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消化性溃疡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15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4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5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328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比率较高,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发病率较高,且由于饮酒及非甾体抗生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和压痛为主,溃疡面积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有着男性比率高、上腹部疼痛剧烈、合并症多、多脏腑疾病同时存在、镜下溃疡面积大、治疗更加困难的特点,临床治疗应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质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整体护理;选择2013年7~12月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文书合格率、医嘱管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嘱管理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计划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质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6月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整体护理;选择2013年7-12月100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文书合格率、医嘱管理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嘱管理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计划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实施效果,建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 将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日常护理,试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健康知识测评以及住院天数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模式指导的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79-3881
85例在本院首次住院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按品管圈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以传统健康宣教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的问卷达标率、消化性溃疡年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品管圈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组)的循证护理资料,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作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溃疡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溃疡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溃疡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溃疡复发情况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了解健康知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溃疡的愈合,降低了溃疡复发率,从而提高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年消化性溃疡与血浆胃泌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中胃泌素和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27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采取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并比较两组空腹血浆胃泌素及EG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浆胃泌素水平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EGF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胃泌素水平增高和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下降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知识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医嘱遵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医嘱遵从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的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老年患者22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中青年患者198例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与内镜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腹节律性疼痛发生率、消化道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1);在内镜观察上,观察组患者中巨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并发症相对较多,内镜特点为溃疡的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健康教育及必要的心理疏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NHP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方法对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干预组在治疗中给予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社会支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任巧 《临床医学》2013,33(2):40-4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断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组,36例)和同期住院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36例)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及溃疡的部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胃溃疡、复合性溃疡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则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上腹痛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食欲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返酸、体质量下降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无论发病部位还是临床表现均与非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所不同,需在诊治中注意。  相似文献   

14.
康复新液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琮毅  梁英  黄宁生 《临床医学》2011,31(11):13-14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3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服康复新液。治疗5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改善、胃镜检查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而对照组仅为7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效果好,有效促进溃疡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等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雷尼替汀,连服14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结论奥关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治疗与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对于消化溃疡患者35例,不同的病例。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护理,全部病例症状缓解,治愈出院。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结合服药指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琛  胡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578-4579
目的:观察丽珠得乐联合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丽珠得乐联合阿莫西林替硝唑治;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常规治疗,观察1个月后两组患者Hp感染率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溃疡愈合、Hp感染率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丽珠得乐联合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溃疡复发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溃疡复发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并配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溃疡复发率,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赵静  陈静 《齐鲁护理杂志》2012,(30):129-13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消化性溃疡(PU)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5例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均给予PU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一般PU知识健康宣教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CNP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PU患者实施健康教育CNP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9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状况和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临床路径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总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儿家长的相关知识总体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