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从龙虾、石斑鱼中分离出两株非OI群霍乱弧菌,对其形态学、生化特性、血清学、耐药情况及毒力等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3.
用霍乱毒素CT基因探针检测非OI群霍乱弧菌毒素的结果与小白鼠肠段结扎试验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特异性、敏感性及快速诊断较好,一次可检测数百份标本,比常规检测毒素法快几十倍,且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5.
非O1群霍乱弧菌是一群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与O1群霍乱弧菌非常近似的庞大菌群.近几年,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有上升趋势,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解我市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血清分型情况,我站对珠江水系佛山段水体进行了连续系统的监测.1998年1月至12月共分离出非O1群霍乱弧菌128株,并进行VBO血清分型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非O-1群霍乱弧菌的血清型与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我国新近研制的VBO血清分型系统对福建省1979年和1985~1986年分离的148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并采用兔肠结扎法和乳鼠灌胃法对其中129株菌的致病性作了实验观察。血清的分型率为84.46%;菌株分为26个血清型;人源株以O_9、O_5,O_7、O_(13)、O_(10)、O_(11)型占优势;外环境株以O_9、O_(20)型较多。有5.89%的菌株在一种或二种致病性实验方法中呈阳性反应,证明具有致病性。人源株与外环境株在致病实验中的阳性反应率无显著差异。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可能有差异,但尚不能作出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1990年夏秋季对海河水系非O-I群霍乱菌污染和血清型分布进行监测,共分离菌株199株,可分型的127株,占67.8%。可分型中以11型最多,其次为9、51、7、45型。不同地点菌型分布不同,在三叉口河段分离出国内未见报导的VBO_(32)血清型。不同时间海河水的菌株优势不同。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区212株非O_1群霍乱弧菌血清学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应用国内新研制的一套81种分型血清体系对广东地区212株非O_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试验的结果。在212株菌中有175株可以分型,37株未能定型需要进一步研究。从急性腹泻病人粪便获得的175株菌中共有31个血清型,以O_7和O_2占优势。从水源获得的3株菌中有2个血清型(O_5 和O_8)。从海产品获得的34株菌中有9个血清型,其中O_(12)、O_(16)和O_(28)为优势血清型。试验结果肯定该分型血清系统比较实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一套更简单,分型率更高的血清分型系统。  相似文献   

9.
史玲  徐磊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3):407-408
本文报告了1991~1996年对我市健康人群、腹泻病人、外环境等1509份标本进行非OI群霍乱弧菌病原学调查情况,共检出非OI群霍乱弧菌36株,检出率为2.39%。并对非OI群霍乱弧菌在我市的分布变化、致病性及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为疾病控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用霍乱弧菌噬菌体和溶血性等4项生物学试验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生物学分型实际应用意义。方法:用VP1-VP55组弧菌噬菌体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用溶源性噬菌体敏感试验、溶源性测定、山梨醇发酵和溶血试验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生物学分型。结果:236株非O1群霍乱弧菌中能被5组O1群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62株,总分型率为26.3%,其中腹泻病人52株,从业人员10株,分型率分别为22.0%和9.3%,分属于11个噬菌体型,腹泻病人以21、26噬菌体型居多,从业人员无优势型别,对5组O1群霍乱弧菌体均不敏感的174株;62株非O1群霍乱弧菌分属于e、f、k、l等4个生物型,23个噬菌体-生物型在8-31型之间,均属非流行株范畴;对第Ⅳ组噬菌体(10^9/ml)及其常规稀释噬菌体和溶原性噬菌体、溶源性表现为不裂解。结论: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对预测非O1群霍乱弧菌流行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指导性意义。现成的噬菌体分型方法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寻找更适宜于非O1群霍乱弧菌分型的噬菌体用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白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型分布和致病性,掌握其流行规律,为感染性腹泻的控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4月-2008年8月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进行了连续定点的监测,并对部分菌株进行了霍乱肠毒素的检测。结果共检测水样200份,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70株,可以用诊断血清分型的有41株,可分型率为58.57%,未定型29株,占41.43%。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O1群霍乱弧菌5株。结论通过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的监测,证实该水体中广泛存在着非O1群霍乱弧菌,其血清分型是复杂和分散的。首次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O1群霍乱弧菌。鸭绿江水系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污水排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从腹泻病人分离出14株非O1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O1群霍乱弧菌能引起急性腹泻 ,是一群重要的肠道致病菌。近来有关该菌引起腹泻及食物中毒的报道显著增加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解本区非O1群霍乱弧菌的感染情况 ,掌握其流行趋势 ,我们对区内各医院、卫生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进行监测 ,从中分离出 14株非O1群霍乱弧菌 ,并对菌株的各种生物学性状进行初步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检材 本区各医院、卫生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腹泻物或肛拭子。1.2 培养基 碱性胨水 ,自制 ;4号琼脂 ,由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牛产 ;TCBS琼脂、克氏双糖铁琼脂 ,上海医化试剂厂提供。1.3 微量生…  相似文献   

16.
人群中非O1群霍乱弧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宁波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腹泻病人等人群中非O1群霍乱弧菌携带、感染情况及其菌株的耐药性.[方法]用过筛法筛选、VBO诊断血清作血清分型,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从人群中筛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236株,检出率1.3%(236/18 416);能被VBO分型的有188株,总分型率79.7%(188/236),分属25个血清型;检出株对头孢他啶、氯霉素和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耐药性较高,有15.3%(36/236)对弧菌抑制剂O/129纸片(10 μg、150μg.)有抗性,涉及11个血清型.[结论]筛检方法适用于非O1群霍乱弧菌检测VBO2为腹泻病人的优势血清型;常用抗生素大多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病人分离株的耐药性高于从业人员,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检出菌对弧菌抑制剂O/129的抗性增高,鉴定时应考虑到该因素.  相似文献   

17.
霍乱弧菌是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原菌,霍乱在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7次世界性大流行,前6次均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第七次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由E1tor生物型引起,从1961年开始至今尚未停止,已持续38年,波及五大洲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引起数以百万计的病例。1992年10月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和盂加拉湾又爆发了由一种新的霍乱血清群O139引起的类似霍乱的疾病,非O1群霍乱能引起胃肠炎,又能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其中某些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本对部分非01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VB0血清分型、药敏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98—2007年厦门地区从水和水产品中分离的220株O1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的型别分布。[方法]220株菌株的基因组DNA经NotⅠ酶切、脉冲场电泳后,利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以90.0%为标准,220株菌株可分成50种不同的脉冲场电泳技术(PFGE)型,相同来源的同一批菌株属于相同PFGE型别;不同来源或不同年份的菌株的PFGE型存在差异,但部分菌株属于相同PFGE型。[结论]水和水产品污染的霍乱弧菌O1群非产毒株趋异性高,牛蛙养殖池与周围环境存在交叉污染;脉冲场电泳技术有助于对霍乱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卡、VITEK 2 Compact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2株弧菌分离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分子检测和耐药表型检测。 结果 2株菌株均鉴定为霍乱弧菌,血清学试验确定为NOVC,毒力基因ctxAB检测阴性;药敏试验显示1株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另一菌株对所有检测抗菌药物均敏感。 结论 NOVC所致的血流感染在中国少有报道,完善血培养标本分离霍乱弧菌的准确鉴定、分型和耐药表型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防控霍乱弧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