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辰  刘圣  徐维平  夏宏 《中国药业》2013,(24):60-62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803份,占总医嘱的0.52%,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舍理、溶剂用量不舍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等。结论通过对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并定期分析总结,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静脉用药调配中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促进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在审核医嘱时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中选用不合理溶媒占51%,护士不合理执行医嘱占18%,不合理给药方式占15%,不符合药物经济学占9%,不合理给药方案占7%。药师进行临床用药干预后,医生医嘱修改率达98%以上。结论静脉用药调配药师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开展护士用药教育,建立合理用药规范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正确沟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6,(3):532-534
目的:比较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建立前后医嘱单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PIVAS建立前(2013年1—12月)静脉用药长期医嘱单为A组,PIVAS建立后(2015年1—12月)静脉用药长期医嘱单为B组,分析医嘱单用药不合理缺陷的原因,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促使临床合理用药。结果:A组有117 381组(每瓶输液为1组)医嘱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占20.67%;B组有45 147组占8.06%,药师分析后事前做了干预,纠正率由25.05%提高到94.78%。结论:PIVAS药师在医嘱未执行前对其审核,并采取多种干预方式干预,有效制止了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和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临床用药情况及审方药师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记录。结果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共有长期静脉用药医嘱384728条,其中共审核出不合理用药医嘱1080条,其中经医师更正的医嘱共1005条,更正率达93%。不合理医嘱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当、溶媒的用量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当、配伍禁忌以及用药频次不当等问题。结论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医生、药师、护士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了成品输液质量、提高了静脉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外科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方法:对外科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2012年1-12月全部TPN不合理医嘱常见问题进行审核,对其中不合理TPN的典型医嘱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不合理TPN医嘱主要问题集中在TPN的药物组成、药物溶媒、离子浓度、给药剂量、液体量、重复用药、配伍禁忌与不良相互作用、能量配比等方面。结论:药师应立足于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用药信息,通过医嘱审查联络信的方式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为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4年1~9月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静脉用药情况进行归类、总结、分析。结果共点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静脉用药医嘱156 845份,其中用药不合理医嘱4047份,医嘱合格率为97.42%。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分为药品溶媒选择不合适、药品超剂量应用、药品应用时间(批次)安排不合理、药品存在配伍禁忌等几个方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定期分析、总结,可及时反馈临床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刘浩  李金斌  韩乐  刘再栋  曹兵  马琳 《中南药学》2014,(11):1155-1157
目的对外科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方法对PIVAS 2013年全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常见问题进行审核、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431条,主要不合理医嘱问题集中在给药剂量、药物溶媒、溶媒量、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适宜等问题。结论药师应将不合理医嘱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审核PIVAS2013年1~10月静脉输液医嘱,对其中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给临床。结果:收集不合理医嘱共323张,不合理医嘱比例为0.03%。包括药物配伍不合理、医生录入错误、医嘱不规范、超剂量或超浓度用药、用药年龄不宜、用药与诊断不符等6个方面。结论: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在临床仍存在,具有用药风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通过再审医嘱,避免或减少不合理医嘱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保障患者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对医院2013年1-12月PIVAS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溶媒选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当、给药浓度不合理以及药物间配伍禁忌等。结论药学干预能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通过医嘱审核及干预,静脉用药医嘱得到了有效规范,药师在提高静脉用药合理性和适宜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等参考资料,对2010年9月-2012年1月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医嘱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审核出不合理用药医嘱481份,占所有审核医嘱的1.09%,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合理、医嘱输入错误、溶媒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配伍禁忌和药品选择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供了良好的药学服务平台,药师应不断提高医嘱审核能力,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陈健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310-311
目的分析西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为西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2585张门诊西药处方,并统计学分析西药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585张处方中有178张不合理用药情况,占6.89%,临床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有药物联合应用、选药不合理、重复用药以及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是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只有加强管理,药师和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9年1至12月门诊处方共12000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372张,占抽查处方3.1%。结论该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有所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医师在加强合理用药的同时,药房工作人员也应加大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王芳 《中国药业》2014,(14):78-80
目的分析胸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的出院带药处方5098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剂量、用法不适宜”“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22.50%,15.00%,12.50%。结论该院出院带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新的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对本院门诊西药(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规范处方书写,了解用药情况,找出存在问题,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2012年1月至6月每月随机抽查一天门诊处方共4891张,对其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81张,不合理率1.66%。处方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合格率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处方。结论本院门诊处方书写规范,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实际工作中在提高医师诊疗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药师的监督审核作用,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用药不合理问题,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查阅医院2013年1月至2月儿科处方,按患儿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抗生素使用率等项目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问题。结果儿科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及处方平均费用较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如非电子处方的书写不够规范,抗生素、注射剂、激素类药物使用率偏高等。结论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儿童用药的处方点评工作,规范抗生素、注射剂、中药制剂等的合理应用,切实提高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处方书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00 张,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方面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在4800 张点评处方中,合理处方为4377 张,不合理处方为423 张,处方合理率为91.2%.结论:在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和采取干预措施后,我院门诊药房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应加强监管,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与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至2011年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门诊麻醉药品的用药数量、用药天数、用药频度(DDDs)及处方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盐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最大;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比例最大,DUI<1;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平均合格率为93.02%,仍有少数不合理处方,占6.98%.结论 该院医务人员对麻醉药品的使用逐年规范,用药基本合理,但还需对部分医师加强麻醉药品使用培训.  相似文献   

18.
梁华  李根  高羽  黄砚 《中国药业》2014,(4):62-63
目的 介绍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抽取2012年1至6月处方(每月600张门/急诊处方)以及处方点评工作开展并实施干预措施后的7~12月处方,根据点评内容填写处方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干预前后处方的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比例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医院门/急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不合理处方比例由干预前的72.8%降为9.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35.77%降为15.56%.结论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方法可行,能有效干预不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的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1.07%。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自然项目、皮试、规格剂型、用法用量、处方选择、相互作用、诊断与用药不符、禁忌证等方面。结论药师审核处方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促进急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09年西药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09年1-12月西药门诊处方,将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医院合理用药概况。结果共审核处方8961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3151张占35.16%;不合理用药处方451张占5.03%。医院在用药与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不完整、处方书写不规范、联合用药欠妥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医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临床医师、药师对《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的学习,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的能力,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