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马XX,女,57岁,因老年性白内镜于1992年初接受右眼白内障囊外搞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采用10-0聚丙烯缝线缝合角巩膜切口5针,因线结较大,未能埋藏于巩膜内而位于结膜下。术后5天,视力达到1.2。术后1月开始,右眼异物磨擦感逐渐加重,时常有粘性分泌物。曾多次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眼上睑结膜充血,乳头肥大而诊断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滴用可地松、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服液,持续1年症状元减轻、视力维持在1.入lop年初来我院就诊发现右眼上睑结膜明显充血,结膜上皮增生而呈巨大乳头状,结膜利片查见较多…  相似文献   

2.
激光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失败的滤过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要求术后有完整的结膜和一条房水外流的通道来维持隆起的结膜滤过泡。早期失败或趋于失败的滤过泡可通过激光松解缝线治疗,同时激光松解缝线也是调节术后早期眼压和建立有滤过功能的滤过泡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手段。滤过泡失败可分为眼内、巩膜和眼外...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膜切口渗漏,是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之一.我们应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BCLs)保护结膜切口,维持前房,报道如下.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结膜渗漏患者3例.术中均做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应用丝裂霉素和可调节缝线,术后3~7d拆除可调节缝线后出现溪流现象阳性,合并浅前房,低眼压.  相似文献   

4.
1病例 例1:女,57岁,退休工人。2009年9月17日在我院行双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5d拆除结膜缝线后患者自述右眼异物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线对患者早期泪膜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4-04期间在我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8例76眼,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暴露结膜缝线(小梁切除)组(34例36眼)和包埋结膜(可调节)缝线组(34例40眼),分别给予可调节缝线暴露结膜缝合和包埋结膜缝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d 测眼压情况,同时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30 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眼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d两组患者平均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14,30d包埋结膜缝线组平均眼压显著高于暴露结膜缝线组(P<0.05)。治疗后1d两组患者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7,14,30 d包埋结膜缝线组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显著优于暴露结膜缝线组(P<0.05)。治疗后30 d包埋结膜缝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暴露结膜缝线组(P<0.05)。结论:小梁切除手术可调节线包埋结膜缝合对患者早期泪膜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低,手术效果优于暴露结膜缝合。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81岁,农民。因右眼突发胀痛伴视力下降3 d于2014年8月7日入院治疗。否认犬、猫接触史,平时拾捡垃圾营生。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2,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直径≈6 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皮质核混浊,眼内窥不清,眼压56.3 mmHg(1 mmHg=0.133kPa)。入院诊断:右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入院后予以药物降眼压治疗并术前准备。降眼压治疗3d后右眼局部炎症反应减轻,但眼压控制不理想,前房角检查见大范围粘连狭窄,手术指征明确,手术方式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常规术前准备未见异常,术中做上方结膜瓣时见两条白色线状虫体自下方结膜囊缓慢蠕动至角膜缘(图1),夹取放置生理盐水瓶中保存后终止手术,将取出物送至安徽医科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鉴定为结膜吸吮线虫。次日裂隙灯下检查右眼下方结膜囊深处又发现一条虫体(图2)。给予抗生素滴眼液防治感染,每日裂隙灯及眼底镜仔细检查并冲洗结膜囊与泪道,按上述处理连续1周未再发现虫体后行右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视力提高,眼压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主诉右眼小梁切除术后视力下降、异物感及角膜新生物38mo于2006-12-20收入院。患者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03-09在我院行小梁切除术,当时小梁切除术方式为做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巩膜瓣及结膜瓣下丝裂霉素C棉片敷贴3min,小梁切除,置巩膜瓣可松解缝线2根,术后常规用药,术后复诊时发现滤过泡进行性浸入角膜。入院时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滤过术后为0.6),上方巨大薄壁滤过泡并侵入角膜,遮盖1/3瞳孔区,侵入角膜部分滤泡与角膜融为一体(图1A),眼压16mmHg。入院诊断为“青光眼术后滤过泡侵犯角膜”,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局部麻醉下行角结膜滤过泡切除加板层角膜移植并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65岁。因右眼视力逐渐下降失明 3年 ,门诊拟“右眼白内障”收住院。入院后行各项检查 ,无手术禁忌证 ,择期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右 )”,手术顺利。术后常规用洁霉素 0 .6加入 5 %葡萄糖 2 5 0 ml静滴 ,每日一次。氯霉素眼液、地塞米松眼液各 4次 /日 ,交替滴术眼。术后第 3天查右眼视力 0 .6,角膜透明 ,患者无明显不适 ,取术眼保护罩。术后第 6日患者自觉术眼疼痛加剧 ,并出现畏光、流泪等症状。查 :术眼视力 0 .3 ,结膜明显红肿 ,裂隙灯下见角膜水肿 ,周边混浊。给予抗菌素结膜下注射 ,连用 3天。症状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2岁因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颞上方清亮角膜切口,注入和透明质酸钠针(爱维),2点钟辅助侧切口,前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囊袋内拦截劈裂超声乳化晶状体核,自动注吸系统吸除残留皮质,囊袋内注入透明质酸钠针,植入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置换粘弹剂,结膜囊涂典必殊眼膏,术后常规处理。术后第1d检查:右眼视力0.8,角膜清亮,伤口对合好,前房深,Kp(-),12点前房角内可见一油滴状脂质样灰白色异物,约lmm×1.5mm×2mm,呈游离状,瞳孔小圆,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在青光眼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后引起的早期并发症,我们在做这种滤过手术的同时于巩膜瓣上缝合房水调节缝线,所做32只眼,除1只眼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外,其余均在术后1~2天内前房形成,1只眼在术后一周结膜切口有裂开渗漏,但由于巩膜瓣有调节缝线固定,故无浅前房发生,提出在使用丝裂霉素的同时缝合调节缝线,较之传统加压法效果好,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较之激光断线法有利于基层单位开展,本文还探讨了缝线拆除方法、时间及其它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术后完全性上睑下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度上睑下垂是白内障术后易被忽视的并发症 ,白内障术后完全性上睑下垂较少见 ,现报告 1例。患者 ,女 ,72岁 ,因右眼视物不清渐加重一年入院。既往体健 ,无眼病史。右眼视力手动 ,角膜清 ,前房正常 ,晶状体瓷白色浑浊 ,眼底窥不进 ,眼压指试Tn ,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诊断 :右眼白内障 (成熟期 )。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常规以 2 %利多卡因 5ml + 1‰肾上腺素 0 .0 5ml行眼轮匝肌麻醉及球后神经阻滞麻醉。开睑器开睑 ,做上直肌牵引缝线 ,做角巩膜缘切口 ,打开前囊 ,娩出晶状体核 ,10 0尼龙线缝…  相似文献   

12.
调节缝线在应用丝理解霉素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民秀  张金沼 《眼科》1997,6(4):207-208
为避免在青光眼手术中使用丝裂霉素后引起的早期并发症,我们在做这种滤过手术的同时于巩膜瓣上缝合房水调节缝线,所做32只眼,除1只眼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外,其余无关 术后1-2天内前房形成,1只眼在术后一周结膜切口有裂开渗漏,但由于巩膜有调节缝线固定,故无浅前房发生,提出在使用丝裂霉素的同时缝合调节缝线,较之传统加压法效果好,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较之激光断线法有利于基层单位开展,本文还探讨了缝线拆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适于县市基层医院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 观察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县市基层医院施行的效果。方法 对152例(185眼)施行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迅速恢复,术后1周视力≥0.5者163眼占88.11%,视力≥0.8者155眼占8378%。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且经济的白内障手术方法,不需要昂贵的器械,易于学习,便于推广,特别适用于县市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4.
李莉  赖小玲 《眼科研究》2007,25(7):546-546
患者,女,56岁。右眼红肿伴分泌物1个月余,于2006年5月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红肿,伴分泌物增多。在当地医院行结膜囊分泌物培养,诊断为“右眼化脓性结膜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但停药后复发,且再次用药控制欠佳,遂转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检查:右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囊见脓性分泌物,角膜透明。初步诊断:右眼化脓性结膜炎。  相似文献   

15.
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应用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剂0.5%爱尔卡因于结膜囊冲洗后及放置开睑器前各滴1次。术中观察麻醉效果。结果:430例麻醉效果达I级者395例(91.85%),Ⅱ组者26例(6.05%),Ⅲ组者9例(2.09%)。结论:表面麻醉具有球周及球后麻醉同样的效果,又可避免球周及球后麻醉诸多潜在危险,使手术变得更加简单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的无晶体眼,计划性囊外摘除人工晶体中出现后囊大部分缺失以及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体的眼,采用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缝襻固定术。方法 1993年10月~1996年12间连续对64例病人做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缝襻术,从一根缝线两点固定,逐步发展到两根缝线四点固定,使得缝线技术逐渐简化。结果 术后晶体位置准确可靠,并发症不断减少。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襻术是人工晶体植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Parks切口眼外肌调整缝线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arks结膜切口(近穹隆部结膜切口)联合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37例,术后随访3~8个月.结果 (1)眼位:37例患者中11例术后未达到预期效果、眼位不正,欠矫2例,过矫9例,术后24h内表麻下采用调整缝线术进行眼位调整,11例均将眼位调整至预期效果.最终随访眼位结果:未调整者欠矫2例,分别欠矫-15Δ、-20Δ,过矫15Δ1例.调整眼位者欠矫3例,分别欠矫-12Δ、-15Δ、-25Δ.余31例正位.(2)结膜切口愈合情况:所有患者结膜切口均于术后5~8d完全愈合,睑裂部无明显瘢痕.(3)并发症:5例患者调整缝线结对应的结膜面局部结节状隆起水肿,给予0.1%氟美瞳眼水点眼后消退.未见切口感染、缝穿巩膜、肌肉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Parks结膜切口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术可于24h内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位不正者进行有效眼位调整,避免了角膜缘梯形结膜切口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减少和杜绝LASIK术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方法 对6例LASIK术后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临床分析。结果 6例送检标本,4例培养阳性,经过全身、局部抗感染治疗,角膜瓣下冲洗,均痊愈,术后裸眼视力均〉4.9。结论 术前、术中的结膜囊无菌化要求在临床上给予充分重视,术后抗菌药物的准确使用及健康宣教要详细告诉病人使之接受。  相似文献   

19.
男,60岁,因双眼胀痛1a于2002—03—06人院。自述1a前不明原因感双眼胀痛,右眼明显,伴同侧头痛。无恶心呕吐,无眼红,分泌物不多,与疲劳、情绪激动无关系。视力:OD0.50,OSO0.40。双眼眼睑无红肿,泪囊区无压痛,冲洗泪道通畅,结膜无充血及水肿,巩膜无黄染、结节及压痛,角膜透明,  相似文献   

20.
袁××男36岁于2005年6月27日入院。病史:生后即发现右眼上斜,左眼球缺如,右眼上斜逐步加重,未治疗过。体格检查:全身发育及智力正常。视力:右眼:0.05×—18.00Ds/0.05,右眼球前节未见异常,右眼底未见特殊改变。左眼结囊膜完整,无眼球。眼位: 15°R/L25,眼球运动:右眼完全不能下转,内外转受限。诊断:右眼固定性上斜视,右眼高度近视,左眼球缺如。手术方法:表麻及结膜浸润麻醉充分后,在上、下方角膜缘后8mm行结膜切口,分离暴露上直肌,于抵止点处套环缝合上直肌并止血、切断上直肌,最大限度悬吊上直肌于抵止点后11mm结扎缝线固定,观察眼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