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究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安全性。方法:将160例COPD患者按病情严重度分级分为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三组患者均吸入(200~400)ug的布地奈德,每日两次,连续六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和肺功能(主要检测FEV1)。结果:给药后,肺功能均有所提高,且Ⅰ组提高稍多一点。结论: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轻度和部分中度COPD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肺功能的改善也有很大帮助,但对大部分中度及重度COPD患者无明显疗效,但也能达到提高肺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Ⅱ~Ⅲ级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8例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照组按需应用氨荼碱、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6个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FEV1、PaO2 、P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 01).结论:联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气流阻塞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锐 《四川医学》2011,32(1):58-60
目的 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重度COPD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07~2009年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M/FP)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实验方法,将60例29~76岁肺功能Ⅱ~Ⅲ级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吸入SM/FP(50μg/250μg);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肺功能及住院次数变化.结果:经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住院次数(3人次)少于对照组(7人次).结论:长期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优于非吸人治疗.  相似文献   

5.
顾银根 《吉林医学》2011,(5):902-903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至重度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吸入;对照组给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吸入,1吸/次,2次/d,疗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FEV1)变化。结果:60例患者全部完成了3个月或更长随访观察,治疗组联合吸入ICS及LABA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临床症状及FEV1值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来说,吸入ICS及LABA能改善肺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服低剂量氨茶碱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度慢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中度慢性哮喘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2 8例 ,治疗组口服低剂量氨茶碱联合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 (BDP)并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对照组单予 2倍的 BDP吸入治疗 ,疗程 1年 ,并观察两组年发作次数 ,发作持续时间 ,最大峰流速 (PEF)及 BDP维持量。结果 :两组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 BDP维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治疗组一年中氨茶碱血药浓度稳定在 4 .81~ 7.76 mg/ L 范围。结论 :长期口服低剂量氨茶碱联合吸入较少剂量 BDP可取得与单独吸入较大剂量 BDP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气道阻力与呼吸肌功能对中枢驱动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共包括 77例患者 ,男 4 9例 ,女 2 8例 ,年龄 6 0岁~ 85岁之间 ,分为四组 :①为无阻塞组 ;②COPD所致气道轻度阻塞组 ;③COPD所致气道中度阻塞组 ;④COPD所致气道重度阻塞组。以上无阻塞组为对照组 ,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 - q检验。结果 :PIMAX、P0 .1及P0 .1 PIMAX与SReff差别有显著性。PEMAX各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COPD患者平时处于高中枢呼吸驱动 ,遇感染、心衰等应激情况时将易发生呼吸衰竭 ,而改善呼吸阻力将有助于缓解COPD患者的高中枢呼吸驱动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儿童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疗效已得到公认 ,但长期吸入的安全性已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我院儿科自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12月对 4 8例长期吸入英福美的哮喘患儿进行骨矿含量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 8例哮喘患儿来自我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和部分住院患儿 ,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诊断标准[1] 。其中重度发作 5例 ,中度13例 ,轻度 30例。男 32例 ,女 16例。 2~ 5岁 3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管壁厚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就诊的6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高危10例、轻度24例、中度19例、重度9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及CT检查,测量气道壁外径(D)、管壁内径(L),并计算管壁内外径比值(T/D)、管壁面积百分比(WA%),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T/D、WA%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中度组、重度组T/D、WA%均高于高危组、轻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T/D、WA%与FEV1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度、重度COPD患者支气管管壁厚度较高危、轻度COPD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明显增厚,其管壁增厚程度与气道受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20,(1):102-10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COPD患者421例,根据是否合并发生感染性肺炎,分为肺炎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8例,肺炎组53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OPD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对COPD患者感染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肺炎组年龄、性别比、是否吸烟、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高血压、低蛋白血症、长期卧床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糖尿病、糖皮质激素长期吸入、机械性通气、抗菌药物使用>2种、COPD分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糖皮质激素长期吸入、机械性通气、抗菌药物使用>2种和重度COPD均为导致COPD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机械性通气、糖皮质激素长期吸入、抗菌药物使用>2种、重度COPD的高危COPD患者,应采取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机械性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激素类和抗菌药物,以及及时监测COPD患者病情发展等措施,降低COPD并发感染性肺炎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2组给与常规治疗,同时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使用吸入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都保),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ICS治疗组COPD症状明显减轻,住院次数和门诊均减少,与对照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对肺功能改善没有作用.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轻COPD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模型气道和肺组织M受体水平 ,以及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对M受体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 通过长期吸入高浓度SO2气体的方法 ( 2 50ppm ,5h d ,5d wk ,共 7wk)建立COPD模型 ,大鼠在密闭箱内吸入雾化的 0 0 2 5%溴化异丙托品溶液 10ml( 2次 d ,2 0min 次 )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法 ,分别测定正常大鼠、吸入和未吸入异丙托品大鼠气道和肺组织的M受体。结果 支气管肺病理学及肺功能检查显示 ,大鼠长期吸入高浓度SO2气体可引起与人类COPD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COPD大鼠气道和肺组织M受体的密度 ( 0 0 38± 0 0 11pmol mg蛋白质 )及亲和力 (Kd ,2 3± 11pmol L)与正常大鼠相比 (分别为 0 0 30± 0 0 0 8,2 9± 19)无明显变化 (P >0 0 5)。吸入异丙托品 30天后 ,气道和肺组织M受体密度显著升高 (P <0 0 5) ,停药 6天后 ,M受体的密度恢复正常。结论 长期吸入高浓度SO2可制备与人类COPD病理生理改变相似的大鼠模型。COPD大鼠气道和肺组织M受体的数量及功能无异常改变 ,但长期应用异丙托品可使M受体上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度、重度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中度、重度COPD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均减轻,但治疗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下降值为(0.73±0.55)分,对照组下降值为(0.33±0.6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度、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前后气道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不同严重程度的61例COPD患者、42例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气道阻力,以2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两种疾病不同的气道阻力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 COPD和哮喘支气管患者在舒张试验前除X5外各项气道阻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轻度哮喘患者与中重度患者比较除X5、Rc外各阻力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COPD与轻度比较仅有Z5、Fres、Rp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与中度间各气道阻力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COPD及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比较除X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Z5、Fres、R5、Rp指标变异率均明显高于FEV1%pred(P0.05),哮喘组中差异较COPD更为明显(P0.05)。Z5、Fres、R5、Rp在COPD及哮喘均与FEV1%pred呈显著负相关(P0.01),两组均以Fres相关性最好(r值分别为-0.561、-0.761)。结论 IOS法测定气道阻力是判断COPD及哮喘气流阻塞的敏感指标,通过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气道阻力对早期诊断COPD和哮喘及其鉴别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三组COPD急性期患者予糖皮质激素采用口服、气雾吸入、静脉滴注等不同给药方式治疗 ,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记分、生活质量、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参数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 静脉滴注组的临床记分明显减低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治疗后肺功能检查FEV1和FEV1/FVC明显高于治疗前 ,与口服组、气雾吸入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对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而短期口服或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气道反应性特点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对 COPD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 37例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COB)、2 5例慢喘支、30例单纯哮喘和 36例哮喘伴 COPD进行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 (MEFV)、气道阻力 (Raw)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并对 6 2例 COPD患者进行必可酮吸入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变。结果  1缓解期 COPD患者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受损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MMEF)明显下降 ,与单纯哮喘的差异显著 (t=7.0 5 3,P<0 .0 0 1)。当哮喘伴 COPD时则同时显示 MMEF降低及哮喘气道高反应性 (BHR)特征。 2慢喘支组 MEFV曲线及 Raw改变与哮喘伴 COPD相似 (P>0 . 10 ) ,但慢喘支组仅 2 4 %存在BHR,而哮喘伴 COPD组 10 0 %存在 BHR,且前者中有 BHR者的 PC35s Gaw为后者的 6 .7倍。 3COPD合并 BHR者必可酮治疗效果显著 ,肺功能较用药前显著改善 (P<0 .0 5 ) ,不合并 BHR者用药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  COPD患者应早期进行激发试验 ,对 COPD中 BHR者尽早给予抗炎药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哮喘发病与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增高极为密切 ,而化学炎症介质对气道平滑肌张力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在过敏状态及炎症反应时尤为突出[1,2 ] 。糖皮质激素则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目前糖皮质激素在慢性哮喘的治疗和季节性哮喘发作预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观察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0例中度哮喘患者 ,以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副作用 ,并就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经验作一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住院的 50例中度急性发作哮喘患者 ,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 ( 2 5例 )与对照组 ( 2 5例 )。观察组男 14例 ,女 11例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8.
1996— 1998年我院将收治的 10 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金纳多 (Ginato)组和川芎嗪组进行治疗 ,发现金纳多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川芎组 ,对比观察其有利于促进脑康复 ,有效地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现将两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共 10 0例 ,其中金纳多组 5 0例 ,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平均 6 0岁 ,病情分级 ,轻度 13例 ,中度 18例 ,重度 19例。川芎嗪组 5 0例 ,男 34例 ,女 16例 ,年龄平均 6 1岁 ,病情分级 ,轻度 14例 ,中度 16例 ,重度 2 0例。病情分级 :重度 ;瘫痪肢体肌力 0~ 1级 ,中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期氧疗(LTOT)联合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BODE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0例重度COPD患者,在治疗病情稳定后(入组时)回顾性分析入组前6个月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予以LTOT联合吸入舒利迭,观察入组时与治疗6月后患者的Pa O2、BODE指数、SAS评分、SDS评分、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的变化及记录治疗6月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结果:患者Pa O2、BODE指数、SAS评分、SDS评分、CA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LTOT联合吸入舒利迭能改善重度COPD患者Pa O2、BODE指数、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给予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干预组血气分析各项观察指标(Pa CO2、Pa O2以及PH值)均优于常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