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菏泽地区农村发生病毒性肝炎流行,发病率为57.22/10万,比1984年上升了4.3倍。我们选择李莪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甲肝发病率不高,但甲肝感染率却相当高,这在国内有关农村甲肝流行的报告中还不多见,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情况:李莪村202户,共859人。以农为主,副业主要为生产加工芝麻糖等。该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1996-2005年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05年天津市甲肝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天津市甲肝发病率从1996年的10.94/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83/10万,静海县年均发病率最高(9.86/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春、秋季两个高峰;发病数前三位的职业是学生、农民和工人;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9/10万,女性为2.84/10万,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近10年1~14岁组发病率下降90%以上,平均发病年龄推迟约15岁.结论 天津市近10年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今后在进一步提高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的同时,要做好其他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蒙艳琼 《疾病监测》2010,25(12):984-985,993
目的了解1996-2008年云南省西畴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甲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6-2008年西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08年西畴县共报告甲肝779例。1999年发病率最高,为101.03/10万,2006年发病率最低,为4.39/10万,年均发病率为31.42/10万。1996年、1999年西畴县甲肝发病出现以县城为中心的点状暴发,从2000年起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13年间地区发病最高为1999年的西洒镇,发病率达485.98/10万,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学生、农民、幼托及散居儿童,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25岁,占总病例数的60.00%。男女甲肝发病比为1.42∶1。结论自2000年以后,西畴县加大了甲肝疫苗的接种力度,县城进行饮用水改造及消毒,甲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率由2000年的31.9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6.41/10万。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蓝岳云  姜宪尘 《疾病监测》2015,30(9):749-753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2001-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与接种甲肝疫苗的关系,为全市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主要收集衢州市近24年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甲肝疫情、接种率及血清学监测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甲肝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无周期性流行。2001-2014年甲肝年发病率在0.52/10万~6.99/10万之间,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81/10万和1.0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免疫规划前,季节分布明显,发病高峰在3-5月和8月,纳入免疫规划后,季节分布不明显;以龙游县和江山市甲肝发病率较高,衢江区最低。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8.94%;发病年龄以30~49岁青壮年为主,占43.24%;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49:1。结论 衢州市甲肝报告发病率持续下降,周期性消失,加强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北京海淀区1999~200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概况,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甲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3年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577例。1999年发病率最高(11.89/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3.07/10万),年均发病率7.05/10万。海淀区甲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5年间地区发病最高为1999年的聂各庄乡,发病率达92.56/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干部职员、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总病例数的57.02%。男女甲肝发病比为2.07:1,差异有极显著性(X2=61.11P<0.01)。结论随着甲肝疫苗的应用,1999-2003年海淀区甲肝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吴登科  黄会  吴戈  黄生权  陈敏 《疾病监测》2010,25(4):261-262,266
目的分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1990-2008年湘西州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8年湘西州甲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5.76/10万~76.9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3.06/10万,流行高峰年是1990、1998、2006年,发病率分别为76.99/10万、25.01/10万、25.66/10万。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构成比从1991年的55.56%下降到2008年的11.01%。1990-2008年,甲肝先后在吉首、永顺、龙山、凤凰等地局部流行,4县市人口数所占全州总人口数分别为8.93%、18.63%、20.11%、14.01%,甲肝流行年报告病例数分别占同期全州病例总数的33.49%、34.01%、47.90%、46.07%。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31.52%。年龄分布:0~4岁儿童发病率逐年下降,5~14岁儿童和学生是该病高发人群。结论 湘西州甲肝发病呈周期性波动,间隙8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今后工作重点要把学生作为甲肝疫苗的首选接种对象。发生甲肝流行时,学龄前儿童必须接种甲肝疫苗。落实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1990~2003年甲型肝炎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市甲型肝炎疫情动态,预测甲肝流行趋势,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方法对1990~2003年甲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随机抽查2000年及2002年本市健康居民1370名,检测甲肝病毒抗体水平。结果1990~2003年间,我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1.44/10万~124.42/10万,年均发病率为57.58/10万,于1991年出现流行高峰,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来基本呈散发状态;全年均有发病,春季为高峰;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年龄以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小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我市存在甲肝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应加强小年龄组甲肝防治措施,尤其应加强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5-2006年浙江省湖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浙江省湖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情动态,预测甲肝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5-2006年甲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6年间,湖州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5.40/10万~59.46/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7.60/10万,于1996年出现流行高峰,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从1996的54.22%下降到2006年的4.89%;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并呈现主要感染年龄组逐渐由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转移的现象;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为主。结论 湖州市甲肝防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发生暴发疫情的潜在危险,应继续实行以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宁波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1999-2008年甲肝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08年甲肝发病率波动在20.53/10万~4.1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9.90/10万,1999年最高,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宁波市所辖11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个别县(区)发病率较高,县(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肝发病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8.87%;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构成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0.58%。结论近年来宁波市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维持在较低水平,甲肝防控工作效果明显,但仍需加强控制工作,保护易感人群,尤其是青壮年和农民,并需加强食品和水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3,28(5):416-420
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最初经由粪便/口任一路径传播,即可通过污染食物和水的摄取传播,也可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传播.甲肝的发病率与社会经济指标显著相关:增加收入、增加清洁饮用水和良好的环境卫生,甲肝感染率即可下降. 与甲肝感染相关的疾病负担的估计主要依靠两种资料来源:①血清学调查来估计过去感染的流行程度;②报告系统报告的急性甲肝发病率或死亡率.根据本文目的,按照血清学感染程度将甲肝地方性流行水平分类为:高地方性(10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90%)、中等(15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低(30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15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极低程度(30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  相似文献   

11.
2001-2008年山东省济南市肠道传染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1-2008年主要肠道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8年济南市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6种25 487例,年均发病率为53.87/10万,发病率由2001年的72.79/10万,下降到2008年的25.88/10万,同时,肠道传染病占当年法定传染病构成比也呈减少趋势,年均29.74%。期间病毒性甲型肝炎(甲肝)、痢疾下降趋势明显。肠道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为痢疾43.71/10万,依次为未分型肝炎、甲肝、病毒性戊型肝炎(戊肝)、伤寒、霍乱,分别为5.90/10万、2.79/10万、1.34/10万、0.11/10万、0.01/10万。发病构成比依次为痢疾81.15%、未分型肝炎10.96%、甲肝5.19%、戊肝2.49%、伤寒0.20%、霍乱0.01%。市区平均发病率86.40/10万,郊区县平均发病率36.71/10万,市区报告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区县。男女性别比为1.39∶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多,占20.78%;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学生发病较多,分别占20.73%、18.90%。6-8月为高发季节,占55.41%。结论肠道传染病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济南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大多数学者主张以60岁为界划分老年AML患者,欧美发达国家成人AML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左右.近来美国SEER17项目发布的针对该国急性白血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下年龄标化年发病率为1.23/10万以下,而60岁以上患者年发病率高达10.92/10万,75岁以上患者年发病率更是高达20.89/10万,因此老年AML患者已成为成人AML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国内老年AML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5—2022年江苏省甲型肝炎(甲肝)疫苗免疫规划接种前后甲肝的流行趋势和变化特征以及探寻甲肝可能的时空聚集区,为制定防治甲肝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甲肝的报告发病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使用SPSS 17软件对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发病情况进行差异性检验;运用Joinpont 4.8.0.1软件对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检验;运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甲肝发病率县(市、区)分布图;采用SaTScan 9.7软件进行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05—2022年江苏省共报告甲肝病例18 862例,年均发病率为1.31/10万,从2005—2007年的3.14/10万下降至2020—2022年的0.59/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9.10%,95%置信区间=-12.20%~-6.00%)。从时间分布上来看,甲肝免疫规划前期以春季高发,到免疫规划时期季节性逐渐丧失。从性别发病分布上来看,男女发病之比从免疫规划前期的2.30∶1到免疫规划时期(2020—2022年)的0.97∶1;从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14.
胡蝶 《疾病监测》2009,24(9):687-689
目的分析西安市灞桥区病毒性甲型肝炎(甲肝)动态变化趋势、流行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1990-2006年疫情资料做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7年报告甲肝2146例,占病毒性肝炎18.29%(P<0.001); 1990-1992年发病率波动在72.4/10万~94.7/10万(均数84.2/10万),1993-1999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发病率波动在10.5/10万~45.3/10万之间(均数34.82/10万),2000-2006年发病率维持在2.1/10万~15.1/10万之间(均数6.79/10万),游程检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 =14,P<0.01),与全国发病率相比呈高度正相关(rs=0.88623,P<0.01)。17年可见间隔4~5年的4个周期(P<0.01),不同年代季节、年龄(0~、20~、30~、40~岁)、性比、职业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发病已属低流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仍是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5.
曹韶丽  王凯  李翼宁 《疾病监测》2009,24(9):692-693
目的分析河南省巩义市2001-2007年病毒性甲型肝炎(甲肝)流行特征。方法对7年中各医疗单位报告的甲肝病例做系统性回顾。结果巩义市甲肝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率较2001年减少80.80%,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59/10万;9-11月发病略显高峰;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5∶1;农民发病最高,占发病总数的44.86%;25~70岁年龄组发病最多,15岁发病次之,占发病总数的37.32%。结论对适宜人群进行甲肝疫苗接种,把住病从口入关,是减少发病、控制暴发与流行的重要措施;同时应重视对25岁以上人群适时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全人群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0 - 2 0 0 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现阶段我国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九十年代以来 ,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但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 1990年的 219/10万升高到 2003年的5 3 3/10万 ,同期病毒性肝炎中乙肝构成比从 18.6 %上升到 77.8%。结论 乙肝高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毒性肝炎控制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1997~200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97~2002年甲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9.87/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地区分布以信阳市为最高(20.01/10万);甲肝发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38.04%),职业以农民为主,甲肝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6:1;15岁以下发病较多。结论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为:在适龄儿童和高危人群中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甲型肝炎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49.8%,甲肝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七台河市1996年以前一直是甲型肝炎的高发区,为了降低甲肝的发病率,我市于1996年开始在健康人群中推广接种甲肝疫苗,经过10年的应用,我市的甲肝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将甲肝疫苗推广应用10年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据首位,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为150~200/10万人~([1])。并且复发率很高,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初次发病后的5年复发率高达35%~50%~([2])。其中草酸钙结石的发病率约占泌尿系结石总发病率的60%~80%~([3]),并且治愈后有明显的复发倾向。目前认为,低枸橼酸尿症、高钠尿症、  相似文献   

20.
泰安市1990-2001年甲型肝炎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泰安市1990-2001年甲型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对1990-2001年泰安市报告发病的甲型肝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泰安市甲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以来甲肝发病呈大幅度下降,2001年发病率较1990年减少94.18%;9-11月为发病高峰,但1995年以来,高峰不明显: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3-15岁散居儿童和中小学生发病最高,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6.58%、23.10%;肥城、新泰报告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在0.65-241.44/10万。全市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1.10/10万,发病多以散发发病为主。结论:甲型肝炎发病与流行特征的变化是主要采取了以甲肝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把住病从口入关,对适龄人群接种甲肝疫苗是减少发病、控制暴发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