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测皮肤血流、温度和电流反应可以测知腰麻时交感神经阻滞的平面.交感神经阻滞后皮肤电流反应减弱的同时还伴随皮肤血流增加和温度增高,不过主要在手和脚,未麻醉区域则出现反射性血管收缩.腰麻后T_10以上的感觉神经阻滞时,躯于皮肤温度下降,但是腰麻时交感神经阻滞程度与麻醉区皮肤血流和温度两者变化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已应用全脊髓麻醉(TSA)处理顽固性疼痛.作者报道三例患者在全脊髓麻醉广泛交感神经阻滞后局部皮肤温度和血流量的研究.这3例患者疼痛难忍,2例曾用星状神经节阻滞,1例曾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均无效,最后才选用全脊髓麻醉治疗.操作前先输入500~1000ml乳酸盐林格氏液(预先加温到37℃),以5ml·kg~(-1)·h_r~(-1)速度静脉滴注.整个过程连续监测脑电图、动脉压、心电图,胸部阻抗法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78例腰椎后路手术患实施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麻醉作用时间。结果:178例腰椎后路手术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下均能顺利完成,一次给药成功率91.57%,有效操作时间可达2h,术中术后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麻药用量少,麻醉效果确切,能减低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机率等优点,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后路手术的优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局麻药的新型作用途径与模式及其研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发现局麻药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新型作用模式与途径,包括:①抑制脑缺血缺氧后离子通道活性与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②对脊髓水平阿片受体及神经传递功能相关成分的抑制作用;③增强非NMDA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抗伤害效应;④对神经细胞信息传递调控激酶的抑制作用;⑤对脊髓后角、脊神经根的作用;⑥用于推管内阻滞麻醉时可激发脊髓内c-Fos基因表达;⑦对溶血性磷脂酶的抑制作用,创伤局部用药影响伤口愈合;⑧椎管内阻滞麻醉对神经纤维阻滞顺序有别于传统模式。本文尚对上述发现的前景研究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局麻药的新型作用途径与模式及其研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发现局麻药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新型作用模式与途径,包括:(1)抑制脑缺血缺氧后离子通道活性与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2)对脊髓水平阿片受体及神经传递功能相关成分的抑制作用;(3)增强非NMDA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抗伤害效应。(4)对神经细胞信息传递调控激酶的抑制作用;(5)对脊髓后角,脊神经根的作用。(6)用于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可激发脊髓内c-Fos基因表达;(7)对溶血性磷脂酶的抑制作用,创伤局部用药影响伤口愈合。(8)椎管内阻滞麻醉对神经纤维阻滞顺序有别于传统模式。本文尚对上述发现的前景研究了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下行胸腰椎手术的体会和教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87年以来我院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施行脊柱脊髓手术124例,其中12例出现呼吸循环严重抑制。现就其体会和教训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7~64岁,均为外伤所致脊柱不稳定型骨折、脱位或畸形而在硬膜外阻滞下行胸腰椎手术。有关资料和情况详见表1。  表1患者有关资料和情况例号性别年龄病情诊断实施手术硬膜外穿刺间隙 及阻滞范围麻醉后临床表现原因分析处置及结果1男41L1粉碎性骨折完全性截瘫(椎弓断裂)脊髓探查血肿清除,硬膜修补Harringfon棒固定,植骨T8~9↓L4~5↑(全脊髓麻醉)麻醉后30min改俯卧位后突然B…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时交感神经紧张性的变化规律,作者利用电体温计对20例腰段硬膜外麻醉的病人进行了阻滞区域和非阻滞区域皮肤温度的测量。结果显示无论在低平面(T_(8.8±0.6))还是高平面(T_(5.09±0.28))麻醉时,未阻滞区域的皮肤温度与阻滞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前臂指尖皮温梯度也较阻滞前显著增加,而阻滞区域的皮肤温度则较阻滞前明显升高,并且针刺痛觉缺失平面常低于皮温升高之平面。从而提示硬膜外麻醉时皮温的变化,反映了交感神经紧张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盐酸氯普鲁卡因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氯普鲁卡因属苯甲酸酯类的局部麻醉药,是在普鲁卡因的结构基础上引入-Cl基因,在化学结构上形成了麻醉效应强、麻醉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安全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此文就盐酸氯普鲁卡因的硬膜外麻醉、脊髓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区域静脉麻醉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麻醉中,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未被察觉,极易导致全脊髓麻醉严重意外,麻醉者对此始终存有戒心。本文介绍2例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由于注药量小、穿刺点较低,仅出现节段性蛛网膜下腔阻滞,而当时仍然认为是病人对硬膜外腔用药的耐药量小,竟然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未能及时发觉。虽未酿成大祸,但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故报道以期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行高位硬膜外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对麻醉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呼吸抑制、神经损伤以及全脊髓麻醉等不良后果。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67%。结论高位硬膜外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生理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少、可实施硬膜外术后镇痛等优点,应用于乳腺癌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麻醉及手术体位图谱在术前麻醉访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麻醉科自 1990年以来 ,将颈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硬膜外腔阻滞、蛛网膜下隙阻滞、骶丛神经阻滞、气管插管全麻等麻醉穿刺操作时病人摆放的体位 ,以及术中的各种体位 ,如水平仰卧位、头高斜坡位、甲状腺手术位、头低斜坡位、屈氏体位、胆囊垫升起位、侧卧位、肾垫升起位、截石位、坐位、俯卧位等拍成彩色相片 ,并在相片的正下方配上文字说明术前 1天麻醉医师到病房进行麻醉前访视时 ,带上相册 ,向病人交待麻醉方法、麻醉和手术体位等术中配合应注意的事项 ,并指着相册中的相关内容解释给病人听 ,让病人边听边看 ,一看就懂。使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