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乙含漱液由我院制剂室研制,其主要成分为甲硝唑、乙酰螺旋霉素和葡萄糖酸洗必泰,适用于牙龈炎、牙周炎等。从95年3月至97年5月观察40例,有效率为62.5%,对照组有效率为32.5%,可见甲乙含漱液疗效显著。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牙龈炎、牙周炎患者,近周来尚未服用抗菌素及使用任何含漱液,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且同意接受治疗者。排除患者未完成疗效者,及在使用含漱液期间服用其它药物者。随机双盲法分甲乙含漱液组,牙龈炎16人、牙周炎24人共40人,平均年龄37.5岁,以及1:5000洗必泰含漱液组(对照组)牙龈炎16人、牙周炎24人共40人,平均年龄38.3岁。 1.2 用药方法 治疗组用甲乙含漱液,对照组用1:5000洗必泰含漱液,两组均按一日4次、每次15ml,含漱1~2min后吐出,不再用清水漱口,一周后观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讨论通过牙龈炎治疗,祛除牙龈感染因素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为预防牙周炎及与之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选择2011-05-2012-03来我科就诊的牙龈炎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6岁. 纳入标准:①中、重度菌斑性牙龈炎;②无心脑血管、糖尿病、出血性疾病等;③1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及抗凝药物,6个月内进行过牙周治疗;④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3.
牙周疾病是口腔常见病,也是造成人类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人类进行大量的研究,以期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我科近期将百蕊牙周康药膏,应用于牙周炎、牙龈炎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抽取我科门诊未作任何全身和局部治疗的牙周疾病患者100人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8岁,平均35岁;牙龈炎69例,牙周炎31例。 1.2 材料和方法 100例牙周疾病患者分为2组,用药组采用百蕊牙周康药膏(由合肥三安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皖卫药准字:1996第100008号),1~2克刷牙,早晚各一次,每次5~8分钟,严重者将药膏直接涂于患处,1~3分钟后漱口;对照组采用普通牙膏,教会病人正确刷牙方法,早晚刷牙各一次,二组  相似文献   

4.
神经肽P物质 (substanceP ,SP)是最早也是研究最多的神经肽 ,它具有的神经递质及神经调质作用使其成为某些组织炎症的重要标志物。我们通过放射免疫法分析测定牙周健康者和牙周病患者GCF中SP含量 ,初步探讨其与牙周健康及病变程度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中等程度的成人牙周炎患者 1 5例 ,男 1 1例 ,女 4例 ,年龄 1 8~ 51岁 ,平均 (34 3± 7 3)岁。排除全身疾病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在患者口内各选 1个健康、牙龈炎、牙周炎牙位收集GCF样本。取样牙位上颌第一磨牙。第一磨牙缺失时在第二磨牙取。对照组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孕妇的牙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抽取2006-05—12在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或生产的已作婚姻登记的妇女1009名。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临床牙周检查。运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检孕妇的牙龈炎和牙周炎患病率分别为74.8%和37.2%。大于30岁者患牙周炎的危险度比值(oddsratio,OR)为1.6;学历较低者患牙龈炎的OR为1.4;月收入为中或低水平的孕妇患牙周疾病的几率较大,牙龈炎OR分别为1.5和2.1,牙周炎OR分别为1.1和1.7;孕前近1年内没有口腔就诊行为的孕妇,患牙龈炎和牙周炎的OR分别为2.3和2.1;孕前或孕期患有全身性疾病的孕妇,患牙龈炎和牙周炎的OR分别为1.8和2.2;孕期有过吸烟和饮酒行为的孕妇患牙周炎的OR分别为3.8和1.6。结论:牙周疾病较易发生于年龄较大、学历和月收入较低、口腔健康行为较差、孕前或孕期患有全身性疾病及有吸烟或饮酒行为的孕妇,应加强对这部分孕妇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目的 了解硅胶保健牙刷清除牙菌斑的临床效果。 二、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的选择 随机选择志愿者60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名。排除标准:全身健康状况不好导致本人行动障碍或/和依从性差;近1个月内曾使用任何类型的药物漱口水;严重牙龈炎牙周炎;多个牙缺失或龋坏严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现已证实在牙龈炎和牙周炎时局部组织中有多形核白细胞(PMNs)的聚积。PMNs 的产物不仅能影响龈沟内细菌和牙龈组织,而且可作为衡量炎症程度的指标。本研究比较了龈炎、牙周炎及健康龈沟内龈沟液(GCF)中PMNs 的代谢产物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同时比较了在相同部位收集5秒钟和30秒钟的GCF 容量和GCF 中MPO 的活性。材料与方法选择10例25岁~50岁轻度或中度牙周炎的男性患者,无系统性疾病,在近6个月内未接受过影响PMNs 功能和MPO 特性的抗体和药物治疗,也未经牙周治疗。依据患者口腔中不同部位的牙周情况分为:健康、龈炎和牙周炎三组。  相似文献   

8.
牙周炎的药物治疗有全身和局部的药物治疗 ,后者有碘甘油、牙康、二甲胺四环素软膏等 ,本研究采用甲硝唑糊剂局部治疗牙周炎 ,改善局部症状有一定效果 ,现总结如下。1 病例选择 :从口腔门诊选取牙龈红肿、牙周袋深度超过 3mm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牙周炎患者 30例 ,其中男性2 4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2 8岁。2 操作方法 :①取甲硝唑 0 2克 (焦作平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研成粉末状 ,加入少量碘仿 ,用适量的碘甘油调成糊状 ,备用 ;②去除局部菌斑、牙石等后 ,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牙周袋 ,将调好的甲硝唑糊剂用探针输入牙周…  相似文献   

9.
甲硝唑药管治疗牙周炎桂涌无锡市口腔医院(214001)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由于70%致病菌为厌氧菌,而甲硝唑是治疗的首选药物,现对18~76岁的160例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其中男84例,女76例,随机分为甲硝唑治疗和红霉素治疗两组,后作为对照组,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在正畸牙龈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固定矫治并伴有不同程度牙龈炎性反应的牙颌畸形患者63例组成正畸治疗组;正畸治疗前未戴用矫治器的牙周健康者30例组成正常对照组;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5例组成牙周炎组。记录患者牙龈指数(GI),分别采集牙周袋最深处或龈沟液标本,采用16SrDNAPCR技术对Fn进行检测,分析Fn的检出率与GI之间的关系。结果 128例患者临床标本中,共扩增出Fn87例,检出率67.97%。其中正畸治疗组检出率为69.84%(44/63);正常对照组检出率为46.67%(14/30);牙周炎组检出率为82.86%(29/35)。正畸治疗组的Fn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高于正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3,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Fn的检出率与牙龈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s=1.000,P<0.01)。结论 Fn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畸医生应高度重视正畸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卫生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1.
《口腔医学》2013,(9):594-596
目的探讨甲硝唑控释药膜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给予甲硝唑控释药膜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3个月的一般指标[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及龈沟液中的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tor-α,TNF-α)],治疗前、治疗后1个、3个月的龈沟液胶原酶Ⅱ活性(collagenaseⅡ,COL-Ⅱ)和用药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治疗1个月后的"痊愈"例数多于A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无差异;除治疗1个月后的PD外,B组治疗后1、3个月的一般指标、龈沟液炎性指标水平及COL-Ⅱ活性均优于A组,其中除PD、AL、治疗后1个月的IL-6和IL-8(P<0.05),其余均为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控释药膜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牙周病的总有效率相当,但后者远期的一般指标、龈沟液炎性指标及胶原酶Ⅱ活性优于甲硝唑控释药膜。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用灭滴灵药物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报道较多,今将部分来稿做一综合报道。 病例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临床观察诊断为牙龈炎者84例,表现为牙龈充血、质地松软、触之易出血;诊断为牙周炎者172  相似文献   

13.
替硝唑治疗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硝唑治疗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观察贵州省人民医院(550002)张光照岳朝晖替硝唑为新一代的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它是继甲硝唑后研制成的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小的抗厌氧菌新药。笔者从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对38例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并用甲硝唑为...  相似文献   

14.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宋爱萍 《口腔医学》2004,24(5):316-317
目的 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及慢性牙周炎患者各7例,分别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3个月进行牙周参数的检查和记录,并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的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基础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BOP、PD、A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近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孕妇妊娠期牙周疾病发生的相关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妊娠中期妇女的牙周状况对分娩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 age,SGA)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8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专科就诊的孕妇共215例,于妊娠16~24周进行牙周检查并记录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等指标,同时按照牙周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产前分组(牙周炎组32例,牙龈炎组171例,牙周健康组12例);患者知情同意选择是否接受牙周基础治疗。通过问卷调查表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社会经济相关信息。分娩后收集分娩结果,根据分娩结果进行产后分组(SGA和非SGA组)。比较各组间牙周临床指标及问卷调查、分娩结果等情况。结果平均PD(P=0.005,r= 0.192)、BOP%(P=0.003,r= 0.199)与经济收入呈负相关。牙周炎组平均家庭月收入较牙周健康组及牙龈炎组(P<0.05)低;牙周健康组使用牙线者比例较牙龈炎组高(P<0.05);106名孕妇接受了牙周超声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109例孕妇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最终23例(10.7%)发生了SGA,SGA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PD≥5 mm、PD≥4 mm的百分比高于非SGA组(P<0.05)。SGA发生率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组与未接受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家庭月收入、牙线使用情况对妊娠期牙周疾病的发生有影响;妊娠期妇女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与SGA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付永伟  李向新  杨雁  龚永庆  徐宏志 《口腔医学研究》2014,30(12):1194-1197,1200
目的:评价伐昔洛韦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作为辅助疗法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治疗组(n=30)和干预治疗组(n=31)。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龈上洁治和抛光。龈上洁治后1周内,干预治疗组予伐昔洛韦口服,对照治疗组予安慰剂口服。在基线点以及牙周治疗后2和6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检查。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基线时,对照治疗组与干预治疗组间牙周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干预治疗组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减少值、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4 mm的位点百分比减少值和PD的减少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组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的减少值与对照治疗组比较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牙周机械治疗过程中,与应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作为辅助治疗相比,联合应用伐昔洛韦、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作为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特定的HLA等位基因,尤其是HLA DR4抗原决定簇与牙周病的发生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证实前人的结论并探讨能否通过PCR SSO来找到HLADR4抗原决定簇的亚型与牙周病易感程度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①实验设计及对象选择:实验对象中排除糖尿病患者。病例组(P组)包括48例重度牙周炎(severe periodontitis,SP)患者和12例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apid progressive periodontitis,RPP)患者,共60例。年龄20~48岁;口内至少有5个不同部位的附着丧失≥6mm;至少有10个不同部位的牙  相似文献   

18.
甲硝唑棒辅助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洁 《口腔医学》2005,25(4):253-253
目的评价局部应用甲硝唑棒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甲硝唑棒治疗组(46例)和口服甲硝唑片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局部应用甲硝唑棒疗效优于口服甲硝唑片。结论甲硝唑棒可作为牙周病局部缓释用药治疗牙周病。  相似文献   

19.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观察,试验组用0.1%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照组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7d为一疗程,共使用14d。观察用药前后PLI、SBI、GI、PD、牙龈疼痛、口臭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14d后菌斑下降率为63.0%,牙龈炎有效率为83.3%,牙周炎有效率为36.7%;而对照组则分别为49.5%、50%和16.7%。经统计学处理,试验组对牙龈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含漱液对牙周炎的疗效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牙周组织疾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慢性牙龈炎、慢性牙周炎患牙治疗前后龈沟液中t PA及PAI活性。方法 :选择慢性龈炎(n =2 8)及慢性牙周炎 (n =5 2 )患牙两组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收集龈沟液 (GCF)并记录临床指标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GCF中t PA及PAI的活性。结果 :t PA活性在牙龈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在牙周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AI活性在牙龈炎组及牙周炎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AI/t PA比值在牙周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牙龈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AI可以作为判断牙龈炎症程度及治疗效果较为客观的指标 ;牙周炎组中治疗后PAI/t PA显著降低的部位是否预示较差的预后 ,尚需进一步纵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