对病毒RNA复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293细胞(人胚肾细胞)和人CD34+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磁性分离仪纯化CD34+细胞,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两种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两种细胞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于一定时间内检测293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32.8%,CD34+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25%,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转染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 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能转染293和CD3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作为良好的报告基因,为将来的干细胞基因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蛋白质糖基化后理化特性的改变。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值和扫描荧光光谱。结果糖基化BSA荧光光谱改变,糖基化终产物(AGEs)荧光值增加;单体BSA在PAGE上向正极泳动加速,SDS-PAGE近负极段出现新的弥散带。结论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可导致棕色变、阴电荷增加、分子量增大、荧光光谱改变。  相似文献   

12.
HIV基因芯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IV基因检测芯片的分析技术。方法分离HIV1U26942基因限制性显示片段作探针,应用PixSys 5500点样仪将探针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作基因芯片。然后与随机引物荧光标记的HIV样品进行杂交,以分析限制性显示基因片段的杂交动力学。经杂交后清洗和干燥,扫描芯片进行检测。结果对基因检测芯片的制作与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筛选了12个限制性显示基因探针。结论建立的检测芯片的实验方法可行且较特异。  相似文献   

13.
HIV基因芯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HIV基因检测芯片的分析技术,方法:分离HIV 1U26942基因限制性显示片段作探针,应用PixSys 5500点样仪将探针打印在氨基包被的玻片上制作基因芯片,然后与随机引物荧光标记的HIV样品进行杂交,以分析限制性显示基因片段的杂交动力学,经杂交后清洗和干燥,扫描芯片进行检测。结果:对基因检测芯片的制作与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筛选了12个限制性显示基因探针。结论:建立的检测芯片的实验方法可行且较特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Euro-Collins溶液(ECs)中,低温(4 ℃)缺氧条件下体内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剂(In vivo liposome)介导NF-κB诱捕物寡核苷酸(NF-κB decoy ODN)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中的转染效率。方法 (1) 将ECV-304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以37 ℃、5% CO2的条件培养,待生长至单层融合后,进行试验。(2) 使用前配制脂质体-ODN复合物,脂质体与ODN 的+/-电荷比率为2。(3) 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在ECs中、4 ℃条件下,ODN浓度分别为0.50、0.75、1.00、1.25 μmol/L时,缺氧保存2、4、6、8 h后ECV-30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和ODN的胞内分布;同时设立裸ODN转染为对照组,观察对ECV-304的转染效率。结果 在ECs中、4 ℃缺氧保存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和脂质体-ODN浓度的升高,ECV-304的MFI增强,保存6 h后MFI基本达到了最大强度,并且大部分ODN均位于细胞核内;而ODN的细胞摄取率无差异。但与裸转染相比,MFI和细胞摄取率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ECs中和低温缺氧条件下,脂质体可以高效地将NF-κB decoy ODN转染到ECV-304细胞核,为供体器官在基因调控水平的保护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酸保护原理的DNA芯片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出3-末端与载玻片交联,5-末端用32P标记的检测DNA的芯片。方法:以化学法合成了3-末端为尿嘧啶核糖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片段,用32P标记寡核苷酸的5-末端,经过高碘酸氧化后与玻璃基片表面的脂肪胺基缩合,并用硼氢化钠还原,制成寡核苷酸3-末端与玻片共价交联,5-末端为同位素标记的DNA芯片,将芯片与液相中的核酸片段杂交,再用酸酶S1酶切,结果,当液相中的核酸与玻片上共价交联的寡核苷酸片段产生特异性杂交配对时,核酸酶S1不能酶切玻片上的寡核苷酸片段,且玻片上被保护的寡核苷酸量与液相中的与核酸,由于该法制备的DNA芯片各个位点的DNA探针的含量为已知,待测的核酸样品无需进行同位素或荧光标记,操作简便,适用于对样品的DNA或RNA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RA-FLSs)的自噬与存活。方法 体外培养人RA-FLSs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0、10、20、30、40、50 ng/mL)处理RA-FLSs细胞,处理24、48、72 h后,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RA-FLSs的增殖能力,确定对细胞增殖能力抑制50%时所需的雷公藤甲素浓度(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基于RA-FLSs增殖能力测定的实验结果,选取最佳雷公藤甲素作用浓度处理RA-FLSs,处理24、48、72 h后,检测RA-FLSs自噬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Beclin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雷公藤甲素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RA-FLSs细胞的增殖,雷公藤甲素浓度为40 ng/mL时,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 001),24、48、72 h的IC50分别是42.31、40.71、42.71 ng/mL。因此后续的实验选用雷公藤甲素的上药浓度为40 ng/mL。与空白组相比,40 ng/mL雷公藤甲素作用RA-FLSs 24、48、72 h后,均能减弱LC3Ⅱ自噬荧光、显著降低自噬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P<0. 05),显著增加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水平(P<0.05);且在处理48 h时,40 ng/mL雷公藤甲素抑制自噬及促进凋亡的作用较处理24 h及72 h强。结论 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RA-FLSs自噬,从而对RA-FLSs产生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这一发现表明雷公藤甲素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7.
基因芯片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建立基因芯片的制备技术。方法:基因样本准备,将带荧光标记的PCR产物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过点样后处理制备成基因芯片,用扫描仪测定前后芯片上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DNA固定率,分别设计了5种玻片3种固定条件和6种点样后处理方法的固定率测定。结果:对芯片制备的各种条件和方法优化实验表明,cDNA的氨基修复,点样后的UV交联和芯片室温干燥处理能有效提高DNA的固定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因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