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底神经节与皮层损害致汉语失写症的异同。方法对41例基底神经节损害及21例病变累及左侧大脑皮层区患者,采用ABC法及CAB法测试其口语和书写能力,统计言语障碍类型,计算各项书写得分和失写指数,比较基底神经节与皮层之间的差异。结果24例基底神经节损害失写患者与21例皮层损害失写患者在自动书写(86.58%,51.64%)、听写(71.03%,33.48%)、看图书写(54.62%,22.3%)及主动书写(50.87%,18.57%)的失写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句法、完全性失写率及简单词汇记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底神经节损害导致的失写与皮层损害导致的失写有各自特点,两者相互之间部分性质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基底神经节作为皮层下结构,对皮层参与的书写句法形成起调控作用,两者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右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汉语失写症发生情况的侧别间差异。方法:左侧或右侧基底神经节区单一病灶的病人各50例,详细测查其书写状况。结果:左侧基底节病变导致失写42例高于右侧7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自动书写、听写、看图书写、主动书写、失写指数方面,左侧基底神经节病变书写障碍各项得分均大于右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导致失写的发生率高于右侧、程度重于右侧,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书写障碍以失语性失写为主,右侧基底神经节损害书写障碍以视空间性失写为主。  相似文献   

3.
基底神经节区脑损害与汉语失写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基底神经节损害所致汉语失写症的特点。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及汉语失写检查法(CAB)测试基底神经节损害患者的口语和书写能力,统计言语障碍类型,计算各项书写得分和失写指数。结果 38例患者中,左侧基底神经节损害21例,其中失语18例,失写18例;右侧损害14例,其中失语1例,失写4例,左右两侧失语失写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侧损害3例,均伴失语,失写2例。汉语书写障碍类型主要为构字障碍、字词错写和语句篇章层级书写障碍。结论 基底神经节损害可导致汉语失写症,其失写语言机制可能有低灌注机制、整合中枢、环路受损、字形在脑内结构的记忆提取受损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右两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汉语失写症失写程度间差异。方法:选择左侧、右侧基底神经节区单一病灶的患者各50例,测查其书写状况,计算各项书写得分和失写指数。结果:左侧失写42例与右侧失写7例在各项书写得分、失写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汉语失写症失写程度重于右侧。  相似文献   

5.
失写症(Agraphia)是由于获得性脑损害而导致书写功能受损或丧失。基底神经节性失写是指病灶部位主要位于基底神经节区,包括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内囊区,引起失写综合征。对于基底神经节性失写、基底神经节性汉语失写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现对我科收治的50例右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7例汉语失写症的失写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失写症(Agraphia)是指由于获得性脑损害而导致书写功能受损或丧失。基底神经节性失写是指病灶部位主要在基底神经节区(包括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内囊区),引起的失写综合征。现对我科收治的50例左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42例汉语失写症的失写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文书写时皮质下结构的功能影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文字词书写的皮质下结构激活特点,为基底神经节在书写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将7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成正常书写组和书写障碍组,分别进行假写作业、中文字词书写作业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脑功能成像,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得出基底神经节变化区域.结果 正常书写组的皮质下结构激活区包括双侧苍白球和右侧壳核,书写障碍组包括右侧丘脑腹外侧核、屏状核和左侧壳核、苍白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1)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中文书写涉及双侧基底神经节,右侧基底神经节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伴有书写障碍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双侧基底神经节激活点与正常书写的患者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右侧丘脑的激活对受损的书写功能可能有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葡萄糖代谢率比值的测定评价基底神经节在汉语书写中的作用,探讨其神经心理学机制.方法10名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为检测手段,观察和比较受试者在假写状态及文字书写状态下基底神经节的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10名受试者在文字书写状态较假写状态,左侧豆状核差值(0.0435±0.0396),右侧豆状核差值(0.0634±0.0301),左侧尾状核差值(0.0463±0.0384),右侧尾状核差值(0.0566±0.0396),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双侧豆状核、尾状核的激活值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双侧基底神经节均参与了汉语文字书写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情景记忆编码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情景记忆编码损伤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急性期病情稳定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与正常对照组(115例)比较.各组均按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情景记忆编码测试,观察各组情景记忆编码成绩的变化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 脑梗死组情景记忆编码成绩记住数(REM)明显低于对照组[(70.81±6.08)%,(84.67±4.49)%,P<0.01)];额叶梗死组、颞叶梗死组、基底节梗死组及放射冠梗死组四组REM差异具有显著性[(65.88±5.73)%,(68.92±4.65)%,(73.39±6.20)%,(73.53±3.44)%,P<0.01)],额叶梗死组低于颞叶梗死组(P<0.05),颞叶梗死组低于基底节区梗死组及放射冠梗死组(P<0.05,P<0.01);皮层梗死组低于皮层下梗死组[(67.37±5.40)%,(73.46±4.99)%,(P<0.01)].脑梗死小病灶组REM高于脑梗死大病灶组[(72.67±4.47)%,(67.56±6.18)%,P<0.01)],且病灶直径大小与REM具有显著相关性(r=-0.39).对照组、脑梗死伴脑萎缩与脑梗死无脑萎缩三组REM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伴脑萎缩组REM低于脑梗死无脑萎缩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无脑萎缩组REM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情景记忆编码损害,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以及有无脑萎缩与情景记忆编码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及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研究对象180例(180眼)随机平分为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干扰素),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23%),有效65例(72%),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显效21例(23%),有效30例(33%),总有效率51(57%),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