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患者,女,52岁.近1年来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既往无特殊病史.超声心动图及X线检查诊断为Ebstein畸形.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图1).收住院作射频消融术.术中电生理检查时反复诱发出宽QRS心动过速图形(图2).射频消融旁道成功后,体表心电图QRS波呈CRBBB图形(图3).故考虑患者术前已存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为正向型房室折返伴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频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心室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法进行室性早搏标测定位,标测到室性阜搏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0m。以上或消融电极起搏心电图QRS波图形与室性早搏图形完全一致时放电消融。结果18例中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及QRS波的表现。结果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及电复律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10例无器质性病变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或乙胺碘呋酮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QRS波多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的不同组合。其中大多数病例的QRS波表现表现为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群不同组合。极少数患者均呈完全预激图形。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的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等,QRS增宽有8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波的不同组合。合并正常通道一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全部为完全性预激图形。  相似文献   

4.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及电复律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10例无器质性病变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或乙胺碘呋酮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QRS波多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的不同组合.其中大多数病例的QRS波表现表现为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群不同组合.极少数患者均呈完全预激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的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等,QRS增宽有δ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波的不同组合.合并正常通道一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全部为完全性预激图形.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0岁。因头颅外伤人院。人院时心电图检查PR72ms,QRS l52ms,各导联起始部均可见△波,I、Ⅱ、aVL、aVF均呈R型,Ⅲ呈Qr型,V1—3呈rS型,V4-6呈Rs型,提示B型预激综合征。住院期间突发心悸,心电图检查示心率181次/min,R—R间期匀齐规律,QRS l60ms,V1呈rsR型,V5呈Rs型,各导联终末宽钝,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转复后心电图恢复B型预激综合征图形。患者于4d后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中确定为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且消融成功。术后常规电生理检查示旁道的前传及逆传功能均已完全阻滞,术后心电图PRl48ms,QRSl50ms,V1呈rsR型,V5呈qRs4型各导联终末宽钝,顶激图形消失,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相似文献   

6.
王彩虹  杨向军 《安徽医药》2012,16(6):783-785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符合欧洲心脏病协会ARVC诊断标准的1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MRI及电生理检查等,评价ARVC的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均有心悸,其中13例有晕厥,有右室扩大及明确右室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者7例。5例静息心电图出现Epsilon波,10例表现为平均QRS时程延长(≥110 ms),13例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15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右室受累。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者2例,1例患者植入ICD。结论 ARVC临床表现隐匿,典型者常以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为首发症状,部分呈家族遗传倾向。Epsilon波、右胸导联QRS波时限≥110 ms及T波倒置是其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7.
许亚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25-3126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WPW)伴心房颤动(Af) 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特点及鉴别方法.方法 分析该院门诊10例WPW伴Af患者心电图上心房波(f波)、心室率,R-R间期的变化范围及QRS波形态特点.结果 10例WPW伴Af患者的心电图中符合A型WPW者3例,符合B型WPW者6例,P-R间期缩短呈δ波较小的WPW图形1例,其中5例患者心电图可见f波.心室率为150~280次/分,R-R间期的变化范围为0.18~1.00s(1.00 s为起搏间期).QRS波1例呈完全预激图形,2例呈完全典型预激图形,7例大部分呈完全预激图形,少部分呈典型预激图形或正常图形.结论 WPW伴Af的心电图特点是较快甚至达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齐伴QRS波增宽,起始可呈δ波,其中QRS波形态可呈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图形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体位改变对老年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5月在本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50例,在患者坐位、卧位时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坐、卧位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结果坐位检查时心电图多数导联QRS波振幅明显变化,十二导联QRS波总振幅无明显变化。其中有3例患者在卧位时窦性心动过缓,2例患者在卧位时房性前收缩,2例患者坐位时房性期前收缩。结论不同体位时患者心电图QRS波振幅有明显不同,不同体位可能引发某些心律失常,在检查心图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体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诊断中的效果,研究在临床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曾收治的60例听诊出现心律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总结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60例患者主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25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肺心病4例,甲亢性心脏病4例。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患者f波,但是P波消失,室上性QRS波, R-R间期不规则。结论心电图检查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患者的心房纤颤特有的心电图图形,明确诊断出心房纤颤,使其检查更加方便、快捷,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宽QRS波与隐性心室预激的相关性。方法将77例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TEAP)的患者根据心电图结果不同分为两组,Ⅰ组45例患者心电图正常,经心内电生理检查(EPS)排除存在隐性心室预激;Ⅱ组32例患者心电图显性心室预激,并经EPS证实。Ⅰ组患者TEAP显示电脉冲波( S波)后间断或连续呈宽 QRS 波群图形,并测量 SR 间期,同时与Ⅱ组患者的 TEAP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Ⅰ组患者中20例(ⅠA组)为心室起搏,TEAP究其图形显示S波后紧随宽大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SR为0 s;25例(ⅠB组)SR间期不固定,SR为(0.07±0.01)s,S波与QRS波无关,为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形态据期前收缩起源点不同而不同。(2)Ⅱ组患者TEAP检查过程中S波后有紧密相关的心房除极P波,经过较正常缩短的房室传导时间后出现起始有预激波的宽大 QRS波群,SR间期固定,SR为(0.08±0.03)s,同时不同部位旁道QRS波群有不同形态特征。(3)ⅠA组与ⅠB组、Ⅱ组SR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3.02,均P<0.05);而ⅠB组与Ⅱ组S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6,P>0.05)。结论当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起搏宽QRS波群时,应综合分析,不应盲目认为是隐性预激旁道,避免给患者带来误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及如何鉴别左室流出道摩性早搏。方法:体表心电图12导联定位,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QRS呈左束支阻滞图形,Ⅱ、Ⅲ、avF呈高幅R形态)36例。结果:36例射频消融成功率100%。体表心电图可初步判断其发生部位。34例在右室流出道消融成功,2例R波移行在V2,右室流出道消融未成功,后在左室流出道消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早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复发率低,明显改善症状。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大部分可在右室流出道消融成功,但如果胸前导联R波移行≥V2,注意左室流出道起源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心电图的f波,R-R间期的变化范围,心室率及QRS波形态的特点。结果 12例预激综合征中A型预激9例,B型预激3例,其中6例可见f波,R-R间期变化范围在0.20~1.0s(1.0s为起搏间期),心室率在60~300次/min,QRS波6例呈完全预激图形,2例呈完全典型预激,4例大部分呈完全预激图形,少部分呈典型预激图形或正常图形。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是:较快的心室率甚至可达极速的心室率,R-R不齐。QRS波增宽起始呈delta波,QRS波可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波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13.
郑光卓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51-551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2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均为异常,其中ST-T改变(60%),其次为各类传导阻滞(55%)和心房颤动(30%)。对心电图各波段进行测定,显示QRS时限延长明显(117.3±31.6),与心脏超声检查测定的左室大小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对于心电图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ST段下移或心房颤动,以及心电图出现QRS时限延长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排除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4.
王月英 《北方药学》2011,8(8):59-59
目的:探究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变程度与心电图QRS波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20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5~2年。结果:心电图分析有37例完全右束支阻;43例室内传导阻滞,上述148例患者平均QRS波宽度为0.12±0.01s。所有患者均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心率失常。预后跟踪随访2年内死亡64例,26例植入起搏器患者2年内死亡7例。心电图QRS波变化随着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变程度发展而增宽,平均增宽0.02±0.007s。由束支阻滞图形演变为室内阻滞的有28例。QRS波群R与S之间出现等电位线的有8例,QRS波的增宽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呈负相关。结论:心电图QRS波变化反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变的发展程度,为此需要进行早期药物治疗,以延缓病变发展进程,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张淑桂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13-51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QRS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4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41例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检查对象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总结QRS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QRS波时限为(117.54±31.12)/ms;对照组患者的QRS波时限为(93.16±10.69)/ms,两组患者在QRS波时限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2.13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QRS的改变可以有效协助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对早期治疗提供保证,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电散点图诊断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心房纤颤伴宽QRS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绘制心电散点图,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分析心电散点图诊断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不同类型心房纤颤伴宽QRS波的B线斜率...  相似文献   

17.
例 1 ,患者男性 ,33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 9年加重 1月收住院。患者自 1 984年起无诱因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心电图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VT) ,以后逐渐加重 ,用药终止较困难。入院前 1月曾发生 2次晕厥 ,行电转复律后成功并持续药物治疗半月。入院时体查无阳性体征 ,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正常 ,食道调搏检查时诱发心动过速 ,食道心电图为房室分离 ,心室率 1 90次/min ,QRS波时限 0 1 2s,QRS波Ⅱ、Ⅲ、aVF、V5呈rS型 ,诊断为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经可达龙 30 0mg、心律平 1 4 0mg静脉注射无效。加用异搏定 1 5mg静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前后aVR导联QRS波振幅与脑钠肽变化的关系,探讨心力衰竭治疗有效的心电图指标,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方法观察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别于入院时利尿治疗前及治疗后出院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aVR导联QRS波振幅变化;监测体重;测定脑钠肽浓度。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经利尿治疗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的振幅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体重显著下降,BNP显著下降。结论aVR导联QRS波振幅变化与脑钠肽可以用来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疗效的简单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急腹症39例,误诊为脑血管疾病12例,误诊为肺心病7例。结论对上腹痛患者经解痉、止痛无效者,检查ECG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变化,临床症状加重者要动态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对并发疾病经治疗无效的,一定要考虑AMI;加强对AMI症状不典型者的认识,全面、细致地分析病情,及时常规作心电图检查;仔细了解病史和密切观察QRS、ST-T动态变化;熟练心电图操作及识别图形;检查一定要仔细,不要被疾病的表面所迷惑。  相似文献   

20.
不同体位心电图检查结果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民 《淮海医药》2005,23(1):32-33
目的 观察分析坐位心电图与卧位心电图的不同表现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按就诊的先后随机选择 6 0位男性被检查者分别进行坐、卧位心电图检查 ,坐卧位的先后次序随机交替。对每例坐卧位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坐位检查者心电图多数导联 QRS波振幅有明显变化 ,十二导联 QRS波总振幅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 4例卧位性窦性心动过缓 ,1例卧位性房性早搏 ,1例坐位性房性早搏。结论 坐位心电图 QRS波振幅与卧位心电图有所不同 ;体位改变可能出现某些心律失常。坐位心电图检查是对卧位心电图检查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