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腰椎峡部裂的矢状位重建诊断。方法对20例椎弓峡部裂的病例进行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获得矢状位图像。随机选择3具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腰椎标本直接矢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再将横断位扫描的图像重建成矢状位和三维图像。结果在直接矢状位上腰椎椎弓峡部显示良好,上、下关节突及椎弓峡部和椎弓根同时显示在同一图像上,矢状位重建图像与直接矢状位图像完全一致。在20例椎弓峡部裂病例中单腰椎19例,双腰椎1例,裂隙的形态及角度显示良好。结论矢状位重建可清晰的显示椎弓和椎弓峡部裂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 MPR、VRT、SSD重建技术在腰椎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8例临床怀疑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均经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将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采用轴位薄层重建及平行于左/右椎弓根方向的斜矢状位进行MPR、SSD和VRT图像重组后处理。结果本组28例中,双侧腰椎椎弓峡部裂24例(85.7%)、单侧腰椎椎弓峡部裂4例(14.2%);其中,L5椎体24例(85.7%),L4椎体3例(10.7%),L3椎体1例(3.5%);L4与L5椎体同时受累者2例(7.1%)。本组28例共检出54处椎弓峡部裂病灶。轴位图像上均见"环裂征",斜矢状位MPR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小关节和椎弓的"猎狗征"图像及峡部断裂形成的"断颈征",对椎弓峡部裂及其状态的显示及峡部裂断端是否有错位、是否有碎骨片及假关节形成等方面效果更好。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MPR和VRT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腰椎MSCT容积扫描,经后处理重建检出的腰椎峡部裂35例,分析其MPR、VR成像的CT表现,并与常规椎弓CT轴位像进行对照,评价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MPR冠状面、经椎弓矢状面重建结合VR成像可清晰显示35例68处峡部裂;常规椎弓CT轴位像仅检出24例48处峡部裂,漏诊11例,漏诊率31%(11/35)。与常规椎弓轴位比较,MPR结合VR图像重建对峡部裂特征以及裂隙骨赘、椎间孔狭窄、椎体滑脱、椎间盘后突的相关继发病变征象显示均有明显优势。结论MPR、VR重建成像对峡部裂及其相关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理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腰椎MSCT容积扫描,经后处理重建检出的腰椎峡部裂35例,分析其MPR、VR成像的CT表现,并与常规椎弓CT轴位像进行对照,评价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MPR冠状面、经椎弓矢状面重建结合VR成像可清晰显示35例68处峡部裂;常规椎弓CT轴位像仅检出24例48处峡部裂,漏诊11例,漏诊率31%(11/35).与常规椎弓轴位比较,MPR结合VR图像重建对峡部裂特征以及裂隙骨赘、椎间孔狭窄、椎体滑脱、椎间盘后突的相关继发病变征象显示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MPR、VR重建成像对峡部裂及其相关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理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36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容积扫描数据,重建矢状图像,分析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并与常规椎间盘横断图像对照。结果矢状重建图像对腰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达100%,常规椎间盘横断图像直接显示峡部裂隙仅27%。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矢状重建图像对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达100%,可作为腰痛患者椎间盘扫描外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腰椎螺旋CT图像后处理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0例经X光平片、CT轴扫、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可以清楚显示椎弓峡部裂的部位,裂隙宽度及椎体移位,椎管受压等相关继发病变影像。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是显示椎弓峡部裂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角度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隐匿性腰椎峡部裂的价值.方法隐匿性腰椎峡部裂患者32例均行螺旋容积扫描,沿椎弓方向的斜横断面、椎弓根的矢状位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不同角度MPR重建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并与常规椎间盘轴位图像进行比较.结果以上两种不同角度重建能清晰显示32例峡部裂,而常规椎间盘CT横轴面图像仅能显示10例峡部裂(环裂征),漏诊22例,漏诊率68.75%.结论MSCT容积扫描和不同角度MPR重建对隐匿性峡部裂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腰椎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理想成像方法.常规椎间盘轴位图像仅能显示峡部裂的间接征象,必须再做相应的MPR重建,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容积扫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对328例腰腿痛患者行全腰椎CT容积扫描及MPR、VR和CPR等图像后处理,观察腰椎峡部裂的显示情况。结果 328例中发现腰椎峡部裂26例,占8.0%。共检出50处腰椎峡部裂,斜矢状位、曲面重建、容积再现、MPR均可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的直接征象,椎弓关节间部的骨性缺损,包括椎弓峡部骨质增生和碎骨片等继发改变。而轴位发现峡部裂仅21例(80.8%)。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重建技术的运用能明显提高腰椎峡部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腰椎峡部裂的X线和CT表现并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15例患者行X线正侧位及双斜位片,以及腰椎侧位扫描定位图像,采用与椎间盘平行的角度,自病变脊椎的上一椎体的下缘连续扫描,至下一椎体上缘,层厚4或5mm,必要时在峡部行2mm层厚扫描。结果:15例中,累计双侧者11例,单侧4例,发生在L5者10例,L4者5例。CT表现为同一脊椎关节突间的低密度裂缝,出现在椎弓根下缘平面,走行不规则,裂缝可宽可窄,表面不光滑,呈锯齿状。伴脊柱滑脱12例,椎管变形12例,椎小关节增生10例。侧隐窝狭窄3例,黄韧带肥厚11例,相邻椎间盘退变8例,椎弓裂2例和椎弓发育不良1例。结论:X线是发现腰椎峡部裂的经济实用简便的方法,而CT显示腰椎峡部裂更详细和全面,也是了解并发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与椎间小关节在横断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腰腿痛病人729例,经X光与CT检查,显示不清者做椎弓头倾角扫描。结果:729例病人中X光对于不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约为0.68%,对于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峡部裂检出率约2.79%。CT对于不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峡部裂检出率达10%。结论:对椎弓峡部裂CT扫描是一个可靠的手段,反角度扫描可以将椎弓峡部裂与椎间小关节同时清晰地展示于一个层面,有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腰椎峡部裂为关节突间的骨性缺损,易导致脊柱滑脱,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间盘变形,椎小关节退变等。结论:CT能客观地提示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对椎弓峡部裂在横断图像上的特征进行影像分析与鉴别,达到临床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目的.方法对本院腰腿痛病人637例,行X光与CT检查.必要时可做椎弓头倾角扫描.结果X光腰椎双斜位对于不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裂的阳性率约为0.62%,对于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崩裂阳性率约2.66%.CT反角度扫描对于不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裂阳性率为10%,而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峡部裂阳性率为100%.结论对椎弓峡部裂的诊断CT扫描是一个可靠的手段,其原因是CT图像可以将峡部裂与椎小关节同时清晰地展示于一个层面,诊断及鉴别诊断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角度CT扫描(RGACT)诊断腰椎椎弓峡部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腰椎X线侧位片检查确诊为椎体滑脱且疑诊为腰椎椎弓峡部裂,回顾分析180例患者的椎间盘常规CT扫描、椎弓RGACT检查结果。结果椎间盘常规CT扫描侧位定位像结果显示125例患者存在腰椎椎弓峡部裂,检出率为69.44%;椎弓RGACT检查结果显示146例患者腰椎椎弓峡部裂,检出率为81.11%,椎弓RGACT诊断腰椎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椎间盘常规CT扫描(P<0.05)。结论椎弓RGACT诊断腰椎椎弓峡部裂具有检出率高、指导治疗方案制订、可鉴别陈旧性或创伤性椎弓峡部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椎弓峡部裂在常规CT轴位扫描中的表现及特点,探讨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征象与办法.方法 对30例椎弓峡部裂患者行常规CT扫描和全椎弓薄层扫描.通过三维重建图像确诊,对常规CT轴位扫描图像的特异性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多为直接征象"裂隙征"或间接征象"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等,对腰椎序列较好、未见滑脱而定位片或椎间盘层面有可疑间接征象者,可加层扫描,均可获得提示诊断的峡部改变;或薄建重组,进行确诊.结论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常规CT图像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多种方法结合可避免漏诊、误诊.多数直接征象和多角度重建图像具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螺旋CT的三种成像方法对腰椎峡部裂显示情况的比较,来提高轴位CT对峡部裂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6例手术证实为腰椎椎弓峡部裂,且不伴有明显椎体移位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螺旋CT的MPR图像、CPR图像及常规轴位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特征性表现是椎弓骨性环连续性中断。对手术已证实的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病例中,常规轴位CT图像漏诊4例,误诊3例。MPR图像明确诊断者有54例,漏诊2例。56例全部于CPR图像清楚显示椎弓峡部裂的部位及形态。结论对常规轴位CT发现有椎弓根峡部断裂的可疑征象需行MPR与CPR结合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6.
闫军 《吉林医学》2013,34(5):904-90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的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及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GE16排螺旋CT收集30例病例的容积数据,采用轴位薄层重建机矢状位MPR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CT表现。结果:轴位和薄层重建图像对峡部裂表现特征性的"环裂征",矢状位MPR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峡部裂的断裂改变。结论:MSCT的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及矢状位MRP能准确诊断椎弓峡部裂,清晰显示椎弓部的裂隙及脱位情况。  相似文献   

17.
覃静 《广西医学》2005,27(9):1373-1375
目的 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探讨CT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腰椎定位像,自可疑椎弓峡部裂脊椎的椎弓根的上缘至下一个脊椎椎弓根的上缘,层厚、层距3mm连续扫描。骨窗和脊髓窗双窗位观察。结果 68例L5椎弓峡部裂45例,L4者21例,L3者2例。裂隙征占95%,双关节征占27%,椎管拉长征占85%,双终板征占37%,假性椎间盘膨出占63%。结论 裂隙征、双关节征是椎弓峡部裂的特征性表现,椎管拉长征、双终板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椎弓峡部CT扫描对于椎弓峡部裂的显示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R平片、CT和MRI的影响学检查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2例经CR、CT、MRI检查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中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32例CR平片显示椎弓峡部裂并伴有不同程度滑脱29例,3例峡部裂无滑脱,椎弓峡部均出现带状密度减低的裂隙影,即典型的“项圈征”。裂隙愈宽椎体移位愈显。32例CT扫描显示椎弓峡部关节突间低密度裂隙透光影,即“裂隙征”。裂隙边缘硬化,周围出现碎骨片和钙化块,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32例MRI检查椎弓峡部均出现不同规则T1WI低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骨性缺损,椎管前后径增大,也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且有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受压。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的CT检查清晰显示率明显高于CR平片,MRI检查对骨性结构显示较差,对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等结构显示良好,观察神经受压情况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张涛  栾立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45-444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腰椎弓峡部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了21例腰椎弓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对腰椎弓峡部裂导致神经根鞘受压、硬膜囊受压的螺旋CT表现与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能清晰显示椎弓峡部裂以及椎弓峡部裂所致的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椎间孔狭窄及其他并发改变。螺旋CT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为81%。结论:螺旋CT对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椎弓峡部裂在横断图像上的特征进行影像分析与鉴别,为临床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本院腰腿痛病人637例,行X线与CT检查.必要时可做椎弓头倾角扫描.结果 X线腰椎双斜位对于不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裂的阳性率约为0.62%,对于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崩裂阳性率约为2.66%.CT反角度扫描对于不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裂阳性率为10%,而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峡部裂阳性率为100%.结论 CT扫描是椎弓峡部裂诊断的一个可靠手段,它可以将峡部裂与椎小关节同时清晰地展示于一个层面,诊断及鉴别诊断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