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治疗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静脉滴注肌苷1.0 g,维生素C 2.0 g,门冬氨酸钾镁20 ml 1次/d,连续用7 d;Lipo-PGE1治疗组47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3 ng/(kg*min),持续2 h,两次/d,连续7 d.同时监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Lipo-PGE1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lipo-PGE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1%(24/47)和25%(12/49),总有效率分别为87%(41/47)和74%(36/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脂微球-前裂腺素E1在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治疗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评价。方法 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 10 1例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49例 ,静脉滴注肌苷 1 0g ,维生素C 2 0g ,门冬氨酸钾镁 2 0mL 1次 /d ,连续用 7d ;治疗组 5 2例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SH 1 2g静脉注射 ,持续 2h停止 ,2次 /d ,连续 2d。同时监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总蛋白 (TP)、总胆汁酸 (TBA)、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GSH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多发伤后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良好治疗效应 ,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黄疸消退更早 ,显效率分别为 44 % (2 3 / 5 2 )和 2 5 % (12 / 49) ,总有效率分别为 86% (4 5 / 5 2 )和 74% (3 6/ 4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GSH在多发伤后肝功能损害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4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GSH组(n=23)和对照组(n=23)。GSH组使用GSH1.8g/d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40mL/d静脉点滴,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疗程均为7d。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天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生化指标(AST、ALT、γ-GT)。结果 GSH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AST、ALT、γ-GT、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浆AST、ALT、γ-G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GSH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GSH组TNF—α、IL-6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 GSH对严重多发伤时肝功能损伤有良好的保护功能,其作用机制与下调TNF—α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45例,在预防性保肝药物基础上,治疗组予异甘草酸镁0.15 g,对照组予硫普罗宁0.2 g,静脉滴注1次/天,直到转氨酶降至正常。每3天复查1次肝功能,对比9 d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复常率。结果治疗组9 d内ALT复常率为95.83%,AST复常率为92.42%;对照组ALT复常率为74.23%,AST复常率为7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具有肝功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临床疗效优于硫普罗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肝肾功能德影响;方法:9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当天开始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250ml葡萄糖液静滴,每日1次,连用10d,比较两组患者AST,ALT,Scr,BUN;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AST、Scr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的肝肾功能,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严重延迟复苏烧伤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严重延迟复苏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静脉滴注GSH;对照组20例给予能量合剂,均连续治疗7~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7 d各指标即显著下降,14 d时进一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7 d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时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14 d时比较,治疗组ALT、AST、7-GT、TBIL、DBIL下降显著(P均<0.05),而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给予GSH对改善严重延迟复苏烧伤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44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FDP组(n=22)和对照组(n=22)。FDP组使用FDP10g/天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40ml/天静脉点滴,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疗程均为7天。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天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生化指标(AST、ALT、γ-GT)。结果 FDP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TNF-α、IL-6、AST、ALT、γ-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浆AST、ALT、γ-GT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FDP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FDP组TNF-α、IL-6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FDP对严重多发伤时肝功能损伤有良好保护功能,其机制与下调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qd.ivgtt,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并观察临床病情。结果Ⅰ组AST、ALT、PT较Ⅱ组明显好转(P<0.01);Ⅰ组AST、ALT好转率较Ⅱ组高(P<0.05)。结论还原型谷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肝移植患者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于本院施行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肾功正常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于肝移植术中门静脉开放前30 min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术后每日静点上述剂量的依达拉奉2次/d,对照组14例则不使用依达拉奉。其余所有治疗2组均相同。定期监测肝功能,包括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1 d AST,ALT及LDH急剧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 d有所下降;至术后7 d大幅回落,但仍高于正常;术后胆红素水平亦升高,以术后1 d为著,手术后7 d趋于正常。依达拉奉组治疗后,其酶学指标及胆红素水平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更快速的改善肝移植患者的肝功能,在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治疗中,有很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l治疗36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及GGT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及GGT下降明显,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71.8%;对照组显效率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症状,减轻肝功能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Graves病合并中度肝损害患者^131Ⅰ联合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这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根据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确定保肝药物的停药时机。方法:符合本研究范围的67例患者应用^131Ⅰ联合保肝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单纯ALT(丙氨酸转氨酶)和(或)AST (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者38例,B组伴有TBIL(总胆红素)升高者29例。^131Ⅰ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A组和B组的FT3、FT4、TSH、ALT、AST及TBIL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131Ⅰ治疗后2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1Ⅰ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1Ⅰ治疗3个月后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131Ⅰ治疗后2月与1月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131Ⅰ治疗后3个月与2个月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131Ⅰ治疗后3个月患者肝功能指标与2个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131Ⅰ治疗后3个月患者肝功能指标与6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例患者中Graves病的治愈率为89.6%(60/67例);肝损害的治愈率为95.5%(64/67例)。结论:Graves病合并中度肝损害患者^131Ⅰ联合保肝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单纯以ALT和(或) AST升高的患者保肝药物治疗以2个月为宜,合并TBIL升高患者保肝药物治疗以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于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TACE)后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40)。实验组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对照组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2组均在TACE术前3 d~术后7 d用药,并在TACE术前及术后2 d7、d抽血检测肝功能;同时记录2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ACE术后2 d 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7 d实验组ALT、AST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7 d对照组ALT、AST仍高于术前(P〈0.05);2组方案对TACE术后肝细胞合成指标降低均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损害有迅速、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TACE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尼龙搭扣肝止血捆扎带,比原有的止血带在技术上有创新,解决了临床使用中容易滑脱的问题,且使用更加简便。目的:观察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与全肝和半肝血流阻断法在肝切除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健康家兔分别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法切肝、半肝血流阻断法切肝及用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捆扎后切肝。比较术中肝脏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明显减少,且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的升高幅度较其他两组低,但1周后均可恢复正常水平。结果提示该新型肝脏止血捆扎带术中操作简便,捆扎止血效果更为可靠,对肝功能损害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的肝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龙芽楤木皂苷(As)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乙醇灌胃法制备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模型。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乙醇性肝损伤模型组、As低剂量干预组(30mg.kg-1)和As高剂量干预组(60mg.kg-1)。比较各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10d时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P〈0.01),血清ALT、AST活性、肝脏脂质及肝组织MDA含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给予不同剂量As后,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均升高(P〈0.01),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As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乙醇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移植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止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是目前肝移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亚砷酸全身化疗被认为对中晚期肝癌具有一定作用,但在肝移植后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应用亚砷酸全身化疗的对肿瘤复发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3例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采用亚砷酸行预防性化疗:静脉滴注10mg/d,连续使用7d后间隔7d,重复4次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1~4个疗程。观察以上使用亚砷酸化疗患者的生存、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并与同期16例未使用化疗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相比较。结果与结论:经过3~32个月随访,共30例患者出现肝癌复发,化疗组16例,非化疗组14例,复发部位最常见于肺部、移植肝及骨骼。化疗组与非化疗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化疗组复发时间明显延迟(P=0.026);两组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化疗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化疗组(P=0.037);两组6个月无瘤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年、2年无瘤生存率化疗组显著高于明显非化疗组(P=0.030,0.023)。亚砷酸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肝癌肝移植患者静脉使用亚砷酸化疗可以延迟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干预组(5mL/kg),葛根素注射液干预组(35mg/kg)及参麦、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干预组(3mL/kg和25mg/kg),每组10只。于再灌注后1h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光镜下比较各组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LDH含量及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参麦、葛根素注射液干预组及二者联合应用干预组血清ALT,AST,LDH及肝组织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尸〈0.05);参麦、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组血清ALT,AST,LDH及肝组织MDA含量的下降程度仅较单独使用二者时稍低,组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参麦、葛根素注射液干预组及联合应用干预组的肝细胞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但二者联合应用干预组的肝细胞损伤程度并未较单独使用二者时明显改善。结论:参麦、葛根素注射液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二者联合应用不能进一步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分支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患者术中肝门阻断对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HCC患者39例,其中合并及不合并PVTT的患者分别为18例和21例,在肝门阻断下行肝段以上的肝脏切除术,比较其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肝硬化分级、肝门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3、5天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合并PVTT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前白蛋白及第1天的白蛋白分别为(0.14±0.04)、(0.09±0.14)和(37.17±3.19)g/L,与HCC不合并PVTT组患者[(0.19±0.05)、(0.11±0.04)、(39.48±3.16)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及0.03).结论:HCC合并PVTT患者术中行肝门阻断安全有效,术后患者肝脏合成前白蛋白的能力较不合并PVTT患者短期下降更明显,在术后第5天均未恢复正常,需加强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吸氧、洋地黄类强心、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以及抗心肌缺血(如硝酸酯、阿司匹林)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5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检测指标(全血黏度、D-二聚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全血黏度、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全血黏度、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功能指标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肝功能与HBV-DNA病毒载量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12月肝功能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的95例CHB患者为CHB组,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用生化仪测定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间接胆红素(IB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将肝功能指标正常的95例CHB患者按HBV-DNA病毒载量分三组(Ⅰ组:HBV-DNA〈103 IU/ml;Ⅱ组:103 IU/ml ≤HBV DNA〈104 IU/ml;Ⅲ组:HBV-DNA ≥104 IU/ml),比较各组间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析HBV-DNA不同载量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GHB组ALT和AS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B组TBi、DBi和I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和Ⅲ组ALT水平均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620.5和 526.5,P分别为0.042和0.004),Ⅱ组和Ⅲ组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38.5,P=0.360),HBV-DNA病毒载量在TBi、DBi、IBi、AST水平和A/G比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分别为0.428、0.811、1.221、4.250、2.614,P均>0.05);HBV-DNA病毒载量与ALT呈正相关(r=0.243,P=0.018),而与TBi、DBi、IBi、AST水平和A/G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肝功能指标正常CHB患者的部分人群仍可能存在肝细胞的损害,AL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最敏感指标之一,HBV-DNA病毒载量与ALT呈正相关,而与TBi、DBi、IBi、AST水平和A/G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