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这一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连续施行的46例原位肝移植术,前期23例(前期组)按经典式方法先游离肝脏后转流,后期23例(后期组)先转流再游离肝脏,分析比较两组转流时间、无肝期长短、失血量等指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前期组和后期组的转流时间分别为(99.78±21.6)min及(96.32±22.25)min,无肝期时间分别为(100.00±21.19)min及(102.00±24.31)min(P>0.05),而术中失血量则为(5 096±4 243)ml及(1 726±1 125)ml,(P<0.01).术后前期组发生并发症26例次,死亡3例,后期组发生并发症13例次,无死亡.结论先转流后游离肝脏,不增加转流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但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特别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及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转流后游离肝脏的肝移植方法是否可行。方法 转流条件下的经典式肝移植23例(前期组);进腹后先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结扎切断胆总管及左右肝动脉、游离出门静脉进行转流,然后阻断肝上下腔静脉,游离肝周韧带及肝后下腔静脉,切肝、止血、植肝,共31例(后期组)。结果 转流时间:前期组(99.78±21.6)min,后期组(96.32±22.25)min;冷缺血时间:前期组(484.78±134.01)min,后期组(443.15±85.27)min;无肝期时间:前期组(100.00±21.19)min,后期组(102.00±24.31)min;术中失血量:前期组(5096.09±4243.59)ml,后期组(1726.23±1125.29)以P<0.01);术中输血量:前期组(3676±2938.74)ml,后期组(1217.69±829.72)ml,两组相比 P<0.01。术后并发症:前期组(23例)26症例次,后期组(31例)19症例次。结论 先转流后游离肝脏的肝移植方法是一新的肝移植方法,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弃用静脉转流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不作静脉转流的效果,分析不转流对术后胃肠道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自1999年来我所45例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弃用静脉转流的经验。结果:45例术中无肝期时间平均为54.5min,术后与不转流相关的胃肠道和肾功能明显损害的并发症有4例:3例术后近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经血透后恢复,1例死亡;另1例于术后1.5月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结论:若无肝期控制在1h内,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不作转流,并不显著增加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且有缩短手术时间和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肝胆管结石病肝移植(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终末期病变肝移植的适应证及术中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改进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施行的肝胆管结石终末期病变肝移植4例。结果 3例均为肝胆管结石继发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1行先转流后游离肝脏的原位肝移植,病例2、3行不转流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病例4行不转流的原位肝移植。平均手术时间7.9h,失血800ml。4例手术均成功。病例1术后第6天出现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病例2术后第44天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胆肠吻合口漏,经治疗痊愈;病例4术后第8天和第10天并发肝动脉吻合口出血,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结果为胆汁性肝硬化。所有病例均随访,健康存活。结论 肝胆管结石继发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移植适应证。先转流后游离肝脏及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巴马小香猪原位肝移植模型,探究体外静脉转流对于猪肝移植模型建立的重要性.方法 实施以巴马小香猪为实验对象的原位肝移植共30例.供体肝脏游离、灌注、切取以及保存按常规方法进行.受体术中置入左侧髂外静脉、脾静脉/门静脉和左侧颈浅静脉"Y"形插管,用作无肝期的静脉-静脉转流.受体术中肝脏游离完成后阻断门静脉,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后开放左侧髂外静脉、脾静脉/门静脉-左侧颈浅静脉转流.血管和胆道均采取端端吻合.结果 前6例未采取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的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受体术中全部死亡,存活率为0.0%(0/6);采用脾静脉-颈浅静脉转流方式的受体术中存活率为57.1%(8/14),而采用门静脉-颈浅静脉转流方式的受体术中存活率为100.0%(10/1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位肝移植手术时间平均为6.5 h,受体无肝期平均为(33±12)min.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为2 min,冷缺血时间平均为130 min.结论 采用左侧髂外静脉、门静脉主干-左侧颈浅静脉转流方式的巴马小香猪原位肝移植模型是具有可重复性好,需要的设备少,更加经济,疗效好,是比较理想的猪肝移植模型.可作为肝移植系列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猪原位肝移植中无肝期液体管理对移植后短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共行非体外转流原位肝移植术10次。按无肝期补液量分为A组:常规补液组(n=5);B组:限制性补液组(n=5),比较其无肝期补液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移植肝脏功能恢复情况及短期存活时间。结果A组无肝期平均补液量为950±57.7ml,B组平均补液量425±64.5ml,A组无肝期血流动力学改变较B组平稳(MAP:115.5±2.3/63.75±4.0mmHg,P〈0.01;CVP:6.3±0.45/3.5±0.41cmH2O,P〈0.05)A组术后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B组(平均存活时间26±4.6/80.3±10.7h,P〈0.01);移植肝脏功能恢复比较提示B组恢复较好。结论无肝期液体管理影响猪原位肝移植术后短期存活情况,非限制性输液不利于猪术后存活。控制无肝期输液量能延长猪原位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利弊。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4年5月实施的155例病人的159次肝移植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典原位肝移植术94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48例(包括改良背驮+术中门一腔静脉端侧吻合转流8例),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17例;术中行血管架桥5例,其中因门静脉闭锁及栓塞行供肝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间架桥2例,因动脉变异分支细小不能利用行供肝腹腔干与受体腹主动脉间架桥3例。159例次肝移植手术均未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结果原位肝移植腔静脉成形术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最短,术中失血输血量最少,其术中对循环和肾功能的影响与经典术式相仿。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与背驮式肝移植术相比流出道不畅发生率较低,总手术时间较短(平均少30min),但无肝期较长(平均长8min),术中及术后肾上腺出血发生率较高,对肾功能影响较大,三组术后ICU留置天数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542)。结论不同的肝脏移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术者的经验以及对术式的熟悉程度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从原则上讲,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及术中情况而决定。  相似文献   

8.
我院普外科于 2 0 0 0年 4月为 1例肝炎后肝硬化终末期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 ,于术后 34d患者突发脑出血死亡 ,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32岁 ,原发疾病为肝炎后肝硬化终末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所见 :肝脏明显缩小 ,呈结节状 ,肝上、第 1肝门处、胃小弯区、贲门区存在明显的内脏静脉曲张。腹腔内大量腹水约 30 0 0ml。供肝热缺血时间 4min ,冷保存时间 8h ,术中无肝期时间 1h。术中出血 6 0 0ml,因术中使用红细胞回收仪 ,仅补充外源性红细胞悬液 80 0ml。供肝恢复灌注后 10min即有胆汁流出。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建立放弃静脉转流的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广西巴马小型猪(3-6月龄,8-11kg)为实验动物,共实施原位肝移植10例次。供体肝脏游离、冷灌注、切取、修整以及UW保存按常规方法进行。受体术中肝脏游离后夹闭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并切除受体肝脏,各血管断端与供肝相应血管进行端端吻合,肝上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吻合完毕即开放肝脏血流,在此过程中未使用静脉转流,此后吻合肝动脉、胆管。结果 本组10例次肝移植手术后一周存活率90%(9/10),无肝期时间31.3±2.67min,无肝期血压显著下降(MAP4.5±1.58kPa)但肝血流开放后能较快恢复并渐趋平稳。结论 本组结果表明,非静脉转流条件下的小型猪肝移植模型是一操作方便、易于复制同时又具有较好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大动物肝移植模型,能应用于肝移植的系列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猪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与血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在体外静脉转流下行原位肝移植术,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家猪48头,体重17.5~25kg,静脉麻醉下,经右颈外静脉插入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取右颈总动脉血测血生化指标。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即门静脉与股静脉丫型连接后,再与左腋静脉连接。结果:体外静脉转流量达450±100ml/min的40例,整个过程其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血气指标变化轻微,但新肝期血K+、糖、肌酐及Ca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体外静脉转流量小于250ml/min的8例,术中其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均死亡。此外转流期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肝素,并不影响转流后凝血功能。结论:在原位肝移植过程中,良好的体外静脉转流对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