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 ,以局限性口腔粘膜溃疡、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征。属中医的“口疮”、“口疡”等范畴 ,其病因复杂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远期疗效不够理想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并向多元化发展。现将其进展情况作一概述。1 病 机“口疮”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曰 :“岁金不及 ,炎火上行…民病口疮 ,甚则心痛”。指出口疮以火热为邪。后历代医家对其认识逐渐深入 ,《丹溪心法·口齿》篇曰 :“口疮服凉药不愈者 ,因中焦土虚 ,且不能食 ,相火冲上无制”。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途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3月口腔科接收的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共6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分别包括30例患者,通过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中医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有所较大的改善,但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来看,研究组为93.33%,而对照组为73.33%,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更好,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中医药治疗效果良好,能够保证用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控制了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原因不明、反复发作又有自限性、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口腔粘膜溃疡.中医称为复发性口疮.由于该病病因不清,经常反复发作,长期迁延不愈,抗菌消炎等治疗效果不佳,颇为棘手,迄今西医西药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几年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一定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的方法,从群体样本中筛选出病机属于同一类型的患者,根据个性化用药的原则,比较中西药治疗的效果,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统计学结果显示中药与西药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个性化的治疗方法的效果要比西药的效果明显。说明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疡”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口疮反复发作,黏膜灼痛,缠绵难愈。现代医学尚不清楚其病因,治疗也无特效药。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显示出了一定优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维生素B2及华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8%,好转率19%,无效率3%;对照组,显效率45%,好转率30%,无效率2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指具有周期复发性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性损害。本病发病率高,远期疗效不够理想,中医药治疗本病已取得较好成效。兹将近年来用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以窥本病治疗进展。一、辨证论治1.清胃泻火法用于脾胃邪热变盛者。证见粘膜充血,疼痛剧烈,伴口臭烦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沉滑。刘氏用凉膈散加减、蔡氏用清胃散加减治疗口腔溃疡,均收效较好。杨氏用竹叶合剂(淡竹叶、山栀、大青叶、生石膏、银花、川连、薄荷、甘草)治疗小儿目疮50例,治愈42例,好转7例,无效1例,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近况,通过查阅近5年有关于本病的文献资料,经分析、归纳、整理,从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联合疗法方面进行综述,发现中医依靠其辨证论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等优势,在减少本病发病次数、提高疗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其临床表现以口疮反复发作或此愈彼起、灼痛较剧为特点.本病发病率较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近年来,中医学依靠其整体施治、方法多样的优势,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应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入院序号的单双码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淑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10):21-21
复发性口腔溃疡顽固难愈,局部疼痛明显,全身症状轻微。但它是全身疾患的外在表现,故有“口腔之为病,行于外而发于内”之说。近年来,笔者治疗该病48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16~54岁,平均35岁。辨证属实热证的如心脾积热型者12例,气 相似文献
14.
15.
<正> 复发性口腔溃疡,亦称“口疮”或“复发性口疮”。是指具有周期复发性局限性溃疡损害特点的口腔粘膜疾患,本病发病率高,局部烧灼疼痛,每受酸辣冷热刺激而痛更重,常常给患者生活带来烦恼与痛苦。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白,现代研究认为一般与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及某些微量物质缺乏有关;中医学认为主要与火、热有关,其病理产物为阴虚火旺,湿热结毒,痰热蕴结,阳郁瘀滞,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多少年来,不少学者对本病的治疗进行了不少研究,便迄今为止,大多数药物治疗能收到短期效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复发问题。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又称“口疳”,以口腔粘膜上(唇、舌、颊及齿龈、软硬腭等部位)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点,以疼痛或饮食刺激时疼痛为主症,易反复发作。作者根据20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文献报道,现将其辨治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称为“口疮”“口疡”“口糜”等。本病属于常见病,目前中西医均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在已故著名老中医蒲辅周用封髓丹为主治疗口疮的启发下,从1998年6月开始应用封髓丹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 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中,男性30例,女性2 2例;年龄14~17岁;病程6个月~5年。所有入组病人均经专科检查确诊,除外了白塞氏综合征、复发性坏死性粘膜周围炎及疱疹性口腔炎。2 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9.
20.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特点是口腔粘膜和舌面糜烂疼痛,反复发作,或久治不宜治愈。笔者应用纯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5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5例门诊病例均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断标准(《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症见唇、舌、颊等区可见数个绿豆大小溃疡,中间凹陷呈黄白色,周边红,灼热疼痛,舌质红或舌质紫暗,有瘀斑。其中因夜寐不安易发11例,劳累易发7例,月经来潮前易发6例,便秘、胃脘胀满者9例,3例为自己咬破或烫伤。2 治疗方法 口服药物:黄芪、石膏各30g,玄参、麦门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